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溪心学思想研究

王龙溪心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王龙溪是王阳明晚年著名弟子,对阳明心学说的传播与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阳明学的思想资源并加以发挥,在人性压抑的时代氛围中挺立起主体自觉自立的精神,在王门学者里面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后世学者对王龙溪心学研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其思想定位的偏颇,及系统研究的不足。对王龙溪心学思想定位的分歧主要集中在王龙溪对阳明思想是顺其固有理路进行发展,还是“荡越”出了阳明思想之外?王龙溪有没有把阳明学引入空虚?及他的心学有没有脱离儒学的藩篱?王阳明思想立教之法虽然屡变,但以“致良知”为宗旨的心学理念却一贯其中,因而心学是透视王龙溪对王阳明思想传承关系的最佳切入点。本文即以心学思想为入点,系统研究了王龙溪思想整体面貌及其对阳明学承接与发展之处,在全面考察王龙溪心学思想的基础上,将王龙溪思想放在阳明学发展整体学术背景下进行省察,并结合其思想特征与其所持人格价值观进行剖析。对王龙溪的思想进行了重新的解读,纠正了诸多在龙溪心学研究方面的偏失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对其思想作出公允客观的评价。 “四无说”是王龙溪心学观的基石,在王门学者中王龙溪就以倡导“四无说”而著名。“四无说”自阳明“四有说”引申而来,在王龙溪看来“四有说”中存在心学基础中概念性质不对称的矛盾,这个矛盾有待得到解答。王龙溪针对“四有说”中的逻辑张力与矛盾,提出了“四无说”加以理想化的解决,使“心”、“知”、“意”、“物”四者具有了内容上的统一性和性质上的平等性,克服了“四有说”中存有的内在逻辑矛盾。王龙溪心学是一条线,“四无”是这条线所通向的终点,这个终点不是现实的终点,而是理念中的终点。王龙溪经过思维的跳跃,将这个理想终点做了完成化的表述,以此作为其思想的终极目标。王龙溪“四无说”的出发点是阳明心学中所内含的观点,“四无说”虽为王龙溪所提出,实为对王阳明固有思想的提炼,其中对王阳明心学的修正,并未荡越出王阳明本有思想之外,而是对阳明内在义理的展开与调适。“四无说”表述出了王龙溪思想的内在底蕴,是其心学所追求的“圆善”之境。 王龙溪心学思想中有着非常完备的心学本体论。他所讲的本体是指良知之体,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王龙溪心学的圆善之境
  • 一、“四有说”和“四无说”
  • 二、“四无说”的分疏
  • 三、“四无说”的教法价值及有无“对治”的探讨
  • 第二章 王龙溪心学的本体论与工夫论
  • 一、王龙溪心学的本体论
  • (一) “盎然出于天成”的良知心体
  • (二) 良知是气之灵
  • (三) 当下现成的“见在良知”说
  • 二、王龙溪心学的工夫论
  • (一) “先天正心之学”与“后天诚意之学”
  • (二) 王龙溪心学工夫的“敛”与“悟”
  • 第三章 王龙溪心学中的理想人格
  • 一、自然的生命之道
  • 二、生死的超脱
  • 三、出世大豪杰与狂者之风
  • 四、王道理想的追求
  • 第四章 王龙溪心学思想的特质
  • 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双重品格
  • 二、思想的圆融风格
  • (一) 未发与已发
  • (二) 寂然与感通
  • (三) 存心与致知
  • (四) 心性与天命
  • 三、德性一元论的心学特性
  • 四、心学流派的评判准则
  • 第五章 王龙溪心学思想的扩展与运用
  • 一、王龙溪心学思想的纵向展开
  • (一) 心学对《大学》、《中庸》的阐发
  • (二) 心学视野下的易学观
  • 二、王龙溪心学思想的横向拓展
  • (一) 心学视野下的道教与佛学
  • (二) 心学观念下的三教融合
  • 第六章 王龙溪心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一、王龙溪对李蛰启蒙思想的启迪
  • 二、王龙溪对周汝登学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略论王龙溪的生死智慧与终极关怀[J]. 孔子研究 2016(03)
    • [2].王龙溪社会治理思想探析[J]. 王学研究 2016(02)
    • [3].阳明后学王龙溪的心学思想——以良知论为中心[J]. 王学研究 2017(02)
    • [4].王龙溪心性工夫论的内涵和思想特色[J].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3)
    • [5].王龙溪在阳明学中的定位问题——以“凝”字为线索[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6].“虚体不变而妙应随缘”——由王龙溪论良知看良知的道德意义[J]. 中国哲学史 2015(01)
    • [7].王龙溪与聂双江——《致知议略》中的良知论争[J]. 贵州文史丛刊 2018(03)
    • [8].心学与易理的交融——王龙溪《大象义述》探析[J]. 学术研究 2018(08)
    • [9].良知与虚寂合一——王龙溪虚寂思想略论[J]. 安康学院学报 2009(05)
    • [10].十六世纪阳明学的地质勘测——读彭国翔《良知学的开展——王龙溪与中晚期阳明学》[J]. 孔子研究 2016(04)
    • [11].虚无、明觉在王龙溪良知学上的意义[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2].“心体”的揭蔽:王龙溪的哲学形态与道德悖论[J]. 学术研究 2019(05)
    • [13].略论王龙溪所记述的王阳明语录——兼作阳明学研究的史料学分析[J]. 阳明学刊 2012(00)
    • [14].由凡至圣:王阳明体悟本心的工夫阶次——以王龙溪《悟说》、《滁阳会语》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哲学史 2013(03)
    • [15].王门后学王龙溪与罗念庵工夫论之比较[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6].王龙溪“外王”理论与实践之特质[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7].心气兼治:王龙溪对徐渭思想的影响[J]. 中国哲学史 2017(02)
    • [18].王龙溪社会治理思想探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9].王龙溪和王阳明思想关系析论[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0].欧阳德的独知说[J]. 中国哲学史 2012(02)
    • [21].良知从“见在”到“现成”[J]. 人文杂志 2016(05)
    • [22].道德与“超道德”之间——重新理解王龙溪“四无论”的理论意义[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3].“致”良知与“信”良知——良知教的实修方法及其难点[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4].论王龙溪的“虚寂感通”思想[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5].王龙溪论良知[J]. 船山学刊 2013(02)
    • [26].牟宗三哲学中的两种圆教形态及其内在张力[J]. 哲学研究 2016(10)
    • [27].本体工夫进路的王龙溪思想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8].阳明四句教及四有四无说论争之现代诠释[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5)
    • [29].晚明心性学论争与儒学形态的经学转向[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30].试论阳明心学流弊的产生[J]. 海岱学刊 2016(01)

    标签:;  ;  ;  ;  ;  

    王龙溪心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