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竞争论文-周航,董宁宁,张宏

资源竞争论文-周航,董宁宁,张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资源竞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一致性存储结构服务器,资源竞争,性能干扰,云计算

资源竞争论文文献综述

周航,董宁宁,张宏[1](2019)在《非一致性存储结构架构下服务器物理资源竞争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云服务器的负载应对能力,虚拟化技术被进一步应用于云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和资源管理。然而,虚拟化技术在提升服务器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面临着用户类型多样化以及多任务间不同资源类型需求混合而带来的挑战,服务器的物理资源竞争问题日益严峻。该文以非一致性存储结构(NUMA)服务器为对象,分别研究了一般性物理资源竞争及其多Socket之间的资源竞争问题。提出了一般性资源竞争的度量模型,并给出了包括多Socket资源竞争在内的应对策略。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表征服务器物理资源的竞争程度,相应的策略算法能够降低物理资源争夺而带来的性能干扰,提升任务运行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海泉,王仪丰,王志强,张志伟[2](2019)在《基于空间资源竞争的叁维树木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自然界中树木种类多、几何形态复杂以及结构差异大等特点,文中探讨了一种基于空间资源竞争的树木建模方法。在一定空间内随机地放置吸引点,根据树节点和吸引点之间的交互过程构建树木叁维骨架,采用贝塞尔曲线优化树木骨架,通过圆台建构树木几何模型。利用叶序和阴影传播算法控制叶子在枝干上的分布。与L-系统和空间殖民算法生成的树木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绘制的树木真实感强,不仅能有效避开障碍物生长,而且数据量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S2期)

雷扬,茅雨,娄春淼,范照,定险峰[3](2019)在《内隐与外显时间加工的资源竞争:两者是否共享脉冲累积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的时间加工可以分为外显时间加工和内隐时间加工。当前文献中,对外显时间加工最主流的理论解释就是时间脉冲累积假说——即一个受注意调控的包括起搏器(产生时间脉冲)、计数器(累积时间脉冲)和时间比较模块的认知模型。然而,迄今为止,对于内隐时间加工(例如时间朝向任务)是否也遵从类似的时间脉冲累积机制,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来探索和比较内隐与外显时间加工的认知机制。实验一要求被试完成包括一个内隐时间朝向任务和一个非时间音高辨别任务的双任务范式。结果发现与外显时间加工相似的位置效应——即,音高辨别任务出现的位置越靠近内隐时间加工中的目标刺激,被试探测目标刺激的反应时越慢。这一结果以间接方式暗示内隐时间加工可能也基于同样的受注意调控的时间脉冲累积机制——音高辨别任务出现的越晚,注意偏离时间加工越久,丢失的时间脉冲数越多,对目标刺激出现的时间期待越不准确。实验二通过研究内隐和外显时间加工的资源冲突,以直接方式探讨内隐与外显时间加工是否共享同样的时间脉冲累积机制。实验二也采用双任务范式,包括一个内隐时间朝向任务和一个外显时间复制任务。结果表明,时间朝向和时间复制间存在双向影响和资源竞争:一方面,时间朝向任务中注意资源分配的变化,会反映在时间复制任务的表现上;另一方面,时间朝向任务上同样出现明显的位置效应。这些结果直接展示出内隐与外显时间加工间的双向资源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基于斜率分析的跨实验比较表明,内隐和外显双时间任务条件下(实验二),位置效应的幅度显着大于只有一个内隐时间任务和一个非时间认知任务的条件(实验一)。这表明可能包含同样的时间脉冲累积与表征的时间复制任务和时间朝向任务间存在更为严重的资源冲突。总体来说,本研究提供证据表明——以时间朝向为代表的内隐时间加工与以时间复制为代表的外显时间加工可能共享类似的、受注意调控的时间脉冲累积与表征机制。(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杨创学,王一循[4](2019)在《大熊猫食笋季节食物资源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物种之间食物资源竞争机制的形成入手,分析了大熊猫的食性食物及觅食策略,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熊猫食笋季节食物资源竞争。期望能够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16期)

魏翠梅[5](2019)在《试论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国有企业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更是对实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新要求。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质量发展与人力资源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和当前制约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提升的主要问题,就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改进的思路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经营管理者》期刊2019年05期)

沈迪,蒋旭娇[6](2019)在《资源竞争理论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竞争是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展开,发展资源有限而形成地方发展博弈关系的有效理论。文章选取宜兴张渚镇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张渚镇美丽乡村建设中叁大产业均衡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文化积累彰显底蕴、行政服务不断提升、区位红利逐步释放的结论,但同时存在产业升级压力巨大、生态旅游发展滞后、文化建设引领不强、发展理念闭塞保守等美丽乡村建设实际问题。根据资源竞争理论提出了构建张渚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治理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9年13期)

刘涛[7](2019)在《不同植物物种密度制约条件下光资源竞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是植物生长、繁衍所必需的最基本资源之一,同时光资源竞争也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种群、群落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环境光资源的差异导致植物个体的性状投入与光合产物的消耗之间负反馈作用更强,植物种群密度依赖效应的实质是植物种群不同个体间对相似资源的竞争作用,光资源竞争驱动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在个体和种群水平上,植物种群密度越高,个体大小不整齐性越大,光资源竞争不利于小个体获得光资源,导致在光亏缺条件下小个体植物因叶片对光资源截获量的加速减少而死亡。在群落水平上,当植物对光资源进行竞争时,冠层下的灌木和草本受遮阴的叶片往往通过降低光的补偿点,延长叶片寿命来提高光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能力。因此,不同种群密度下,植物个体争夺光资源的策略是否因冠层位置、生长周期和不同物种存在而变异,上述这些关系目前仍不明确。据此,本研究选取两种不同光合型的常见经济作物—玉米(Zeamay L.)和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inn.),设置6个不同种植密度的植物光竞争控制实验,以不除草样方为对照组,设计人工除草处理组,从出苗期至成熟期,跟踪测定植物株高、地上生物量、光合特征及光响应曲线和叶寿命性状,同时对不同冠层高度叶片光合适应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除草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玉米个体地上生物量等个体水平性状差异显着高于相同处理样方内个体差异(F远大于1,p<0.01),胡麻个体地上生物量等个体水平性状差异显着高于相同处理样方内个体差异(F远大于1,p<0.01);不同密度之间玉米个体水平性状差异大于同一密度内个体差异(F=1 2.863,p<0.01),不同密度之间胡麻个体水平性状差异大于同一密度内个体差异(F=19.492,p<0.01)。随着植物生长周期推移,玉米和胡麻植物个体水平性状均增大,不同生长周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Tukey-HSD test,p<0.01)。(2)种间光竞争对植物性状的影响更强,不除草样方植物种内个体性状变异大,种群密度能解释植物性状变异的部分小于除草处理的部分。(3)高密度植物种群冠层下部,叶片光合适应性降低,且除草样方降低速率更快(Slop<-1,interception=2)。(4)不同冠层之间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暗呼吸速率变化不同;除草样方植物个体冠层下发生光抑制现象,光合适应性减弱。(5)植物个体叶寿命受密度影响的程度大于其受田间杂草的制约。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植物同一种群以及不同种间对光资源竞争与利用及适应策略,不仅可为揭示植物种内种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提供新的视角,而且也为构建最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海峰,林细细,梁若冰,蓝嘉俊[8](2019)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新一代劳动力流动——劳动力资源竞争的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众对美好环境的诉求日益强烈,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决策,而地方政府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本文首次从微观个体角度研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将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与城市生态健康指数数据进行匹配,利用条件Logit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城市生态健康对吸引劳动力流入有显着促进作用,劳动力倾向于流向生态建设好的城市。从异质性结果看,流动年份较近、教育水平较高、年龄较小、男性和室内工作的流动人群对城市生态环境更敏感;内陆、秦岭淮河以北、大中小型和高工资水平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劳动力流动决策的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利用双层随机截距模型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结合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本文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劳动力资源竞争中开辟一条新途径,为加快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储备优质"燃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2019年04期)

郝振宇[9](2019)在《资源竞争、身份变迁与文化抉择——以党项西夏社会性格变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党项本是一个俗尚武力的高山河谷游牧民族。自隋唐起,党项人在与中原汉人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互动中出现了由"俗尚武力"转向"文风赫然"的社会性格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以唐代拓跋李氏儒化为起始,经由西夏统治群体的提倡,而渐次普及到整个社会。推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党项人在面对客观环境造成的资源竞争危机时,及时对群体身份作出的有利于资源竞争的调整与适应,进而以调适后的身份参与资源的重新竞争和分配。在资源竞争、身份变迁与文化抉择叁者的作用下,党项人逐渐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西夏文风赫然的社会性格。(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杜向菊[10](2018)在《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2006-2016我国传媒业的广告资源竞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运用生态位理论对2006-2016年传媒业广告收入行业主要来源的权威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透视我国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期刊社和网站五种传媒业的竞争态势及演变轨迹。研究发现:(1)五种传媒业皆在拓宽其广告资源的行业来源,并且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广告收入模式;(2)各传媒业间广告资源竞争在2013年前相对缓和,在2013年之后竞争激烈;(3)从广告收入来看,电视台依然占有优势,网站发展迅速并在2016年开始显现优势,报社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期刊社渐渐陷入困境。(本文来源于《广告大观(理论版)》期刊2018年05期)

资源竞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自然界中树木种类多、几何形态复杂以及结构差异大等特点,文中探讨了一种基于空间资源竞争的树木建模方法。在一定空间内随机地放置吸引点,根据树节点和吸引点之间的交互过程构建树木叁维骨架,采用贝塞尔曲线优化树木骨架,通过圆台建构树木几何模型。利用叶序和阴影传播算法控制叶子在枝干上的分布。与L-系统和空间殖民算法生成的树木进行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绘制的树木真实感强,不仅能有效避开障碍物生长,而且数据量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源竞争论文参考文献

[1].周航,董宁宁,张宏.非一致性存储结构架构下服务器物理资源竞争问题[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9

[2].杨海泉,王仪丰,王志强,张志伟.基于空间资源竞争的叁维树木建模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9

[3].雷扬,茅雨,娄春淼,范照,定险峰.内隐与外显时间加工的资源竞争:两者是否共享脉冲累积机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杨创学,王一循.大熊猫食笋季节食物资源竞争[J].现代园艺.2019

[5].魏翠梅.试论人力资源竞争优势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9

[6].沈迪,蒋旭娇.资源竞争理论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

[7].刘涛.不同植物物种密度制约条件下光资源竞争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8].张海峰,林细细,梁若冰,蓝嘉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新一代劳动力流动——劳动力资源竞争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9

[9].郝振宇.资源竞争、身份变迁与文化抉择——以党项西夏社会性格变化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0].杜向菊.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2006-2016我国传媒业的广告资源竞争[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

标签:;  ;  ;  ;  

资源竞争论文-周航,董宁宁,张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