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 ——以文登市为例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 ——以文登市为例

论文摘要

山东半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濒临渤海和黄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经济社会比较发达,自然生态与环境条件在全国较为优越,具有很强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山东半岛城市中,中小城市占绝大多数,多为全国百强县,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环境优势比较明显,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系统在全国特色比较鲜明。然而,由于山东半岛中小城市发展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目前正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明显和加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越的生态城市,形成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强县组团经济板块,实现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协调发展,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对于半岛县域经济还是整个山东半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登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面积1645平方公里,人口64万,海岸线156公里;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生态建设基础比较好,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居前列;是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在山东半岛县域经济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论文以山东半岛中小城市—文登市为例,运用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系统研究了文登市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点。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函数定量分析文登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程度,最终得出文登市可持续发展程度较高、经济社会环境属于优质协调环境滞后类型的结论,为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生态环境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提出了文登市近期与中期(2010-2020年)生态建设的部分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登市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背景、内容、思路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目前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研究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第三章阐述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功能,分析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城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以及比较优势理论等,分析了部分城市生态建设案例,提出了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第四章研究分析了文登市城市生态环境子系统。对生态系统的构成特征、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生态建设总体布局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五章分析了文登市经济社会子系统,主要对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水平、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以及人口、教育、科技、卫生和地方文化等社会事业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六章根据文登市的情况,构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分析了文登市城市生态建设的效益和不足。第七章针对上述问题与分析,构建了近期与中期(2010-2020年)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部分指标,提出了文登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主要包括城市化、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循环经济、海洋经济、特色城市、生态文化和制度保障等措施。第八章结论,归纳总结了论文的结论、主要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努力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思路和意义
  • 2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 2.1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的组成
  • 2.1.1 山东半岛城市群构成
  • 2.1.2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构成
  • 2.2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发展的优势
  • 2.2.1 地理区位
  • 2.2.2 资源条件
  • 2.2.3 产业基础
  • 2.2.4 城市化水平
  • 2.3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2.3.1 生态环境问题
  • 2.3.2 经济社会问题
  • 2.3.3 城市发展问题
  • 2.4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意义
  • 3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案例研究
  • 3.1 国外城市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3.2 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状况和发展
  • 3.3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3.3.1 城市生态学理论
  • 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3 循环经济理论
  • 3.3.4 区域增长极理论
  • 3.3.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3.6 比较优势理论
  • 3.4 国内外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案例研究
  • 3.4.1 生态城市
  • 3.4.2 生态小区
  • 3.4.3 生态工业园
  • 3.5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
  • 4 文登市城市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分析
  • 4.1 自然环境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地质地貌要素
  • 4.1.3 气候水文
  • 4.1.4 海岸线和海域
  • 4.2 自然资源
  • 4.2.1 水资源
  • 4.2.2 土地资源
  • 4.2.3 矿产资源
  • 4.2.4 生物资源
  • 4.2.5 森林和植被
  • 4.2.6 旅游资源
  • 4.3 生态环境条件
  • 4.3.1 污染物排放
  • 4.3.2 城市环境质量
  • 4.4 生态建设总体布局
  • 4.4.1 生态功能分区
  • 4.4.2 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域
  • 4.4.3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 4.4.4 城郊生态保护区的建设
  • 4.4.5 主要生态工程建设
  • 5 文登市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构成分析
  • 5.1 经济子系统
  • 5.1.1 区域发展布局
  • 5.1.2 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 5.1.3 农业
  • 5.1.4 工业
  • 5.1.5 交通通讯
  • 5.1.6 商贸业
  • 5.1.7 旅游业
  • 5.1.8 对外经贸合作
  • 5.2 社会子系统
  • 5.2.1 历史沿革
  • 5.2.2 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 5.2.3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 5.2.4 城镇布局与基础设施
  • 5.2.5 科教卫生
  • 5.2.6 居民生活
  • 5.2.7 主要地方文化
  • 6 文登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
  • 6.1 中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比较
  • 6.1.1 国际上的指标体系
  • 6.1.2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6.2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指标体系选择
  • 6.2.2 评价标准
  • 6.3 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6.3.1 评价方法
  • 6.3.2 标准选择
  • 6.4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研究
  • 6.5 2001-2007年可持续发展指数与协调发展度比较研究
  • 6.6 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效益分析
  • 6.7 城市生态建设的不足
  • 7 文登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性研究
  • 7.1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的规划和设计
  • 7.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区域增长极辐射带动作用
  • 7.3 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工业立市战略
  • 7.4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7.5 利用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 7.6 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 7.7 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 7.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 7.9 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 7.10 制度保障措施
  • 8 结论
  • 8.1 主要研究内容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之处
  • 8.4 今后研究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 ——以文登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