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论文摘要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形式,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它是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同发展起来的。当今的世界是交往的世界,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交往,交往是人类社会固有的存在方式,也是当代人类突出的生存境界。遂对交往理论的研究一直成为历代哲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热衷探讨的话题。因此本论文选取了具有时代指向的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研究,本论文以历代思想家的观点为基础,对国内外研究文献以及马克思主义原著进行解读,从而对马克思科学交往理论演进的逻辑历程进行梳理与探索。另外,通过马克思交往理论对近代西方主体性理论的突破或超越的研究指出马克思交往理论是以主体际为向度的交往实践理论,从而使该理论对当今时代性问题的指导和解答给予现实性关切。论文的结构除引言和结语外,其正文内容包括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源考。从对传统交往理论的追溯和梳理开始,对马克思交往理论演进历程进行论述分析,阐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形成是一种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合目的性性和合逻辑性的科学理论。第二部分,马克思交往理论与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该部分首先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了静态的注解,接着介绍了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困境及其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主体性困境的突破。具体分析了主体性困境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接着对具有传统单一的主体性及缺少客体底板的主体间性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突出表征马克思交往理论是以主体际为向度的交往实践理论,从而实现对主体性困境的突破。第三部分,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因理论的目的在于回归实践,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探讨最重要的是立足于时代性的言说语境,使其成为时代性问题的问答逻辑。具体来讲,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哲学教育发展拓展了正确思路,改变了传统哲学教育内容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大的孤立状况,加强了中、西、马的交流与对话、在哲学教育方法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向“知识交往”的转变,并加强了对教育主体情感世界的关怀以期表明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哲学教育的指导意义;其次,马克思关于人类交往与社会发展形态的理论表明:无论是今天的社会主义还是将来的共产主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一个历史规律,而且是一个有道德价值的目标,这一理论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社会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源考
  •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渊源
  • 2.2 马克思交往理论演进的逻辑历程
  • 3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
  • 3.1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 3.2 近代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困境
  • 3.3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主体性困境的突破
  • 4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
  • 4.1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哲学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
  • 4.2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意义
  • 4.3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8)
    • [2].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文学交往理论[J]. 商洛学院学报 2020(05)
    • [3].跨文化传播视野下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现实意义[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20)
    • [4].不同交往理论对贵州省监狱结构改革的启示[J]. 中国集体经济 2018(14)
    • [5].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交往理论[J]. 江西社会科学 2017(06)
    • [6].马克思交往理论在当代中国语境中的理性审视[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21)
    • [7].马克思交往理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8].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9].马克思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绥化学院学报 2015(11)
    • [10].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高职院校党组织育人功能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20(21)
    • [11].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析[J]. 北方文学 2017(20)
    • [12].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之思考——以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为基础[J]. 赤子(下旬) 2016(02)
    • [13].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现实价值[J]. 教育 2015(05)
    • [14].对话交往理论及其对成人转化学习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20)
    • [15].交往的异化与扬弃及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意义[J]. 湖北社会科学 2013(12)
    • [16].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时代价值[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7].马克思国际交往理论与“一带一路”倡议[J]. 人民论坛 2017(31)
    • [18].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女性气质的建构[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2)
    • [19].从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4(01)
    • [20].基于交往理论的教学有效性探究[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12)
    • [21].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人本意蕴——对当代社会人的交往的反思[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01)
    • [22].马克思交往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际 2014(06)
    • [23].浅谈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当代社会交往的影响[J]. 商 2013(17)
    • [24].马克思的和谐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01)
    • [25].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现实价值[J]. 学理论 2012(34)
    • [26].现代西方交往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03)
    • [27].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特点[J]. 当代世界 2011(07)
    • [28].现代西方交往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学术论坛 2011(07)
    • [29].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含义界定及学理渊源[J]. 传承 2011(25)
    • [30].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人的发展的现实意义[J]. 红河学院学报 2011(05)

    标签:;  ;  ;  

    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