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馆陶县棉花轮纹叶斑病发生严重(论文文献综述)
刘新[1](2021)在《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棉花抗性候选基因的发掘》文中研究说明棉花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在我国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产区均有发生,对棉花成苗率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关于棉花立枯病的研究集中于致病菌的鉴定、致病力的分化、生防菌的筛选、种子处理剂的筛选、病害的综合防治等方面,而对棉花抗立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以从我省主要棉产区病株中分离鉴定得到棉花立枯病主要致病菌—立枯丝核菌为材料,对多种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从中筛选得到抗病和易感的种质资源。通过对抗病和易感种质资源对立枯丝核菌响应的转录组比较分析,筛选获得与立枯病响应和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并对其代谢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山东省各地区采集症状明显的病苗及其根际土壤,利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获得分离物。采用形态学、ITS与18S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获得棉花立枯病的主要致病菌立枯丝核菌AG4-HG亚种。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在接种棉花茎基部后会引起棉花发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2.对7个棉花品种进行立枯丝核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除中棉50对立枯丝核菌表现为“中抗”外,其余品种均为“易感”品种。3.对“中抗”品种中棉50和“易感”品种冀11接菌0 h(CK,即不接菌)、12 h、24 h、36 h的茎基部利用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组织差异分析,发现立枯病菌是从外向内侵染棉花组织细胞,逐渐破环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细胞,最终导致棉苗的枯死。4.对“中抗”品种中棉50和“易感”品种冀11接菌0 h(CK,即不接菌)、12 h、24 h、36 h的茎基部进行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37223个基因(76851个转录本)的表达,其中已知基因30148个,预测新基因7075个。5.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比较分析中抗品种和易感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不同时间点与其对应对照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筛选出1478在两种棉花中都较各自对照差异表达的基因,推测这些基因与病原菌响应相关。对这些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和跨膜转运过程中。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代谢途径有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萜类和聚酮化合物的代谢、脂质代谢等。6.通过比较“中抗”品种和“易感”品种接种立枯丝核菌不同时间点与其对应对照基因表达之间的差异,我们筛选出4157个在中棉50接种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差异显着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冀11接种立枯丝核菌后表达未发生显着变化,所以我们推测这4157个基因与抗病相关。对这部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转录调控,跨膜转运过程中。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显着富集的代谢途径存在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植物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光合作用等过程中。
王婧,翟伟卜,孟菁,高环,史金艳,张文蔚,韩榕,齐放军[2](2018)在《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的优化》文中提出【目的】棉花轮纹斑病是严重危害棉花生产的叶部病害。本文旨在优化棉花轮纹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的接种方法。【方法】利用链格孢孢子悬浮液,比较研究了涂菌+套袋保湿接种、涂菌+喷雾保湿接种和喷菌+喷雾保湿接种的效果。【结果】采用涂菌+喷雾保湿接种,接种的棉花叶片易于发病,且能有效区分抗病与感病品种,但涂菌法伤叶不均匀,叶片发病随机性大,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喷菌+喷雾保湿接种,接种的棉花叶片发病周期相对较长,病程较为缓慢,但和另外2种接种方法相比,发病的一致性好。【结论】喷菌+喷雾保湿接种是1种更适合棉花链格孢抗性研究的接种方法。
李映程[3](2018)在《新疆棉花叶斑病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叶斑病在世界各大植棉区普遍发生,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棉花上的一种常见病害,但各地报道引起棉花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存在较大差异,对其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新疆,是全国最大的棉区,也是国内叶斑病发生较重的棉区,但对其病原种类基本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2016年4月下旬至5月底北疆棉区持续降雨,气温偏低,导致棉花叶斑病暴发,不少地方发病率高达100%,尽快搞清其病原种类对其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开展了本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新疆棉花叶斑病的病原种类进行鉴定,明确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异同;第二,棉花叶斑病病菌接种方法的研究,为该病害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三,测定环境条件对棉花叶斑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第四,新疆棉花叶斑病病原菌的RAPD分析,以此揭示各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与菌株来源、采集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经调查、分离纯化和鉴定,2016年和2017年在石河子、昌吉、博乐、阿勒泰、阿克苏、喀什、和田等7个地区30个单位等植棉区发生的棉花叶斑病,根据其形态特征,结合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和组蛋白3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进行鉴定,主要由A.tenuissima、A.alternata和A.macrospora所引起,与疆外其他地区不完全相同。该病害从苗期至成株期均有发生,苗期和生长后期因持续低温高湿易流行,故在新疆重点植棉区,对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在苗期和生长后期注意进行防治,减少该病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2.3种病原菌在有伤接种和无伤接种条件下均可发病,但在有伤接种条件下接种,发病明显早于无伤接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接种,均表现较低温度(白天15℃/夜间10℃)条件下接种容易成功,不仅病害的潜育期较短,且发病更为严重。无伤接种条件下,也表现为基本相同的结果。可见,温度是接种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田间调查发现,长绒棉发病重于陆地棉,苗期接种试验,长绒棉(海岛棉)比陆地棉更易感病,接种A.macrospora的发病率均高于接种其他2种病原菌。相对整株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对环境条件更易控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因此,在一般基础研究中,可用离体叶片接种代替整株接种。3.3种病原菌A.alternata、A.tenuissima和A.macrospora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较快。在5℃35℃之间均可生长,25℃30℃为其生长最适温度,高于30℃或低于10℃菌丝生长均显着受抑制。湿度与菌丝生长速率呈现正相关,湿度越大,病原菌生长速率越快,湿度超过90%,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菌丝在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快,24 h光照、24 h黑暗次之。3种病原菌在pH为510,菌丝均能生长,但pH在78之间,菌丝生长最好。4.对其54个链格孢菌菌株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聚类分析表明,54个Alternaria spp菌株,相似系数在0.540.61之间时,可将其分为2大类群,第1大类群是小孢子种链格孢菌,包含A.alternata和A.tenuissima,第2大类群是大孢子种链格孢菌(A.macrospora),当遗传相似系数在0.630.70之间时,又可将第1大类群48个链格孢菌小孢子种菌株分为A.alternata和A.tenuissima 2大类群,与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54个链格孢菌菌株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亲缘关系与菌株的采集时间、地点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婧[4](2017)在《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的优化及MAPK在抗轮纹斑病中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棉花轮纹斑病又叫做黑斑病(Alternaria leaf spot,Black leaf spot),可在棉花整个生长周期危害棉花叶片,且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危害特别重、极易爆发流行,甚至形成毁灭性危害。一直以来,棉花轮纹斑病的人工接种十分困难,主要原因是其致病菌链格孢的孢子萌发条件苛刻,且很难侵染正常生长的棉花叶片,一般在有伤口时才能侵入。前期本实验室在对棉花轮纹斑病抗性机理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涂抹法接种,并进行套袋保湿处理,使棉株成功发病。但套袋条件下,叶片所处环境通风条件不佳,所形成的叶斑不能排除是其他霉菌所致,且涂抹叶片工作量大,伤叶不均匀,致使实验条件一致性较差。因此,本文对棉花轮纹斑病的接种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如下结果:1、无论是采用涂抹法还是喷雾法接种A.alternata,如果后期对棉苗不进行喷雾保湿处理,棉苗均不能正常发病。其中涂抹法接种不保湿处理,棉叶病斑便只能停留在浅绿色水渍状阶段,病原菌孢子不能正常萌发,病斑不继续发展为黑色轮纹状;而喷雾法不保湿处理,棉叶没有明显的病斑产生,几乎不能发病。2、对棉苗进行喷雾保湿处理,涂抹法与喷雾法接种棉叶,均可使其成功发病。其中涂抹法接种的叶片病斑面积普遍较大,病情较重;而喷雾法接种的棉叶病斑呈黑色小圆点状,零星分布,逐渐由叶边缘向内发展,更接近田间发病症状,且实验的一致性较好,是一种较好的轮纹斑病接种方法。3、涂抹法与喷雾法在喷雾保湿条件下,均可有效区分棉花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新陆早13号和抗病品种中植棉KV3、新陆早33号。本研究中还采用VIGS(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技术,研究MAPK基因在棉花抗轮纹斑病中的功能和作用,且同时采用两种不同接种方法接种,进行对比试验。得到如下结果:1、成功沉默了编码MAPK的基因:ADI52623.1G.hirsutum、Gorai.5g011100.1、ADI52622.1G.hirsutum、Gorai.7g050000.1、ABA00652.1G.hirsutum、ADI52627.1G.hirsutum、A07602、Gorai.1g158800.1、AET36534.1G.hirsutm。2、采用两种方法对9个MAPK基因进行棉花抗轮纹斑病的筛选,两种接种方法所筛选基因的抗病性结果基本相符,结果均显示基因ADI52623.1G.hirsutum、Gorai.5g011100.1、ADI52622.1G.hirsutum、Gorai.7g050000.1沉默后,与对照相比,病情无明显差异,表明棉花对轮纹斑病的抗性并未受到明显的影响;而基因ABA00652.1G.hirsutum、ADI52627.1G.hirsutum、A07602、Gorai.1g158800.1、AET36534.1G.hirsutm沉默后,与对照相比较,病情均有所加重,说明这5个MAPK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棉花抗轮纹斑病过程中涉及到的信号通路,并在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实现了对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的优化,且可以采用该接种方法对棉花抗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其次,证明了在MAPK的相关基因中,存在可以调控棉花抗轮纹斑病性的基因,但本文所选取的MAPK基因有限,不能作为充分的证据说明问题,随着棉花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可以继续对MAPKs信号通路中全部相关基因进行筛选,从而更加全面的对MAPK在棉花抗轮纹斑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赵景青[5](2012)在《低温诱发轮纹斑病并导致棉花叶片衰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早衰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严重影响棉花品质,这已成为制约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揭示棉花早衰的成因并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对棉花增产和品质的改善具有现实意义。分析和揭示棉花早衰成因是治理和防控其发生和危害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内外曾进行了不少研究,但依然未能够明晰棉花早衰的成因,在生产上也缺乏行之有效、能够防控棉花早衰的技术和方法。本论文以易早衰品种新陆早13号和抗早衰品种新陆早33号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低温、轮纹斑病菌侵染及棉花叶片衰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揭示低温伤害是诱发轮纹斑病菌侵染,引起棉花轮纹斑病发生并最终导致棉花叶片衰老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诱导棉花叶片轮纹斑病的发生。结果显示,低温处理温度越低,处理时间越长,轮纹斑病的发生就越严重,出现病斑所需时间越短。试验中所用的两个早衰特性不同的棉花品种在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存在差异。早衰品种XLZ13经过低温处理后,出现轮纹斑病症所用的时间相对较短,病情指数相对较高。(2)低温诱发的轮纹斑病加速棉花叶片的衰老。测定结果显示,低温处理对棉花叶片可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理性伤害,表现为电解质渗透势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SⅡ的最大光合量子产量(Fv/Fm)的降低。而遭受低温伤害的棉花叶片转至正常温度下生长后,这些伤害可以得到有效地修复,各生理指标又会逆转并恢复正常。而遭受低温伤害的棉花叶片易感染轮纹斑病菌,接菌后出现明显的轮纹斑病病斑,并持续地扩展。相应地指示植物伤害的生理指标,如电解质渗透势和MDA含量的增加更为显着,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Fv/Fm持续降低,呈现不可逆的变化趋势。这表明,低温诱发的棉花轮纹斑病引起叶片不可逆地伤害,最终导致棉花叶片衰老和死亡。(3)棉花叶片轮纹斑病发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显着增加。低温处理的棉花叶片接菌后,随着轮纹斑病斑的出现和扩展,乙烯合成释放量显着增加;而常温生长的棉花叶片接种,不出现显着的病斑,乙烯释放量也相对稳定,只有在接种后4-6天有所增加,之后便趋于平缓。这些结果表明轮纹斑病侵染促使了乙烯的合成和释放,而乙烯这一衰老信号的合成启动又加速了棉花叶片的衰老。低温诱发轮纹斑病并导致棉花叶片衰老这一现象的揭示,将不良环境因子引起的生理性伤害和轮纹斑病菌侵染联系起来,进一步增进了人们对棉花叶片衰老成因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揭示棉花早衰发生的关键因素。该发现还有助于推进棉花早衰发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可望建立行之有效的棉花早衰防控技术体系,防控早衰对我国棉花生产的严重危害。
李莎,张文蔚,齐放军,司宁,简桂良[6](2011)在《环境条件对棉花轮纹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明确影响棉花轮纹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对棉花轮纹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营养条件、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分生孢子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萌发率存在显着差异,在SDAY培养液中萌发速度快,萌发率最高;光照对病原分生孢子萌发有显着影响,黑暗处理更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萌发对温湿度的要求较高,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分生孢子萌发率越高,在水滴中萌发最好;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研磨液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显着影响,宁4-14、垦62的叶片研磨液更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李莎[7](2011)在《棉花轮纹斑病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文中研究指明棉花轮纹斑病是棉花叶部病害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流行频率很高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轮纹斑病上升为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国主要棉区都有发生,早发、重发田块减产30%~50%,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棉花轮纹斑病田间发病规律、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为病害诊断和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为轮纹斑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2010年在廊坊实验基地进行的不同品种棉花轮纹斑病田间发病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棉花轮纹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棉花品种对轮纹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田间消长动态表现为:子叶期即开始出现,进入8月份后,病害发生加快,8月6日至9月6日病害迅速发展,9月26日病情指数达到最高峰,病害的发生具有普发性、爆发性的特点。从我国4个省,2个直辖市和1个自治区采集的棉花病叶组织中共分离到链格孢(Alternaria spp.)17个菌株,通过用离体接种涂抹法进行了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7个菌株均为轮纹斑病的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的17株病原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1、A2、A4、A5、A7、A8、A9、A10、A11、A12、A13、A14、A16、A15、A17、A21这16个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A3为大孢链格孢菌(Alternaria macrospore)。对棉花轮纹斑病菌菌株A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营养条件、光照、温度、湿度、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研磨液等环境条件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显着影响。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本实验室已初步筛选出的10株拮抗细菌进行再次筛选,结果表明,10株拮抗细菌的抑菌率均在50%以上,其中jk5的抑菌率最高,达到了78.1%,抑菌半径可达到15.8 mm,通过多次试验其抑菌效果稳定并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在光镜下观察,拮抗细菌jk5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菌丝均有抑制和破坏作用,被抑制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菌丝生长畸形。对拮抗细菌jk5进行室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jk5对NJ0712、宁4-14和中植棉2号这三个品种的轮纹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效分别为66.94%、77.12%、81.82%。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喷施拮抗细菌jk5发酵液的病情指数要低于对照组,jk5对田间病害发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通过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对jk5菌株进行鉴定,确定拮抗细菌jk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王伟娟[8](2010)在《河北省棉花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再分化的研究》文中提出棉苗立枯病是棉花苗期一种多发性常见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棉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是引起棉苗立枯病的主要病原菌。立枯病菌主要侵染幼嫩棉苗子茎,引起茎基腐直接造成棉花减产。河北省棉区生态条件多样,立枯丝核菌菌系复杂,因此有必要对河北省棉花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的归属及其再分化情况以及致病性状况进行研究,明确不同致病力立枯丝核菌的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治棉花立枯病奠定基础。本研究从河北省42个主要产棉县市分离纯化得到405个棉花立枯病菌菌株,经鉴定均为立枯丝核菌(R. solani)。经番红O-KOH染色后观察细胞核数目,全部供试菌株均为多核,细胞核数目范围为3-10个,平均为4个。菌丝融合试验表明,其中的397个菌株属于已知的6个菌丝融合群,即AG-1、AG-1-IC、AG-2-1、AG-2-2、AG-4和AG-5,分别占供试菌株的0.49%、0.74%、0.25%、0.74%、94.07%和1.73%;另有8个菌株与标准菌株不融合,占1.98%,表明河北省棉田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AG-4融合群。通过选用麦芽蛋白胨改良培养基(MPDAⅡ)进行对峙培养,将6个菌丝融合群菌株划分为14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其中AG-4融合群分属于6个营养亲和群,分别为AG-4-A、AG-4-B、AG-4-C、AG-4-D、AG-4-E和AG-4-F;融合群AG-1-IC、AG-2-2和AG-5各自分属于2个营养亲和群,分别为AG-1-IC-A、AG-1-IC-B、AG-2-2-A、AG-2-2-B、AG-5-A和AG-5-B;融合群AG-1和AG-2-1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亲和群,其中亲和群AG-4-A是优势菌丝融合群(AG-4)中的优势菌群,也是河北省棉花立枯病菌中最主要的优势致病菌群。说明河北省棉田立枯丝核菌各菌丝融合群内确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培养性状观察结果表明:各菌丝融合群间在菌落的颜色、形状、气生菌丝量和菌核的颜色、形状、结构、分布方面及培养基颜色等培养特点上呈现显着差异。同时,同一菌丝融合群内的各营养亲和群代表菌株间,培养性状亦有较大差异。温度适应性测定结果表明:各测试菌株最低生长温度为5-7℃,最适生长温度为23-25℃,91.18%的代表菌株最高生长温度为37-40℃。温室条件下采用棉花品种中棉所12号测定了不同菌丝融合群及其各营养亲和群代表菌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融合群AG-4对棉花的致病力最强,其次是融合群AG-2-2,均造成棉苗死亡;融合群AG-1-IC虽致病,但并不致死苗。上述三类融合群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80.46、80.08和47.46。各菌丝融合群及其营养亲和群相对致病力强弱顺序依次为:AG-4-A>AG-4-B>AG-4-C>非融合类>AG-5-A>AG-2-2-B> AG-4-D>AG-2-2-A>AG-1>AG-4-E>AG2-1>AG-5-B>AG-4-F>AG-1-IC-B>AG-1-IC-A。研究发现强致病力菌群AG-4-A主要分布在邢台棉区,AG-4-B和AG-4-C主要分布在衡水棉区。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各菌丝融合群、营养亲和群致病力的共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范围内,两者的互作有利于各菌丝融合群、营养亲和群致病力的增强。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不同AG、VCG菌株的致病力明显增强,当平均病情指数在某一含水量下达到最高时,各AG、VCG的致病力就会随着这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AG、VCG菌株的致病力明显增强,但平均病情指数达到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不变。本研究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菌丝融合群的代表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并建立了适合本研究的AFLP分析的反应体系。采用CTAB法提取棉花立枯丝核菌基因组DNA,经PstⅠ/Hae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连接后进行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利用筛选的PstⅠ/HaeⅢ引物组合P-AA/H-AC对6株棉花立枯丝核菌菌株进行AFLP分析。结果表明,致病力不同的融合群的AFLP指纹图谱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反映了菌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纪莉景[9](2004)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调查及品种抗性和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有些年份北方地区春季雨水偏多、加之玉米—小麦轮作地区秸秆还田和由漫灌到喷灌的灌溉条件改变使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由长江中、下游麦区向北扩展,遇到合适的气候条件即导致小麦赤霉病的大范围发生,给我省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本研究收集了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石家庄和保定5市24县的115份小麦样品,利用“纸卷法”进行室内小麦赤霉病菌侵染率测定并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的新乐市、平山县和栾城县,邢台市的南和县、隆尧县和邢台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普遍严重,其他市县的小麦样品发病程度相对较轻。经病原菌分离鉴定,发现禾谷镰刀菌为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主要致病菌,占病原菌总分离率的91.93%。 对河北省小麦品种和捷克收集的欧洲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抗赤霉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高,尤其是白农8717和白农63,而欧洲品种抗性较低;但是河北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兼抗性比欧洲品种低,而对小麦叶枯病的兼抗性较高。 利用胚根生长抑制法对河北省推广和区试品种进行了抗小麦赤霉病菌毒素培养滤液的室内测试。结果表明,矮丰11、河农859、NC2号、花果山8号、河农822、中麦9、花5022、蓝料小麦、廊研7号、小山230、60836对毒素培养滤液的抗性与抗病对照苏麦3号相近,石新703显着优于苏麦3号。 利用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进行花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都有一定防治作用,并且使产量增加,但是Alert和Charisma(0.5+0.75)L/ha混用对小麦增产效果最明显,施用Caramba 1.2 L/ha或Horizon 1 L/ha可以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Bumper super对控制小麦赤霉病以及小麦增产综合表现较好,而且各药剂处理均可以兼治小麦锈病。 通过室内抑菌活性测定了河北省常用药剂对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3%好力克悬浮剂抑菌作用较强,并测得两者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80 μg/mL和13.33 nl/mL。进一步利用Horsfall方法测定两者混配的最佳比例及共毒系数,测试结果表明,多菌灵与好力克按抑制中浓度20:80混配具有增效作用。进行温室防治试验,测定结果为两者的混配液在1200倍防效仍达94.29%。
郝延堂[10](2002)在《2001年馆陶县棉花轮纹叶斑病发生严重》文中研究说明
二、2001年馆陶县棉花轮纹叶斑病发生严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馆陶县棉花轮纹叶斑病发生严重(论文提纲范文)
(1)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棉花抗性候选基因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棉花立枯病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抗病机制 |
1.4 转录组学在作物病害方面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引言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棉花品种对立枯病的抗性鉴定 |
引言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立枯丝核菌侵染抗、感病棉花品种的组织学差异 |
引言 |
4.1 供试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棉花抗立枯病的候选基因的挖掘 |
引言 |
5.1 供试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1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材料的培养 |
1.2.1 棉苗培养。 |
1.2.2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3 接种方法。 |
1.3 病害的调查和统计 |
1.3.1 涂菌接种病情分级标准。 |
1.3.2 喷菌接种病情分级标准。 |
1.3.3 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 |
2.1.1 不同接种方法棉花轮纹斑病的发病情况比较。 |
2.1.2 不同接种方法发病时间的比较。 |
2.1.3 不同接种方法病斑比较。 |
2.2 2种接种方法鉴别不同棉花品种对轮纹斑病抗性的差异 |
3 讨论与结论 |
(3)新疆棉花叶斑病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叶斑病 |
1.2 棉花叶斑病的病原菌及其分布 |
1.3 链格孢属真菌的研究进展 |
1.3.1 链格孢属级分类地位及特征 |
1.3.2 链格孢菌种间培养性状的分类研究 |
1.3.3 数值分类法在链格孢菌分类中的应用 |
1.3.4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链格孢菌分类上的应用 |
1.4 链格孢属真菌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5 棉花叶斑病防治的研究 |
1.6 链格孢属真菌接种方法的研究 |
1.7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花叶斑病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样采集 |
2.1.2 试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
2.1.3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 |
2.1.4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1.5 病原菌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棉花叶斑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和症状描述 |
2.2.2 病原菌分离及代表性菌株的选择 |
2.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2.4 病原菌鉴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3种链格孢菌接种方法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离体叶片有伤接种和无伤接种情况 |
3.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离体叶片有伤接种和无伤接种 |
3.2.3 苗期整株接种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环境条件对供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3 温度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4 湿度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5 光照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6 pH对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 |
4.1.7 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2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3 湿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4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5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6 5种药剂对A.macrospora的毒力测定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棉花叶斑病菌RAPD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菌株基因组DNA检测结果 |
5.2.2 RAPD最佳引物筛选 |
5.2.3 RAPD扩增结果 |
5.2.4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的优化及MAPK在抗轮纹斑病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棉花轮纹斑病的危害 |
1.1.1 棉花轮纹斑病的症状 |
1.1.2 棉花轮纹斑病的形成 |
1.1.3 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 |
1.2 棉花轮文斑病病原菌 |
1.2.1 链格孢菌的分类研究历史 |
1.2.2 链格孢对主要农作物的危害情况 |
1.2.3 链格孢菌毒素 |
1.2.4 链格孢病害的防控策略 |
1.3 MAPK级联系统 |
1.3.1 MAPK级联信号通路的结构组成 |
1.3.2 MAPK级联信号通路的作用 |
1.3.3 植物的防御系统 |
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E, VIGS) |
1.4.1 VIGS技术的原理 |
1.4.2 VIGS技术的建立发展及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的培养 |
2.2.2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病原菌培养 |
2.2.4 接种物的制备 |
2.2.5 病原菌接种方法 |
2.2.6 试验组设置 |
2.2.7 子叶注射农杆菌接种 |
2.2.8 病害调查和统计 |
2.2.9 对目的基因转录水平的检测—qRT-PCR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 |
3.1.1 不同接种方法棉花轮纹斑病的发病情况比较 |
3.1.2 不同接种方法发病时间的比较 |
3.1.3 不同接种方法病斑比较 |
3.2 两种接种方法鉴定不同棉花品种 |
3.3 MAPK基因沉默效率的检测结果 |
3.4 棉花MAPK基因对轮纹斑病抗性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低温诱发轮纹斑病并导致棉花叶片衰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棉花早衰的研究 |
1.1.1 早衰的概念、表现及危害 |
1.1.2 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 |
1.1.3 棉花早衰成因的研究进展 |
1.2 棉花轮纹斑病 |
1.2.1 棉花轮纹斑病的危害 |
1.2.2 棉花轮纹斑病的症状 |
1.3 乙烯与植物衰老的关系 |
1.3.1 乙烯与植物感病的关系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具体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温对棉花叶片轮纹斑病发生的影响 |
2.1 低温处理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供试棉花材料及培养 |
2.1.3 棉花植株低温处理 |
2.2 棉花轮纹斑病接种及病害分级调查 |
2.2.1 供试链格孢菌株 |
2.2.2 供试培养基 |
2.2.3 棉花轮纹斑病接种 |
2.2.4 轮纹斑病分级调查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低温预处理对轮纹斑病发生的影响 |
2.3.2 低温处理时间对轮纹斑病发生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低温诱发的轮纹斑病对棉花叶片衰老进程的影响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供试菌系 |
3.1.3 仪器设备 |
3.1.4 生化试剂 |
3.2 低温预处理并接种 |
3.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3.3.1 电解质渗透势的测定 |
3.3.2 丙二醛的测定 |
3.3.3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3.5 叶绿素荧光参数 Fv/Fm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低温诱发的轮纹斑病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4.2 低温诱发的轮纹斑病对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3.4.3 低温诱发的轮纹斑病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4 低温诱发的轮纹斑病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5 低温诱发的轮纹斑病对 Fv/Fm 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棉花叶片轮纹斑病发生过程中乙烯释放量检测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供试菌系 |
4.1.3 仪器设备 |
4.1.4 生化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低温预处理并接种 |
4.2.2 乙烯合成的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低温处理后 A.alternata 侵染叶片产生乙烯的情况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环境条件对棉花轮纹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菌株材料 |
1.2 方法 |
1.2.1 病原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营养条件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3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4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5 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研磨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6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营养条件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 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3 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2.4 不同棉花品种叶片研磨液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7)棉花轮纹斑病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棉花轮纹斑病 |
1.1.1 棉花及主要病害概述 |
1.1.2 棉花轮纹斑病的分布与危害 |
1.1.3 棉花轮纹斑病的症状 |
1.1.4 棉花轮纹斑病的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 |
1.1.5 棉花轮纹斑病的侵染及发病条件 |
1.2 链格孢属真菌的分类、鉴定研究 |
1.2.1 链格孢真菌的形态分类研究 |
1.2.2 链格孢真菌的有性态 |
1.2.3 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taxonomy) |
1.2.4 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 |
1.3 棉花轮纹斑病的综合防治 |
1.3.1 农业防治 |
1.3.2 化学防治 |
1.3.3 选用抗病品种 |
1.3.4 生物防治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花轮纹斑病成株期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病情调查 |
2.1.2 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棉花轮纹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
3.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3.1.1 供试病原菌菌株的采集 |
3.1.2 供试生化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1.4 供试培养基 |
3.1.5 提取液和缓冲液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 |
3.2.2 病原菌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
3.2.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病原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 |
3.3.2 病原菌的形态和分子鉴定结果 |
3.3.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棉花轮纹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4.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生化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4.1.4 供试培养基 |
4.1.5 缓冲液的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拮抗细菌的筛选 |
4.2.2 拮抗细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观察 |
4.2.3 拮抗细菌jk5 菌株抗菌谱测定 |
4.2.4 拮抗细菌jk5 菌株防治效果研究 |
4.2.5 拮抗细菌jk5 菌株的鉴定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拮抗细菌的筛选结果 |
4.3.2 拮抗细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观察结果 |
4.3.3 拮抗细菌jk5 抗菌谱测定 |
4.3.4 拮抗细菌jk5 菌株防效试验结果 |
4.3.5 拮抗细菌jk5 菌株的鉴定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棉花轮纹斑病成株期田间发病消长动态特性 |
5.2 棉花轮纹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
5.3 棉花轮纹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参考文献 |
附录:测序结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河北省棉花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再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丝核菌的研究历史 |
1.2 丝核菌属的特征 |
1.3 丝核菌的分群 |
1.4 立枯丝核菌的分类特征 |
1.5 立枯丝核菌(R.solani)的菌丝融合群(AGs) |
1.6 双核类丝核菌 |
1.7 营养亲和群的划分 |
1.8 AFLP-银染法检测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多态性 |
1.9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试验材料 |
2.1 菌丝融合群标准菌株 |
2.2 供试棉花品种 |
2.3 试剂 |
2.3.1 菌丝融合群判定染液 |
2.3.2 菌丝细胞核数目观察试剂 |
2.3.3 AFLP 所用试剂 |
2.4 抗生素及浓度 |
2.5 培养基 |
2.6 主要药品及仪器 |
2.6.1 药品 |
2.6.2 仪器 |
3 试验方法 |
3.1 分离物的采集、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1 分离物的采集 |
3.1.2 分离物的分离 |
3.1.3 分离物的纯化 |
3.1.4 分离物的鉴定 |
3.2 AG 的判别 |
3.3 VCG 的判定 |
3.3.1 营养亲和群判定所用培养基的筛选 |
3.3.2 营养亲和群的判定 |
3.4 AG、VCG 的生物学特征的观察比较 |
3.4.1 各AG、VCG 培养性状观察比较 |
3.4.2 各AG、VCG 代表菌株在各温度梯度下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3.5 各AG、VCG 致病力的测定 |
3.6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各AG、VCG 致病力强弱的影响 |
3.6.1 土壤含水量的设定方法 |
3.6.2 实验设计 |
3.7 不同菌丝融合群的AFLP 分析 |
3.7.1 各AG 代表菌株的菌体培养及收集 |
3.7.2 各AG 代表菌株菌丝DNA 的提取与检测 |
3.7.3 AFLP 引物与接头的准备 |
3.7.4 AFLP 分子标记反应体系及程序 |
3.7.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分离物的采集、分离、纯化和立枯丝核菌的鉴定 |
4.1.1 分离物的采集与分离 |
4.1.2 分离物的纯化与立枯丝核菌的鉴定 |
4.2 AG 的判别 |
4.2.1 菌丝融合性观察 |
4.2.2 AG 判别结果 |
4.2.3 各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出现频率 |
4.3 VCG 的判定 |
4.3.1 营养亲和群判定所用培养基的筛选 |
4.3.2 各融合群内不同营养亲和群的判定 |
4.3.3 各营养体亲和群的出现频率与分布 |
4.4 AG、VCG 的生物学特征的观察与比较 |
4.4.1 立枯丝核菌培养性状观察 |
4.4.2 各AG、VCG 的生物学特征差异 |
4.4.3 不同营养亲和群代表菌株在各温度梯度下的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结果 |
4.5 各AG、VCG 的致病力比较 |
4.6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各AG、VCG 致病力强弱的影响 |
4.6.1 土壤含水量对出苗率的影响 |
4.6.2 土壤含水量对各AG、VCG 致病力强弱的影响 |
4.6.3 温度对各AG、VCG 致病力强弱的影响 |
4.6.4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各AG、VCG 致病力强弱的联合影响 |
4.7 不同菌丝融合群间DNA 的AFLP 分析结果 |
4.7.1 各AG 代表菌株菌丝DNA 的提取 |
4.7.2 酶切连接 |
4.7.3 PCR 预扩增 |
4.7.4 PCR 选择性扩增 |
4.7.5 AFLP 引物筛选 |
4.7.6 各AG、VCG 代表菌株菌丝DNA 的AFLP 分子标记 |
5 讨论 |
5.1 立枯丝核菌的分类 |
5.2 菌丝融合群的组成 |
5.3 营养亲合群的分化 |
5.4 各 AG、VCG 培养性状的观察 |
5.5 各 AG、VCG 致病力的测定 |
5.6 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各 AG、VCG 致病力强弱的联合影响 |
5.7 AFLP 技术在立枯丝核菌遗传多态性研究中的应用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调查及品种抗性和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调查及主要病原鉴定 |
2.1.1 小麦品种的收集 |
2.1.2 室内调查方法 |
2.1.3 病原鉴定 |
2.2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鉴定 |
2.2.1 河北小麦品种和欧洲品种抗赤霉病性鉴定 |
2.2.2 河北省部分推广小麦品种和区试品种抗赤霉病性鉴定 |
2.3 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
2.3.1 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 |
2.3.2 化学药剂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温室防治效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调查及主要病原鉴定结果 |
3.1.1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调查结果 |
3.1.2 小麦赤霉病优势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初步鉴定 |
3.2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鉴定结果 |
3.2.1 河北省小麦品种和欧洲品种田间抗赤霉病性鉴定结果 |
3.2.2 河北省推广品种和区试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结果 |
3.3 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结果 |
3.3.1 化学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结果 |
3.3.2 化学药剂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和温室防治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河北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 |
4.2 关于小麦赤霉病致病菌种类 |
4.3 关于小麦籽粒受赤霉病侵染程度与病麦粒毒素含量的关系 |
4.4 关于小麦赤霉病抗源筛选与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鉴定方法 |
4.5 关于小麦赤霉病的化学防治及存在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2001年馆陶县棉花轮纹叶斑病发生严重(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花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棉花抗性候选基因的发掘[D]. 刘新.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的优化[J]. 王婧,翟伟卜,孟菁,高环,史金艳,张文蔚,韩榕,齐放军. 棉花学报, 2018(06)
- [3]新疆棉花叶斑病的初步研究[D]. 李映程.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4]棉花轮纹斑病接种方法的优化及MAPK在抗轮纹斑病中作用的研究[D]. 王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4)
- [5]低温诱发轮纹斑病并导致棉花叶片衰老的研究[D]. 赵景青.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6]环境条件对棉花轮纹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J]. 李莎,张文蔚,齐放军,司宁,简桂良. 棉花学报, 2011(05)
- [7]棉花轮纹斑病及其拮抗细菌的筛选和鉴定[D]. 李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8]河北省棉花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再分化的研究[D]. 王伟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9]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调查及品种抗性和防治研究[D]. 纪莉景. 河北农业大学, 2004(04)
- [10]2001年馆陶县棉花轮纹叶斑病发生严重[J]. 郝延堂. 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