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酸论文-陆润侠

正己酸论文-陆润侠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己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己醇,正己醛,催化脱氢,Cu_2O,MgO催化剂

正己酸论文文献综述

陆润侠[1](2015)在《正己醇脱氢制备正己酸及催化剂Cu_2O/MgO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己醛广泛应用于树脂、医药、香料等领域,由正己醇制备正己醛是一条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路线。脱氢法制备正己醛具有工艺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副反应少、环保安全等优点。催化脱氢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开发高效、价廉、稳定性好的脱氢催化剂。本文分别采用还原性能不同的两种还原剂合成催化剂活性成分Cu2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Cu2O/MgO,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正己醇脱氢制备正己醛的工艺条件,并对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以强还原剂水合肼合成催化剂活性成分CU2O,考察了制备催化剂Cu2O/MgO的条件,并对催化脱氢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催化剂活性成分Cu2O的合成条件为:常温常压反应,n(N2H4):n(NaOH):n(Cu(NO3)2)= 1:2.2:1;最佳催化剂制备条件为:常温浸渍12 h,N2保护下70℃干燥6 h,Cu2O负载量为26.35%;合成正己醛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70℃,常压,液时空速1.25 mL·h-1·g-1,惰性气N2流量40mL-min-1,正己醇转化率可达58.89%,正己醛选择性可达91.26%。但此方法得到的催化剂Cu2O晶粒发育不完整存在氧空位,在空气中性能不稳定表面易氧化。第二部分,采用还原性能温和的还原剂葡萄糖合成催化剂活性成分Cu2O,考察了制备催化剂Cu2O/MgO的工艺条件,并对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催化剂活性成分Cu2O的合成条件为:常压,温度60℃,还原时间2 h,物料配比为n( C6H12O6):n(NaOH): n(Cu(NO3)2)=2:2.6:1;催化剂制备条件同第一部分;合成正己醛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90℃,常压,液时空速1.25 mL·h-1·g-1,惰性气N2流量40 mL·min-1,正己醇转化率可达72.69%,正己醛选择性可达91.05%。葡萄糖为还原剂制备的催化剂在空气中性能稳定不易氧化,催化性能也优于水合肼还原剂制备的催化剂。第叁部分,对于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合成的催化剂,采用过渡金属Fe、Zr、Co、Zn、Mn、Ni对Cu2O/MgO催化剂进行改性研究,考察催化剂改性效果。实验表明Mn改性后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转化率达到79.36%,选择性达到93.79%。第四部分,对正己醇脱氢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推导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并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Ea为87.67 kJ·mol-1。(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5-06-30)

李祥,丁斌,郝凤岭,关昶,王海东[2](2014)在《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正己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磷钨酸掺杂聚苯胺(H3PW12O40/PANI)为催化剂,正己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己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正丁醇)∶n(正己酸)=4∶1,H3PW12O40/PANI的用量为正丁醇和正己酸总质量的8%,在温度不高于126℃条件下反应5 h。较佳反应条件下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8.88%;在此条件下进行重现,转化率稳定在98.46%以上;催化剂使用4次后,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7.97%。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21.87 kJ·mol-1,指前因子为1.636 L·mol-1·min-1。(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4年04期)

赵彭花,李研,王鑫,赵向绒,高锦伟[3](2012)在《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纯化小鼠腹水IgM类单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不同有机酸–低温乙醇纯化腹水,确定纯化效果最好的有机酸为正己酸,纯化的IgM纯度可达95%,收率将近90%;用正己酸沉淀法配合低温乙醇沉淀法分别纯化不同抗原免疫的叁种IgM型单抗,对多数IgM类抗体纯度可达到85%以上,IgM回收率大于85%,表明这种纯化方法适用于多数IgM类单抗的纯化;用硫酸铵沉淀法及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纯化相同的抗体,对活性都不影响,但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纯化的抗体纯度远高于硫酸铵沉淀法。因此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温和的从小鼠腹水中纯化IgM方法,可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董琪[4](2011)在《正己酸及其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磷酸,钨酸,季铵盐为原料制备了具备Keggin结构的均相催化剂。利用双氧水作氧源催化氧化己醇制备了正己酸。再以邻苯二胺,5-氯-2-硝基苯胺与己酸反应制备了2-戊基苯并咪唑,6-吗啉基-2-戊基苯并咪唑。对产物进行了IR,MS,1H-NMR等表征。从反应温度,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几个因素出发考察了磷钨杂多催化剂的性能,在90℃,双氧水:己醇为3:1(摩尔比),催化剂:己醇=1:100(质量比)条件下反应6h己酸收率为55.1%。以SiO2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催化活性提升,己酸收率提高至63.8%。催化剂在重复使用后活性位点丢失严重,己酸收率下降明显。苯胺类物质与羧基形成咪唑五元环分为两步,首先是羧基与氨基生成酰胺,第二步是羰基与氨基的缩合脱水成环。酸性,高温等条件对关环比较有利。将己酸制备成酰氯,与氨基键合后分别在盐酸和醋酸的条件下回流反应。最终在邻苯二胺:己酰氯=1:3(摩尔比),乙酸作溶剂回流条件下,2-戊基苯并咪唑的产率为86%。5-氯-2-硝基苯胺与己酰氯1:3(摩尔比)反应后,经Fe粉还原,乙酸中回流8小时条件下6-吗啉基-2-戊基苯并咪的收率为37.3%。(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1-12-01)

刘艳杰,丁斌,郝凤岭,关昶[5](2011)在《正己酸二乙氨基乙酯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正己酸和二乙氨基乙醇为原料,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正己酸二乙氨基乙酯。考察了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合成工艺条件,n(正己酸)∶n(二乙氨基乙醇)为2.0∶1,催化剂用量为正己酸和二乙氨基乙醇总质量的2%,甲苯用量为正己酸和二乙氨基乙醇总体积的110%,反应温度不超过130℃,反应时间3.0 h,二乙氨基乙醇的转化率达95.6%,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二乙氨基乙醇的转化率为92.8%。表观活化能为73.219 kJ/mol,指前因子为1.9323×107 L/(mol.min)。[结论]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该酯化反应对正己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均为一级反应。(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1年05期)

陆小虎[6](2010)在《正己酸及其衍生物2-戊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己醇为原料,经过合成正己酸,2-戊基苯并咪唑,2-戊基苯并咪唑-1-乙酸乙酯,最后得到目标产物2-戊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并对几种产物进行了IR、1HNMR与MS等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主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与催化剂的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合成工艺。优化工艺为:催化剂用量0.02:1,助催化剂用量2.5:1,氧气流量0.02m3/h,反应温度105℃以及反应时间6.5h,正己酸的产率为46%。物料配比1.2:1,酸量10:1,反应温度210℃以及反应时间17h,2-戊基苯并咪唑的产率为88%。物料配比1.3:1,反应温度70℃以及反应时间50h,2-戊基苯并咪唑-1-乙酸乙酯产率为91%。物料配比2:1,反应温度90℃以及反应时间8h,2-戊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的产率为92%。(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张玉宝[7](2009)在《正己酸及其酯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Ru/Al_2O_3为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正己醇制备了正己酸。以氯化铝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正己酸与醇反应,制备正己酸甲酯,正己酸乙酯,正己酸异丙酯,产率分别为94.73%,95.12%,94.97%。用DMF和SOCl_2反应生成的N,N-二甲基氯磺酰基亚胺盐酸盐催化正己酸分别和邻苯二胺、邻氨基苯酚反应制备2-戊基苯并咪唑,2-戊基苯并恶唑。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对2-戊基苯并咪唑硝化得到了5-硝基-2-戊基苯并咪唑,并对以上几种产物进行了IR、~1HNMR、MS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的用量等对各步反应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实验发现氯化铝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催化正己酸和相应的醇发牛酯化反应的高效的催化剂,N,N-二甲基氯磺酰基亚胺盐酸盐是催化正己酸和邻苯二胺及邻氨基苯酚反应的高效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漆爱明,毛丽秋[8](2009)在《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及常规分析用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酒中的正己酸乙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HF-LPME),及常规分析法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别测定了3种浓香型白酒中的正己酸乙酯。两种方法都采用内标法定量,内标物为乙酸正戊酯。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的优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4.0μL正己烷,搅拌速度为1000 r/min,萃取时间为20 min。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法及常规前处理分析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400 mg/L、5.0~500 mg/L,检出限分别为0.25 mg/L、0.03 mg/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7%~118%、78.4%~94.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4%~15.6%、3.5%~4.9%。(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齐志波,王华林,谭问非[9](2008)在《S-2-(苄氧羰基)氨基-6-(叁苯甲基)巯基-正己酸甲酯的简便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赖氨酸为原料研究了新化合物S-2-(苄氧羰基)氨基-6-(叁苯甲基)巯基-正己酸甲酯的合成,合成的总收率为27%.该方法简便高效,同时可作为半胱氨酸同系物的通用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期刊2008年02期)

孙会敏,崔翰明,田颂九,陆丽珠[10](2002)在《气相色谱法测定柴荆注射液中正己酸和胡薄荷酮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柴荆注射液中正己酸和胡薄荷酮的含量以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HP-50+石英毛细管柱(相当于OV-17),以苯甲醇为内标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60℃,保持6 min,然后以5℃·min~(-1)升温至110℃,保持3 min,再以30℃·min~(-1)升温至250℃,保持25 min。汽化室温度:260℃;检测器: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80℃;载气:氮气。结果:正己酸及胡薄荷酮线性范围分别为0.018~0.09 mg·mL~(-1)(r=0.9997)和0.022~0.11mg·mL~(-1)(r=0.999 7),精密度实验的RSD(n=5)均为4.8%,重复性实验的RSD(n=5)分别为1.0%和4.0%,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6%(RSD=4.9%)和104.4%(RSD=4.3%)。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02年05期)

正己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磷钨酸掺杂聚苯胺(H3PW12O40/PANI)为催化剂,正己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正己酸正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并测定了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正丁醇)∶n(正己酸)=4∶1,H3PW12O40/PANI的用量为正丁醇和正己酸总质量的8%,在温度不高于126℃条件下反应5 h。较佳反应条件下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8.88%;在此条件下进行重现,转化率稳定在98.46%以上;催化剂使用4次后,正己酸的转化率为97.97%。反应总级数为二级,表观活化能为21.87 kJ·mol-1,指前因子为1.636 L·mol-1·min-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己酸论文参考文献

[1].陆润侠.正己醇脱氢制备正己酸及催化剂Cu_2O/MgO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

[2].李祥,丁斌,郝凤岭,关昶,王海东.磷钨酸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正己酸正丁酯及其动力学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4

[3].赵彭花,李研,王鑫,赵向绒,高锦伟.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纯化小鼠腹水IgM类单抗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董琪.正己酸及其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5].刘艳杰,丁斌,郝凤岭,关昶.正己酸二乙氨基乙酯的合成及反应动力学[J].农药.2011

[6].陆小虎.正己酸及其衍生物2-戊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的合成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10

[7].张玉宝.正己酸及其酯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9

[8].漆爱明,毛丽秋.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及常规分析用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白酒中的正己酸乙酯的比较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9

[9].齐志波,王华林,谭问非.S-2-(苄氧羰基)氨基-6-(叁苯甲基)巯基-正己酸甲酯的简便合成[J].化学研究.2008

[10].孙会敏,崔翰明,田颂九,陆丽珠.气相色谱法测定柴荆注射液中正己酸和胡薄荷酮含量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2

标签:;  ;  ;  ;  ;  

正己酸论文-陆润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