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法西斯主义的特征体现在对外方面,就是侵略扩张。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的时候,德国尚无力以暴力手段取得它所需要的利益。所以,从此时起至战争爆发,德国外交活动的目标就是冲破国际条约、组织的束缚,保证扩军备战的顺利进行,恢复大国地位并建立中欧日耳曼帝国,德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关键词二战德国外交希特勒法西斯
二战爆发时,德国的实力与所处环境比起1933年时的情形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战争计划的实施。德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控制了中欧的广大疆域。在国际上美国孤立一隅,苏联保持中立,英法只求自保,日本与德遥相呼应,战争无可避免。这样的状态,在1933年时还只是希特勒的梦想。那么,纳粹德国为何能取得这样的外交胜利呢?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一)希特勒推行的外交攻势有其国内基础
首先,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这一时期获得很大增长。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德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为了获得发动侵略战争的经济基础,希特勒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组国民经济,以法西斯特有的统制方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建立战争经济体系。从1933年到1938年,德国工业稳步增长,成为经济实力膨胀最迅速的资本主义大国。到1937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德国占13.4%,仅次于美国。在此期间,德国的军事实力也发生了飞跃。希特勒上台后先后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联、撕毁凡尔赛和约,开始大规模扩军备战。陆军仅用4年时间就将7个师增加至51个,海军建立了包括梯尔皮茨号与俾斯麦号两艘巨舰在内的大型舰队,《凡尔赛和约》所明令禁止的空军也建立起21个飞行中队、26万人员的空中力量。德国的军事工业在1933—1939年间产量增加9倍,飞机产量增加22倍。1938年陆军已实现机械化。从整体实力看,到1939年德国的陆军、空军实力已超过它的任何一个对手。经济军事实力的迅猛发展,成为德国外交的有力后盾。
其次,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在特殊的专制政府中得到了连贯的强有力的实施。希特勒担任总理时,纳粹党的地位并不巩固。为了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纳粹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具体来看,利用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颁布紧急法令。接着取缔共产党,控制国会多数,强行通过了授权法,从而使希特勒政府摆脱了议会制约。1936年,取缔了社会民主党并强迫其他政党解散,使纳粹党成为唯一合法的政党,确立起一党专制的政体。最终的结果是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意愿目标明确地实施其对外政策而没有任何力量掣肘。从这一点来看,只有斯大林的苏联可以与之相比。纳粹政府为收回被占领土,恢复大国地位及统一日耳曼民族作的努力得到了民众的普遍支持。1933年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和国联,在全民表决中95%的投票同意希特勒的政策。1935年,在萨尔问题举行的全民表决中,90%的萨尔公民选择了德国。1936年,99%的德国公民支持德军进入莱茵区。1938年,全民表决中97%赞成德奥合作。可见,德国的对外活动在很多方面符合人民的意愿。
(二)三十年代的德国面临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英、法民主国家方面。三十年代,英、法两国是凡尔赛体系的既得利益集团,也是最重要的维护者。但是它们对于德国扩军备战,一步步走上侵略道路却没有做出应有的制止。整个二十年代,英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到1930年只有10%,30年代的经济危机更是带来了严重后果。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时,英国领袖错误认为,让出部分利益满足德国从而保住霸权地位是一个稳妥的选择。法国在一战中损失更大,鉴于自身实力的衰落,不得不选择了追随英国的绥靖政策。
苏联方面。二十年代开始的强制式工业化运动使得苏联在短时间内成为欧洲强国,与西方民主国家、法西斯德国形成三角格局。如果苏联与民主国家联手,德国的扩张之路就难以开展。在斯大林眼中,英法与德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同处于苏联的对立面—资本主义阵营。如果资本主义阵营内讧,对苏联来说则是最安全的。为了保证东欧暂时安全及自身备战时间,顺利实现祸水西引,1938年9月苏联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完成了欧洲的一场外交革命。本来势如水火的法西斯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了各自的利益却走到了一起。苏联因此而分享到了德国征服的战利品,德国取得了苏联的善意中立,避免了最担心的两线作战危险。从此时到苏德战争爆发,德国还从苏联获得了大量的战略资源。所以,在30年代的德国外交中,苏联并不是严重威胁,反而可以利用。此外,当时的欧洲缺乏有效制约德国的国际机制。各国矛盾重重,无法通力合作。国际联盟也并不具备足够的权威与能量来制止任何一个大国的行为。
(三)德国采取了灵活有效的外交策略
法西斯的上台引起了各国的关注,为了创造有利环境,希特勒便不断地挥舞橄榄枝,刚刚出任总理,就在国会演说中表示“德国愿意同意任何庄严的互不侵犯条约,因为它并不想进攻别国,而只想谋求安全。”德国的目的是扩军备战,但是在秘密重整军备时,却以退为进大谈裁军。为了消除邻国的不安,与波兰签订《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并保证与法国和平相处。当吞并奥地利的图谋失败时,仍然说:“战争不会来了”“德国的问题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解决。”即使开始公开扩军备战后,仍然宣称:“德国的民族武装,不是要建立发动战争的工具而是单纯为了防御与维护和平”。在一步步破坏和平时,一再声称自己目的的有限性。当它收复萨尔、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表示自己是恢复德国的固有领土。当其吞并奥地利,要求苏台德地区时,又说这是维护民族利益的需要。德国的每一次冒险都被西方列强认为是德国最后的要求,但这却只会引来下一步的冒险。正如基辛格所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领袖对希特勒的目标太没有把握,法国领袖对于根据无法求证的评估采取行动也极没有把握。认清希特勒本质的代价是欧洲由西到东、由南到北不计其数的坟墓。”
德国充分利用了各国间的矛盾。在西方国家中,英国处于首要地位,德国成功地欺骗利用了英国。20年代和30年代初,扶德抑法是英国的主要政策。此时德国利用英国防范法国的目的乘机崛起。德国的崛起对法国有现实威胁,因此法国起初强烈反对德国重整军备破坏凡尔赛体系,但得不到英国的支持的法国终究无力制止德国。德国又利用英国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恐惧,强调自己的防共功能。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一幽灵来遏制凡尔赛列强,这使他们相信,德国是防止赤色洪水的最后堡垒。”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正是德国分化利用各国矛盾的力作。
为了摆脱孤立,增强对抗列强的实力,德国积极寻求盟友。首先是意大利。由于利益的冲突,意大利曾经倾向英法,站在德国的对立面。在1934年,意大利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1935年参加了斯特雷沙阵线。但两国的意识形态相同,都希望对外扩张,改变凡尔赛体系现状。“意德两国方向各不相同的扩张,构成了两国间潜在的纽带。这种扩张不会使两国彼此发生冲突。”因此客观上有合作基础。在其侵埃塞俄比亚战争后,英法的制裁没能制止侵略,反而刺激了意大利向德国靠近。西班牙内战为两国的勾结提供了契机,两国签订了《德意协定》。德国和意大利从此实际上形成了针对英法民主国家的联盟,以改变凡尔赛体系。其次是日本。30年代的日本对内建立起军部法西斯主义的统治,对外积极侵略扩张,成为在东方一起挑战西方列强的天然盟友。于是德国与日本在反苏反共的旗号下联合起来,于1936年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从此走上了世界大战的道路。
德国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把握时机,敢于冒险,利用列强畏惧战争的心态取得胜利。最突出的例子是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德国此时军事的实力尚没有战胜法国的可能。如果法国坚决出兵制止,则德国必然后退。但是德国敢于冒险,结果赢得了胜利。当然,三十年代德国的崛起也有其他原因,但无论如何,其结果都是人类的一场浩劫。
参考文献
[1](苏)德波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530.
[2](法)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299.
[4]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396.
[5]巴特尔:《法西斯专政时期的德国》,转引自吴有法:《德国法西斯的兴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83.
[6]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85.
[7](苏)德波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303.
[8](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0.
[9]保罗?施密特:《我是希特勒的译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9.
[10]朱庭光:《法西斯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1]吴有法:《德国法西斯的兴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2](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3]丁建宏:《德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4]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M].北京:世界知出版社,1980.
[15]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6]刘德斌:《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7]王绳祖:《国际关系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