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法律意识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受物质条件制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参与意识、法律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全面认识和分析当前我国公众的法律意识现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法律意识的发展状况受不同主体自身利益、知识水平、不同地域、生活水平和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所以,不同的影响因素会导致同一主体针对同一法律事件产生不同甚至相左的看法,这也是导致社会公众之间以及社会公众与学者之间法律意识差异的原因。本文试图通过吴英案、药家鑫案这两起法律事件来对公众法律意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吴英案、药家鑫案都可以作为互联网时代法治事件的标本,关于这两例事件的研究成果也大都集中于网络和媒体。关于吴英案最具学术代表性的无疑是以“论吴英是非生死谈民间金融环境”为主题的吴英案研讨会。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法学家陈光中、阮齐林、张千帆、何兵、刘仁文,经济学家胡星斗、韩志国等,著名律师田文昌、张青松和媒体资深评论人慕容雪村等各领域学者。主要从经济和法律两方面来讨论,在法律方面主要探讨吴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不构成犯罪,有哪些事实和证据来支持上述论点;如果构成犯罪,构成的是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非法经营罪,并具体研究是否符合构成上述罪名的构成要件;如果构成集资诈骗罪,在量刑上是否该判处死刑以及逮捕吴英、查封其资产时是否符合程序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在经济方面,主要讨论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和国家金融体制的弊端和改革问题。关于药家鑫案,李玫瑾教授主要从药家鑫作案的心理动机方面来分析;孔庆东教授和肖鹰教授主要批判李玫瑾的分析结论;贺卫方教授主要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理性和冷静的看待网民的法律意识问题;熊培云主要从废除死刑方面做阐释。除了这些精英阶层的学者还有广大网民在网上掀起的讨论热潮。网民对这两起案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人从经济金融的角度、有人从法律的角度,还有人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进行评论。本文从实证主义出发,分析不同主体对这两起案件法律认知的差异,试图展现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现状,并找出阻却法律意识发展的因素。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提出法律意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以便明确法律意识的相关概念与结构。第二部分主要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展示我国公众的法律意识现状。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对公众面对这两起事件展现出的不同法律认知进行实证分析和法理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公众的法律意识现状,普通民众之间的法律意识差异受地域、教育水平、知识专业化水平及道德情感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学者的法律意识现状,不同专业的学者之间法律意识有很大差距。通过对普通民众与学者之间的法律意识现状进行对比,找出其不同点和相同点。普通民众与学者之间法律意识的差异主要在于关注视角、思维方式以及对法律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而相同点则在于都追求法律和司法的正义性。第三部分是探析阻碍公众法律意识发展的因素。本文认为,法律意识是关于人们对法律的概念以及法律的运行等法理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公众对社会事件的参与程度、公众的法律意识所处的阶段、公众与学者之间在法律意识层次与内容方面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都是本文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社会学的统计调查方法,综合运用数据统计、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吴英案和药家鑫案中网络舆论之间以及网络舆论所代表的社会公众与学者观点的对比为主体具体描述和总结分析,以期全面、客观的展现出我国公众法律意识现状,并试图找出阻却公众法律意识发展的因素。本文运用的数据统计方法清晰明确,以期增强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律明灯存心中[J]. 泉州文学 2018(12)
- [2].公众法律意识淡化之探究[J]. 消费导刊 2009(05)
- [3].网络舆情折射下的公众法律意识探微——对药家鑫案的别样透视[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4].高校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建议浅析[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10)
- [5].基层央行履职法律风险的主要表现与防范路径分析[J]. 武汉金融 2010(12)
- [6].维权须有据[J]. 解放军生活 2012(09)
- [7].电视法制记者被诉侵权的预防与应对[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