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理论研究

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中,我们分别在传统的基本图方法和新兴的三相交通流理论这两种不同的交通流理论体系下对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对象,交通运输系统,正在社会经济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交通系统建设上的相对滞后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却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突出的难题。一方面,交通拥塞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额的经济损失,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交通系统建设,不仅耗资巨大,往往还收效甚微。因此,世界各发达国家都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财力用于交通工程学和交通流理论的研究,以期揭示交通流动的基本规律,掌握适合各自国情的交通控制方法,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的控制和优化。另一方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交通流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自驱动远离平衡态系统,表现出了人类社会中常见的一类伴有复杂相互作用的多体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的典型演化规律。交通流理论研究将对统计物理、流体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应用数学、交通工程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和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开展交通流理论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还具有及其深远的科学意义。而作为交通流理论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流建模工作,则是人们通过理论方法复现和解释交通现象时首先就要面对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诸多的模型方法中,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模型)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离散的时间和空间变量,使得它相对易于模拟由大量车辆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行为,因而特别受到了研究者的青睐和关注。当前的交通流理论研究领域,存在两大主导性的交通流理论体系,即基本图方法和三相交通流理论。在这两个理论体系中,研究者们都建立了逻辑上符合真实交通行为的交通流模型,并借此模拟出了许多与实测结果相符合的交通现象。其中,作为当前交通流理论研究的前沿之一,三相交通流理论把所有的交通流状态划分成三个交通相,即自由流相、同步流相和宽运动堵塞相。这一新的对于交通相的认识方式使得三相交通流理论在模拟交通瓶颈诱发的交通拥塞模式图谱方面,得到了比基本图方法更符合实际观测的模拟结果,因此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认同。本文中,在对交通流理论研究的背景,包括基本图方法和三相交通流理论各自的要点做了简要的介绍之后,我们着重介绍了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的进展,其要点概括如下:(1)利用交通流元胞自动机建模的方法,我们实现了Kaupu(?)s等人提到的一种交通机制,即车辆的慢起动行为依赖于包含该车辆的堵塞集团的长度这一改进了的车辆慢起动机制。由此得到的改进模型同以往的车辆慢起动模型一样,模拟出了交通迟滞现象、交通亚稳态及交通中的相分离现象等。另一方面,这一改进模型又同时具有如下的新性质。首先,改进了的慢起动规则产生了自适应效应,这使得新模型中初始堵塞集团的疏散过程相比于以往的慢起动模型中相同的过程变得更为迅速和流畅。新模型有效地减少了系统中小堵塞集团不断的形成—溶解—再形成这一过程带来的系统振荡,明显的提高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其次,新模型特征性的区分了初始堵塞集团疏散过程中的三个典型时期,即堵塞集团长度随时间线性衰减的头部、指数衰减的中段以及近似幂律衰减的尾部,充分揭示了交通疏散过程的动态微观统计特性。最后,该模型中的堵塞集团长度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分别表现出单峰值和双峰值的分布规律,且分布中数据点的散布相比以往模型较小。这种分布特性一方面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为鲜明的相分离性质,另一方面则揭示了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对应于两个不同峰值的相分离现象具有不同的成因。这一工作的主要结果发表于Chinese Physics Vol.16,No.11,2007。(2)将NS元胞自动机模型与经典跟驰模型相结合,我们得到了一个考虑连续车辆间速度差效应的CA模型。该模型正数值模拟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特别的性质。首先,模型模拟的基本图中存在一种反常的迟滞现象,即与以往模型的结果相比,其中均匀态和非均匀态交通的流量关系被倒置了。其次,模型的基本图中存在两个流量的极大值,表现为一双峰现象。通过对模型的时空演化过程和相关函数的研究,我们发现上述两点都与一种“均匀拥挤交通流”的出现有关,这种交通流状态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都与同步流态极为相似。于是,该模型一方面说明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非均匀态交通反而可能更好的利用道路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虽然该模型本质上仍旧属于基本图方法体系,却也可以理解为介于基本图方法和三相交通流理论中间的一个过渡模型。它对于这两种不同的交通流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对比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工作发表于Physica A 386(2007):397—406。(3)紧接着上一个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速度差效应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发展。一方面,我们在模型规则中引进车辆慢起动效应,以诱发从同步流到宽运动堵塞的自发一阶相变。另一方面,我们进一步修改了速度差效应在模型规则中的作用方式,即直接将经典跟驰模型的方程离散化后引入到模型的相关部分。于是,我们便建立起了一个真正隶属于三相交通流理论体系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能够正确的模拟自由流相、同步流相和宽运动堵塞相三个交通相,以及从同步流相到宽运动堵塞堵塞相的自发一阶相变。在带有孤立上匝道瓶颈的开边界道路上,该模型在瓶颈上游模拟出了包括全面模式(GP)、扩张的同步流模式(WSP)、消退的全面模式(DGP)、局部同步流模式(LSP)和交替同步流模式(ASP)在内的五种交通拥塞模式,以及它们在匝道系统的二维流量平面上的分布图谱。所有这些模拟结果与Kerner的实际观测结果和三相交通流理论的推论完全一致。这一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成功模拟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同步流,因而使速度差效应系列模型迈出了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决定性的一步。相关工作发表于Phys.Rev.E76,026105(2007)。(4)继上一个研究工作成功建立了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的模型之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上一个模型中的一些遗留问题,主要是它尚未能正确模拟从自由流到同步流的一阶相变过程和与此相关的运动同步流(MSP)交通模式。我们在上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引进了相邻车辆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有效距离的概念,即规定相邻车辆也只有在近距离相隔的情况下才能够发生相互作用。由此,我们成功地模拟出了从自由流到同步流的自发一阶相变和运动同步流模式。这一改良后的模型,其基本图已经具有三相交通理论中典型的双Z结构特征,与Kerner的理论预言完全吻合。我们还进一步利用该模型分别研究了自由流态和同步流态的时间序列的相关性问题,揭示了这两种不同的交通状态内部结构的不同,并印证了三相交通流理论关于自由流态非平凡特性的预言。此外,我们还研究了该模型的时间车头距分布与优化速度函数的性质。相比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的的前人的模型,我们的模型在模拟的时间车头距分布方面与前人模型的效果相当,都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不足之处;但优化速度函数的模拟结果则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完全复现了实测结果的各个主要特征。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一次较为完满的建模工作,所建立的模型不但在宏观统计特性上完全复现了交通实测和前人的理论结果,而且在微观特性的模拟上有了重要的进步。这一工作现正处于Physical Review E审稿过程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通流理论研究的意义
  • 1.2 交通流基本理论概述
  • 1.2.1 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大基本参数
  • 1.2.1.1 交通流量
  • 1.2.1.2 车辆平均速度
  • 1.2.1.3 车流密度
  • 1.2.2 交通流基本关系式和基本图
  • 1.2.3 交通实测和交通相
  • 1.2.3.1 交通实测
  • 1.2.3.2 交通迟滞和交通相
  • 1.2.3.3 瓶颈附近的交通模式
  • 1.2.3.4 多车道的情况
  • 1.2.4 交通流理论模型的分类
  • 1.2.4.1 宏观连续模型
  • 1.2.4.2 微观跟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
  • 1.2.4.3 介观气体动理论模型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二章 交通流理论及模型简介
  • 2.1 基本图方法体系下的交通流理论模型
  • 2.1.1 交通流理论研究的基本图方法
  • 2.1.2 基本图方法体系中的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概述
  • 2.1.2.1 184号模型
  • 2.1.2.2 Nagel-Schreckenberg模型
  • 2.1.2.3 Fukui-Ishibashi模型
  • 2.1.2.4 车辆慢起动模型
  • 2.1.2.5 速度效应模型
  • 2.1.2.6 刹车灯模型
  • 2.1.3 基本图方法的局限性
  • 2.2 三相交通流理论的要点
  • 2.2.1 同步流假设
  • 2.2.2 三相交通流基本假设
  • 2.2.3 三相交通流理论体系中的相变
  • 2.2.3.1 崩塌现象和一阶F→S相变
  • 2.2.3.2 紧致压缩效应和一阶S→J相变
  • 2.2.3.3 三相交通流基本图中的双Z特征结构
  • 2.2.4 三相交通流理论体系中的交通拥塞模式图谱
  • 2.3 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的交通流理论模型
  • 2.3.1 Kener-Klenov-Wolf系列模型
  • 2.3.2 Lee模型
  • 2.3.3 改进了的刹车灯模型
  • 2.4 总结
  • 第三章 与堵塞集团长度相关的车辆慢起动模型
  • 3.1 模型规则及相关讨论
  • 3.2 数值模拟结果
  • 3.2.1 迟滞曲线、亚稳态及自发F→J相变
  • 3.2.2 堵塞集团的疏散过程
  • 3.2.3 堵塞集团长度分布与相分离现象
  • 3.3 结论
  • 第四章 依赖于速度差的随机CA模型中的反常迟滞现象和类同步流状态
  • 4.1 模型规则的引入
  • 4.2 反常迟滞现象与模型的稳定性结构
  • 4.2.1 模型基本图与反常迟滞现象
  • 4.2.2 稳定性与迟滞现象的进一步讨论
  • 4.2.3 平均堵塞长度与双峰现象
  • 4.3 类同步流状态
  • 4.3.1 几个主要的CA模型间的比较
  • 4.3.2 类同步流态的相关函数辨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三相交通流理论框架下的速度差效应模型和一阶S→J相变
  • 5.1 模型规则及相关讨论
  • 5.1.1 速度差效应(VDE)模型规则的引入
  • 5.1.2 VDE模型与KKW CA模型的等价性
  • 5.1.3 VDE模型的定态解分析
  • 5.2 数值模拟结果
  • 5.2.1 基本图和自发S→J相变
  • 5.2.2 局部基本图和相关函数分析
  • 5.2.3 孤立瓶颈诱发的交通拥塞模式
  • 5.2.3.1 交通瓶颈的分类及模型中的实现
  • 5.2.3.2 带有孤立上匝道瓶颈的开边界条件道路模型
  • 5.2.3.3 孤立上匝道瓶颈诱发的交通拥塞模式
  • 5.2.3.4 三相交通理论框架下的交通模式分布图
  • 5.3 结论
  • 第六章 近距作用下的速度差效应模型和一阶F→S→J相变
  • 6.1 模型规则及讨论
  • 6.2 数值模拟结果
  • 6.2.1 F→S→J相变及双Z特征结构
  • 6.2.2 孤立上匝道瓶颈上游的交通拥塞模式
  • 6.2.3 基于单车辆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
  • 6.3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本文的工作总结和主要创新点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从基本图方法到三相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