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1998年财政部在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提出要计提四项减值准备,到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全面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以来,资产减值准备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常用的工具。这种现象引起了证券市场、媒体、公众和证券监管部门的极度不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用意是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就此讨论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对会计盈余管理的影响,探索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会计界对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变更的评价,众说纷纭,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也见仁见智。本文通过收集2002-2006年样本统计,描述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现象,发现2005年计提和转回现象异常,但2006年比较正常,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跟企业会计盈余管理水平并不显著相关,因此,我们提出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只是减少了企业会计盈余管理的一个手段,抑制了盈余管理空间,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关效力,但由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很多,而且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许多政策性问题,滋生了盈余管理空间,因而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并没有大幅度降低企业会计盈余管理水平。另外,本文实证还发现新会计准则变迁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有显著影响,说明企业在会计准则变迁时开始调整企业的盈余管理手段。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 相关文献回顾1.2.1 关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1.2.2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1.2.3 关于新资产减值准则与盈余管理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第2章 委托代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会计盈余管理2.1 委托代理理论2.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理论2.2.1 决策有用观2.2.2 未来经济利益观2.2.3 谨慎原则2.2.4 实物资本保全观2.3 会计盈余管理理论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2.3.2 契约理论2.3.3 经济人假设2.4 本章小结第3章 A 股市场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会计盈余管理:理论性分析3.1 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进行会计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3.1.1 盈余管理的利益诱惑动因3.1.2 盈余管理的筹资动因3.1.3 盈余管理的避税动因3.1.4 摆脱政策性限制的动因3.2 新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前的相关会计盈余管理状况分析3.3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会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3.3.1 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变革动因3.3.2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会计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3.4 本章小结第4章 A 股市场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实证检验4.1 相关假设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4.3 样本统计与描述分析4.4 研究设计4.4.1 变量定义与计算方式4.4.2 研究模型4.5 统计结果与分析4.6 本章小结第5章 实证结论与政策建议5.1 相关实证结论及其分析5.1.1 资产减值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现实的可能5.1.2 盈余管理推动了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和完善5.1.3 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并没有大幅度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5.1.4 新会计准则变迁对企业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5.1.5 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及企业盈余弹性明显增强5.2 几点政策建议5.2.1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增强职业判断力5.2.2 强化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披露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5.2.3 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信息及市场的价格机制5.2.4 增强资本市场及时解读盈余管理信息的能力5.2.5 充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和完善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5.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资产减值准则论文; 资产减值准备论文; 盈余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