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裂力学的课堂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赵佳宁,张大伟,霍鹏飞[1](2022)在《材料力学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材料力学作为基础课,基于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材料力学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探索。通过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弱化材料力学中抽象内容,同时结合单元课程作业,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理论知识。在线下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材料科学发展前沿,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通过线上学习理论基础上进行工程应用拓展。根据线上线下教学实际,结合OBE教育理念,改革考核方法,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跟踪性评价。结果表明,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能扩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提升教学质量有显着效果。
李江,王泓,张程煜,王永欣[2](2020)在《材料的力学性能核心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是材料研究、产品设计及可靠性检验的重要内容,所对应的实验课程也是针对材料学科的本科生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随着工业技术尤其是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能够培养满足新需求下的创新型本科生成为双一流高校面对的课题。文章基于自身学校实际情况,建设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这门核心实验课程,从现有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引入虚拟仿真、转变教学方法,分析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得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本研究内容对于同类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芳,左建平,李英杰[3](2020)在《科学与人文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断裂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断裂力学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知识要点,缺乏主动思考等问题,文章在保持传统教学注重理论推导的同时,分别从科学案例、人文案例两方面探索新的教学环节,经过提前下发案例材料、设置思考题、知识点导入、分组讨论、集中分析等细化过程控制,充分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自由,并尊重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断裂力学角度描述力学行为,从人文角度客观认识科学发展的自然规律,构建融合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思考与准备、课堂研讨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安冠宇[4](2019)在《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及加固措施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十三五水利改革规划的有效推进,我国将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建设一批筑基虑远、利国利民的重大水利工程。其中,以西南地区金沙江下游在建的乌东德、白鹤滩等世界级高坝为代表,地质条件恶劣,地震烈度极高且地震频发,震情集中。在这种复杂地形和高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这些高坝的抗震安全举足轻重,性命攸关。本文以ABAQUS为平台,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简化的西南某高混凝土重力坝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损伤机理以及基于两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在多种不同配筋加固方案下的抗震效果对比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明晰了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对比提出了两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配筋的优选条件和合理的配筋加固方案,为200米级高坝的抗震配筋加固设计提供参考。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ABAQUS自带的塑性损伤本构模拟混凝土非线性,研究了该重力坝非溢流坝段在自重、静水压力及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应力响应、损伤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得到素混凝土坝体的抗震薄弱待配筋加固的部位。2.针对素混凝土坝体抗震薄弱部位,提出三种配筋方案,采用改善配筋区域断裂能的方法建立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同坝体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应力响应、损伤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的对比分析,得出整体式模型下的最佳配筋方案。3.同样依据提出的三种配筋方案,采用模拟钢筋的桁架单元嵌入技术Embeded方法建立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进行相同坝体在强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加速度响应、应力响应、损伤分布和塑性应变分布的对比分析,得出分离式模型下的最佳配筋方案。4.将整体式模型和分离式模型根据各自最佳方案配筋后的抗震加固效果以及素混凝土未配筋的抗震效果三者进行综合对比,给出对于坝体不同加固部位优选何种模型的评价以及较为合理的配筋方案。
孔德文,王玲玲[5](2019)在《研究生《损伤与断裂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文中指出面向各工科专业研究生,开展《损伤与断裂力学》课程建设,就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整合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基本原理,增加理论应用数值实现部分,构建理论与应用并重、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针对课程内容模块,提出采用以衔接式教学法与科研案例教学法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入掌握课程内容,达到学有所用的教学目的,为研究生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李磊,张丽,郭俊宏[6](2018)在《基于新工科的“弹性力学”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工科"是教育部针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思路,新工科的"新"主要体现在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五个方面。"弹性力学"是一门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涵盖土木、机械、能源、航天等多个专业。新工科人才的特点就是学科交叉与综合。我校弹性力学以2016年学校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探究了弹性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从四个方面对教学做粗浅的研究。首先是以案例式教学、研讨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关的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融合应用;其次,通过结合新课程"创新实验"及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第三是从弹性力学、断裂力学、机械设计及热力学四个方面出发,设置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最后通过蓝墨云及微课等方式,实现创新教学的课堂延伸,达到课上课下教学融合,为实现"新工科"要求下的弹性力学教学改革奠定基础,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新工科下工程力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发展。
脱璇[7](2018)在《含环向裂纹薄壁圆柱壳结构弹塑性断裂力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对于钢结构薄壁圆管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因为钢结构自身具有强度大、重量轻、施工周期短、可循环利用等诸多特点。但是,在实际钢结构构件中总会由于制造工艺或者其它原因导致裂纹的存在,材料的实际强度远远低于其理论模型的强度,使结构的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含裂纹构件可能发生的失效行为包括断裂失效和塑性极限失效。所以,本文基于理想弹塑性材料模型,研究了含环向裂纹薄壁圆柱壳的塑性区、J积分以及塑性极限荷载。研究薄壁圆柱壳裂纹前缘的塑性区尺寸。在圆柱壳轴心受拉时考虑的影响因素有:荷载大小、裂纹长度、屈服强度、柱壳壁厚;在圆柱壳偏心受压时考虑的影响因素有:荷载大小、裂纹长度、荷载偏心度。文中通过数值模拟所得塑性区形状与解析法得出的形状比较吻合,并得到了塑性区随着荷载增加的变化规律,对含裂纹薄壁柱裂纹前缘从小范围屈服到大范围屈服,最终发展至全面屈服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征弹塑性断裂应力应变场强度的J积分。在圆柱壳轴心受拉时考虑的影响因素有:荷载大小、裂纹长度;在圆柱壳偏心受压时考虑的影响因素有:荷载大小、裂纹长度、荷载偏心度。验证了小范围屈服情况下J积分与应力强度因子K之间的关系。研究含环向裂纹薄壁圆柱壳的塑性极限荷载。在圆柱壳轴心受拉时考虑的影响因素有:荷载形式、裂纹长度、柱壳壁厚;在圆柱壳偏心受压时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柱壳长度、裂纹长度、荷载偏心度。薄壁柱上作用不同形式的荷载时,裂纹长度对塑性极限荷载的影响规律不同。薄壁柱的壁厚越小,构件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越小。荷载偏心度越大,薄壁柱的极限荷载就越小。
叶华文,唐继舜,何畏[8](2015)在《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的钢结构设计原理双语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特点和难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适用于国内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模式。首先明确双语教学定位,以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的传授为主体,语言为载体。其次在结构行为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建立极限状态设计的理念,衔接力学和钢结构课程,剪裁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综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实时进行多通道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反馈。
高希光,郭海丁,宋迎东[9](2015)在《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文中认为在分析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将创新性研究型教学法引入到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体系的教学中。通过改革课程内容体系乖教学方式,整合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软件工具设计,分步具体实施;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对教学内容与课时数的矛盾、理论教学和应用能力的矛盾等难点问题进行处理。
左建平,祝捷,刘升贵[10](2014)在《矿山工程的断裂力学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根据多年断裂力学的教学经验,提出以实验观察纠正认识偏差、以工程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以科研成果提升课堂效果,既讲好理论基础又培养实践思维的教学方法。从断裂力学机理开始讲授,充分利用动态实验过程和数值模拟技术、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把断裂过程及断裂的应力场、变形场实时生动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对断裂过程有直观的理解。结合采矿中的岩体破断、地表塌陷等实际问题讲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断裂力学的课堂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断裂力学的课堂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力学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线上线下材料力学课程内容改革 |
2 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设计 |
2.1 教学内容的实施 |
2.2 线上线下结合教学设计 |
2.3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
2.4 教学效果 |
3 总结 |
(2)材料的力学性能核心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
二、当前实验课程建设目标与任务 |
(一)加强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课程特色建设 |
(二)学会实验教学后的总结与分析手段 |
(三)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解决实验教学问题 |
(四)拓展学时,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教学体系 |
三、核心实验课程建设内容设计 |
(一)短时力学(基础型)实验模块 |
(二)断裂力学/疲劳(专业型)性能实验模块 |
(三)蠕变/持久(拓展验证型)性能实验模块 |
(四)创新型力学性能(互动创新型)实验模块 |
四、课程建设经验总结 |
(一)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式 |
(二)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式 |
(三)灵活设计实验教学课堂模式及考核模式 |
(四)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
(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反馈 |
五、课程建设总结与展望 |
(3)科学与人文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断裂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二、科学案例式教学方法 |
1. 案例思考题的设置。 |
2. 讨论与分析总结。 |
三、人文案例式教学方法 |
(4)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及加固措施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结构动力分析基本理论 |
2.1 有限元基本思想 |
2.2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方程 |
2.3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方程 |
2.4 地震响应动力时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基础 |
3.1 混凝土本构理论 |
3.2 断裂力学理论 |
3.3 损伤力学理论 |
3.4 混凝土的开裂 |
3.5 混凝土的裂缝模型 |
3.6 钢筋的本构关系 |
3.7 钢筋与混凝土的联结 |
3.8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刚度矩阵 |
3.9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选取 |
3.10 算例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重力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 |
4.1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4.2 工程概况 |
4.3 无抗震配筋地震动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配筋研究 |
5.1 钢筋混凝土模型简化 |
5.2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5.3 坝体不同配筋形式下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分析 |
5.4 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5.5 两种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配筋效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研究生《损伤与断裂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
(一) 衔接式教学法 |
(二) 科研案例教学法 |
三、存在问题 |
(一) 课程内容学时比例不确定性 |
(二) 主讲教师教学水平要求提高 |
四、结束语 |
(6)基于新工科的“弹性力学”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以案例式教学、研讨交流的方式为主, 构建理论模型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三、结合新课程“创新实验”及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
四、从弹性力学、断裂力学、机械设计及热力学四个方面出发, 设置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平台 |
五、通过蓝墨云及微课等方式, 实现创新教学的课堂延伸 |
六、结论 |
(7)含环向裂纹薄壁圆柱壳结构弹塑性断裂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弹塑性断裂力学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含环向裂纹薄壁柱壳结构裂纹前缘塑性区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含环向裂纹薄壁柱壳轴心受拉时的塑性区 |
2.2.1 力学模型 |
2.2.2 有限元模型 |
2.2.3 裂纹前缘应力 |
2.2.4 裂纹前缘塑性区边界 |
2.2.5 荷载及裂纹长度对塑性区尺寸的影响 |
2.2.6 屈服强度对塑性区尺寸的影响 |
2.2.7 壁厚对塑性区尺寸的影响 |
2.3 含环向裂纹薄壁柱壳偏心受压时的塑性区 |
2.3.1 力学模型及有限元模型 |
2.3.2 裂纹前缘应力 |
2.3.3 裂纹前缘塑性区边界 |
2.3.4 荷载及裂纹长度对塑性区尺寸的影响 |
2.3.5 偏心度对塑性区尺寸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薄壁圆柱壳上环向贯穿裂纹的J积分计算 |
3.1 引言 |
3.2 J积分的定义 |
3.2.1 平面问题的J积分定义 |
3.2.2 空间问题的J积分定义 |
3.3 含环向裂纹薄壁柱壳轴心受拉时的J积分 |
3.3.1 计算模型及流程 |
3.3.2 J积分计算 |
3.4 含环向裂纹薄壁柱壳偏心受压时的J积分 |
3.4.1 计算模型及流程 |
3.4.2 J积分计算 |
3.4.3 验证小范围屈服时J与K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含环向裂纹薄壁圆柱壳塑性极限荷载的计算 |
4.1 引言 |
4.2 极限分析方法 |
4.2.1 极限荷载的确定方法 |
4.2.2 极限荷载的确定准则 |
4.2.3 极限荷载在有限元软件中的计算 |
4.3 含环向裂纹薄壁柱壳轴向受拉时的极限荷载 |
4.3.1 含裂纹薄壁柱壳受轴向均布拉力的情况 |
4.3.2 含裂纹薄壁柱壳受轴向集中拉力的情况 |
4.4 含环向裂纹薄壁柱壳偏心受压时的极限荷载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的钢结构设计原理双语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改革必要性 |
( 一) 教学内容多和学时少的矛盾 |
( 二) 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的矛盾 |
( 三) 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难 |
二、课程定位 |
三、极限状态设计为主线的教学内容 |
( 一) 以极限状态衔接力学和钢结构设计课程 |
( 二) 以结构行为为“经”,以极限状态为“维”, 归纳整合,抓住主线 |
( 三) 处理好教材和规范的关系 |
四、多种方法组合的教学模式 |
( 一) 案例分析辅助教学引入和总结教学内容 |
( 二) 问答式授课模式关注重难点内容 |
( 三) 流程图法梳理设计和计算的程序 |
五、多通道教学质量评价 |
( 一) 课堂即时提问 |
( 二) 课后作业批改 |
( 三) 期中阶段考试 |
( 四) 期末考试 |
六、结语 |
(9)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体系教学应以自主研究型学习为目标 |
三、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体系以自主研究型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构建 |
1. 课程内容体系优化 |
2. 教学方法改革 |
3. 考核方法改革 |
4.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
5. 教学软件建设 |
(10)矿山工程的断裂力学教学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
三、损伤断裂力学教学法实践 |
1. 以实验观察纠正认识偏差 |
2. 以工程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
3. 以科研成果提升课堂效果 |
四、结语 |
四、断裂力学的课堂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材料力学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改革探索[J]. 赵佳宁,张大伟,霍鹏飞. 广东化工, 2022(02)
- [2]材料的力学性能核心实验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探索[J]. 李江,王泓,张程煜,王永欣. 高教学刊, 2020(19)
- [3]科学与人文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断裂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张芳,左建平,李英杰. 新课程研究, 2020(03)
- [4]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及加固措施数值研究[D]. 安冠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研究生《损伤与断裂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孔德文,王玲玲. 高教学刊, 2019(01)
- [6]基于新工科的“弹性力学”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的研究[A]. 李磊,张丽,郭俊宏. 第十七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8
- [7]含环向裂纹薄壁圆柱壳结构弹塑性断裂力学行为研究[D]. 脱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7)
- [8]基于极限状态设计的钢结构设计原理双语教学模式研究[J]. 叶华文,唐继舜,何畏. 高等建筑教育, 2015(05)
- [9]研究生机械强度课程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J]. 高希光,郭海丁,宋迎东. 高教论坛, 2015(04)
- [10]矿山工程的断裂力学教学方法[J]. 左建平,祝捷,刘升贵. 高教论坛,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