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城供电公司山西省晋城市048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整个流程中,可对各个作业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并促使变电设备及资源得到科学化配置,以此实现资源管理高效率运行。本篇文章立足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践角度,对当中存在或潜隐的问题展开具体分析,继而结合工作经验指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后续运维管控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管控工作;问题;处理对策
引言
随着变电一体化推进,变电运维工作中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变电运维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电力有序供应是十分不利的。责任单位应当强化对新形势下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视,对变电运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变电运维管控水平。
1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管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1 现场作业较难实现安全管控
正式施行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前,相关人员需重点开展现场巡查及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且检测人员需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并遵照规范流程与有关规定开展现场检查,确定各项维护措施落于实处。但依靠运维人员对各种变电设备开展检测与维护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而且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人兼多职”、工作签发、检测及验收等工作过于敷衍等现象,这就给设备检修的现场操作带来了很多不安全因素。
1.2人员风险
对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作业而言,对于作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能够胜任自身的工作以外,还应掌握足够的关联技能,如充分了解电气设备的运作等,以有效确保电网运维、检修的效果。但是,多数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并不高,职业素养也略显不足,而且在作业中较易出现负面情绪,致使很多人员出现工作不认真、细致,安全隐患不断增多,不利于电网运行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此外,为了确保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作业的效率,要求作业人员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各类新设备、新技术的维护、应用。但实质上,关于新员工的培训工作普遍不多,不利于其操作水平及管理能力提升,也为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作业带来了风险。
1.3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增大
为了提升管理效果,变电运维一体化推行了一人多岗和多岗位融合制度,这使得电力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增加。传统变电运行维护中,很多人员已经超负荷工作,随着变电运维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这些工作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工作量更大。一人多岗制度虽然使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但维护人员在疲劳过度情况下仍会出现错误,这不仅会对电力系统安全产生严重影响,还会严重威胁道人员自身安全。
2增强变电运维一体化管控工作效率的相关对策
2.1 科学划分业务,制定合理的运维一体化管控方案
实行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控的情况下,运维管理人员负责的变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作的范围更广,为使变电运维工作得以规范、稳定开展,变电运营维护班组需遵照多元一体化模式的具体程序执行每项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变电运维人员须清楚明确自身业务职责,并积极落实好管辖区域的设备运行及日常检修工作。对业务进行细致划分时,应当依托于运维班组中各人所专长的业务类型展开业务项目与业务量的科学分配,确保运维工作得以高效、稳定、顺利地进行,并能按时完成各种项目任务。
2.2注意作业安全
安全是最重要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宣传,树立操作人员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观念。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管理中,要以安全作业为前提,建立科学、适合、统一的标准化运营模式。加强变电站的综合监督管理,将监督管理系统不断完善,进行标准化的统一,安排专门的人员监督管理设备工作区域的操作人员。在进行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时,针对即将要面临的风险,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不同的排查评估,务必保证全面、细致。风险高发地点要重点排查,并构建风险发生数据库,详细记录好所有的风险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原因等,对这些高发风险地点进行防范,最大限度地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的安全性。
2.3贯彻职责一体,落实责任到人
变电运维一体化中工作和岗位获得充分融合,但是这并不代表不需要划分岗位和职责。新形势下需要有效整合部门和班组,并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需求出发,对运维组和集控组进行设置,集控组应由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人组成,主要工作内容是正常设备巡视和值班,运维组应由变电维护技术骨干组成,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运行停电消缺。变电运维组要对诸多工作项目负责,所以应在充分考虑运行、检修特点的基础上,划分小组成员的职责,班组负责人应对成员的专长和技能进行分析,保证每个成员能够将自身技术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为充分发挥出安全监控作用,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变电运维工作的管控,促进人员和组织机构职责一体化的实现。
2.4加强风险预控,推行质量风险管控流程
为了加强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作业的风险规避,还需全面推行一库一卡管控流程,全面实现作业过程的安全性与风险的可控性。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对作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加强风险的预控。结合作业的具体项目、流程等,构建相应的作业风险库,并及时升级,确保运维人员能够明确不同项目作业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与有效的防控措施,实现未雨绸缪。可召开专题式风险评估会议,结合各项目作业中的风险点,就变电站、各设备等构建起综合、系统的风险数据库、安检数据库以及与各项目相对应的作业现场风险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案。通过一种风险对应一张卡片、一类措施等方式,实现风险管控的可视化,并编撰对应的安全风险可视化防范手册,发放到每位作业人员手中,要求有关人员应逐条入卡,每步执行前都应加以确认,使风险规避形成标准化流程。另一方面,对于所开设的项目,在参考标准化作业规范的前提下,还应结合设备的具体情况、风险数据库、作业等要求,对标准化运维作业指导卡进行编制。在作业中应借助于所编撰的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依循具体项目对应现场的原则,对全过程风险防范措施加以制定。随后,在作业过程中应逐项加以执行,保障作业过程中风险控制的标准化。
结语
变电运维作业实现一体化对电力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但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进程中可能遇到多种难题及故障风险,为了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一体化运维管控建设,以保障整个变电运维系统得以稳定、高效运作,变电站工作人员应当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按照岗位需要参加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并注重加强运维检修和日常维护的工作效率,充分运用电力资源做好变电运维的各项具体工作,为电力系统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降低运维安全事故的出现率,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方式能够有序实施。
参考文献:
[1]李世发.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12(33):353-353,354.
[2]侯晓松,邓科,洪叶.变电运维检修作业安全质量技术一体化管控系统应用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6,22(6):76-77.
[3]张秀萍.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2016,12(15):113-114.
[4]朱思杰.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11(9):115-117.
[5]陆鸣飞.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法,促进电力系统运维水平提升[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35):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