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载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剧增,导致大量耕地流失,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的难度较高,只有通过土地内部挖潜、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这一途径来解决矛盾。由于农村居住点的形成与发展一般是自发的,且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造成大多数村庄土地利用率较低、村庄布局混乱、土地粗放等问题。在这一形势下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建设用地,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地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因此,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意义重大,且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内部挖潜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过去的研究重点大都集中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方面,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研究多从表面或单个角度考虑,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何需要集约利用?如何实现集约利用?规划、法律制度、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否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如何影响?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有效评价目前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本文带着这些问题,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文章框架结构,结合实地调研资料,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归纳分析,初步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理论框架。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选择等,并初步建立了基于GIS辅助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支持方法;论文的开展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济南市乡镇级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为实证研究,验证了评价指标、方法等的正确性,初步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挖潜的模式;经评价发现,济南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率较低、村庄内土地闲置、空置现象较为普遍、村庄布局较为混乱等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合理的集约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基本理论
  • 2.1 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内涵
  • 2.1.1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概念
  • 2.1.2 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界定
  • 2.1.3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概念与内涵
  • 2.1.4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概念与内涵
  • 2.1.5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有关法律规定
  • 2.2 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 2.2.1 稀缺理论
  • 2.2.2 土地经济供给理论
  • 2.2.3 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4 人地协调理论
  • 2.2.5 帕雷托最优理论
  • 2.2.6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3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区域性和针对性原则
  • 3.1.2 数据的一致性原则
  • 3.1.3 科学性原则
  • 3.1.4 相对独立性原则
  • 3.1.5 指标的全面性与典型性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3.2.1 指标初选
  • 3.2.2 指标归纳分析
  • 3.2.3 指标体系确定
  • 3.2.4 指标体系分层
  • 3.2.5 指标解释与计算依据
  •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优选与应用步骤
  • 4.1 已有集约利用评价方法评析
  • 4.2 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选取
  • 4.3 评价模型应用
  • 4.3.1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 5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应用—以济南市为例
  • 5.1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分析
  • 5.1.1 济南市土地利用概况
  • 5.1.2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状况
  • 5.1.3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变化分析
  • 5.2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5.2.1 数据的获取
  • 5.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 5.3.1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计算
  • 5.3.2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结果分析
  • 5.3.3 农村居民点用地低度利用的原因
  • 5.4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模式选择
  • 5.5 建议与对策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人地系统脆弱性评价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以黄石市为例[J]. 华中建筑 2020(01)
    • [2].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经验总结与启示[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8)
    • [3].陇川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8(05)
    • [4].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化模拟研究综述[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1)
    • [5].基于分形理论的川西南山区河流与农村居民点分布关系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2)
    • [6].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研究进展及评述[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03)
    • [7].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4)
    • [8].不同城镇化进程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 [9].农村居民点演化数据制备综述[J]. 资源科学 2019(04)
    • [10].赣东北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贵溪市为例[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9(02)
    • [11].基于“点-面”特征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形态识别[J]. 资源科学 2019(06)
    • [12].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9)
    • [13].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生产居住空间权衡关系解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3)
    • [14].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分异[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 [15].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居民点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01)
    • [16].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1)
    • [17].丹东市进一步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若干建议[J]. 南方农业 2018(06)
    • [18].基于综合质量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区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4)
    • [19].基于“城——村—地”三维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8(04)
    • [20].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上海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 2018(03)
    • [21].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与治理优化——基于山东省试点项目的调查[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7(03)
    • [22].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的经济学分析[J]. 绿色科技 2017(02)
    • [23].成本效益、政策认知与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户补偿满意度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5)
    • [24].农村居民点整治决策研究进展及趋向[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7)
    • [25].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7)
    • [26].南京市浦口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测算——基于农户意愿修正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6)
    • [27].基于改进综合指标法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评估及分区[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9)
    • [28].农村居民点整治农民入住新社区满意度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7)
    • [29].基于迭代评价法的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与整治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7)
    • [30].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效应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11)

    标签:;  ;  ;  ;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