论文题目: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电路与系统
作者: 闫保双
导师: 戴瑜兴
关键词: 气敏传感器,温湿度补偿,气体探测器,监测报警系统,抗干扰
文献来源: 湖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年来,可燃气体作为清洁能源已在居民生活和工商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燃气一旦泄漏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会引发中毒、爆炸、死亡事故的发生。因此,可燃气体监测报警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一课题研究设计的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首先,文章论述了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重点研究了可燃气体探测的原理、RS-485总线技术以及半导体型气体探测器的设计方法、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结构等。其次,给出了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构建了系统模型,阐述了模型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对系统各个模块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及实现作了详细的说明。将现场总线技术用于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并用PIC单片机实现探测器的智能化,系统通信实现“全数字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其三,在对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和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气体传感器温湿度补偿数学模型,给出了软件补偿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宽温湿度范围的补偿,较之硬件补偿方式而言,具有更加灵活,补偿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其四,对影响系统报警可靠性的环境因素、杂质气体干扰、元器件发热等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软硬件设计方面给出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验,得出了探测器的灵敏度特性、温湿度特性、长期稳定性等关键特性的测试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所设计的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环境中的燃气泄漏进行监控,对燃气泄漏所导致的事故进行预防。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高,组网灵活的优点。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气敏元件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气体探测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气体探测系统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技术基础
2.1 常用的气体探测技术
2.1.1 气体传感器的基本探测原理
2.1.2 气体探测方法的比较
2.1.3 气体传感器的主要特性指标
2.2 半导体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计方法
2.2.1 气体信号采集
2.2.2 取样电阻的选择方法
2.2.3 温湿度补偿方法
2.3 RS-485 总线技术
第3章 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3.1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1.1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3.1.2 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3.2 探测器的硬件设计
3.2.1 探测器的整体结构
3.2.2 微处理器的选择
3.2.3 气敏元件的选择
3.2.4 气体信号采集及信号调节电路
3.2.5 温湿度测量电路
3.2.6 数据存储电路
3.2.7 声光报警及输出控制电路
3.3 区域控制器的硬件结构
3.4 探测器的总线接口设计
3.4.1 通信方式的选择
3.4.2 收发器的选择
3.4.3 接口电路的设计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抗干扰研究
4.1 程序设计语言及开发环境
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4.2.1 设计要求
4.2.2 主程序的设计
4.2.3 温湿度补偿算法子程序的设计
4.2.4 A/D 采集及信号处理子程序的设计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4.3.1 软件总体设计
4.3.2 系统监测模块设计
4.4 系统通信的软件设计
4.5 系统抗干扰研究
4.5.1 环境温湿度及空气流的影响
4.5.2 杂质气体干扰
4.5.3 加热器及内部发热的影响
4.5.4 其他元器件的干扰
第5章 实验及分析
5.1 实验环境
5.2 气样的配置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报警动作值实验
5.3.2 常温下灵敏度检测实验
5.3.3 高低温实验
5.3.4 长期稳定性实验
5.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C(部分程序源代码)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9-20
参考文献
- [1].室内可燃气体泄露过程的研究[D]. 贾云飞.河北工业大学2004
- [2].可燃气体(或蒸气)最小点火能与物质结构的构效关系研究[D]. 赵琳.青岛科技大学2014
- [3].可燃气体泄漏的着火过程及蔓延机理的研究[D]. 苗青.河北工业大学2005
- [4].开敞空间可燃气体扩散规律与爆燃现象的研究[D]. 牛坤.河北工业大学2007
- [5].储罐区可燃气体泄漏扩散模拟及爆燃灾害评估[D]. 王建.大连理工大学2013
- [6].基于物联网和NDIR的可燃气体探测技术研究[D]. 陈迎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 [7].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可燃气体检测装置设计[D]. 司绍伟.河北科技大学2011
- [8].室内可燃气体泄漏扩散状态模拟及爆炸效应分析[D]. 郭杨华.重庆大学2011
- [9].管道中可燃气体燃爆特性研究[D]. 高玉刚.安徽理工大学2011
- [10].可燃气体泄漏扩散的CFD模拟研究[D]. 刘欣.天津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研制[D]. 王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 [2].可燃气体探测器检验装置的设计[D]. 李瑞.东北大学2009
- [3].可燃气体检测报警技术研究[D]. 陈宣扬.浙江工业大学2011
- [4].基于ARM7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研究与设计[D]. 刘清欣.武汉理工大学2012
- [5].基于485总线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研究[D]. 王博.长春理工大学2010
- [6].高性能可燃气体报警器的研制[D]. 侯阳洋.吉林大学2010
- [7].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高可靠性设计与实现[D]. 张德才.山东大学2008
- [8].双波段红外光可燃气体探测器研究[D]. 朱丽.武汉科技大学2007
- [9].可燃性气体报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瞿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
- [10].可燃性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研制[D]. 陈玫玫.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