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历史主义是作为对启蒙运动的纯理性主义的反抗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它反对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史学所倡导的自然法理论关于千古不变的普遍人性以及一切民族、时代和文化的理性统一性和永恒性的观点,而强调各民族、各时代的历史和文化都因其内在机制和外在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独特价值,因此主张任何事物的性质要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把握,任何事物的价值要通过事物本身的历史来判断。既反对主观随意,也反对机械僵化,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地看待历史。历史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它经历了注重史料证据的、偏于实证的兰克时代,也曾被伏尔泰、克罗齐等人推向过主观主义的歧途,直至马克思时代,才将历史主义又重新带回了客观、唯物的道路。档案学理论主要分为档案整理理论和档案鉴定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档案整理理论和档案鉴定的梳理,说明西方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和变化深受历史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档案学理论发展变化的阶段性与历史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如果按照时代特征将历史主义划分为实证历史主义、主观历史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那么在档案学史具有深刻影响的詹金逊的档案证据思想与实证历史主义相对应;布伦内克的自由来源原则与主观历史主义相对应;文件连续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相对应。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主流哲学思潮直接影响当代的档案学理论,间接地作用于档案实践,使档案学理论成为主流哲学思想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缩影;其次,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在目前和今后的档案学理论的研究中必须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哲学思想才能够把握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档案与历史具有天然的联系,它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最为原始的历史记录,人们保存档案的目的在于留住人类社会的记忆和历史。档案的基本功能是记录历史和再现历史,档案馆则具有历史保存、文化积累、文明传播的社会功能。由人类保存档案的目的和档案的社会功能所决定,历史主义原则应该成为档案专业的根本原则。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文件的管理的研究不但没能使得这一重要的原则巩固和深化,相反国内和国外的部分学者甚至认为电子文件已经摆脱历史主义原则而以知识管理来替代。我们认为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实践,如果只强调它的“知识管理”(文化积累)或“信息交流”(文明传播)属性,淡化和削弱历史主义原则和方法的应用,必将混淆档案与一般文献的区别,影响档案学学科的独立性,从而错误地引导档案管理(尤其是正在兴起的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确立科学的历史主义思想作为档案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不但能够丰富现有的档案学基础理论,而且对档案实践(尤其是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原则和方法带来深远的影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历史主义论文; 档案整理理论论文; 档案鉴定理论论文;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