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级缓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形缓冲区,多级缓存,信号量,嵌入式软件设计
多级缓存论文文献综述
郝源春,邬幸源,梁辉旋[1](2019)在《基于多级缓存和信号量机制的短波电台控制软件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短波电台通信控制软件采用的软件设计方法存在安全性低、消息处理效率低等缺点,本文提出基于环形缓冲区、多级缓存和信号量机制的通信控制软件设计方法,具备安全、高效、可维护性好的优点,为短波电台类项目软件设计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6期)
范延芳,韦涌泉,王向晖[2](2018)在《基于多级队列缓存淘汰算法的处理器全数字仿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虚拟目标机实现星载软件的测试是节约卫星开发成本,提高卫星软件测试效率的重要手段;作为星载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虚拟处理器的指令集执行速度直接决定虚拟目标机的仿真效率;采用多级队列缓存淘汰策略对QEMU原有的动态指令翻译实现进行优化,提高仿真处理器的执行效率,因此若采用仿真处理系统加载星载嵌入式软件进行测试,可以根据测试需要,在仿真处理器可实现范围内加速运行被测软件,从而实现缩短软件测试周期的目的;选取某星载中心计算机嵌入式应用软件为测试对象,实验表明,采用优化算法后的仿真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平均260 MIPS,是QEMU-2.6.1版未优化前实现的仿真处理器处理速度的9.3倍,即,采用仿真处理器能够使被测软件运行在9倍于硬件处理器的运行速度下,大大提升了软件测试效率,缩短了测试周期。(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8年06期)
陈逸飞,李宏亮,刘骁,高红光[3](2018)在《一种阵列众核处理器的多级指令缓存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众核处理器由于其较高的计算性能和能效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而要构建未来高性能计算系统处理器必须解决严峻的"访存墙"挑战以及核心协同问题。通常的阵列处理器中,核心多采用单线程结构,以减少开销,但是对访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阵列众核处理器中,在单核心中引入硬件同时多线程技术,针对实验中一级指令缓存命中率随着线程数增加而显着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阵列众核处理器的冗余指令缓存存储结构,基于该结构,提出采用FIFO及类LRU替换策略。通过上述优化的高速缓存结构设计,经实验模拟,双线程整体指令Cache失效率降低了25.2%,整体CPI性能提升了30.2%。(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李祖华,吴嵩[4](2018)在《面向分布式数据库的自适应多级缓存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到来,数据的使用不仅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工作,还推动了社会的迅速发展。就目前而言,分布式数据库已建立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其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数据分散储存在不同的场地和数据节点,使得数据在使用和访问的过程中会导致节点间的不平衡,降低分布式数据库的整体性能,因而现阶段探寻新的分布式数据库缓存机制越来越重要。笔者以此为背景,从分布式数据库的系统概述出发,阐述了面向分布式数据库的自适应多级缓存机制的关键策略和实现算法,希望对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8年02期)
叶红伟[5](2017)在《片上网络多级缓存技术研究及系统互联方案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核系统中,传统基于总线的互联结构在扩展性、带宽和功耗等方面越来越无法满足多核或众核系统的核间通信需求,片上网络成为解决众核架构下片上互联的有效方法。但采用片上互联结构的多核系统需要通过消息机制进行通信,随着片上网络规模的增大,系统的访存时延增大,制约着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在片上多核的存储结构、共享缓存算法和片上互联结构实现叁个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传统的片上网络多核系统中,全局共享二级或叁级缓存,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缓存同步代价和访存时延较大。本文构建了基于簇共享二级缓存的存储架构,通过总线和片上网络的混合互联技术,在相同数量处理器核心的前提下使片上互联网络结构规模缩小了一倍,降低了系统平均访存时延。采用Sniper Multi-Core Simulator仿真工具,在64个核心、簇大小为4的情况下与二级缓存私有方案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簇共享二级缓存的方案吞吐量提高了5.89%,证实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片上网络系统的共享缓存而言,当某个核所执行的应用程序中有较强的流式访问特征或者数据集较大时,该核容易造成对共享缓存的污染,引起缓存抖动,导致其它运行局部性友好程序的处理单元性能下降,增加系统整体功耗。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核感知的相关度间隔预测算法CA-RRIP,该算法在访问缓存时记录发起内存访问的核ID,对共享缓存进行伪分区。在进行替换和插入时优先考虑本核所占用的缓存,减轻了核间因为访问模式不同所造成的缓存颠簸。实验表明,对于数据共享程度较低的程序,CA-RRIP算法相比于LRU和SRRIP有比较明显的性能提升。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实现片上网络多核系统为目的,设计并实现片上网络互联结构。首先,分析和选取了片上网络互联结构的关键技术,包括拓扑结构、交换机制、路由算法和流控机制。片上互联结构实现的关键就是路由节点的设计,本文详细介绍了片上网络路由节点间通信数据协议,并结合全局异步局部同步的思想采用握手协议完成路由间接口设计。其次,通过Verilog语言实现了输入控制模块、同步缓存FIFO模块、虚通道控制模块、虚通道分配模块、输出控制模块等。最后,在实现路由节点的基础上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构建规模为4?4的2D-Mesh片上互联结构,对片上互联网络虚通道的申请与释放、请求仲裁、数据包传输功能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实现的片上网络互联结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后期实现基于片上网络的多核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袁子超[6](2016)在《基于逻辑块交换与多级缓存策略的节能存储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个研究领域的数据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这导致了数据存储的规模和成本越来越高,存储系统的能耗问题也越来越得到更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年来关于磁盘存储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节能方法,主要包括磁盘调度策略的研究和磁盘体系结构的探索。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只是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而不是应用到真实的场景中。尤其是在本文研究的南极天文观测的应用场景中,会有大量的限制条件来影响通用节能模型的效果。因此设计一套专门针对南极天文观测的节能存储系统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磁盘节能存储系统的研究,磁盘节能技术主要包括:磁盘能量管理、负载划分及数据预取、磁盘分组技术、数据迁移技术和RAID存储技术等。结合南极天文观测恶劣的气象条件和严格的能源限制以及天文数据时序性和空间性的访问特点,本文专门设计了一套新的面向南极天文观测的节能存储系统。结合磁盘调度策略和磁盘体系结构的优点,本文设计了基于逻辑块交换的多级缓存策略的节能存储系统(MCS-B)。根据天文数据特有的访问模式,将数据进行划分、聚集,然后组成相互关联的逻辑块,同时采用多级缓存策略将磁盘阵列分成缓存磁盘组和数据磁盘组。为了充分验证基于逻辑块交换的多级缓存策略的节能存储系统的节能效果,本文对MCS-B在轻量级负载、正常负载和混合负载的不同访问模式下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并将MCS-B与已有的传统节能存储系统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的传统节能方案,MCS-B把能耗降低34.24%-42.3%,并且把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降低71.36%-77.14%。(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罗伟[7](2016)在《面向多级缓存的大规模虚拟机镜像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云计算的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采用了向用户提供虚拟机的服务形式,虚拟机在云计算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英特尔公司实现的硬件级虚拟化技术,以及Xen或KVM等虚拟机管理开源软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虚拟机自身的实现开销。随着云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虚拟机镜像存储系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着虚拟机的部署开销以及应用的运行时性能。不同于传统数据中心采用的SAN等集中式存储方案,基于多级缓存的网络自适应虚拟机镜像存储系统MADStor(Multi-level cache-based and Adaptive Distributed Storage)采用了分布式协作缓存的架构,除了降低成本外,也不会受单点网络带宽等因素影响。另外,MADStor也针对目前主流的协作式存储系统,优化了云数据中心网络负载不均衡的现象,避免因此而产生的计算节点I/O瓶颈。MADStor在计算节点上采用了两级磁盘缓存的策略,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共享以及脏数据现象避免的问题。同时,为降低计算节点存储资源消耗,系统采用了基于不同策略的双重去重技术。MADStor优化了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中的寻址技术,针对节点网络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基于对象名的映射信息,同时将基于对象内容的映射信息存于内存缓存中,进一步提升了虚拟机的I/O性能。MADStor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集中存储方案以及主流分布式协作方案相比,均获得了良好的性能提升,尤其在网络负载不均衡的情况下,虚拟机的部署时间可缩短2-3倍,运行I/O密集型应用时的吞吐率可提高4-7倍。(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6-08-01)
苑玮琦,魏智鹏,李德健[8](2016)在《基于多级多线程和缓存的雪糕棒质量在线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多摄像机在线视觉检测系统普遍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检测结果不可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多线程和缓存的视觉在线检测方法。本方法使用一个控制线程动态开辟多个处理线程,并将处理结果按拍照时刻的先后顺序存储在对应的结果缓存器中,当多个摄像头都检测完毕后再将多个检测结果合并输出。多级多线程和缓存的结合使用,不仅提高了在线检测系统多线程并发处理的效率,而且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为常规的在线检测系统提供一种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6年13期)
张洪广[9](2016)在《基于多级保持时间STT-RAM单元的处理器缓存层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自旋转移力矩随机访问存储器(spin-transfer torque random access memory,STT-RAM)因为具有可扩展性良好,存储密度高和静态功耗低等多种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SRAM缓存的存储器。一个STT-RAM单元的面积仅有SRAM的1/3到1/9,在相同的面积下能够实现远大于SRAM容量的STT-RAM缓存,有效提高处理器系统的性能。然而,STT-RAM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长写延迟和高写功耗,严重制约了其作为缓存时的性能表现。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考虑改变STT-RAM的数据保持时间来得到不同的写性能,并提出基于多种不同保持时间STT-RAM单元搭建完整的STT-RAM缓存层级架构。对于最高层级缓存(L1缓存),我们使用低保持时间的STT-RAM单元,其优异的写性能可以满足较高层级的性能要求,经过测试,本文提出的L1缓存性能与常规SRAM缓存相同,而能耗只有其57.8%;对于较低层级缓存,本文提出基于多种不同保持时间的STT-RAM单元进行混合搭建,设计新型混合缓存架构以及相关的数据迁移策略,从而充分利用各种STT-RAM单元的优势。经过测试,本文中的双单元混合L2缓存设计与SRAM缓存相比,性能达到了SRAM的98.6%,而能耗只有其4.2%;叁单元混合L3缓存设计与SRAM相比,性能达到了其99.4%,能耗仅有其3.4%,远低于SRAM缓存设计。(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01)
果微[10](2016)在《基于多级缓存技术的风力发电数据采集监控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是在风电场各种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控制和自动化过程中逐步完善和稳定的,是充分发挥通讯、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专业性能指标分析等自动化优势的产物。尤其在逐步实现风电场无人值守的目标下,不仅要针对单个风电机组的远程监控,还要整合整个风电场的变电站和测风设备接入以及远程数据中心的建立等多方面的指标。通过提供完善的实时数据报表,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使管理人员方便、快捷的做到对场内各个机组的状态查询和功能控制。在此基础上,系统遵循适应性和开放性原则,在可以适应各个风电场特殊情况的同时,也为各种高级功能模块预留接口。风电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将各种机组不同的控制系统进行有机的互联,使各种信息和资源有效地协调成一个整体。具备充分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及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同时考虑风能预测、可靠性维修和应急调度等功能模块的无缝嵌入。近些年来,我国开发了多种的风力发电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而这些监控系统中运用较多的则是SCADA系统,它主要是对数据采集和监控。在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就SCADA系统的运用翻阅了国内较多的风力发电案例,进而结合德国相应领域中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设计了SCADA系统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风力发电网络化系统架构。SCADA系统框架以单独的风力发电监控自动化系统为基础,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实现多个风力发电机组之间通信数据信息采集和监控,同时,尽可能的考虑风力发电机在发生错误或者其他故障时能够进行的远程诊断等等,实现风力发电按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自动化、远程化实施。面向SCADA系统的爆发式数据多级缓存处理系统的设计,使用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存储请求报文,按缓存队列的状态放入缓存队列中;数据预读模块将文件缓存模块中存储的数据存储请求插入到缓存队列中;数据优化模块读取缓存队列中的数据存储请求,对数据存储请求优化后调用线程池中的空闲线程,执行数据存储操作。本课题能够较好地解决提交海量数据存储请求时,请求数据及SCADA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6-02-01)
多级缓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虚拟目标机实现星载软件的测试是节约卫星开发成本,提高卫星软件测试效率的重要手段;作为星载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虚拟处理器的指令集执行速度直接决定虚拟目标机的仿真效率;采用多级队列缓存淘汰策略对QEMU原有的动态指令翻译实现进行优化,提高仿真处理器的执行效率,因此若采用仿真处理系统加载星载嵌入式软件进行测试,可以根据测试需要,在仿真处理器可实现范围内加速运行被测软件,从而实现缩短软件测试周期的目的;选取某星载中心计算机嵌入式应用软件为测试对象,实验表明,采用优化算法后的仿真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平均260 MIPS,是QEMU-2.6.1版未优化前实现的仿真处理器处理速度的9.3倍,即,采用仿真处理器能够使被测软件运行在9倍于硬件处理器的运行速度下,大大提升了软件测试效率,缩短了测试周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级缓存论文参考文献
[1].郝源春,邬幸源,梁辉旋.基于多级缓存和信号量机制的短波电台控制软件设计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9
[2].范延芳,韦涌泉,王向晖.基于多级队列缓存淘汰算法的处理器全数字仿真优化[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8
[3].陈逸飞,李宏亮,刘骁,高红光.一种阵列众核处理器的多级指令缓存结构[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
[4].李祖华,吴嵩.面向分布式数据库的自适应多级缓存机制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
[5].叶红伟.片上网络多级缓存技术研究及系统互联方案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6].袁子超.基于逻辑块交换与多级缓存策略的节能存储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7].罗伟.面向多级缓存的大规模虚拟机镜像存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6
[8].苑玮琦,魏智鹏,李德健.基于多级多线程和缓存的雪糕棒质量在线检测系统[J].电子世界.2016
[9].张洪广.基于多级保持时间STT-RAM单元的处理器缓存层级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
[10].果微.基于多级缓存技术的风力发电数据采集监控设计与开发[D].东北石油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