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娱乐疗法辅助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43例

工作娱乐疗法辅助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43例

一、工娱疗法辅助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43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彬彬[1](2021)在《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6月~2019年12月,选取在金坛区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比较分析本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采取简易应对式问卷、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SSSI、SANS、BPR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采取心理疗法,效果肯定,弥补了单纯药物治疗的局限性,更进一步稳定患者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刘合懿,林琎,何令,李建平,丁济菊,邹练武[2](2020)在《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工娱疗法,记录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社会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42/45)显着高于对照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SSI评分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工娱治疗有利于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社会功能康复效果。

徐振连[3](2020)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家庭病床模式下,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为将来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工作提供借鉴与支持。方法将82例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是家庭病床普通服务组[1](对病情稳定后居家继续治疗的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我院的精神科主治医师定期到患者家中免费提供药物,询问患者病情有无波动及有无口干、便秘、流涎、体位性低血压等各种药物副反应,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家庭病床普通服务基础上的综合性康复治疗组,康复医师在综合性康复治疗前及综合性康复治疗后4、8、12周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不同时间点(综合性康复治疗前及综合性康复治疗后4、8、12周末)间SDSS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42.974,P<0.001),随着综合性康复治疗时间的延长,SDSS评分逐渐降低;经检验不同组别(观察组、对照组)间SDSS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074,P=0.027),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综合性康复治疗前、4周末,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不同时间点(综合性康复治疗前及综合性康复治疗后4、8、12周末)间ADL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22.574,P<0.001),随着综合性康复治疗时间的延长,ADL评分逐渐降低;经检验不同组别(观察组、对照组)间ADL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138,P=0.045),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综合性康复治疗前、4周末,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不同时间点(综合性康复治疗前及综合性康复治疗后4、8、12周末)间PSP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75.986,P<0.001),随着综合性康复治疗时间的延长,PSP评分逐渐升高;经检验不同组别(观察组、对照组)间PSP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466,P=0.022),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综合性康复治疗前、4周末,两组患者的PS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较明显的改善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衰退状态如自理能力差、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2、综合性康复治疗有效的提高了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增强了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信心。3、综合性康复治疗增强了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职业能力和家庭职能。使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得到明显改善。4、综合性康复治疗改善了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了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为他们更好的重返社会创造了条件,此研究也可以为社会病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提供借鉴。

张映虹,李义会,刘继[4](2019)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中辅助音乐疗法对其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过程中辅助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MECT,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助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负性情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认知功能[连线试验(TMT)错误次数与耗时]及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指数B量表(LSIB)],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SCL-90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恐惧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t=22.867,11.991,18.559,16.972,6.212,5.653,9.245,17.611,4.645,10.273,11.895,3.355,2.186,4.070;P<0.05),且试验组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t=-6.253,-2.924,-5.266,-6.339,-2.061,-2.128,-4.229;P<0.05);两组SCL-90中人际交往、敌对因子得分干预前后均无显着差异;两组A、B图TMT错误次数与耗时均较治疗前显着减少(t=6.437,5.046,9.238,6.267,5.111,3.410,8.582,3.328;P<0.05),且试验组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t=-2.099,-2.233,-2.459,-2.241;P<0.05);两组LSIB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t=5.728,3.720;P<0.05)且试验组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t=2.008,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烦躁不安、呼吸暂停时间延长、记忆障碍、头晕不适、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胸前区大片红疹)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MECT治疗过程中辅助音乐疗法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和生活满意度。

旷战[5](2017)在《个体意库、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 ——基于精神科医患会话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基于自建口语语料库,结合教育社会学、话语分析、精神科医学等学科特点,主要运用个体化理论、合法化语码理论、评价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精神科医患会话场域实践中,医生如何调动个体意库中的社会符号资源,从而实现身份的拓扑性动态建构以及与患者的情感绑定。进入21世纪,系统功能语言学所面临的挑战是开发新的视角研究语义资源的使用,主要考察语篇变异与语言使用者变异;前者聚焦语义资源使用,后者关注个体运用语义资源协商建构身份。国内外学者从语言学的不同领域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等对身份展开研究,都取得了各自学科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在理论视角、资源表征、机构话语以及关于知识、情感、权势的生产性在身份建构中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仍亟待加强,未形成一个微观与宏观、分析与阐释融合起来的层级—功能分析模式等。以上不足是本研究的理论考虑,而伴随着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代的到来,医患矛盾和精神健康问题大量涌现是选择精神科医患话语研究的现实动力。作为特殊机构性话语,精神科医患会话具有不同于日常话语的个体意库资源、话语身份、话语策略、权势关系、语域特点、语类结构等。医生本身既是可靠的诊断工具,也是有效的治疗工具;发挥其诊断和治疗功效,无疑需要建构得体的社会身份与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实现。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资源所体现出的总体话语特征是什么?(2)精神科医生构建了哪些类型的具体身份,如何运用个体意库中的情感资源来实现与患者的情感绑定?(3)精神科医生建构身份所借助的社会符号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文章从词汇语法、语篇语义、语域、语类四个层级对真实语境下的精神科医生话语进行描写、分析与阐释;将系统、语篇和语言使用者以及实现化、示例化、个体化三者有机地结合,将语篇分析与功能分析融为一体。通过“田野调查”,共收集80场有效医患会话,在此基础上转写成215,372汉字的小型语料库。接着,对该语料库相关参数进行赋码、标注、提取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如下:1.词汇语法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权力词汇属于典型性词汇语法资源。它涵盖精神分裂症症状与药物名称。阳性症状如幻觉与妄想出现频率较高,其中幻觉比例为56.1%,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典型症状,阴性症状出现比例较低;而抗精神病药物以第二代药物为主,如利培酮、氯氮平、丙戊酸镁等,前两者比例达49.3%。这些表征专门性知识语码的权力词汇在建构医生“内行”、“专家”、“权威”等“控制型”身份的同时,也体现出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较强的知识语码潜势。称呼语资源中的零称呼语、亲属称呼语、职衔以及机构身份称呼语、机构称呼语占97.7%;姓名称呼语、通用称呼语、拟亲属称呼语占2.3%;变异式人称代词占3.7%。整体而言,医生话语正式程度较低,呈现出平等、轻松、亲切的谈话氛围,有助于与患者建立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借助这些指称性情感资源,精神科医生建构了“熟人”、“同伴”、“关心者”、“帮助者”、“评价者”等“关系型”身份,较好地实现了医患之间的情感绑定。研究发现及物性系统资源中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为识解医生经验的主要过程,也是医生建构身份的基础,三种资源占及物性资源的比例为73.6%,它在体现出话语客观性、权威性、有说服力等特点的同时,也体现出医生“检查者”、“组织者”、“评价者”等身份特征。2.语篇语义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评价系统侧重“人”,协商系统侧关注“际”。协商系统主要借助语气资源实现,精神科医生话语中疑问、陈述、祈使、感叹四种语气资源所占比例分别为73.5%、25.3%、1.0%、0.2%,精神科医生对疑问句使用体现出“个体化”权力语法的特征。其中是非疑问句占60.2%、特指疑问句为38.1%、选择疑问句为1.7%。精神科医生所处的情景语境之一是面对各种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对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等语气资源的灵活使用,精神科医生在封闭和开放语气系统之间把握着对话题与话轮的控制,显示出她作为“提问者”、“检查者”、“组织者”等身份特征。无标记陈述句占50.1%;有标记陈述句占49.9%,两者比例大致相同。通过陈述句资源,精神科医生建构的是“知者”、“权威”等身份,它表明医生在客观陈述事实以增强话语可信度的同时,也在弱缓解机构性话语语气,营造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祈使句出现频次很少则体现医患之间的语旨特征——较为平等的权势关系。医生话语中感叹句表达平等、友好的气氛,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体现出医生“积极评价者”的身份;句末语气词这些情感性资源的大量使用大都体现出委婉、平等、商榷的语气,体现出医生尝试弱化其权势身份的话语特征。医生话语中消极态度资源要远高于积极态度资源,前者占70.3%,后者为29.7%,以消极判断和鉴赏资源居多,建构出医生“检查者”、“诊断者”、“评价者”等身份特征。介入资源涵盖投射、情态、让步;投射中二声资源出现次数最高,达536次,占66.3%;情态资源以中低值道义型情态为主,占79.3%;让步资源有15种。通过对这些介入资源的使用,医生提升了话语的对话性、协商性,弱化了机构身份,拉近了与患者的情感距离,建构了“引导者”、“建议者”、“安慰者”等身份。级差资源以2455次高频出现,其中语势和聚焦资源分别占53.4%和46.6%。借助级差资源的强化或锐化,医生最大程度实现与患者的价值联盟与情感绑定。3.语域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语域包括语场、语旨、语式三变量。语场主要体现出认知词汇密度在不同语类阶段的高低变化,如“精神科症状学”、“精神科病理学”、“精神科药物学”等知识语义域权威彰显的语场特点,也体现医生“知识权威”的身份特征。话轮长度、语篇长度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医患之间较为平等的权势身份关系;而医生对修正、打断、回述等话语方式的调配再次体现其“权威”身份的主导地位;更体现医患互动的合作性、亲和性、生产性,“情势”大于“权势”,“知识权势”的生产性是实现医患情感绑定的保障。一致的语旨特点则体现医患之间“熟人”的身份关系。语式中情景式与隐喻式的语码转换是医患双方情感绑定的情感资源,是话语产生与识解的社会语境因素,体现了医生个体意库中较强的知者语码潜势。它拉近了双方之间的情感距离,建构了医生“老乡”、“关心者”、“引导者”等身份。4.语类资源、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语类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典型性的分类方式,也是重要的社会符号资源和话语策略。借助个体意库中的语类资源如语类阶段、基本语类、语类成分,精神科医生建构了“宏观语类身份”。该身份并非某个单一的、具体的身份,而是基于宏观语类目的而建构的“一系列身份的集合”。它基于拓扑学视角,以知识语码与知者语码为参数,将精神科医生身份划分为知识型、控制型、互动型、关系型四种类型,并由“教育者”、“专家”、“权威”、“倾听者”、“保密者”、“老乡”、“同伴”、“安慰者”等一系列具体身份而示例化。类型学视角不能呈现这些建构身份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而拓扑学则弥补了这一不足。我们将拓扑性身份定位为“一系列典型性的和边缘化的身份所形成的连续统”。它体现身份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逻辑连通性和语类目的导向性等特点。这些建构精神科医生身份的个体意库语类资源在实现与患者价值联盟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患之间的情感绑定。本文对精神科医生如何调动个体意库资源来实现身份拓扑动态建构以及与患者情感绑定进行考察、分析、阐释,提出了“宏观语类身份”的概念,拓展了身份建构个体化研究的资源表征,彰显了知识与情感在个体化身份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强调“权势”的生产性、创造性,这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身份建构研究,也可以帮助精神科医生更好地调动个体意库资源来建构恰当的话语身份,实现与患者的情感绑定,提高诊疗效果,减少乃至消弭医患冲突。

陈海兴[6](2016)在《综合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1年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损害、冲动攻击、情感症状,其中认知功能的损害常常是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丧失的最主要原因,然而目前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仍不理想。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综合康复治疗,评定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作用效果,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并为有关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后续研究提供新视野,从而探索一种轻松,依从性高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方法。方法依据精神障碍统计与诊断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选取我院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各30例。入组当天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全面的精神科检查和体格检查。在基线和第6个月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MCCB)评定每位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TESS评估副作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患者的阴性症状。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视频游戏、拼图游戏、认知学习、工娱疗法、健康教育,统计上采用常用的SPSS软件16.0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若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即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组间的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如果计量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则可以采用中位数来表示,组间比较可以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结果综合康复治疗前MCCB,SANS,TESS评分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康复治疗后观察组MCCB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SS评分两组相近无统计学意义。MCCB评分两组均随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SANS评分有降低趋势。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说明该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和保持,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措施。

穆前进[7](2016)在《工娱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工娱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0例慢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工娱疗法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量表(PSP)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在口服利培酮片基础上,采用工娱疗法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辅助治疗。

陈海兴[8](2016)在《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6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ANSS、SAP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PANSS评分降低更明显,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SANS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均<0.01。两组治疗后MCCB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结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

李伟[9](2015)在《十味温胆汤镇静作用及其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十味温胆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实验1采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方法,测定受试小鼠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观察十味温胆汤对戊巴比妥钠阈剂量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实验2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110mg/kg)方法,测定受试小鼠惊厥潜伏期和存活时间,观察十味温胆汤对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的影响,以探讨十味温胆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的影响。实验3采用帕吉林皮下注射(75mg/kg),再腹腔注射5-羟色氨酸(20mg/kg)的方法,观察模型小鼠5min内甩头次数;实验4建立隔离孤养小鼠攻击行为模型,观察十味温胆汤对模型小鼠攻击行为的影响。通过以上实验探讨十味温胆汤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相关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实验1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十味温胆汤组、艾司唑仑组小鼠睡眠潜伏期皆明显缩短(P<0.05,P<0.01),且以艾司唑仑组为优(P<0.01)。与空白组相比,十味温胆汤组、艾司唑仑组小鼠睡眠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以艾司唑仑组为优(P<0.01)。实验2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十味温胆汤、苯妥英钠组小鼠惊厥潜伏期、存活时间皆显着延长(P<0.01,P<0.05),且以苯妥英钠组为优(P<0.01)。实验3结果显示,给药第3天、10天十味温胆汤组、氟哌啶醇组小鼠甩头次数与给药前相比皆显着减少(P<0.01);给药第10天以上两组小鼠甩头次数与给药第3天相比亦均减少(P<0.05,P<0.01)。给药第3天、第10天组间比较,十味温胆汤组、氟哌啶醇组小鼠甩头次数与模型组比较皆显着减少(P<0.01),但氟哌啶醇组更为显着(P<0.05,P<0.01)。实验4结果显示,给药前各组小鼠攻击行为评分均无显着差异。给药后与模型组相比,十味温胆汤组、丁螺环酮组攻击行为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且以丁螺环酮组为优(P<0.01)。组内给药前后比较,攻击行为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十味温胆汤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减少精神分裂症行为学实验模型小鼠甩头次数及攻击行为。

蔡霞[10](2013)在《工娱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工娱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口服,首次剂量为25 mg/次,2~3次/d,逐渐增加至180 mg/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工娱疗法,制定工娱疗法一周计划表,患者每日按照计划表进行治疗,均治疗16周。两组使用精神症状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S)评价患者治疗第4、8、16周的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第16周BPRS、SANS、CGIS及ADLS减分率对照组分别为(14.87±5.73)%、(21.67±7.87)%、(5.24±3.25)%、(4.12±2.61)%,实验组分别为(20.43±6.74)%、(33.21±14.21)%、(8.21±2.21)%、(7.18±3.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5、4.493、4.779、4.678,均P<0.05)。结论工娱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值得推广。

二、工娱疗法辅助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4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娱疗法辅助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43例(论文提纲范文)

(1)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的SSSI、SANS及BPRS评分比较
    2.2 治疗前后患者简易应对式问卷的评分比较
3 讨论

(2)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2.2 社会功能:
3 讨论

(3)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入组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脱落标准
        1.4 分组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评定
        2.2 研究工具
        2.3 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
        2.4 家庭病床服务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观察组与对照组 SDSS 量表比较
    3.观察组与对照组 ADL 量表比较
    4.观察组与对照组 PSP 量表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4)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中辅助音乐疗法对其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MECT
        1.2.2 音乐疗法
        1.2.3 评价方法
        1.2.4 观察指标
    1.3 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满意度比较
    2.4 两组MECT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5)个体意库、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 ——基于精神科医患会话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与工作假设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2.3 工作假设
    1.3 术语界定
        1.3.1 个体意库、文化意库与示例化
        1.3.2 耦合、意义综合体与绑定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语料来源与收集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步骤
        1.4.5 语料转写与符号说明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论文框架与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语言资源与个体身份建构
    2.3 身份建构研究概述
        2.3.1 身份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路径
        2.3.2 身份建构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2.4 医患会话研究回顾
        2.4.1 医患会话的医学研究方法
        2.4.2 医患会话的语言学研究方法
        2.4.3 医患会话的身份研究
        2.4.4 医患会话研究的不足
    2.5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理论与思想
        3.2.1 元功能思想
        3.2.2 系统理论
        3.2.3 层级理论
        3.2.4 语境思想
        3.2.5 建构主义
    3.3 个体化理论
        3.3.1 个体化理论溯源
        3.3.2 个体化层级与身份建构
        3.3.3 个体化视阈下的身份建构研究
        3.3.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的建立
    3.4 合法化语码理论
    3.5 评价理论
    3.6 批评话语分析
    3.7 模式建构与研究思路
    3.8 小结
第4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词汇语法资源
    4.1 引言
    4.2 权力词汇资源
        4.2.1 精神分裂症症状
        4.2.2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4.2.3 权力词汇与身份建构
    4.3 指称资源与情感绑定
        4.3.1 称呼语资源
        4.3.2 人称代词资源
    4.4 及物性资源
        4.4.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
        4.4.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及物性资源
    4.5 小结
第5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篇语义资源
    5.1 引言
    5.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协商资源
        5.2.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气系统
        5.2.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气资源
    5.3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评价资源
        5.3.1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系统
        5.3.2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态度资源
        5.3.3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介入资源
        5.3.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级差资源
    5.4 小结
第6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域资源
    6.1 引言
    6.2 马丁的语域理论模型
    6.3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场资源
        6.3.1 词汇密度
        6.3.2 语义域与权威身份建构
    6.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旨资源
        6.4.1 地位
        6.4.2 一致
    6.5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式资源
        6.5.1 语码转换
        6.5.2 语码转换与情感绑定
    6.6 小结
第7章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语类资源
    7.1 引言
    7.2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类研究
        7.2.1 韩礼德与哈桑的语类研究
        7.2.2 马丁的语类研究
        7.2.3 宏观语类分析方法
    7.3 精神科医患会话的宏观语类结构
        7.3.1 宏观语类与语类阶段
        7.3.2 语类阶段目的与基本语类
        7.3.3 精神科医患会话语类结构
        7.3.4 精神科医患会话语类特点
    7.4 精神科医生个体意库中的宏观语类资源
        7.4.1 宏观语类资源与宏观语类身份
        7.4.2 检查开始语类阶段
        7.4.3 病史采集与专业检查语类阶段
        7.4.4 诊断陈述与治疗建议语类阶段
        7.4.5 检查结束语类阶段与情感绑定
    7.5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主要研究发现
        8.1.1 精神科医生话语的总体特征与身份特征
        8.1.2 个体意库资源与情感绑定
    8.2 研究创新与启示
        8.2.1 研究创新
        8.2.2 研究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精神科医患会话音频转写
附录二 精神科医患会话附码标注
附录三 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记录

(6)综合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1年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1.2 纳入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评估前准备
    1.2 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
        1.2.2 研究方法
        1.2.3 观察指标
        1.2.4 评估工具
        1.2.5 统计分析
二、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2.1.1 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对比
        2.1.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其他基本资料对比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2.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MCCB总分比较
        2.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及随访后MCCB各维度评分差比较
        2.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阴性症状及PANSS评分比较
    2.3 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的评估
三、讨论
    3.1 视频游戏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可能的机制
    3.2 康复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优势
    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工娱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变化情况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个体和社会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8)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治疗方法
    1.3相关指标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精神症状比较
    2.2两组认知功能比较
3 讨论

(9)十味温胆汤镇静作用及其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
    3.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4.十味温胆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十味温胆汤对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实验二 十味温胆汤对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实验三 十味温胆汤对5-HTP所致小鼠5-HT症候群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实验四 十味温胆汤对隔离孤养小鼠攻击行为模型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工娱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工娱疗法辅助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4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 王彬彬. 心理月刊, 2021(02)
  • [2]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J]. 刘合懿,林琎,何令,李建平,丁济菊,邹练武. 临床医学, 2020(08)
  • [3]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家庭病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D]. 徐振连. 青岛大学, 2020(01)
  • [4]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中辅助音乐疗法对其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张映虹,李义会,刘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09)
  • [5]个体意库、身份建构与情感绑定 ——基于精神科医患会话的个案研究[D]. 旷战. 西南大学, 2017(10)
  • [6]综合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1年随访研究[D]. 陈海兴.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7]工娱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J]. 穆前进. 中国民康医学, 2016(06)
  • [8]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J]. 陈海兴. 山东医药, 2016(04)
  • [9]十味温胆汤镇静作用及其对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D]. 李伟.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15(05)
  • [10]工娱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J]. 蔡霞. 社区医学杂志, 2013(21)

标签:;  ;  ;  

工作娱乐疗法辅助利培酮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4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