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80后”写作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学、文化现象,虽然出现只有短短的几年,但其展现的文学、文化影响力无疑表明了“80后”写作的艺术价值和成为新的学术点的可能。本文针对“80后”写作中最有影响的青春叙事,从社会学、文化学、文本叙事的视角分析了其命名、流变和出现的历史文化语境、叙事的青春情绪要素和后现代指向性,并探讨了如何才能超越自我、升华到更高艺术境界。“80后”写作出现的背景是中国转型期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计划生育政策、市场经济建设和电视、网络等现代文化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后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文化主流。经济、文化转型形成的合力共同影响“80后”和“80后”写作的发展。“80后”写作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是青春成长叙事。翻开一篇篇书写青春的文字,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是“80后”以“率性”“真诚”的青春姿态写就的生命成长体验。由于成长环境的独特和青春本性的敏感,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忧郁”、“爱情”、“叛逆”、“残酷”等青春情绪和青春形象一起织就了“80后”青春叙事的话语系统。“80后”写作在后现代消费文化语境下粉墨登场,后现代的平等、个性、世俗使“80后”写作特别注重自我经验表达,用异彩纷呈的狂欢式语言纵情书写物质欲望和身体情绪,用鲜艳精美的图像文本冲击读者的视觉神经,用自我复制和拼贴写作的套路弥补文学想象缺失和青春资源有限带来的不足,具有明显的欲望消费和大众倾向。“80后”写作对“80后”当下生命体验和青春情绪的书写为当代文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但是,过于商业化、人文精神缺乏和代际隔阂阻碍了“80后”写作的超越。文学需要心灵体验与诗性表达,缺少生命与内在精神冲动的文学难有超越发展的未来。只有在文化商业中获得艺术独立与自我、在艺术沉静中回归人文和诗意、在代际沟通中取得和谐与谅解,“80后”写作才能升华到更纯粹、更理性的写作状态,才能有一个更好的艺术未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我之器,日本匠人文化及其借鉴[J]. 杭州(我们) 2016(03)
- [2].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J]. 科技视界 2018(29)
- [3].泰国“后现代”电影《鬼妻的丈夫》[J]. 世界文化 2018(07)
- [4].绘画语境下的“做”与“写”[J]. 中国艺术时空 2017(01)
- [5].新媒体传播中的“后现代”特征[J]. 电视指南 2017(07)
- [6].后现代语境下的穿越剧解读[J]. 电视指南 2017(15)
- [7].文献摄影——从现代到后现代[J]. 明日风尚 2020(09)
- [8].从“现代”到“后现代”的班级管理转向[J]. 江苏教育 2017(23)
- [9].后现代的视觉幻象与形象工业[J]. 文化研究 2016(02)
- [10].“泛审美”视阈下的中国都市电影形态[J]. 思想与文化 2016(02)
- [11].后现代的诗[J]. 优品 2017(03)
- [12].诗学札记[J]. 朔方 2017(04)
- [13].西方历史语境中的“感性”探析——论感性的禁锢与狂欢[J]. 赤子(下旬) 2016(11)
- [14].刍议《坠落的人》的后现AI写作作技巧[J]. 芒种 2017(06)
- [15].新媒体影像的艺术特征研究[J]. 知识文库 2017(14)
- [16].人类遗迹[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7(09)
- [17].病愈宝宝的“后现代”生活[J]. 时尚育儿 2013(02)
- [18].后现代[J]. 晚报文萃 2009(12)
- [19].怎么弄都行——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现代方式[J]. 画刊 2008(11)
- [20].“后人类时代及其状况”专题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1].从现代到后现代:浅论艺术与技术的关系[J]. 美术观察 2020(07)
- [22].“后现代”内涵与前景构想[J]. 外国美学 2013(00)
- [23].后现代风暴中都市艺术家的主体迷思[J]. 美术观察 2014(03)
- [24].后现代营销与现代营销的比较研究——基于4Ps的分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05)
- [25].欧美的后现代营销[J]. 销售与市场 2008(11)
- [26].浅析后现代企业的文化与品牌管理[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 [27].艺术传媒中的后现代怀旧印象——以《辛普森一家》为例[J]. 今传媒 2018(02)
- [28].对话的魅力——后现代心理教练技术[J]. 小学时代 2019(19)
- [29].后现代“误构”模式与人文主义教育初探[J]. 教书育人 2009(15)
- [30].后现代教学文化分析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探索[J]. 青春岁月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