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镜论文-刘庆文,武强,唐桂旺,束余声

纵隔镜论文-刘庆文,武强,唐桂旺,束余声

导读:本文包含了纵隔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纵隔镜,食管癌,食管癌根治术

纵隔镜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文,武强,唐桂旺,束余声[1](2019)在《纵隔镜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对于早中期食管癌患者,手术是唯一有望根治食管癌的治疗手段。传统的食管癌手术需要开胸和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外科医生正在寻找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来代替传统的食管切除术。电视纵隔镜下游离中上段食管,作为一种微创化的手术方式不断应用到食管癌根治术中。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纵隔镜在食管癌根治术应用的进展及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纵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为合并肺功能不全无法经胸腔镜行食管癌切除的早中期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治疗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蒋妍如,朱佳英[2](2019)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纵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纵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性健康宣教,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观察组干预后食管癌患者对饮食、术后康复锻炼、术后并发症、疾病症状观察、药物应用、情绪管理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纵隔镜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评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02期)

徐先全,吕莉萍,徐建平,方雪晖,王起奎[3](2019)在《电视纵隔镜与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纵隔肿物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电视纵隔镜(VAM)与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胸部CT检查拟诊纵隔肿物(肿物短径大于1. 0cm),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的126例住院患者分别行VAM、EBUS-TBNA。VAM组:75例; EBUS-TBNA组:51例。根据术后石蜡切片病理结果及随访,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VAM诊断纵隔肿物的准确性94. 67%,灵敏度94. 12%,特异度100%; EBUS-TBNA诊断纵隔肿物的准确性88. 24%,灵敏度87. 50%,特异度100%。结论在纵隔肿物诊断方面,VAM和EBUS-TBNA均是有效的方法。从创伤、并发症、伦理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首先EBUS-TBNA。对于纵隔良性病变及淋巴瘤VAM可能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对于合并有肺门或邻近气管、支气管肺内肿物的患者,EBUS-TBNA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阮英定,李建新,由茂端,薛洪省,许剑扬[4](2018)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VMS)对胸部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学习曲线。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6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同一手术组连续完成的111例VM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96例,依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A、B、C、D四组,每组24例;根据每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计算VMS的学习曲线。结果 111例VMS患者中,4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术后未获明确诊断,VMS的确诊率为96.4%(107/111)。8例胸腔积液和7例纵隔肿物均获得明确诊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0%,包括术中无名动脉出血1例、术后喉返神经暂时麻痹1例、切口延期愈合7例,术后因晚期肺癌大咯血死亡1例。针对60例患者肺癌纵隔分期,54例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6例阴性患者经肺癌根治术得到证实,VMS肺癌纵隔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为100%。A组和B组患者的出血量分别为(26.3±32.9)ml和(34.1±101.6)ml,明显多于C组和D组的(6.6±10.0)ml和(8.6±9.4)ml,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但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分期、胸部疾病诊断等方面,VMS是安全、微创且可靠的,临床医师应用VMS进行纵隔淋巴结活检的学习曲线为24~48例。(本文来源于《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阮英定,薛洪省,李建新,许剑扬,由茂端[5](2018)在《电视纵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纵隔镜手术(VMS)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广泛应用于纵隔等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些年,VMS的诊断价值受到PET-CT和超声内镜的冲击,但是在国外其临床应用仍很广泛,相关研究也不断涌现。在我国,多数医疗机构没有开展VMS,而开展的胸外科中心往往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有必要普及电视纵隔镜的胸部诊疗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王保明,朱学应,陈启斌,徐先全,朱亮[6](2018)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进行电视纵隔镜手术检查的177例纵隔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电视纵隔镜手术检查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诊断情况及临床资料。结果电视纵隔镜手术中无患者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77.4±9.6)min,平均出血量(37.2±6.7)m L,177例纵隔疾病患者均明确诊断,其中肺癌58例、肺结核36例、结节病34例、淋巴瘤20例。结论电视纵隔镜可安全、准确的诊断纵隔疾病。(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刘安帮,张春岩,鲁煜,杨雷,张临友[7](2018)在《电视纵隔镜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术在诊断不明原因纵隔淋巴结肿大方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7年7月我科行电视纵隔镜术病例156例,其中男86例,女70例。行颈部纵隔镜淋巴结活检术146例,胸骨旁纵隔镜淋巴结活检术10例。结果恶性疾病共83例(占53. 2%),其中肺鳞癌13例,肺腺癌28例,肺小细胞癌35例,霍奇金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淋巴瘤2例,腺鳞癌1例,非小神经内分泌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良性疾病共66例(占42. 3%),其中结核38例,结节病1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1例。有7例患者经电视纵隔镜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回报阴性,其中有3例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2例行开胸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2例未继续行手术诊治。有1例术中右无名静脉出血,2例出现切口感染。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敏感性高的手术方式,仍是诊断不明原因纵膈淋巴结肿大的金标准。(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哲,吴齐飞,张广健,贾卓齐,李新举[8](2017)在《电视纵隔镜手术应用于胸外科4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电视纵隔镜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单中心使用电视纵隔镜连续完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6岁,包括纵隔淋巴结活检27例,纵隔原发病灶活检8例,纵隔镜下支气管囊肿切除3例,纵隔镜经颈部游离胸上段食管2例。结果纵隔淋巴结活检确诊率73.1%,其中肉芽肿性病变14例,淋巴结转移6例(非小细胞肺癌4例,尤文肉瘤1例,小细胞肺癌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7例(26.9%)。纵隔原发病灶活检的确诊率100.0%,病理结果均为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腺样囊性癌1例,鳞癌1例,腺癌1例。支气管囊肿3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全组严重并发症1例(无名动脉损伤),一般并发症4例,其中2例喉返神经暂时麻痹,2例伤口渗液。结论电视纵隔镜是一个评估纵隔病变的有效工具,在纵隔淋巴结肉芽肿性炎的患者活检中需要警惕大血管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朱峰[9](2016)在《纵隔镜与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对不伴有肺内异常的纵隔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纵隔组织来源多样,解剖结构复杂,是临床诊断上的难点。目前关于纵隔良性病变以及不伴有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课题的设计是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为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检查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100例不伴有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按入院时间编号,50例编号为单号的患者接受纵隔镜检查术,纳入VAM组,50例编号为双号的患者接受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纳入EBUS组。两组患者通过本组检查项目获得的病理诊断定为本组研究的最终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比较VAM和EBUS-TBNA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此类疾病的病种分布情况以及良恶性病变鉴别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100例患者,恶性病变27例,其中小细胞癌12例,腺癌7例,鳞状细胞癌4例,淋巴瘤4例;良性病变73例,其中结核28例,结节病26例,反应性增生9例,支气管囊肿3例,淋巴管囊肿1例,胸腺瘤1例,淋巴结炎5例。对于不伴有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患者,良恶性鉴别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以及是否伴有临床症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97.4%、100%;EBUS-TBNA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87.1%、100%。比较两组对纵隔恶性疾病诊断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对纵隔良性疾病诊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组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在灵敏度上,VAM组(97.4%)高于EBUS组(8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准确度上,VAM组(96%)显着高于EBUS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对于不伴有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良性疾病发生率可能高于恶性疾病发生率,仍需深入研究。2)VAM与EBUS对纵隔恶性疾病诊断效能无统计学差异。3)VAM对纵隔良性疾病的诊断效能优于EBUS。4)灵敏度方面,VAM组高于EBUS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5)准确度方面,VAM组显着高于EBUS组。综上所述,我们认为VAM对不伴有肺内异常单纯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优于EBUS。因此,对于不伴有肺部异常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或纵隔肿物的患者,建议首选纵隔镜检查术。(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6-09-01)

杨英,陈炳芳,丁炎波,陈建平[10](2016)在《内镜超声联合CT对纵隔镜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纵隔镜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的特点。食管癌术前准确分期是选择纵隔镜治疗的关键。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联合CT对纵隔镜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行EUS和CT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将患者分为纵隔镜组和常规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前EUS检查对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1.7%和83.3%;术前CT检查分别为60.0%和53.3%;EUS联合CT检查分别为85.0%和86.7%。与常规手术组相比,纵隔镜组术中出血量[(178.2±30.1)m L对(232.0±48.2)m L,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142.8±22.5)m L对(256.0±42.3)m L,P<0.01]、术后住院时间[(12.1±2.5)d对(14.3±3.6)d,P<0.05]均明显降低,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152.4±13.2)min对(163.3±25.5)min,P>0.05]。结论:EUS联合CT检查能提高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从而为纵隔镜治疗食管癌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期刊2016年05期)

纵隔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纵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性健康宣教,观察组围手术期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疾病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观察组干预后食管癌患者对饮食、术后康复锻炼、术后并发症、疾病症状观察、药物应用、情绪管理等方面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纵隔镜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评分,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纵隔镜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庆文,武强,唐桂旺,束余声.纵隔镜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

[2].蒋妍如,朱佳英.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纵隔镜治疗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3].徐先全,吕莉萍,徐建平,方雪晖,王起奎.电视纵隔镜与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纵隔肿物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9

[4].阮英定,李建新,由茂端,薛洪省,许剑扬.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8

[5].阮英定,薛洪省,李建新,许剑扬,由茂端.电视纵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18

[6].王保明,朱学应,陈启斌,徐先全,朱亮.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学.2018

[7].刘安帮,张春岩,鲁煜,杨雷,张临友.电视纵隔镜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8

[8].王哲,吴齐飞,张广健,贾卓齐,李新举.电视纵隔镜手术应用于胸外科40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

[9].朱峰.纵隔镜与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对不伴有肺内异常的纵隔病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

[10].杨英,陈炳芳,丁炎波,陈建平.内镜超声联合CT对纵隔镜下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价值[J].胃肠病学.2016

标签:;  ;  ;  

纵隔镜论文-刘庆文,武强,唐桂旺,束余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