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孤岛油田上第三系产油层目前年产油396万吨,是胜利油田第一大采油厂。但孤岛西南缘由于孤南断层的长时间持续活动,造成该区构造复杂,油气运聚条件较难分析,油气成藏规律难于认识与把握,致使上第三系馆陶组油气勘探程度一直较低。本文首先利用地质、地震与地球物理测井等资料并结合钻井、录井、试油等数据研究与分析该区的砂体展布和油气水分布特征;其次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分析其成藏机理,总结油气成藏规律;最后确定油气有利的运聚富集区域,以便于正确的指导孤西南地区馆陶组下一步油气滚动勘探开发工作。孤岛西南缘位于济阳坳陷沾化东部地区,其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馆下段岩性组合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韵律,呈现“砂包泥”的组合特征,岩芯上的沉积构造主要表现为单向水流的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及较多的平行层理,为低位体系域,主要为辫状河相含砾砂岩、砾状砂岩夹薄层泥岩。馆上段为曲流河沉积,属退积体系域或高位体系域,自上至下由砂岩夹泥岩渐变为泥岩夹砂岩或“泥包砂”。该区的油气源于孤南洼陷下伏沙河街组,通过断层向上运移,轻质油气运移至馆陶组中上段聚集成藏,稠油滞留于馆陶组中下段,油气在厚大而连续的泥岩层下占高点聚集成藏并呈现上稀下稠的状态,侧向上主要分布在该区的中部偏东地区,在混源充注、断层疏导、网毯式捕集、泥盖立体成藏的成藏机理下形成了垂向断层运移,侧向块砂运聚,高部位油气聚集成藏的特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0.2.2 断层封堵性研究现状
  • 0.2.3 油气成藏的研究现状
  • 0.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0.4 关键技术和研究思路
  • 0.4.1 关键技术
  • 0.4.2 研究思路
  • 0.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章 区域地质特征及馆陶组岩石学特征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 1.3 馆陶组储层特征
  • 第2章 馆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原理
  • 2.2 关键界面识别
  • 2.2.1 馆陶组底部的 SB1
  • 2.2.2 层序界面 SB3
  • 2.2.3 层序界面 SB5
  • 2.2.4 层序界面 SB7
  • 2.2.5 层序界面 SB8
  • 2.2.6 馆陶组顶部的 SB9
  • 2.3 馆陶组沉积旋回的识别
  • 2.3.1 超长期旋回
  • 2.3.2 长期旋回
  • 2.3.3 中期旋回
  • 2.3.4 短期旋回
  • 2.4 高分辨率层序对比框架
  • 第3章 馆陶组沉积体系特征
  • 3.1 沉积微相研究方法
  • 3.2 馆陶组的沉积模式
  • 3.3 馆陶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3.1 河道滞流沉积(CHL)
  • 3.3.2 侧向加积砂坝(LA)
  • 3.3.3 天然堤(LV)
  • 3.3.4 决口水道(CR)
  • 3.3.5 决口扇(CS)
  • 3.3.6 泛滥平原(FF)
  • 3.4 馆陶组沉积微相的电性特征
  • 3.5 馆陶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4章 馆陶组油气水分布特征及规律
  • 4.1 馆陶组油气水剖面分布特征
  • 4.1.1 馆陶组 1-1' 剖面
  • 4.1.2 馆陶组 2-2' 剖面
  • 4.1.3 馆陶组 3-3' 剖面
  • 4.1.4 馆陶组 4-4' 剖面
  • 4.1.5 馆陶组 A-A' 剖面
  • 4.1.6 馆陶组 B-B' 剖面
  • 4.1.7 馆陶组 C-C'-D' 剖面
  • 4.2 馆陶组油气水总体分布特征
  • 4.2.1 馆陶组油气水纵向分布特征
  • 4.2.2 馆陶组油气水侧向分布特征
  • 4.2.3 馆陶组油气水分布规律
  • 第5章 馆陶组油气成藏规律
  • 5.1 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
  • 5.1.1 馆陶组单个剖面成藏模式
  • 5.1.2 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小结
  • 5.2 馆陶组油气成藏特点
  • 5.2.1 混源充注
  • 5.2.2 断层的疏导与封堵
  • 5.2.3 网毯式捕集
  • 5.2.4 泥盖立体成藏
  • 5.3 馆陶组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 5.3.1 构造控制油气分布
  • 5.3.2 泥盖控制油气聚集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曾母拉分盆地的油气成藏规律:廷贾-西巴兰线断裂的控制[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4)
    • [2].孤东南部沙河街组油气成藏规律及控藏因素[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4(03)
    • [3].南大港地区串珠状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6(23)
    • [4].梨树断陷梨南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石油知识 2020(02)
    • [5].复杂断块油藏沉积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301区块为例[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01)
    • [6].潜北复杂断裂带结构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3)
    • [7].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区带优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4)
    • [8].伏龙泉断陷白垩系油气成藏规律及优势储层特征[J]. 世界地质 2018(01)
    • [9].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4+5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4)
    • [10].富林洼陷中生界油气成藏规律与成藏模式研究[J]. 石化技术 2015(02)
    • [11].东委内瑞拉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潜力分析[J].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7(01)
    • [12].三合村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12)
    • [13].勘探因你而精彩——记胜利油田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创新团队[J]. 中国石化 2015(05)
    • [14].下期要目预告[J]. 新疆石油地质 2009(03)
    • [15].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规律[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04)
    • [16].复杂山前带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成藏规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02)
    • [17].滨南油田油气成藏规律浅析[J]. 内江科技 2013(02)
    • [18].闵桥油田阜三段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02)
    • [19].港西地区勘探难点及关键技术对策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6)
    • [20].浅析松辽盆地北部油气成藏规律及资源勘探前景[J]. 地质科学 2009(02)
    • [21].黔中隆起及周缘地区油气成藏规律探讨[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8(02)
    • [22].TC断裂带戴南组油气成藏规律初探[J]. 甘肃科技 2019(19)
    • [23].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成藏规律与勘探方向[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6)
    • [24].X地区A区块油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32)
    • [25].松辽盆地肇源南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规律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 2013(06)
    • [26].海南月东构造带中北部油气成藏规律[J]. 特种油气藏 2011(04)
    • [27].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02)
    • [28].准噶尔盆地独山子背斜油水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探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04)
    • [29].巴西大坎波斯盆地盐下碳酸盐岩油气成藏规律与勘探启示[J].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4)
    • [30].卫城北部地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10)

    标签:;  ;  ;  ;  ;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