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因特网的迅猛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即非物质社会)。新技术的无所不在和随机应变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主导结构形式的主要特色。这种巨大的变化不仅激烈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技术特征,也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每一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进而波及到认知和哲学领域。在这个时代,许多学术领域都引发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关于未来的种种振奋人心的见解和惊人想法,展示出这个时代人类智慧的成熟理性和敏锐意识。在设计艺术领域,非物质设计思潮应运而生。它是指设计形态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的转变:即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设计向虚拟产品设计转变;从产品设计向服务设计转变。非物质设计是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因为无论从设计的功能、存在方式、还是产品形式以及设计本质都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熟悉的实物化形态的设计。它不仅创造了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方式,而且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甚至对自身的认知。我们不仅可以在虚拟化的世界中完成设计的创想与后期运行模式,更可以完全独立于物化形态的设计,制造虚拟化的产品。非物质设计思潮的产生,让我们在设计领域的研究有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本文的主要内容: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介绍了非物质设计的现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非物质设计思潮前不久,与非物质设计思潮有着联系两大主流设计思潮;第二章介绍了非物质社会和非物质设计的一些概念;第三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详细叙述了非物质设计;第四章介绍了非物质设计在当代的多元化表现;第五章介绍了非物质设计与文化的联系;第六章介绍了非物质设计的前景,并提出了非物质设计对我国当代设计的一些启示。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0.1 研究的背景0.1.1 社会背景0.1.2 技术背景0.1.3 消费背景0.2 研究的意义0.3 创新点0.4 研究的现状第一章非物质设计前期的两大主流设计1.1 现代主义设计1.1.1 现代主义设计起源1.1.2 现代主义设计与包豪斯1.1.3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体现1.2 后现代主义设计1.2.1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1.2.2 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1.2.3 后现代设计和“孟菲斯”1.2.4 后现代设计特点1.2.5 理解后现代1.3 小结第二章非物质社会与非物质设计的概述2.1 非物质社会概述2.1.1 非物质社会概念2.1.2 非物质社会时代的设计思想转型2.2 非物质设计概述2.2.1 非物质的概念2.2.2 非物质设计理论的发展、演变2.2.3 关于非物质设计深层价值的认识第三章 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透视非物质设计3.1 从微观角度透视非物质设计3.1.1 非物质设计过程中的各要素分析3.1.2 非物质设计中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因素分析3.2 从宏观的角度透视非物质设计3.2.1 正确认识非物质主义设计观3.2.2 非物质设计的层次分析3.2.3 非物质设计特征3.2.4 非物质设计的优越性及其弊端3.3 小结第四章 非物质设计在当代的多元化表现4.1 人机界面设计4.1.1 设计界面的分析4.1.2 设计界面的应用方法4.2 虚拟现实设计4.3 人性化设计4.4 高新技术和革新设计4.5 重视民族文化设计4.6 小结第五章 非物质设计与文化的联系5.1 设计的非物质性与文化5.1.1 文化和非物质性具有一致性5.1.2 文化形成非物质需求补偿和满足系统5.2 设计追随文化5.2.1 设计追随文化是非物质设计的基本原则5.2.2 设计追随文化也是理解非物质文化的方法第六章 非物质设计前景及对我国当代设计的启示6.1 非物质设计发展前景6.1.1 非物质设计自身的生命力6.1.2 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前景6.2 非物质设计对我国当代设计的启示6.2.1 非物质设计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和应注意问题6.2.2 非物质设计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化振兴6.2.3 积极应用非物质设计理论进行设计6.2.4 积极把传统文化融入我国当代设计6.3 小结结语致谢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清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非物质社会论文; 非物质设计论文; 文化论文; 启示论文;
非物质社会背景下的设计新潮 ——基于非物质设计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