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创新和知识流动越来越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在全球化与本地化张力之间寻求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地企业利用全球知识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同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也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上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强调根植性和关注外部联系的争论之后,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Bathelt提出了本地传言-全球通道的概念,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但是这一理论框架并没有回答由谁来联系全球和本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现有研究忽略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和不同主体在不同地理尺度(全球、国家、本地)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的差异。另一方面,大学、研究所与产业尤其是科学驱动型产业之间的互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普遍认为大学是创新的来源,但并非所有大学都是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在对以上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北京地理信息产业集群为案例,采用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电话访谈等手段,获取了大量且较全面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关系数据及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名册回忆等方法,以多尺度分析的理论框架,对大学、研究所获取知识的通道、转移知识的过程与机制、科学驱动型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并结合宏观背景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本文首先在梳理现有产业集群理论的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两分法(意会知识和编码知识)在解释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时的局限性,大学、研究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解析知识、综合知识、符号知识的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知识流动的多尺度分析框架。然后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大学、研究所在全球-本地知识流动中的地位,着重以中国典型的创业型大学清华大学为例,解释了创业型大学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积极商业化知识、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和嵌入全球创新体系桥梁等推动集群发展的作用机理。然后,从学科形成到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演化视角,分析了北京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归纳了北京地理信息产业知识类型的阶段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流动的全球、国家和本地的多尺度分析。大学、研究所大学、研究所大学、研究所大学、研究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构建了以大学、研究所为核心的本地-国家-全球知识流动的多尺度分析框架,即对大学、研究所获取全球知识、内生化为本地知识和知识从大学、研究所转移到产业的三个子过程进行分析,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科学驱动型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的知识流动特征。(2)只有当大学完成了从研究型大学模式向创业型大学模式的转变之后,才真正与产业化能力较强的大学、研究所一样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创业型大学、研究所主要通过提供人力资本、提供知识储备、衍生企业、中小企业孵化器和吸引国外公司研发机构等作用机制,实现知识转移的过程,从而促进科学驱动型集群的形成和发展。(3)大学、研究所通过多种通道获取外部知识进入本地知识网络后,在打破原有的传统科学发展路径的同时,把全球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内生的知识和创新,提升了本地科研能力,成为本地知识产业化的前提。而通过加强全球联系在政府政策指引下,依托大学、研究所建立的全球知识、创新通道是提升科研技术能力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4)本地科学驱动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创新、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环境、以及本地化内生知识流的交互作用,其核心在于寻求大学、研究所获取知识的全球通道、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化的本地互动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