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羞耻效应 论文

母语羞耻效应 论文

问:母语羞耻效应是什么?
  1. 答: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启齿的话,似乎用另一种语言就能更顺利地表达出来,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母语羞涩”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这配辩样的情况:需要道歉时,有些人会选择说“I‘m sorry”而不是”对不起“;需要感谢时,会说”thanks“而不是”谢谢“;表达感情时,更倾向于”love you“而不是”爱你“;更有甚者,骂人都喜欢用其他语言而非中文。
    当运用母语时,我们是直接理解所说的内容;而当我们运用某种非母语的语言时, “心理距离“和”认知流畅度”都会相应降低,我们会更注重于语言如何表达而减少了对感情本身的认知,多了一层“缓冲“的空间。
    语言与心理:
    心理学曾经有过研究观察,发现人们在说不同语言的时候常常像是不同的人。其实严格地说,短时间内倒不是真的人格发生了改变,而是人格中的不同的侧面,在不培毁缺同的文化语境的之中的流露与展现会略微不同。
    学术上有“沃尔伏假说“,假说认为,在不同的文化之下,语言的使用差异和结构差异影余兆响了使用者的思维方式。
    简而言之,当我们使用某种语言时,我们还带入了这种语言的文化。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语言的转换会使得人的性格也发生变化。说英语时,你可能会变得更加直白、随性;说日语时,你可能会更加恭敬、礼貌;说德语时,你可能会变得更严谨、精细。
问:为什么会产生母语羞涩的现象?
  1. 答:对某些个体来说,可能有一点文化不自信的因素,但不太算是主要的原因。这个现象其实在很多其他国家的文化中也有出现,在很多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同样存在。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在童年阶段(学习、使用母语的时期)学会情绪反应的。但凳脊往往在年纪更大时才接触外语御粗漏。因此母语和镇烂情绪反应的绑定会更深。因此因母语而产生的反应更偏向被认为是一种潜意识的、本能的反应。同样的,童年期学习方言的人用方言表述某些不道德语境时,负罪感、羞耻感也会比使用普通话重。
    另外,双系统理论指出,我们在作判断,尤其是道德判断时,会涉及到感情系统和认知系统两种系统,感情系统反应迅速,直截了当,认知系统反应较慢,而且会在众多供选项中组织出最优解。
    在我们使用外语时,组织外语语言的费力促使我们更多地使用到认知系统,从而减少了潜意识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说,使用外语时的我们更理智,冷静,客观和冷酷。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使用第二语言时,人们的情绪更少地被激发,尤其是羞耻愤怒等负面情绪。
    在著名的Albert Costa"电车困境"实验中,两组被试分别被要求阅读母语和外语写成的题,结果发现,母语组中,20%的被试愿意杀死一个人换取另外四个人的存活,而外语组中,有50%的人选择了这个看似不道德的做法。
问:为什么动漫说日语就很自然
  1. 答:因为有母语羞耻效判闷孝应,同样的话用母语说出来引发的情绪波动会比用其他语言说出来更强烈,而动漫一般不会考虑到那么强烈的情绪。第二就是日本动漫人物罩笑设掘稿计比较贴合亚洲人外貌,而亚洲人的外貌说日语并没啥违和感,同理欧美动漫说英语也一样。比较典型的是唐可可这个角色,一切都很正常,但就是因为说中文,就感觉怪怪的。。。(她中文配音很好,并不是蹩脚配音的问题)。
  2. 答:兴趣所致吧唤缓。而且你看动漫的时候,是陷入了纯日语的环境。所以口语和听力会有提高。
    如果你这样看三年的是美剧或者英猛洞剧,那你英语的语感也会出来了。
    但是同样的,因为你没有系统的学习日语,可能对于语法不熟悉,很难系统并且恰当地表达一些语句,但是有这种语感,以后再学会枝链枯轻松很多。
母语羞耻效应 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