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达[1](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高严[2](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的精神价值走向。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弱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如果想高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离不开科学并且权威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丰富,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理想追求,明确了大学生责任感的具体要求及培养目标,大学生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其责任感养成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手段和理论依据,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又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未来的需要。本篇论文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希望能够更好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如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自觉践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情感,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志状况,这些构成了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条件,同时其实现途径包括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内涵明确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正确启发大学生的责任情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历练大学生的责任意志,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行为的践行。
代小如[3](2021)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责任感是个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或帮助他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内蒙古地区大学生是地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社会责任感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自身成长成才,对地区繁荣稳定、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新时代研究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意义重大。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成因,进而结合地区特色提出内蒙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策。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促进内蒙古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第二部分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积极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积极表现是国家认同感强烈、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较高;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不够深入全面、对自我及自我以外的家庭、集体、社会等方面责任感不足。第三部分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这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一一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部分针对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育对策。首先,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再次,发挥家庭责任教育的正向引导作用;最后,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责任教育。
陈文[4](2020)在《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益活动是主体化育人的新途径、隐性化育人的新方式、实践化育人的新载体,是大学生最为喜欢、真心接受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公益精神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投身于面向某一群体或整个社会所开展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公益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实现助人与自助、他利与自利相统一的一种综合品质。然而,大量文献和现实案例表明,在社会思潮、不良风气等多要素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公益心缺失、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错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亟待加强。通过对多所高校的实证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及其培育现状不甚理想,阻碍大学生公益精神成长和培育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归纳总结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特征,解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调研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现状并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系统总结和梳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中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目前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高校大学生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高校公益教育实效性不足和大学生公益教育水平亟待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的选题。基于问题导向,理论分析结合实证调研系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其次,用文献研究法从古代公益思想的滥觞和发展,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和西方现代公益精神的理论中吸取养分和借鉴经验,梳理马克思主义公益理论的发展,总结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这是本研究的历史逻辑。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进行定义,归纳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四个特征,基于心理学和德育教育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四要素理论,从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和公益行为四个方面解析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部构成要素,建构起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在结构,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以及培育的时代价值进行理论界定,这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结合理论研究以社会调查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内部原因、个体因素和外部影响,系统提出遵循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四性”原则,完善健全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组织体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三制”,从制度建设层面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动力问题;推进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材体系、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融入理论研究体系的“三融”,从学校教育层面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教育问题;拓展微感恩、微公益、微创业的“三微”,从个人行为体验层面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问题;协同家庭教育的协同力、学校文化的涵养力、“三社联动”的带动力的“三力”,从环境育人层面优化大学生公益培育氛围,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合力问题,从而建构起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路径,这是本研究的实践逻辑。西方国家对公益精神的研究对我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和本质不同。本研究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实践路径。
李世伟[5](2020)在《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大学生这群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力量。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有利于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研究当中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法,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研究得出完善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路径。这篇论文分为四部分,第—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明确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从责任的含义,责任意识的含义,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含义阐释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内涵,进而结合现实,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方面强调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其中现状分为良好表现和存在问题两部分,良好表现有政治素养较好,爱国热情较高,参与社会公益意识较强三方面;存在问题有自我责任意识薄弱,家庭责任意识弱化,高校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短缺四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通过自我责任意识教育模糊,家庭责任意识教育不足,高校责任意识教育方法欠缺,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环境欠佳四个方面进行说明。第四部分从高校、家庭、自我、社会四个维度探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完善途径。高校教育方面有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党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实现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以及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有机结合;家庭方面有父母发挥示范作用,弘扬优良家风的引导作用,将责任意识积极融入家庭观;自我方面有锤炼品德修为,明确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社会方面有努力建设健康的社会教育氛围,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开展—些社会实践活动。
郭丽梅[6](2020)在《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障,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当前,青少年社会责任观教育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诸多问题,致使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实效性受到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研究青少年社会责任观的相关概念为基础,以加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为主题,重点研究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文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时代价值和理论来源。从国家、社会化、民族发展和学校立德树人等方面阐述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时代价值;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责任思想、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青年及社会责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思想。第二部分,阐释了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原则及其主要内容。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渗透性原则;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情感、社会责任意志和社会责任行为四个方面,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第三部分,通过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研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在目标、主体、内容、方法、载体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滇西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在问卷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对策。要突出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优化培育方法、完善培育载体、建立健全的培育机制。优化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对策,形成一个科学的培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观。
慕安月[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我国的发展将面临许多新变化,新机遇与新挑战,因此,只有全体中华儿女付出更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青年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新时代的大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否能够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由此可见,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总体来说,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关注到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爱国意识和爱国热情,但是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不明确,脱离学生实际,培育途径尚未形成合力,缺乏有效的实践教育;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复杂环境的不良影响,学校责任教育的弱化,家庭责任教育的忽视,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缺失。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探索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对策: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优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方式方法,形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合力保障。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策的探索,以期待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田鸿鑫[8](2020)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进行了重要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广大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大学生一代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使命,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铸就时代新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实现。本文通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特征的探析,结合时代特点阐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和价值意义,并根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培育路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关概念进行理论解读。综合现有研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含义进行界定:大学生明确自身社会角色,正确认识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作出积极的责任行为,并承担不良后果的情感态度。继而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包含内容、特征。第二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导向和价值意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以明晰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涵养社会责任情感、锤炼社会责任意志和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践行的本领为根本目标,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审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大学生自身不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过程中培育环境、教育模式、实践活动和评价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教育主体层面分析问题的原因,为路径研究做好铺垫。第四部分,从环境建设、教育模式建设、实践平台建设、评价机制建设四个方面探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引领,营造良好培育环境,发挥四个主体的教育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情感认同及社会责任行为的践履,创新社会责任感评价机制,增进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自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需要社会、高校、家庭、自身的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以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大学生勇担时代责任,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奋斗中获得幸福感。
刘雨杭[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新的现实背景。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大学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也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各个领域都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调查研究表明,总体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淡薄的现象。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是十分紧迫的命题。本论文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探究其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借鉴国内外相关思想理论,分析当下培育现状的优势与不足,并根据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培育效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概念界定,立足新时代背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进行探究,同时了解其具体特征,并对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基础,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青年责任思想的论述,并对其中的优秀思想进行借鉴和学习。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本文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现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成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视程度逐渐增强,理论研究逐渐丰富,整体水平呈良好态势;问题也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在部分内容上呈片面现象、在部分方式上呈单一现象、在部分环节中呈缺失现象。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导向,二是忽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个体内在动力,三是缺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多方培育合力。正文的第四部分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策略优化,本文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树“志存高远”之理想、强“明辨笃实”之本领、承“民族复兴”之担当的培育价值导向,进而根据学生特点提出培育过程要遵循的培育原则:注重自觉与他律的统一、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注重个体与社会的统一,最后,从横向空间和纵向时间上提出两条路径,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纵向渐进培育路径和“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横向浸润培育路径。
贺菲菲[10](2020)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社会责任感作为个体积极帮助他人或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核心素养,也是社会和谐与良好风尚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个民族未来整体素质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及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势。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首先受到父母的影响家庭的熏陶、家风的感染和家训的哺育。在日常社会中,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方式塑造了其子女的观念和行为,并且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中国传统的非理性的家庭教育模式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大学自我认知,进而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本研究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从家庭方面入手,探究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分析的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素(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构建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因子模型,从而探寻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是通过何种路径,何种机制对社会责任感造成影响的。本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有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的进展。第二部分:相关的理论支撑。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有关社会责任感、家庭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为构建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机制模型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根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念定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进行编制修订,然后对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第四部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实证研究。该部分通过构建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回归模型,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第五部分:探讨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差异的原因。该部分针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当前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从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第六部分: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除父亲控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男女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上均达到了显着水平。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除父母控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父母学历、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不同年级学生在对自我的责任感中存在差异。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比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其关怀较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也较高。独生子女要比非独生子女所获得的父母关怀较多,其自我效能和社会责任感也较高。(3)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怀、父亲关怀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母亲控制、父亲控制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关怀、父亲关怀可以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母亲控制、父亲控制可以显着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不仅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来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因此,要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需要考虑从社会文化、家庭与自我三个方面,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教育方法和策略,倡导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良好的家庭引导和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提出实践性较强,可操作性较高的建议。
二、浅谈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对象分析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
结语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述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 |
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概述 |
2.2.1 责任和责任感的概述 |
2.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 |
2.3.1 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
2.3.2 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指明方向 |
2.3.3 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提供精神动力 |
第3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
3.1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3.1.1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保障 |
3.1.2 构建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
3.1.3 提高人民法治观念的要求 |
3.1.4 维持网络良好发展的保障 |
3.1.5 促进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 |
3.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3.2.1 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
3.2.2 强化大学生的责任认知 |
3.2.3 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 |
4.1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现状 |
4.1.1 调查的基本概况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
4.2.1 大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中责任认知模糊 |
4.2.2 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包含的情感意识欠缺 |
4.2.3 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态度意识不全面 |
4.2.4 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责任能力有待提高 |
4.3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成因 |
4.3.1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不透影响责任认知 |
4.3.2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交流不畅影响情感意识 |
4.3.3 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练不深淡化责任意志 |
4.3.4 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引导尚缺模糊责任行为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
5.1 以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内涵明确责任认知 |
5.1.1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明确国家责任认知 |
5.1.2 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确社会责任认知 |
5.1.3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个人责任认知 |
5.2 以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引导学生的责任情感 |
5.2.1 以核心价值观具体目标加强学生对责任感具体要求的认同 |
5.2.2 以核心价值观目标关系明确学生对责任感层次关系的认同 |
5.3 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历练责任意志引导责任行为 |
5.3.1 高校活动中锤炼承担国家责任的信仰 |
5.3.2 社会公益活动中锻炼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 |
5.3.3 自我实践中培养促进个人发展的信心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访谈 |
(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及不足 |
1.创新之处 |
2.研究不足 |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理论概述及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
(一)社会责任感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1.责任、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
2.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2.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思想 |
3.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责任的思想 |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
二、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 |
(一)积极表现 |
1.国家认同感强烈 |
2.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较高 |
(二)存在问题 |
1.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不够深入全面 |
2.自我责任行为的可持续性较低 |
3.家庭责任感不强 |
4.集体责任意识缺失 |
5.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二)学校因素 |
(三)家庭因素 |
(四)自身因素 |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 |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1.利用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引领作用 |
3.依托网络平台积极拓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 |
(二)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作用 |
1.立足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资源 |
2.依托实践活动和校风学风建设,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
3.发挥好教师锤炼学生品格的引路人作用 |
4.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有效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 |
(三)发挥家庭责任教育的正向引导作用 |
1.转变家庭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 |
2.转变家庭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方式 |
3.发挥好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
(四)引导大学生实现自我责任教育 |
1.学习身边榜样,找准自我定位 |
2.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社会阅历 |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我奋斗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4)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理论阐释 |
2.1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2.2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 |
2.3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 |
2.4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
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调查研究设计 |
3.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分析 |
3.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调查研究结论 |
4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历史、现状及问题探析 |
4.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考察 |
4.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现状审视 |
4.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问题反思 |
5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
5.1 坚持“四性”,遵循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原则 |
5.2 完善“三制”,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制度 |
5.3 推进“三融”,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教育 |
5.4 拓展“三微”,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锻炼 |
5.5 协同“三力”,优化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环境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相关阐述 |
1.1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概述 |
1.1.1 责任的含义 |
1.1.2 责任意识的含义 |
1.1.3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含义 |
1.2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内容 |
1.2.1 自我责任意识 |
1.2.2 家庭责任意识 |
1.2.3 高校责任意识 |
1.2.4 社会责任意识 |
1.3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
1.3.1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根本要求 |
1.3.2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需要 |
1.3.3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
2.1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成效 |
2.1.1 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较好 |
2.1.2 当代大学生爱国热情较高 |
2.1.3 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意识较强 |
2.2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 |
2.2.1 自我责任意识薄弱 |
2.2.2 家庭责任意识弱化 |
2.2.3 高校责任意识淡薄 |
2.2.4 社会责任意识短缺 |
2.3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
2.3.1 自我责任意识教育模糊 |
2.3.2 家庭责任意识教育不足 |
2.3.3 高校责任意识教育方法欠缺 |
2.3.4 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环境欠佳 |
第三章 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途径 |
3.1 高校教育方面 |
3.1.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
3.1.2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
3.1.3 发挥党在思政课建设中的作用 |
3.1.4 实现思政课程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 |
3.1.5 实现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队伍的有机结合 |
3.2 重视家庭责任意识教育 |
3.2.1 父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3.2.2 弘扬优良家风的引导作用 |
3.2.3 将责任意识积极融入家庭观 |
3.3 大学生自身修养方面 |
3.3.1 锤炼品德修为 |
3.3.2 明确树立远大理想 |
3.3.3 坚定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3.4 社会环境方面 |
3.4.1 努力建设健康的社会教育氛围 |
3.4.2 加强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 |
3.4.3 积极开展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附录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查问卷 |
(6)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青少年社会责任观 |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时代价值与理论来源 |
一、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时代价值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
(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
(三)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障 |
(四)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责任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青年及社会责任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伦理思想 |
第二章 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
一、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一)主体性原则 |
(二)实践性原则 |
(三)层次性原则 |
(四)渗透性原则 |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责任认知 |
(二)社会责任情感 |
(三)社会责任意志 |
(四)社会责任行为 |
第三章 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设置和发放情况 |
三、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目标 |
(二)社会责任观培育主体主动性 |
(三)社会责任观培育的内容 |
(四)社会责任观培育的方法 |
(五)社会责任观培育的载体 |
第四章 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目标不明确 |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主体主动性不够 |
(三)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内容空泛 |
(四)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方法单调 |
(五)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载体较少 |
二、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平衡 |
(二)德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
(三)培育体系有待完善 |
第五章 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对策思考 |
一、突出学校在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
(一)着力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
(二)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
(三)深度挖掘乡土教育资源 |
(四)强化培育管理工作 |
二、优化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方法 |
(一)突出民族模范的力量 |
(二)注重社会实践的磨砺 |
(三)深化角色体验的感受 |
三、完善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载体 |
(一)以德育课程为引领激发责任认同 |
(二)以校园文化为抓手增强文化熏陶 |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责任意识 |
(四)以融媒体中心为依托创新培育模式 |
四、建立健全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机制 |
(一)完善社会责任观培育的协作机制 |
(二)优化社会责任观培育的激励机制 |
(三)构建社会责任观培育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新时代 |
2.1.1 新时代的内涵 |
2.1.2 新时代的特征 |
2.2 社会责任感 |
2.2.1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2.2.2 社会责任感的特征 |
2.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2.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2.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 |
2.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 |
2.3.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新要求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
3.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 |
3.1.1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取得的成效 |
3.1.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
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社会复杂环境的不良影响 |
3.2.2 学校责任教育的弱化 |
3.2.3 家庭责任培育的忽视 |
3.2.4 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缺失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对策 |
4.1 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4.1.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 |
4.2 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 |
4.2.1 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责任精神 |
4.2.2 注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的论述 |
4.3 优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方式方法 |
4.3.1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 |
4.3.2 树立典型示范强化榜样力量 |
4.3.3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
4.4 形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合力保障 |
4.4.1 构建社会责任履行体系 |
4.4.2 强化高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
4.4.3 发挥家庭教育基础性作用 |
4.4.4 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的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1. 研究的创新点 |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论解读 |
(一)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1. 责任及责任感的含义 |
2. 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
3.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 |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1. 对自我的责任 |
2. 对家庭的责任 |
3. 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 |
4. 对国家和世界的责任 |
(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征 |
1. 时代性 |
2. 自觉性 |
3. 利他性 |
4. 差异性 |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导向和价值意义 |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导向 |
1. 明确社会责任认知 |
2. 涵养社会责任情感 |
3. 锤炼社会责任意志 |
4. 提升社会责任践行本领 |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意义 |
1. 有助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2. 有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
3. 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
4. 有助于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
三、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审视 |
(一)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积极平稳 |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
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存在的问题 |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社会环境复杂多样,社会机制建设有待健全 |
2. 高校责任教育缺失,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
3. 家庭责任教育断层,榜样教育有待加强 |
4. 自我教育弱化,角色定位有待明晰 |
四、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施路径 |
(一) 构建四位一体培育模式,提升培育连续性 |
1. 宣传引导以夯实社会教育 |
2.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3. 转变观念以巩固家庭教育 |
4. 修身自省以加强自我教育 |
(二) 拓宽劳动实践形式,提升培育行动力 |
1. 以志愿服务为重点,以分类引导为原则 |
2. 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党团实践活动 |
3. 提升自我实践能力,促进知行合一 |
4. 搭建实践联动平台 |
(三) 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培育科学性 |
1. 明确评价原则 |
2. 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全面性 |
3. 细化评价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 |
(四) 优化培育环境,提升培育文化力 |
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 |
2. 创设风清气正的社会大环境 |
3. 释放校园文化感召力 |
4. 强化优良家风感染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问题研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界定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征分析 |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成要素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前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责任的相关论述 |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者关于责任思想的相关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责任的经典论述 |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采集 |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本现状 |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策略优化 |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目标 |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本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实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问题提出 |
1.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现状 |
1.3.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
1.3.3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研究 |
1.3.4 问题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责任感的理论基础 |
2.1.1 责任感的概念 |
2.1.2 马克思主义责任观 |
2.1.3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责任观 |
2.1.4 心理学中责任感的相关理论 |
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基础 |
2.2.1 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马克思主义家庭教育观 |
2.2.3 习近平新时代家庭教育观 |
2.2.4 心理学鲍姆林德父母教养方式理论 |
2.2.5 父母教养方式对责任感影响的相关理论 |
2.3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 |
2.3.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2.3.2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介绍 |
2.3.3 自我效能感对社会责任感影响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研究 |
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编制 |
3.1.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理论构架 |
3.1.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
3.1.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概况 |
3.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良好 |
3.2.2 女生社会责任感优于男生 |
3.2.3 不同年级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分不存在显着差异 |
3.2.4 学生干部社会责任感优于非学生干部 |
3.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呈现的特点 |
3.3.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特点 |
3.3.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差异的特点 |
第四章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4.1.1 母亲关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
4.1.2 父亲关怀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
4.1.3 母亲控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负向影响 |
4.1.4 父亲控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负向影响 |
4.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4.2.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
4.2.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责任感有高度的正相关 |
4.2.3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正向影响 |
4.3 父母教养方式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4.3.1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4.3.2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影响的中介作用 |
第五章 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
5.1 社会文化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1.1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
5.1.2.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2 家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2.1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2.2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2.3 有无兄弟姐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3 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3.1 自我成长经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3.2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5.3.3 社会角色期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
第六章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
6.1 倡导积极的社会文化导向,培植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环境 |
6.1.1 国家政府要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
6.1.2 各类媒体加强对责任教育的宣传 |
6.2 主导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家风 |
6.2.1 家长应积极建设优良家风 |
6.2.2 家长应转变教育方式 |
6.2.3 家长应给大学生树立榜样 |
6.3 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培育优良的社会责任感的品格 |
6.3.1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
6.3.2 大学生应提高自我实践的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谈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 高严.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代小如.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D]. 陈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8)
- [5]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 李世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6]滇西地区青少年社会责任观培育研究[D]. 郭丽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 慕安月.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 田鸿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策略研究[D]. 刘雨杭.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贺菲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