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7-110-01
前言:数学对小学生来讲,是一门重要学科,对小学生今后智力开发、思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教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将小组合作有效应用于数学课堂当中,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以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很不理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思想相比,存在较大出入。教师在课堂上,所贯彻的思想以应试思想为主,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以灌输和讲授为主。教师在课程中的重点数学知识,灌输地传递给学生[1]。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学习兴趣低下,课堂表现不积极,最终限制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调整教学策略,将小组合作有效应用于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上,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所以说,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至关重要。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科学、合理分配小组
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之前,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分组,为各个小组顺利进入合作学习,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具体表现[2]。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了解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表现的兴趣领域,并通过数学测验,掌握学生数学基础情况。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在数学领域所表现的兴趣、基础、能力差异,进行的合理分组。保证各个小组在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水平保持一致,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二)结合课程内容,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在分组完成之后,需要结合数学课程具体内容,合理设计数学问题。首先,教师需要深入发掘数学教材,从数学教材中提炼重难点知识,并进行知识点整合。之后,教师围绕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合理设计数学问题,为学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提供问题导向。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组合图形面积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种不同类型的组合图形。并提问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计算组合图形面积。
(三)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课堂讨论
在设计完开放性、探究性数学问题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首先,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组内做好职能分配,比如说,在探究梯形图形面积的时候,一部分学生负责对梯形图形进行剪裁、切割,尝试着将其转换为学过的几何图形,例如长方形和三角形。之后,学生利用所学公式,对梯形组成图形,长方形和三角形进行面积求解,相加之后得出梯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探究,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规律形成深刻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的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四)科学、合理展开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在新常态教育领域,数学教师必须加强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创新。首先,在评价内容上,教师不应该只将测试成绩,作为数学评价指标,而是应该将学生在小组合作期间的表现,包括质疑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全面对学生学科素养进行考察,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结果准确性。同时,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构建高效数学课堂[3]。
(五)合理维护小组合作课堂秩序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虽然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但是也需要数学教师,对课堂探究活动进行一定指导,合理维护课堂秩序。首先,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保证各个小组在数学合作探究阶段,探究思路保持正确,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该合理维持课堂秩序,控制好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保障教学进度能够顺利进行。此外,教师应鼓励优生带动弱生,让基础薄弱学生能够更加自信、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提高班级学生数学学习整体水平。这样,无论是基础好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锻炼,实现小学数学教育向着均衡方向发展。
结论:
综上,数学在小学教育阶段,所发挥的教育功能十分显著。不仅能够训练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将小组合作有效应用到数学课堂上,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隋洪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0):70-71.
[2]唐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究[J].学周刊,2016(20):119-120.
[3]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