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的法官 ——兼论当代中国职业法官群体的塑造

现代社会中的法官 ——兼论当代中国职业法官群体的塑造

论文摘要

法官是司法的主体,是法律世界的中心人物。在现代社会,法官成为一种特殊的法治符号,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维系法治秩序,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没有职业法官的社会,外显出法治的不健全。作为高度专业化的法律职业群体,法官具有特殊的内在基本属性、行为方式和素质要求。过去,学界对法官群体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要求缺乏系统研究,是司法制度研究的薄弱之处。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型法制向现代型法制的历史转型即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之中,职业法官群体的缺失是制约法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司法文明和社会进步呼唤现代职业法官群体的诞生,期待他们高举理性大旗,弘扬法治信仰,积极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对司法文明的理想追求,在对西方法治发达国家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官制度及经验的比较分析基础上,认为:现代法官的基本属性,由奉法与释法、理性与非理性、消极被动与适时主动这三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所构成;现代法官的职业行为特征,体现为法官的自治性、经验性和中立性,其中,法官的自治外化为法官在国家权力结构和政治制度中的独立地位、法官的身份独立和法官独立于自我,法官的经验表现在证据判断、确认案件事实、发现法律规范、案件定性以及审理程序的选择等诸多方面和环节,法官的中立性是法官正确履行职责的必要基础和保障;现代法官的素质构成,既有专门的知识、优秀的人文素养、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有包括法律信仰、司法品性在内的职业伦理,又有特殊的人格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当代中国法官与“现代社会中的法官”即“应然法官”存在整体差距,应当按照“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理论,通过“有限建构”的途径,从制度构建入手,改革和完善中国的法官选拔制度、执业保障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快形成中国的职业法官群体,从而促进中国的法治进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法官的内在规定性
  • 一、奉法与释法
  • (一) 据法司法
  • (二) 解释法律
  • (三) 法官造法
  • 二、理性与非理性
  • (一) 法官行为合理性
  • (二) 非理性因素对法官产生重要影响
  • 三、消极被动与积极能动
  • (一) 法官的消极被动性
  • (二) 法官的积极能动性
  • 第二章 法官的职业行为特征
  • 一、自治性
  • (一) 法官在国家权力结构和政治制度中的独立地位
  • (二) 法官的身份独立
  • (三) 法官独立于自我
  • 二、经验性
  • (一) 法官经验与证据采用
  • (二) 法官经验与确认案件事实
  • (三) 法官经验与法律规范的发现及判断
  • (四) 法官经验与定性及审判程序的选择
  • 三、中立性
  • (一) 法官中立与程序公正
  • (二) 法官中立与法官权威
  • 第三章 法官的素质
  • 一、智识结构
  • (一) 法律专业知识
  • (二) 社会人文素养
  • (三) 职业思维方式
  • 二、职业伦理
  • (一) 法律信仰
  • (二) 司法品性
  • 三、人格心理因素
  • (一) 人格心理特征分析
  • (二) 法官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 第四章 当代中国职业法官群体的制度建构
  • 一、中国法官群体面临制度困惑
  • (一)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官制度面临求变压力
  • (二) 塑造职业法官群体面临的主要矛盾—法官不独立和法官职业化程度低
  • 二、职业法官群体的生成:进化基础上的有限建构
  • (一) 外来借鉴:西方职业法官的产生及其启示
  • (二) 中国职业法官群体的制度生成路径—有限建构
  • 三、法官选拔制度与职业法官群体的塑造
  • (一) 中国法官选拔制度:从西方借鉴
  • (二) 影响中国法官选拔制度发展的独特因素
  • (三) 建立当代中国法官选拔制度的思考
  • 四、法官的管理与职业法官群体的塑造
  • (一) 法官职业保障制度
  • (二) 法官考评制度
  • (三) 法官惩戒制度
  • 五、法官职业教育与职业法官群体的塑造
  • (一) 法官职业教育的内容及不同形态:比较研究
  • (二) 中国法官职业教育的问题分析
  • (三) 科学的法官职业教育体系和机制的建构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员额制背景下基层法官职业保障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司法责任制下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9)
    • [3].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职业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20(08)
    • [4].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官职业保障机制探析及重构[J]. 法制与社会 2020(11)
    • [5].人民法庭法官职业保障问题研究——以C市S中院辖区人民法庭为样本[J]. 人民司法 2019(34)
    • [6].法官职业保障面临新问题[J]. 人民司法(应用) 2017(07)
    • [7].法官职业保障的反思与重构[J]. 南海法学 2017(06)
    • [8].司法责任制背景下法官职业保障之完善[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9].京津冀地区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02)
    • [10].需要与尊荣:基层法官职业保障制度之重构[J]. 政法论坛 2017(05)
    • [11].关于完善我国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6(10)
    • [12].律师业应当成为法官职业的摇篮[J]. 法制与社会 2016(25)
    • [13].创新适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的法官职业保障体系[J]. 边缘法学论坛 2019(02)
    • [14].常淑英:职业热情播撒他人 亲情愧疚留给自己[J]. 女子世界 2016(05)
    • [15].律师挂职“法官”争议[J]. 法治与社会 2017(07)
    • [16].论法官职业保障[J]. 法制与社会 2013(35)
    • [17].我国法官职业伦理体系化建设的完善建议[J]. 法制博览 2020(31)
    • [18].法官职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J]. 法制博览 2018(14)
    • [19].法官职业保证机制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32)
    • [20].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与法官职业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J]. 时代法学 2015(05)
    • [21].法官当寂寞[J]. 江淮法治 2009(12)
    • [22].感悟法官职业的“信、达、雅”[J]. 法制资讯 2014(04)
    • [23].法官职业保障之探析——以《法官法》中法官权利落实为视角[J]. 法律适用 2014(06)
    • [24].中国改革开放30年法官素质状况变迁研究——以法官职业标准与法官职业外部评价标准为视角[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01)
    • [25].增强司法能力的途径——试论对法官助理“前法官职业素质”的培养[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6)
    • [26].西方法官职业传统的社会学分析[J]. 肇庆学院学报 2008(03)
    • [27].浅谈我国法官职业伦理道德建设[J]. 商 2015(19)
    • [28].中学生近距离体验法官职业[J]. 法庭内外 2015(04)
    • [29].法院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研究——以完善职业保障为重点[J]. 光华法学 2014(01)
    • [30].切实提高法官职业能力[J]. 求知 2014(05)

    标签:;  ;  ;  ;  

    现代社会中的法官 ——兼论当代中国职业法官群体的塑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