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酸浆法是生产绿豆和甘薯淀粉的传统方法,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了更好地利用酸浆法,改进我国传统的淀粉提取工艺,拓展酸浆法的应用面,以及解决淀粉生产中工业废水的污染问题,本论文对酸浆法及其在大米淀粉提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表型特征鉴定方法,从绿豆、籼米、糯米酸浆中共分离得到了44株菌株,其中12株初步暂定为酵母菌WY,32株乳酸菌鉴定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和干酪乳杆菌。用通用引物和乳酸菌特异性引物分别对其中6株生理生化特性较典型的乳酸菌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扩增,其序列在GeneBank上的登录号为:HM188409~HM188420;(2)将酸浆中分离出的乳酸菌菌株制备成菌悬液沉淀绿豆粉乳,筛选沉淀淀粉能力强的菌株。结果:乳酸乳球菌沉淀淀粉能力比干酪乳杆菌强,酵母菌能有效地协同乳酸菌沉淀淀粉,同种菌种之间不同菌株沉淀淀粉能力有显著差异。最终筛选出沉淀淀粉能力强的菌株为乳酸乳球菌MBSL3、干酪乳杆菌LRSL9;不同菌株的最佳复配沉淀淀粉比例为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酵母菌=3:1:1;(3)将筛选出的菌株应用于酸浆制备工艺的研究,并以接种量、粉乳初始pH以及粉乳浓度三因素进行L9(33)正交试验,得到酸浆制备最佳工艺:接种量为8%,粉乳初始pH为5.5,粉乳浓度为35%,沉淀温度25℃,酸浆继续养制时间8h。以该工艺制备的酸浆pH约为3.73,菌数约为1.03×109cfu/mL,酸度为15.72%;(4)将优化后得到的优质酸浆应用于大米淀粉的提取中。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单因素,研究了酸浆法提取糯米和籼米两种大米淀粉的工艺。酸浆法提取大米淀粉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提取时间22-24h,提取温度为30℃。采用此法制备的籼米淀粉平均蛋白质残留量约为3.34%,淀粉含量约为87.09%;糯米淀粉平均蛋白质残留量约为3.18%,淀粉含量约为87.48%;(5)测定了加入酸浆后,淀粉提取过程中的pH变化。结果:加入酸浆能降低粉乳中的pH,且酸浆能有效中和碱法提取淀粉后残留的碱液;(6)对酸浆法、碱法、酶法、碱-酸浆法、酶-酸浆法等不同方法提取的大米淀粉成分和性质进行比较,测定了淀粉的蛋白质残留量、淀粉含量、水分、灰分、脂肪、酸度等成分指标;研究了淀粉颗粒形态(SEM)、RVA粘度曲线、透明度(OD值)、白度、冻融稳定性、凝沉稳定性、残留蛋白质的SDS-PAGE凝胶电泳等淀粉性质,结果有:酸浆法能应用于大米淀粉提取,且在几种方法中,碱-酸浆法复合提取大米淀粉较好。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酸浆苦素A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 2020(02)
- [2].NaCl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酸浆果实品质[J]. 中国果业信息 2020(07)
- [3].锦灯笼中总酸浆苦素的含量测定及其质量评价[J]. 山东化工 2020(16)
- [4].洛阳传统绿豆酸浆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多样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4)
- [5].酸浆籽油的提取工艺及品质评价[J]. 食品科技 2016(07)
- [6].酸浆法生产粉丝的工艺特点及其设备改进[J]. 农业工程技术 2016(23)
- [7].大王酸浆鱿:南极海域最年轻的“大佬”[J].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9(04)
- [8].黄果酸浆制种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 2013(02)
- [9].酸浆——南北“通吃”的野果[J]. 农家之友 2016(12)
- [10].酸浆果实中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0)
- [11].酸浆苦素B、E抗炎、抗菌作用实验研究[J]. 今日药学 2015(03)
- [12].酸浆山楂果茶的制作工艺[J]. 农产品加工 2014(04)
- [13].大孔树脂纯化酸浆果实多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02)
- [14].酸浆面[J]. 烹调知识 2011(07)
- [15].酸浆苦素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光谱特征[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05)
- [16].酸浆对高脂血症大鼠的抗氧化功能研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02)
- [17].野生酸浆果脯的加工工艺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2(12)
- [18].锦灯笼中酸浆苦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06)
- [19].酸浆鲜果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保护作用[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8(03)
- [20].酸浆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特性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8(08)
- [21].黄果酸浆的光合特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8(05)
- [22].聚乙二醇胁迫对酸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07)
- [23].微波辅助提取酸浆籽植物甾醇及细胞微观形态观察[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6)
- [24].经济植物酸浆人工栽培丰产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 2013(02)
- [25].中药锦灯笼中酸浆苦素类化合物含量测定[J]. 广州化工 2010(07)
- [26].酸浆籽中脂肪酸成分的提取及分析[J]. 农产品加工 2010(10)
- [27].酶法制备酸浆籽分离蛋白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09(03)
- [28].酸浆栽培技术要点[J]. 河北农业科技 2008(06)
- [29].豆浆制作工艺对酸浆豆干品质影响分析[J]. 大豆科学 2019(04)
- [30].北方酸浆种植技术方案集成[J]. 农药市场信息 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