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不完的“无间道”(论文文献综述)
慕白[1](2020)在《我相信这些都是真的》文中研究表明
李思韵[2](2020)在《构式“X什么(Y)+都+Z”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文中提出构式“X什么(Y)+都+Z”具有口语色彩,留学生在习得该构式时出现较多偏误。本文以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构式“X什么(Y)+都+Z”的构件“X”“什么”“Y”“都”“Z”及构式整体进行描写,并在偏误理论指导下对留学生习得该构式的偏误进行类型和来源的分析。同时,我们考察了目前十二个系列的对外汉语教材在该语法项目上的编写,根据“构式——语块”教学法编写教案,并根据该教案进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证研究。为减少偏误、提升教学效果提出了教学建议。首先,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构式“X什么(Y)+都+Z”做出分析。句法方面的特点是,该构式中X可由行为他动词、涉动介词和动补短语组成,后面可接语气助词“了”;该构式中的疑问代词“什么”为其非疑问用法;Y与X可以构成动宾短语,Y一般在其中充当受事宾语或中性宾语,Y还可由定中短语组成,构式“X什么(Y)+都+Z”所在句的NP可置于Y后;“都”总括“X什么Y”所指的全部对象,表示轻转义时与“也”可互换,“都”侧重于表总括义,“也”侧重于表相同义,且“也”具有委婉语气;Z主要由谓语或宾语组成,一般构成“助动词+谓语动词”的形式。语义方面,本文认为该构式具有三种构式义,即泛指轻转义、主观性、绝对性。语用方面,本文认为该构式属于口语语体,且具有辅助性的表达功能和强调焦点信息的功能。其次,本文对留学生习得构式“X什么(Y)+都+Z”的偏误进行了分析。以该构式的本体研究为基础,我们将偏误类型分为三类:构成构式的构件偏误、构件间关系偏误和构件与句子之间搭配的偏误。而不同类型偏误的产生原因,本文从三方面即构式“X什么(Y)+都+Z”的特殊性、教师教学方面、学生学习方面做出了阐释。最后,本文对构式“X什么(Y)+都+Z”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建议。通过对十二个系列教材的调研分析,总结出教材在该语法点编写上的五个特点,针对目前的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构式——语块”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设计,按“构式义分析——内部语义配置结构分析——语块链分析”的顺序进行教学,将该构式分为五个部分,即“行为动作”“什么”“行为动作的对象(可省)”“都”和“主观评述”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将教学方案进行实证研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实验,调查结果表明,“构式——语块”教学法有助于降低偏误,提高学习效率。
赵宇霄[3](2019)在《从《中国有嘻哈》看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整合与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中国有嘻哈》的播出使嘻哈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经过与市场和主流文化的博弈,最终被主流文化整合,由“边缘的”“颠覆的”“抵抗的”形象变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研究青年亚文化不但可以把握青年群体的心理动向,及时对其正确引导,还可以掌握市场发展方向,了解市场经济发展与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青年亚文化在我国社会环境中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多元化发展。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内容分析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嘻哈文化和《中国有嘻哈》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青年亚文化的特点,研究嘻哈文化被整合的具体过程,以及嘻哈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得出,嘻哈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通过《中国有嘻哈》的播出,已经与我国的主流文化相融合,变成流行文化的一种,但是为以后其他类型的青年亚文化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有着开创性的意义。从嘻哈文化登陆中国大陆一直到2017年,嘻哈文化一直是小众的、地下的青年文化,直到《中国有嘻哈》的播出,使嘻哈文化成为了时尚的、流行的文化,深受年轻人的追捧。一旦青年亚文化的范围扩大,市场介入,必然会引起亚文化的转向。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与本文相关定义和概念,第三部分主要从《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中分析出青年亚文化呈现的特点。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国有嘻哈》被整合的具体过程。第五部分结论与思考,主要对全文的概括和经过研究后笔者的思考。
操良应[4](2015)在《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在现实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和考场作文写作中,记叙文的地位一步步降低,教师不肯花大力气教,学生学不会写不好。通过调查,笔者了解了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困境)及其原因,结合自身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尝试,学习他人经验,寻求解决记叙文写作教学困境的对策。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分析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对当前研究情况进行介绍和简评。第一章针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从阅读状况、写作习惯、记叙文写作难点、教师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梳理出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章从记叙文体难点、学生体验空间受限、高考功利主义教学手段和教师作文评价思维固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高中记叙文教学困境的成因。第三章从激发学生着眼个性化体验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借助流行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灵感、指导学生小处着眼写记叙文、注重学生记叙文写作评价体系建立等四个方面阐述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改进对策。结语部分简述本文研究重点,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本人的希望。
邓珊珊,彭在钦[5](2014)在《社会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对话——《无间道》与《无间道风云》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华语电影市场浮躁的背后,如何在保持本土特色文化语境的同时,也能达到与世界文化语境的融合交流和平等对话?这才是在意识形态下对国家软文化语境建构的正确价值取向。在类型电影演绎了百年后,叙事策略的疲软已经显现。对"洋为中用"或是"中为洋用"这个命题的处理如同双刃剑,是一个异化与同化的过程。把香港原创的警匪片《无间道》系列同经过了美国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翻拍后的黑帮片《无间道风云》进行比较,为现下华语电影走出困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案例。
顾尔伙[6](2014)在《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文中指出口头论辩是东西方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历史上,中国、印度和古希腊都出现过规模宏大的论辩思潮,形成了世界古代三大辩学体系,中国的名辩学、印度的因明学和古希腊的逻辑学。从论辩与心智关系来看,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从论辩的角度来关注现实生活,人类思考就是一个“内在论辩”的过程。既然人类的心智具有论辩性,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心智,具有论辩性的心智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得到充分发展。真正的思想是对话,对话是人类认识自我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真正的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克智活动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研究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无论对人类教育本质认识,还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上无数名哲对对话教育进行探寻,从而为对话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辩逻辑不同于形式逻辑,它是一种基于生活的“非形式逻辑”。以心理学为代表的已有研究由于学科分野和研究方法的局限,对对话教育中的心智发展,特别是对论辩性对话教育中的思维发展,目前缺乏完整而细致的深入研究。作为一种论辩性的对话教育,克智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论文以克智为个案,在克智活动中观察“心”的运作,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了“人在论辩中的存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这一关系到“论辩—思考”之间关系,涉及到“彝族人精神世界如何生长”的基本问题,用“兴”、“忆”、“衍”、“生”、“理”、“律”等几个概念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深化对人类教育史上“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这个命题全面动态的理解。论文在实地考察克智活动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各学科对人类对话及其对话教育的研究,指出各自的贡献与局限,根据历史研究和克智活动的实践逻辑,给出自己的研究框架。对克智活动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描述,指出了克智活动可能起源于“歌场制度”。用“智慧的欢歌”总结了克智活动智慧之“理”和欢歌之“情”的双重本质。研究问题决定研究方法。论文主要采取个案研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凉山彝区跟踪克智能手,记录一个克智能手自述的学习克智的个人历史,在论辩过程中自然观察克智能手“心”的运作,以该克智能手与其他能手的论辩场面为文化样本,通过文化样本的口语报告分析,来考察克智能手是如何把知识化为智慧,从而发展自己精神世界的。论辩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克智活动作为一种对话性的实践,活动前与世界对话,活动中与他人对话,活动后与自己对话。研究发现:知识库的形成是对话教育的前提。论文通过口述研究详细描绘了知识库形成过程,分析了克智能手的知识结构。通过克智活动过程的细致观察,论文深入解析和总结了克智活动中心智发展的六维模式:“兴”、“忆”、“衍”、“生”、“理”、“律”。“兴”就是克智活动中论辩意向性的开启;“忆”就是克智活动中对已有“知识库”的准确再现;“衍”就是克智活动中联系现实情境进行推衍;“生”就是克智活动中新旧知识之间通过变异进行创造;“理”就是克智活动中思维结构的条理化;“律”就是克智活动中思维逻辑的诗性表达。论文对田野跟踪对象沙马阿那的口头论辩报告进行话语分析,并和其他辩手进行了对照研究。包括:一个克智能手与另外一个能手之间论辩词的传递;一个克智能手对某一特定史诗章节的多次演述之间的不同;某一史诗章节在一群能手全部演述篇目中的变化等。得出:从教育意向性的开启到诗性表达,克智活动中论辩词的程式频度较高。克智活动过程就是一个即兴创造的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即兴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变”与“不变”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范畴化和特殊化是克智活动中即兴创造的主要策略。比如作为克智活动教育意向性开启的主客方相互问候环节中,变化的是人们身边代表角色性的名字和标志之词:蕨箕坪的雉鸡,竹林边的锦鸡,森林里的熊,高山上的鹿,岩脚下的蜜蜂,大河边的水獭,院坝外的白狗,院坝内的肥猪,屋檐下的花阉鸡,屋里的姑娘,客席上的小伙等,不变的是他们的行动或功能性之词:平安否、吉祥否、真好客、莫嚷、寒暄语,其不变的目的或者功能是欢迎客人的到来。克智活动集中流露了彝族人运思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思维方式:释源-述原思维方式;对立-辩证思维方式;追根-叙谱思维方式。论文对克智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认为对话教育是一个集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学习历史、培育人文四位一体的教育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克智活动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得出:克智活动中“兴”、“忆”、“衍”、“生”、“理”、“律”等之间不是简单的一比一关系,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六个维度共同构成了对话教育模式。论文最后认为,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知识的递增与如何加工、处理和运用这些递增知识的智慧之间形成尖锐矛盾,成为教育的根本问题,我们教育应该从“知识”转向“智慧”,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教育,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克智活动,这种基于生活的对话教育对我们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人类心智的发展具有“论辩性”,论辩性心智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对话的形式;真正的思想是对话,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对话的形式发展完整的人;有效的对话教育应该在博弈中发展人的心智:知识在对话教育中得以积累,历史在对话教育中得以传承,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教育中得以生成,人文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得以培育。
周营[7](2014)在《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文中研究表明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历来是我国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交叉于文学和电影剧作理论研究的综合问题。现实中的人是复杂的,电影又恰恰是表现人与人性的,所以电影创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在某些程度上说决定了影片的艺术品格。尤其是反面人物形象,因其独特的内在品质及错杂的性格,使影片的故事情节构成一种戏剧冲突对立状态下的动态平衡,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交锋也使影片更具戏剧张力。反面人物,是相对于正面人物而言的,他们违背了人们心目中善良的标准、违背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准则及法律规范;反面人物又是一个流动变化和相对的概念,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反面人物的存在依据及对其立场判断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够成立。同时,对反面人物内心活动及性格形成的刻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问题与矛盾,揭示真实生活的多义性,引起观众的反思。这便是反面人物在电影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反面人物的界定是在对为人“好”与“坏”的判断标准之下进行的,在其形成之初就带有一定的主观印象。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不仅影响了国人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判断,还影响了中国电影宣扬正义、惩恶除奸的总体价值走向。观众对角色的解读有了预设的立场,主要源自创作者更多的是对既定结果的认同而忽略了角色“好”与“坏”形成过程的塑造,“好”与“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刺激的诱因,这是角色形成的深层意义,也是使角色性格丰满立体的重要依托,如果失去了这一表现阶段,影片对人物角色的界定就会死板且失准,形成一个模式化的象征符号。文学是人的文学,电影是人的电影,避免简单化的构成,使人回归为“人”,研究并梳理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发展流变是极为必要的。华语电影从诞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无论是文化史观还是中国电影史观,都揭示出中国电影独具的民族特质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新中国诞生之前,中国电影的人物形象是比较单一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或呈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或呈观念由相争到认同的融合状态。在影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服务于不同的叙事需要,因要表现压迫和反压迫的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常常善恶分明,具有脸谱化倾向。而在影片的时空表现上,环境造型为人物造型服务,重指示性而轻表现性,表演程式化、表象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社会现实仅仅规定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现实,这样一来,社会现实就变成一种被缩小的片面的现实,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纲来规定文艺活动,要求文艺作品只能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按照这个理论,所有的对象主体都被规定为阶级观念的符号。这种理论要求人完全适应阶级斗争,服从阶级斗争,一切个性消融于阶级和阶级斗争之中。电影作品作为文艺创作产物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人物形象成为了符号的代言体。而在1949-1979年这个时间段,各种人物形象都成了阶级的代表、路线的代表、政治的象征。反面人物尽可能地集中反动阶级的丑恶特征,汇集反动阶级可能有的恶。一直到新时期,华语影片的反面人物才有了更为深刻和立体的表达。新生代电影人对以往概念化表现反面人物的方式极为不屑,对反面人物的塑造方式更加注重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合理性。他们率先从中国电影的审美传统中脱离出来,彻底打碎了“正面”与“反面”的概念定义,从现代西方的审美观念中汲取营养,关注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记录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凸显的矛盾和困惑,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生存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由于转型期的社会多种思想相互冲击、融合,传统与现代意识互相碰撞,人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有了新的变化,“审丑”和“审美”列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更重视“丑”的表现意义,大胆地呈现从前被批判和被打击的人物,以全新的视角来展现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认同,和过去相比更具有人文关怀性。在这样的创作中,引出了灰色人物,即传统文艺作品人物评价体系中并不覆盖的部分,主要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间临界状态的人物形象。随着电影创作发展的不断成熟,反面人物形象也越加丰满复杂,类别繁多,对于影片的作用也变得立体,因此,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对反面人物的叙述方式也出现多样化的特征。起初,反面人物充当故事情节的简单矛盾源,主要是负责激化事件矛盾、使故事情节紧张、揭露社会问题、服务正面形象的功能性人物。反面人物形象的脸谱化与单一化是此类型反面人物的主要问题。到了80年代中期,人们对充当简单矛盾源的反面人物角色有了深刻的反思,电影人意识到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性,即便是要表现社会中的等级制和阶级斗争思想,也要跳出政治立场的苑囿,重新用客观的角度塑造反面人物形象,使他们在同样充当故事情节矛盾源的同时也变得复杂、立体、合理。这时的反面人物形象增加了隐喻功能,表现社会人复杂而隐秘的个性和情感,从政治发声走向伦理人性。电影人通过反思和深入挖掘,逐渐将单一的政治判断转化为多元的道德判断,再到复杂的人性判断,这种改变表现了大众对反面角色的宽容、理解和隐忍。“新反派”的出现,更是通过不同层次的人物性格弱点隐喻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以及探究人的存在价值。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失了顿悟、自省和批判,那么灵魂将无所依托,生活将失去意义。从第六代导演起,电影作品不再钟情于象征空间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而是关注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或边缘人物的执着与失落,以及在失控的生活节奏下所表现出的狂躁与孤独,重点表现复杂的人性。通过揭示灰色人物混乱的人格人事,深入挖掘当下社会非正义一方丧失道德准则的多方面原因。这些表现灰色人物的华语电影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留足了展示的空间,能够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做深层次的阐释,在表现非正义人生的时候渗入温情与良知,使以往的反面形象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且富有感染力。当前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电影创作者对反面人物理解程度的深浅,决定了反面人物的意义和价值,虽然研究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意识到人物形象单一的问题,也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但是研究与实践仍然分离。当前的电影业有大量的同类型同题材作品扎堆,使人物形象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如果华语电影无法突破反面人物形象的单一性,就无法挖掘电影中现代人的欲望与禁忌。因此,华语电影创作者塑造反面人物形象需要深入生活,零距离感受生活,摆脱先入为主和想当然的处理方式,才有可能使反面人物不依赖于刻意的情节架构和惯性理解模式,而形成一个丰富的、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的生命进程。
徐建军[8](2012)在《出路》文中研究说明时代以及周遭的一切裹挟着我们往滚滚红尘里去了,至于去哪里,则是连"去哪儿"这样火的网站也解决不了的
金枫[9](2011)在《擅用歌词中的道理教育学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十分好听,而且在于它有一种又一种、一句又一句的道理存在,有的让我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有的让我们学会坚强、勇敢……擅用歌词中的道理教育学生,常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纪雪[10](2010)在《无间地狱的身份确认——浅谈《无间道》》文中指出作为2002年以来香港警匪片的里程碑之作,《无间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影片在剧情、导演技巧、演员表演等方面都彰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走不完的“无间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不完的“无间道”(论文提纲范文)
(1)我相信这些都是真的(论文提纲范文)
酒后 |
顽石赋:赤水河、飞云江访石,得句兼赠大解 |
风啊,请你吹慢一点 |
草原日落 |
八百里飞云江 |
告子书 |
东山书院 |
岁末书 |
嘉善,嘉善 |
晋祠览古 |
赠崔完生 |
我是包山底的国王 |
国难日 |
与芷父夜游长江兼致屈原书 |
我出生在一个叫“包山底”的地方 |
我是爱你的一个傻子,包山底 |
比萨斜塔 |
米兰教堂 |
罗马假日 |
天空之城 |
卢浮宫 |
题严子陵钓台 |
三苏墓前 |
玉成于石 |
2018年的我 |
四月十六日西安行 |
六祖寺 |
银屿岛所见 |
访诸暨西子祠 |
飞云江 |
诗 |
夜饮苏州科技城 |
日月山 |
初秋过科尔沁孝庄园 |
我想做一个诗人 |
蜀道难 |
愿你和这世界温暖相拥 |
见诗如面 |
袁枚别传 |
(2)构式“X什么(Y)+都+Z”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构式语法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X什么(Y)+都+Z”及其相关结构的研究 |
1.2.3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构式理论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相关问题 |
第2章 “X什么(Y)+都+Z”的句法、语义与语用分析 |
2.1 构式“X什么(Y)+都+Z”的句法特征 |
2.1.1 “X什么(Y)+都+Z”的整体结构分析 |
2.1.2 “X什么(Y)+都+Z”所在句中NP的分析 |
2.1.3 变项X、Y、Z的分析 |
2.1.4 常项“什么”“都/也”的分析 |
2.2 构式“X什么(Y)+都+Z”的语义分析 |
2.2.1 构式的泛指轻转义 |
2.2.2 构式义的主观性 |
2.2.3 构式义的绝对性 |
2.2.4 与相似结构的表义辨析 |
2.3 构式“X什么(Y)+都+Z”的语用分析 |
2.3.1 语体类型 |
2.3.2 辅助性的表达功能 |
2.3.3 强调焦点信息的功能 |
第3章 “X什么(Y)+都+Z”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
3.1 偏误搜集与整理 |
3.2 偏误类型分析 |
3.2.1 各构件的偏误 |
3.2.2 构件间关系的偏误 |
3.2.3 构件与句间搭配的偏误 |
3.3 偏误原因分析 |
3.3.1 构式“X什么(Y)+都+Z”的特殊性 |
3.3.2 教师教学方面 |
3.3.3 学生学习方面 |
第4章 “X什么(Y)+都+Z”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
4.1 对外汉语教材中对“X什么(Y)+都+Z”的编写 |
4.1.1 “X什么(Y)+都/也+Z”及相似结构的编写情况 |
4.1.2 “X什么(Y)+都/也+Z”在教材中的编写分析 |
4.2 构式“X什么(Y)+都+Z”的教学设计 |
4.2.1 教学设计的理论分析 |
4.2.2 构式“X什么(Y)+都+Z”的教学预设 |
4.2.3 构式“X什么(Y)+都+Z”的教案设计 |
4.3 构式“X什么(Y)+都+Z”的实证研究 |
4.3.1 教学实验背景 |
4.3.2 教学实验过程 |
4.3.3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4.3.4 教学反思 |
4.4 构式“X什么(Y)+都+Z”的教学建议 |
4.4.1 调整教材中对语言点和练习的编排 |
4.4.2 “构式——语块”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 |
4.4.3 注重相似结构的语言点的对比教学 |
4.4.4 引导学生运用语块的方法理解构式 |
4.4.5 注重在情景教学与交际中发现偏误 |
第5章 结语 |
5.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5.2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
5.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留学生习得汉语构式“X什么(Y) +都+Z”问卷调查 |
构式“X什么(Y)+都+Z”的传统教学法教案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从《中国有嘻哈》看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整合与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亚文化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 |
(二)青年亚文化与嘻哈文化 |
1.亚文化 |
2.青年亚文化 |
3.嘻哈文化 |
(三)网络综艺中的青年亚文化 |
(四)《中国有嘻哈》 |
二、《中国有嘻哈》的“青年亚文化”特征 |
(一)外在展现“反叛、抵抗”风格 |
1.logo设计 |
2.舞台设计 |
3.人物造型 |
4.嘻哈仪式 |
(二)内在传递“真实、正能量”精神 |
1.歌词:展现内心世界原创保持real真我 |
2.歌曲:融入中国元素嘻哈努力融入主流文化 |
3.内心情感:追求群体认同重视音乐和感情 |
三、从《中国有嘻哈》看青年亚文化的整合与转向 |
(一)“意识形态”的整合之路 |
1.制造“道德恐慌”树立反面典型 |
2.报道生活细节回归社会角色 |
(二)商业化的逻辑转向 |
1.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转变 |
2.《中国有嘻哈》中青年亚文化意义转变 |
四、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二)思考 |
1.抛除成见接受多样青年亚文化 |
2.把握机遇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一章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 调查说明 |
二 调查情况与分析 |
(一) 高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 |
(二) 高中生写作习惯兴趣调查 |
(三)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难点认知调查 |
(四) 学生对教师写作教学行为的认知调查 |
三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主要困境 |
第二章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困境的成因 |
一 记叙文写作难点的影响 |
(一) 记叙文文体特征认识方面的难点 |
(二) 记叙文选材方面的难点 |
(三) 记叙文构思与行文方面的难点 |
(四) 记叙文表达方面的难点 |
二 学生生活体验空间受限的影响 |
(一) 学业负担过程的影响 |
(二) 快节奏生活与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 |
三 高考指挥棒下功利化语文教学的影响 |
(一) 师生求稳妥思维影响 |
(二) 受取分思维影响阅读教学偏离生活实际 |
四 作文评价思维固化的影响 |
第三章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对策 |
一 着眼个性化体验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
(一) 开展观察周边事物的教学训练 |
(二) 鼓励学生开眼看世界思考自身和现实生活 |
(三) 重视课外阅读的积累和感悟,保持与文字的亲近感 |
二 借助流行文化元素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
(一) 反复观摩,细致刻画 |
(二) 见微知着,品味意韵 |
(三) 潜移默化,移花接木 |
三 小处着眼构思行文表达,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
(一) 小处着眼立意选材,让记叙文好构思、好下笔 |
(二) 小处着眼叙述、描写和表情达意,让记叙文文更美、情更浓 |
四 注重学生记叙文写作评价体系建立 |
(一) 注重评价的有效性,建立学生代表作选辑 |
(二) 返朴当归真:鼓励多元评价,提高写作自信 |
(三) 注重评价的真挚性,用随笔点燃创作激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社会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对话——《无间道》与《无间道风云》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片文本下的叙事辩思 |
二、文化语境下的意识形态的建构 |
三、华语电影中“好莱坞模式”下的反思 |
(6)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论辩是人类教育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
(二) 人类心智发展的“论辩性” |
(三) 论辩性的对话教育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 |
(四) 学校教育中思维教学的相对缺乏 |
(五) 克智活动在彝族文化结构中对人性发展起着重要平衡作用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意义 |
五、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对话教育的源和流 |
第一节 对话教育思想渊源及其发展 |
一、对话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对话教育思想的形成 |
三、对话教育思想的实践 |
四、对话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话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 |
一、对话教育在学科研究中的发展及其方法论运用 |
二、对话教育技术的具体运用 |
第二章 克智活动:智慧的欢歌 |
第一节 克智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 |
一、克智活动的过程 |
二、克智活动的内容 |
三、克智活动的方式 |
四、克智活动的类型 |
五、克智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克智活动与歌场制度 |
一、歌场起源与人神合一 |
二、歌场制度与人类繁衍 |
三、歌场起源与人类情爱 |
四、歌场活动与原始艺术形式 |
五、歌场的形成与西南民族歌唱传统 |
第三章 克智能手对话性实践过程的教育人类学解析 |
第一节 克智活动前与经典对话:知识库的贮备 |
一、与《玛牧特依》对话:克智能手道德的养成过程 |
二、与《勒俄特依》对话:克智能手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 |
(一) 克智能手学文习艺:成长过程 |
(二) 克智能手的论辩经历:口头实践过程 |
(三) 克智能手书写知识的养成与口头知识的贮备 |
(四) 原典和主题:克智能手论辩前的临时准备 |
第二节 克智活动中与他人对话:主体间心智的博弈 |
一、“兴”:克智活动中论辩意向性的开启 |
(一) 作为古典教育技艺的“兴” |
(二) 论辩意向性及其结构 |
(三) 作为论辩意向性开启的克智开场白 |
(四) 克智活动中“兴”的策略:反讽与诙谐幽默 |
二、“忆”: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再现 |
(一) “忆”的内涵及其“回忆说” |
(二) “忆”的结构及其要素 |
(三) 克智活动中的“忆” |
三、“衍”: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展开 |
(一) “衍’的内涵 |
(二) 克智活动中“衍”的机制 |
四、“生”: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创造 |
(一) “生”的实质:变与不变的关系 |
(二) 克智活动中思维的创生机制 |
(三) 克智活动中思维创造的方式:范畴化与特殊化 |
五、“理”:克智活动中逻辑结构的条理化 |
(一) 克智活动中“理”的逻辑特性 |
(二) 克智活动中的释源-述源思维方式 |
(三) 克智活动中的追根-叙谱思维方式 |
(四) 克智活动中的对立-辩证思维方式 |
六、“律”:克智活动中逻辑的诗性表达 |
(一) 作为诗性智慧表达的“律” |
(二) 克智活动中的论辩韵律分析 |
(三) 克智活动中“律”的意义 |
第三节 克智活动后与自己对话:效果的评估与反思 |
一、“老者”仲裁和受众的互动:克智活动效果的外在评估 |
二、真善美的追求:克智能手论辩效果的内在评估 |
(一) 克智活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 |
(二) 克智活动是一个发展思维的过程 |
(三) 克智活动是一个学习历史的过程 |
(四) 克智活动是一个培育人文的过程 |
三、克智活动中探究限度之省思 |
四、影响克智活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 真正的教育是论辩性对话教育—基于人类心智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人类心智发展的特性和教育的基本类型 |
一、人类心智的发展具有“论辩性” |
二、人类教育的三大基本类型 |
第二节 真正的教育以对话的形式发展完整的人 |
一、人的心智发展需要对话来实现 |
二. 真正的教育要发展集智、仁、勇为一体的完整人 |
第三节 对话教育目的之“智慧”转向 |
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
二、对话教育目的选择:从“知识”教育转向“智慧”教育 |
第四节 对话教育实践的基础 |
一、研读经典,建构世界是对话教育中知识结构形成的文化基础 |
二、对话中西,结交同伴是对话教育中智慧生成的社会基础 |
三、评估效果,形成自我是对话教育中继承与创新的心理基础 |
第五节 批判性思维在对话教育中生成 |
一、参与生活中的对话性学习 |
二、用对话教育六维模式发展批判性思维 |
第六节 人文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
一、对立-怀疑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
二、追根溯源的精神在对话教育中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反面人物的界定和价值 |
一、 对“反面人物”的界定 |
二、 反面人物在电影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章 中国社会语境中对“正”与“反”观念的判断 |
一、 中国社会语境下判断人性“好”与“坏”的方式 |
二、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表达渠道 |
三、 对“正”和“反”的判断存在误差值 |
四、 对以往定义“反面人物”尺度的反思 |
第三章 华语电影反面人物形象的发展流变 |
一、 1905-1949:中国电影起步期的反面人物 |
二、 1949-1979:左倾思想支配下的反面人物 |
三、 1979-2000:新时期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 |
四、 2000——当下:新生代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 |
第四章 新时期华语电影反面人物的角色类型 |
一、 反面人物身份类型分类 |
1、 轻律政尊严:警匪对抗关系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2、 受金钱蛊惑:利益贪欲下的反面人物身份 |
3、 为权力迷失:政治历史图景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4、 被情欲支配:家庭伦理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5、 任恶念膨胀:灵异魔幻世界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二、 反面人物身份的融合贯通与重叠交叉 |
第五章 新时期华语电影对反面人物的叙述方式 |
一、 反面人物充当故事情节的简单矛盾源 |
1、 初级功能:反面人物充当影片的简单矛盾源 |
2、 政治发声:判断人性的善恶美丑依托于政治立场 |
3、 脸谱化与单一化:此类型反面人物的主要问题 |
二、 反面人物形象增加隐喻功能 |
1、 反面人物形象塑造对脸谱化的突破 |
2、 从政治发声到伦理人性的转变 |
3、 新反面人物的出现:用人性弱点隐喻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
三、 反面人物是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反映 |
1、 用反面人物反抗社会的不合理 |
2、 用灰色人物表现“失爱”的时代 |
3、 反面人物引发观众对法律、道义和欲望的重新解读 |
第六章 当前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
一、 当前华语电影反面人物叙述空间的裂隙 |
二、 少数作品塑造反面人物的方式有迎合产业市场的嫌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无间地狱的身份确认——浅谈《无间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彩的剧情 |
二、导演和表演 |
三、其他方面 |
四、走不完的“无间道”(论文参考文献)
- [1]我相信这些都是真的[J]. 慕白. 野草, 2020(05)
- [2]构式“X什么(Y)+都+Z”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D]. 李思韵. 南昌大学, 2020(01)
- [3]从《中国有嘻哈》看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整合与转向[D]. 赵宇霄.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4]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操良应. 海南师范大学, 2015(05)
- [5]社会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对话——《无间道》与《无间道风云》的比较[J]. 邓珊珊,彭在钦. 青年文学家, 2014(29)
- [6]博弈中的心智发展 ——“克智”能手养成研究[D]. 顾尔伙. 西南大学, 2014(09)
- [7]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D]. 周营. 吉林大学, 2014(09)
- [8]出路[J]. 徐建军. 风景名胜, 2012(03)
- [9]擅用歌词中的道理教育学生[J]. 金枫.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 [10]无间地狱的身份确认——浅谈《无间道》[J]. 纪雪.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