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新闻报道分析 ——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例(2006-2011年)

残疾人新闻报道分析 ——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例(2006-2011年)

论文摘要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两份报纸上关于残疾人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2006年—2011年3月间此类报道的特点、变化趋势和异同。运用文献法查阅和收集近年来与本研究有关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著作、论文以及期刊数据库资料等等,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内残疾人报道研究方面的资料。在学习和研究这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展开本论文的写作和研究,借鉴文献资料中研究内容、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长处,反思其欠缺之处从而指导本论文的写作。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两份报纸上2006年至今的所有与残疾人相关的各类新闻报道,系统地统计其相关参数,按照编码表将分析结果以数字代码形式进行录入,最后以图表形式具体展现两份报纸在报道中的特征、类似点和差异。运用比较法分析进行研究,将两份报纸在同一时段内的残疾人报道进行对比研究。尽管其各自定位不同,但报道对象的统一性使得双方有了比较的基础,通过比较可以更加凸显各自报道的鲜明特征和原则、不足以及需改进的地方。由于两份报纸的性质完全不同,报道数量差异较大,将不列入对比分析范围之内,这部分研究将集中在报道视角、报道主题、感情基调、消息来源等的对比上。在分析总结部分,以传播学的议题设置理论、信息平衡理论和沉默螺旋理论等经典理论为依据,并结合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优势视角”的理念,以小见大、从内容分析入手观察和思考我国平面媒体对于残疾人群体的报道现状,以此促进媒体未来的残疾人报道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地呈现该群体的生存状态和需求,为大众了解、理解、接受并关爱和平等对待残疾人提供参考依据和认识基础。最后,根据研究、统计和分析的结果,结合现状并参考、借鉴西方主要传媒的残疾人报道,对我国平面媒体目前的残疾人报道提出一些反思性和对策性的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社会作用
  • 二.我国残疾人群体的概况
  • 三.目前我国媒体残疾人报道的现状概括
  • 四.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对于人的社会化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 五.我国大众媒体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为人民服务的本性
  • 六.社会工作实践新模式之"优势视角"在媒体残疾人报道中的运用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第四节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残疾人和弱势群体定义的文献和资料
  • 第二节 以弱势群体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以残疾人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对比分析法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抽样期间残疾人报道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总量分析
  • 第二节 新闻版面语言分析
  • 一.版面位置
  • 二.报道篇幅统计
  • 三.报道的体裁统计
  • 四.报道主要涉及的议题
  • 五.报道涉及的地域特征
  • 六.报道中的主体
  • 七.新闻来源统计
  • 八.报道中消息来源的社会属性
  • 九.消息来源的社会阶层属性
  • 十.消息来源的性别
  • 十一.消息来源所体现出来的感情基调
  • 十二.消息来源的主要引述方式
  • 十三.消息来源在文中的位置
  • 十四.消息来源在报道中的功能
  • 十五.消息来源的地位
  • 十六.消息来源在一条新闻中出现的次数统计
  • 第五章 《南方周末》抽样期间残疾人报道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总量分析
  • 第二节 新闻版面语言分析
  • 一.残疾人报道的版面位置、体裁
  • 二.残疾人报道的篇幅
  • 三.残疾人报道涉及的主要议题
  • 四.残疾人报道涉及的地域特征
  • 五.残疾人报道主体的考察
  • 六.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来源
  • 七.残疾人新闻报道消息来源的分析
  • 第六章 《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残疾人报道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两份报纸残疾人报道的篇幅对比研究
  • 第二节 消息源社会阶层和引用方式的对比研究
  • 第三节 两份报纸残疾人报道中报道视角的对比研究
  • 第四节 残疾人报道中记者体现出的情怀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残疾人报道总体数量偏少
  • 第二节 残疾人报道的感情基调、报道主题等方面的反思
  • 第三节 残疾人报道涉及的主体和体裁的反思
  • 第四节 国外部分媒体残疾人报道的借鉴
  • 第五节 论文写作的反思
  • 注释
  • 参考文献和参考网站地址
  • 附录:《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内容分析编码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闻报道使用匿名消息来源是否侵权的认定[J]. 人民司法(案例) 2016(29)
    • [2].保护消息来源为何如此重要?——媒体道德与伦理经典案例评析(十九)[J]. 青年记者 2015(34)
    • [3].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没那么玄乎[J]. 家庭医学 2016(11)
    • [4].你说话的可信度有多高[J]. 人生十六七 2008(03)
    • [5].保护消息来源:国际视野与本土案例[J]. 新闻界 2018(05)
    • [6].消息来源及其偏向性[J]. 新闻传播 2013(04)
    • [7].浅析合理使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方法[J]. 今传媒 2012(11)
    • [8].商业新闻中网络消息来源的风险及其防范[J]. 上海商业 2012(12)
    • [9].从转述引语的消息来源看新闻语篇的对话性[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02)
    • [10].从消息来源的核实看西方媒体如何防范虚假新闻[J]. 新闻与写作 2011(04)
    • [11].西方媒体如何从来源入手防范假新闻[J]. 城市党报研究 2011(05)
    • [12].关于匿名消息来源的实验研究与思考[J]. 新闻与写作 2010(06)
    • [13].对媒体滥用匿名消息来源的拷问——从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角度[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 [14].对匿名消息来源的法律思考[J]. 新闻世界 2009(04)
    • [15].正确使用“本报讯”[J]. 新闻与写作 2009(08)
    • [16].对认真核实消息来源的再认识[J]. 中国记者 2009(09)
    • [17].普利策突发新闻奖作品的消息来源选择和设置——以“克莱蒙斯”案为例[J]. 新闻知识 2018(10)
    • [18].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读《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的感想[J]. 报刊荟萃 2018(04)
    • [19].西方媒体防范虚假报道的做法和经验[J]. 中国记者 2009(05)
    • [20].危险的记者:与消息来源的超常关系——媒体道德与伦理经典案例评析(二十一)[J]. 青年记者 2016(04)
    • [21].在媒体与司法之间——论国际媒体对消息来源和“吹哨人”的法律保护[J]. 法制资讯 2008(04)
    • [22].传媒与司法互动中域外消息来源的保护[J]. 新闻爱好者 2011(20)
    • [23].汉日新闻语篇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4].关系主义视角下调查记者与消息来源的互动机制[J]. 中国出版 2018(18)
    • [25].媒体如何摆脱权威依赖症[J]. 青年记者 2019(30)
    • [26].传媒消息来源的偏向性对早期风险预警的影响——以代表性媒体的新冠肺炎早期报道为例[J]. 新闻界 2020(07)
    • [27].日常风险议题的现实图景与报道逻辑——以电梯风险议题报道为考察对象[J]. 新闻知识 2018(07)
    • [28].“微博客”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1(09)
    • [29].新闻来源中记者与消息互动模式探讨[J]. 记者摇篮 2012(10)
    • [30].媒体道德与伦理经典案例评析[J]. 青年记者 2015(34)

    标签:;  ;  ;  

    残疾人新闻报道分析 ——以《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为例(2006-2011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