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农作物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几种农作物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论文摘要

盐渍化土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在当今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年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科学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地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的西北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地质、土壤结构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西北地区严重的土壤的盐渍化问题,许多高产农田由于土壤的盐渍化而出现减产的现象数不胜数,甚至良田荒芜。因此,依据河西走廊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探索一条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可持续地利用盐渍化土地的道路就显得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在盐渍化土壤改良方面,普遍使用的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和综合改良法,这些方法对本研究的试验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选择河西走廊酒泉、嘉峪关、张掖境内典型的干旱盐渍化土壤,选取戈壁荒地、1年生苜蓿地、2年生苜蓿地、3年生苜蓿地、4年生苜蓿地、8年生苜蓿地、25年生苜蓿地、连作3年的大麦地、小麦地和胡麻地等典型地类作为试验地类型,依据不同利用方式,分别对盐渍化土壤中的全盐、有机质、pH、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阳离子的含量进行了实验室测定,通过统计比较,研究了不同农作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以探明不同农作物和种植年限对盐碱土的适应性和改良作用。结果表明:1、在戈壁荒地开垦种植后,土壤盐分显著下降。苜蓿地的降盐效果优于农田地,尤其在土壤表层,下降趋势极显著;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全盐含量递减,沿着土壤剖面向下,盐分含量在逐步减少。2、种植大麦、小麦、胡麻等农作物后,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而种植苜蓿3年后土壤有机质显著增加,尤其是8年生苜蓿地和25年生苜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3、在苜蓿生长的1-25年内,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长,土壤中全氮、铵态氮含量依次增加;尤其在0-5 cm土层,这种趋势更加明显,25年生苜蓿地中的全氮、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远离苜蓿根系生长范围之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含量逐渐降低。由此可以看出,苜蓿对提高盐渍土壤养分、恢复地力效果明显。4、不同作物对土壤PH值的改良效果不同。种植苜蓿后,土壤表层的PH值下降明显,从8.45降到7.5;而种植农作物大麦、小麦和胡麻后,反而会使土壤PH值升高,表明多年生苜蓿种植对土壤PH的改良效果优于一年生作物大麦、小麦和胡麻。5、可溶性阳离子中,Mg2+的下降趋势最大,其变化曲线与全盐相同;Na+向土壤下层迁移,Ca2+出现表聚现象,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戈壁荒地开垦后,土壤K+含量下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盐碱土的概念及其分布
  • 1.2 盐碱土的形成
  • 1.2.1 灌溉
  • 1.2.2 自然形成
  • 1.3 土盐渍化土壤改良措施
  • 1.3.1 物理措施改良盐渍土
  • 1.3.2 化学措施改良盐渍土
  • 1.3.3 工程措施改良盐渍土
  • 1.3.4 生物措施治理盐渍土
  • 1.3.5 综合措施改良盐渍土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目的
  • 1.4.2 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水文地质
  • 2.4.1 地表水资源
  • 2.4.2 地下水资源
  • 2.5 植被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及研究材料
  • 3.2 取样与分析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测定结果分析
  • 4.1 土壤盐碱离子的变化特征
  • 4.1.1 不同利用方式下盐渍化土壤中全盐的变异特征
  • 4.1.2 不同利用方式下盐渍化土壤中pH的变异特征
  • 4.1.3 不同利用方式下盐渍化土壤中可溶性阳离子的变异特征
  • 4.2 改良盐碱地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
  • 4.2.1 不同利用方式下盐渍化土壤中有机质积累量的变异特征
  • 4.2.2 不同利用方式下盐渍化土壤中全氮积累量的变异特征
  • 4.2.3 不同利用方式下盐渍化土壤中铵态氮积累量的变异特征
  • 4.2.4 不同利用方式下盐渍化土壤中硝态氮积累量的变异特征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结果
  • 5.2 讨论
  • 5.2.1 不同利用方式对盐渍土中全盐含量的影响
  • 5.2.2 不同利用方式对盐渍土中pH值的影响
  • 5.2.3 不同利用方式对盐渍土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2.4 不同利用方式对盐渍土中氮素含量的影响
  • 5.2.5 不同利用方式对盐渍土中可溶性阳离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库湖效应对土壤盐渍化影响及对策研究[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3(01)
    • [2].长期施用牛粪对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质量的影响(英文)[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6)
    • [3].草木樨与脱硫石膏对内蒙古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培肥作用与效果[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1)
    • [4].松嫩风蚀区水质状况与苏打盐渍化土壤的形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30)
    • [5].滋牌液体改良剂在盐渍化土壤上的应用[J]. 农村科技 2015(03)
    • [6].盐渍化土壤改良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6)
    • [7].灰色评估模型定量评价于田绿洲土壤盐渍化风险[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8)
    • [8].汾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成因、特点及防治措施分析[J].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3)
    • [9].施用棉秆炭对新疆盐渍化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6(12)
    • [10].盐渍化土壤覆土材料理化性状及其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J]. 食用菌学报 2017(02)
    • [11].聚丙烯酰胺对盐渍化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3)
    • [12].大庆地区盐渍化土壤现状和防治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05)
    • [13].伊犁河流域新垦区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培肥[J]. 新疆农业科学 2008(S3)
    • [14].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水热碳与葵花产量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3)
    • [15].5种植物改良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的效果研究[J]. 土壤与作物 2020(02)
    • [16].浅谈不同材料在盐渍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J]. 农学学报 2019(12)
    • [17].不同盐渍化土壤中微生物对氮肥的响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3)
    • [18].田菁改良重度盐渍化土壤的效果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6)
    • [19].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对盐渍化土壤水动力参数的影响[J]. 土壤 2014(03)
    • [20].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不同水分含量盐渍化土壤光谱信息特征研究[J]. 土壤通报 2013(05)
    • [21].新疆开都河流域下游绿洲盐渍化土壤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05)
    • [22].河套灌区中度盐渍化土壤改良产品筛选研究[J]. 土壤 2017(04)
    • [23].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05)
    • [24].新疆典型绿洲盐渍化土壤特征分析[J]. 新疆环境保护 2017(03)
    • [25].不同磁化水处理下盐渍化土壤脱盐效果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5)
    • [26].有机无机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磷含量及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01)
    • [27].南疆中、重度盐渍化土壤棉花配套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 2015(05)
    • [28].次生盐渍化土壤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及配比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10(02)
    • [29].重度盐渍化土壤灌溉碱性淡水与施用改良剂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17)
    • [30].化肥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氨挥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7)

    标签:;  ;  ;  ;  

    几种农作物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