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M公司创新管理及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雯[1](2020)在《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激励企业的创新发明,但是事实上,我国有关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发明人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本文以“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研究”为题,通过对国内立法梳理和司法现状描述,对国外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相关经验学习,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拓展和分析,以此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首先从该制度的诞生历史到发展历程着手,从而引申出该制度在学术界的基本理论,进而探讨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是对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立法现状考察。首先从人大、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政府三个维度进行法条的梳理。然而逐一分析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司法实证考察。首先列举了典型案例——张伟锋诉3M公司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纠纷案,通过对该案件的细致剖析,引申出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中国法律裁判文书上关于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63个案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列举表格的方式从案件数量、区域分布、审级、判决数额以及奖酬技术领域分布五个方面的分析,进一步得出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对域外职务发明奖酬制度进行的考察和比较分析。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具有典型性代表国家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列举,从职务发明报告、职务发明范围、职务发明奖酬数额、支付程序等方面进行学习,以期完善我国的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第五部分是对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完善提出的建议。实体法方面需要对《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完善,细化奖酬标准中对数额的计算。实施程序方面需要健全奖酬纠纷的诉讼时效、重视离职发明人的奖酬以及加强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
杨晨曦[2](2020)在《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浪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更多的企业提供了走出国门的机会,逐渐在国外建立分、子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集团涌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企业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对分、子公司的管控难度增大等等,严重的对企业的未来构成威胁和隐患。这些问题成为了阻碍企业发展的棘手问题,需要迫切解决,当集团管理层正在为这类问题一筹莫展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的财务处理平台,它不同于传统分散的会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出现解决了以上企业面临的问题。该财务模式不需要每个办事处都设立财务岗位,业务信息直接上传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积极影响。所以我认为积极深入的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的财务管理转型及完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M公司是我国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其财务共享服务转型相对成功,于是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做出阐明,提出行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法。第二,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总结,并详细阐述了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理论。主要条理清楚的说明了规模经济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等,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做铺垫。第三,财务共享服务的具体应用。介绍了M公司的财务状况,及其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具体情况。第四,主要是对该公司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后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及其通过分析该公司的应用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五,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优化措施,同时也为其它建立并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总结了经验启示。
张萌[3](2019)在《3M公司核心企业文化探析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已不再局限于本地或本国而是全世界,企业只有不断地在内部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全球着名创新企业——3M公司为例,分析了3M公司的企业文化,探讨了其技术创新,以期为我国企业保持创新活力提供借鉴。
邓琳,张巧媛[4](2018)在《3M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技术快速发展,大量的公司及产业被淘汰,为了延续企业持续、持久的发展,企业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3M企业的存续时间超过百年,历经无数竞争对手,依然历久弥新,为了研究这家百年企业持久发展的规律,本文从3M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入手,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研究其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对其企业持久发展的核心作用并提出应对新时代发展的建议。
卫新[5](2014)在《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激励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然被具有现代科技的知识型员工所取代,知识型员工成为组织的创新主体。本文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如何设计激励机制激励该类型员工在自己的空闲时间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公司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本论文聚焦于创新激励模型的构建和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设计。主要研究以下问题:首先,在对激励创新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创新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发展内容。其次,构建了知识型员工空间时间的创新激励模型,主要研究了知识型员工空闲时间的创新动机,对企业从创新激励机制上给予知识型员工自由创新空间、给予创新自主权以及重视分配创新成果方面给出了理论依据。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是否愿意从事潜在的创新活动取决于该创新活动的价值(市场前景)以及从该创新中获得的价值份额。通过分析,给出了企业和员工对潜在创新项目价值要求的临界值,并给出了双方对潜在创新项目价值份额的临界值。再次,通过分析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激励机制设计的目标,结合知识型员工空闲时间创新激励的分析结果和前人的综合激励模型,设计了知识型企业创新激励的框架,该框架包括目标激励、过程激励和反馈激励三部分,是一个贯穿整个创新过程的良性循环框架。最后,运用本文的相关关理论和研究结论,通过案例实证分析研究了3M公司创新激励机制,发现3M公司在创新激励机制的设计上基本符合本文提出的目标激励、过程激励和反馈激励的全部内容。
林巧[6](2014)在《M公司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变革》文中认为企业的战略对于处在激烈国际竞争背景下的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是企业各项管理措施高效实施的前提,它们二者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对二者之间这种联系的探讨既有助于企业文化和战略准确迅速地在企业实施,也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能更好地为企业文化和战略服务。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关系决定了只有使结构与战略相匹配,才能成功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反而言之,与战略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将会成为限制、阻碍战略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巨大力量。本文的亮点在于将企业的实际案例与经典理论相结合,进一步论述和佐证了战略和组织结构的辩证关系。本文以享有“世界船王”美誉的航运标杆企业——M集团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旗下的全球信息处理中心为例,分析和研究了M公司组织战略变革历程及相对应的全球信息处理中心组织结构设计以及运行。2011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复苏缓慢、运力增长加快的影响,国际航运市场整体低迷。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贸易的很多不确定性,航运企业要在艰困的经营环境中走出“寒冬”,迎来下一轮景气,需要在企业战略上做出及时调整。基于这样的背景,很多世界知名的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都在战略上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需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公司所面临的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总结了面对国际航运领域的风云变化,M集团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如何做出多次运营战略调整。同时通过研究不同时期企业战略下的组织结构的变革历程,对不同时期组织结构特点的分析,阐述了不断改善的组织结构是如何支撑M集团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的战略落地的。鉴于组织结构变革相较于组织战略变革有一定滞后性,本文以M集团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旗下的全球信息处理中心为例,介绍了在M集团班轮运输公司推行新的发展战略时,曾经由于组织结构改变滞后而产生的对支撑、执行组织战略的负面影响。从而衍生出构建组织架构效用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问题,即如何构建效用指标评价体系,用量化报告及时准确反映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支撑组织战略的执行与发展,以便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合理匹配。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于组织战略及组织结构关系的研究,同时基于真实案例分析、研究了二者关系模型在现实中的应用。本文也是对经典理论的补充,提出了基于战略变革的组织结构再设计,希望以此对国内的航运企业带来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谢潇静[7](2014)在《3M中国反光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促进了市场的自由化,传统的营销观念已经需要改变,跨国公司要想在中国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的根据市场变化和需求来创新,尤其像在中国这样新兴的工业品市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市场环境正经历着巨大变化,对跨国工业公司们而言则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如何打造适合本土需求的产品,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中取得成功,脱颖而出,作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刻不容缓。本文以多元化跨国工业公司3M中国交通安全事业部的反光膜产品营销策略为例,反光膜产品原先在中国市场一直定位高端,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高端市场逐渐饱和,但伴随着城市交通网络发展,中端市场的需求却在加大,面对本土竞争企业的迅速崛起,技术壁垒被打破的情况下3M反光膜产品开拓新的市场,保持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研究未来的战略部署,挖掘自身的优势,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本文从反光膜产品的产品策略,渠道管理,客户关系,品牌推广等各方面做了分析研究,通过公司内部的市场调研以及与销售人员沟通,分析市场现状和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销售渠道质量和营销效率,对3M反光膜产品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作了分析和解剖。本文还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和分析工具,在如何扩大市场份额,保持核心竞争力,并基于市场行情和趋势的变化,对反光膜产品的未来营销策略等方面提出探讨和改善建议,在品牌推广,网络营销,渠道下沉,市场情报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营销优化策略,希望能对未来市场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将营销创新和产品创新相结合,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采取相对应的本土营销策略。
戴国翰[8](2011)在《3M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土化营销是跨国公司实现在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一个外商投资企业要想在中国成功进行发展,争取市场主动权,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本地市场,中国本地市场的形式发展变化,根据自身的特点、自己的优势来制定适合中国本地市场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如此,才能在中国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跨国公司本土化理论和本土化营销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3M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进行了深度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以分析3M中国有限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在中国市场本土化进程中发生的营销管理实际案例为分析对象,进行本土化营销策略的研究。本论文分理论叙述和实际案例分析两部分。理论叙述部分,主要概括了目前学术界对于跨国企业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的状况,以及提出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实际案例分析部分首先介绍了3M中国有限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的背景,以及目前光学产品事业部两大产品BEF和DBEF所处的竞争市场和近似垄断市场的状况。提出针对不同市场需要采取不同本土化营销策略的建议。在结合针对BEF市场和DBEF市场的SWOT分析后,得出对于BEF市场,采取针对VIP客户的经销商营销模式;对于DBEF市场,寻找那些愿意与3M公司达成技术策略联盟,进行长期合作的经销商的本土化营销策略建议。对于公司的本土化营销策略,将市场与产品相结合,针对不同市场、不同产品采取相对应的不同的本土化营销策略,是本文创新之处。
罗文伟[9](2010)在《案例分析:3M工业胶粘产品营销策略的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经济总水平一直是全国的排头兵,而特别是在2009年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后,广东经济率先复苏,从而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广东的重要性。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广东也正面临各种发展机遇,完全有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一次腾飞。但是,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所以,对广东特别是广东工业品市场的深入研究尤其重要。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为3M(中国)有限公司工业及运输市场部在广东市场的胶粘产品未来五年竞争战略研究。3M公司为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中国已经有25年了,工业及运输市场部在大中华区占总业绩的30%,而广东市场的销售额占一半而且一直处于每年25%的增长率。所以,在工业胶粘产品市场,得广东者得天下。但是,3M公司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经过了过去十五年的发展和金融危机的洗礼,再持续地增长已经遇到了瓶颈,并且步履蹒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国外产品如何本土化,如何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研究未来五年的战略部署是3M公司如今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作者本人目前从事3M的胶粘产品营销已有超过十年时间,对该行业有相对较为深入的了解,试图结合攻读MBA期间所学的理论对该品牌目前在广东市场的未来五年战略作较为系统的研究,求得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与实践工作的绩效的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清醒地认识公司的发展基础、存在问题和前进方向,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居安思危,反躬自省,不断破解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面向世界,服务全国。
李支东,章仁俊[10](2010)在《持续创新:企业家领导下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企业家在持续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指出持续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家领导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个体层面、团体层面、企业层面以及基于这三个层面的不同组合,参与的组织机制主要有创新文化、激励和授权。最后,以3M公司为例,从领导推动、全员参与以及机制保障等方面实证分析了3M公司的持续创新模式。
二、3M公司创新管理及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M公司创新管理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概述 |
(一) 职务发明奖酬的基本范畴 |
1.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演变过程 |
2. 职务发明奖酬具体范围界定 |
(二)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理论 |
1. 债权客体说 |
2. 劳动报酬说 |
3. 知识产权客体说 |
(三) 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原则 |
1. 激励创新原则 |
2. 利益平衡原则 |
3. 约定优先与法定限制相结合原则 |
4. 重视程序保障原则 |
二、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立法考察 |
(一) 职务发明报酬制度立法文本体系化梳理 |
1. 人大立法 |
2. 国家行政机关立法 |
3. 地方政府的立法 |
(二) 职务发明报酬制度的立法检讨 |
1. 奖酬适用范围存在差异 |
2. 法律适用选择存在明显的法条竞合 |
3. 国家和地方层面立法衔接不够紧密 |
4. 奖酬程序性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 |
三、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实证研究 |
(一) 职务发明报酬纠纷典型案例——以张伟锋诉3M中国、3M创新职务发明奖酬纠纷案为例 |
1. 案情介绍 |
2. 案件详细分析 |
3. 本案启示 |
(二) 职务发明奖酬案件司法判决统计概况 |
1. 案件数量不断增加 |
2. 案件区域分布特征 |
3. 案件审级情况 |
4. 法院判决奖酬数额分析 |
5. 职务发明奖酬的技术领域分布分析 |
(三)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司法困境 |
1. 职务发明奖酬裁判法律依据问题 |
2. 职务发明奖酬前提因素认定问题 |
3. 职务发明奖酬标准问题 |
四、职务发明奖酬制度不同国家适用情况分析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1. 美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 |
2. 英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1. 德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 |
2. 日本职务发明奖酬制度 |
(三) 域外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带来的启示 |
1. 发明报告制度方面 |
2. 职务发明范围方面 |
3. 职务发明奖酬数额的确定方面 |
4. 落实职务发明奖酬的程序方面 |
五、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完善措施 |
(一) 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完善方案 |
1. 以《专利法》为主导 |
2. 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六条 |
3. 细化奖酬标准中数额的计算方式 |
4. 确定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 |
(二) 奖酬认定相关制度的完善 |
1. 不断健全奖励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
2. 从法律层面来保障职务发明人离职后薪酬获取的合法权益 |
3. 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财务共享服务相关理论 |
2.2.1 财务共享服务概念 |
2.2.2 财务共享服务适用范围 |
2.2.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类型 |
2.3 财务共享服务理论基础 |
2.3.1 规模经济理论 |
2.3.2 资源配置理论 |
2.3.3 流程再造理论 |
3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具体应用 |
3.1 M公司基本情况 |
3.1.1 M公司简介 |
3.1.2 M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3.2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战略目标 |
3.3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具体应用 |
3.3.1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组织结构 |
3.3.2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资金管理流程应用 |
3.3.3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业务流程应用 |
3.3.4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信息系统应用 |
3.3.5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 |
4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 |
4.1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实施效果 |
4.1.1 降低业务处理成本 |
4.1.2 公司风险管控加强 |
4.1.3 提升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
4.2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应用存在的问题 |
4.2.1 资金集中风险增加 |
4.2.2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缓慢 |
4.2.3 费用报销流程冗杂 |
4.2.4 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 |
4.2.5 业财融合不到位 |
4.2.6 信息系统运行问题 |
5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的优化措施及启示 |
5.1 完善资金管理体制 |
5.1.1 完善资金风险管控制度 |
5.1.2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
5.2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
5.2.1 改进应收账款流程 |
5.2.2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5.3 重构费用报销流程 |
5.4 优化绩效评价体系 |
5.5 提高业财融合度 |
5.6 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
5.6.1 提升信息系统安全性 |
5.6.2 建设财务云平台 |
5.7 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应用启示 |
5.7.1 构建智能化流程 |
5.7.2 搭建安全有效的信息平台 |
5.7.3 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3M公司核心企业文化探析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3M公司的核心企业文化 |
1.1允许“试错”的宽松环境 |
1.2“奇异点子”的实现平台 |
1.3不断完善的创新体系 |
1.4“15%自由时间”规则 |
2 3M公司核心企业文化的启示 |
2.1“允许‘试错’的宽松环境”的启示 |
2.2“‘奇异点子’的实现平台”的启示 |
2.3“不断完善的创新体系”的启示 |
2.4“‘15%自由时间’规则”的启示 |
3结语 |
(4)3M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3M公司的简介 |
二、3M公司的技术创新类型 |
三、3M公司的技术创新文化和机制 |
(一) 3M公司的技术创新文化 |
(二) 3M公司的技术创新机制 |
四、展望与不足 |
(5)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创新理论 |
2.1.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1.2 管理创新理论 |
2.1.3 技术创新理论 |
2.2 传统激励理论 |
2.2.1 内容激励 |
2.2.2 过程激励 |
2.2.3 综合激励 |
2.3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理论 |
2.3.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2.3.2 彼得·德鲁克的知识型员工理论 |
2.3.3 知识型员工与创新激励的概念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问题分析 |
3.1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3.2 创新激励问题描述 |
3.3 创新激励模型 |
3.3.1 研发人员努力水平的选择 |
3.3.2 研发人员自由研发的最优选择 |
3.3.3 企业的最优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机制 |
4.1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的不足 |
4.2 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4.3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机制的设计 |
4.3.1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机制设计原理 |
4.3.2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的目标 |
4.3.3 知识型员工创新激励模型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3M 公司员工创新激励的案例分析 |
5.1 3M 公司背景 |
5.1.1 3M 公司富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员工 |
5.1.2 3M 公司的创新文化 |
5.2 3M 公司的创新管理 |
5.3 3M 公司创新激励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M公司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贡献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组织战略的相关研究 |
2.1.1 组织战略 |
2.1.2 战略管理内容体系构成 |
2.1.3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 |
2.2 组织结构相关研究 |
2.2.1 组织结构定义 |
2.2.2 组织结构设计 |
2.2.3 组织结构再设计 |
2.3 理论基础 |
2.3.1 组织战略决定组织结构理论 |
2.3.2 组织结构决定组织战略理论 |
2.3.3 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匹配理论 |
2.4 小结 3 M公司战略发展历程 |
3.1 M集团发展历史及现状 |
3.2 M公司2011年以前的战略变革 |
3.3 M公司2011年战略变革 |
3.3.1 战略变革背景 |
3.3.2 战略变革目标及结果 |
3.4 M公司2012年战略再变革 |
3.4.1 战略再变革背景 |
3.4.2 战略再变革目标的确立 4 G部门组织结构设计历程及特点 |
4.1 G部门简介 |
4.2 G部门组织结构设计历程 |
4.2.1 2011年G部门组织结构设计及其运行 |
4.2.2 2012年G部门组织结构再设计及其运行 |
4.3 G部门组织结构再设计特点 |
4.3.1 组织职能的流程导向特点 |
4.3.2 组织职能与公司战略的匹配特点 5 M公司战略及组织结构再设计绩效分析 |
5.1 G部门运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分析 |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
5.1.2 指标体系构成 |
5.2 公司整体业绩运行分析 6 启示及建议 |
6.1 战略与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启示 |
6.2 M公司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
(7)3M中国反光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市场营销理论基础 |
1.3.2 工业品市场营销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
第2章 3M 公司及反光膜产品简介 |
2.1 3M 公司简介 |
2.2 3M 公司中国概况 |
2.3 3M 公司反光膜产品发展历程 |
第3章 中国反光膜工业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3 3M 中国反光膜产品面临的困境 |
第4章 3M 中国反光膜产品营销组合 |
4.1 产品策略 |
4.1.1 反光膜产品介绍 |
4.1.2 竞争对手分析 |
4.1.3 产品创新 |
4.2 渠道策略 |
4.2.1 渠道管理 |
4.2.2 渠道考评激励政策 |
4.3 客户关系管理 |
4.3.1 大客户管理系统 |
4.4 价格策略 |
4.5 品牌沟通策略 |
4.5.1 技术创新论坛 |
4.5.2 创意分享平台 |
4.5.3 市场技术创新峰会 |
4.5.4 企业社会责任宣传 |
第5章 3M 中国反光膜营销策略优化 |
5.1 品牌推广优化策略 |
5.2 考评激励优化机制 |
5.3 网络营销推广 |
5.4 中小城市渠道建设 |
5.5 整合营销沟通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8)3M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 研究的思路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跨国公司全球及本土化营销战略选择的研究 |
2.1.1 进行国际市场宏观细分,各子市场内实行标准化 |
2.1.2 将产品标准化,促销本土化 |
2.1.3 产品核心标准化,产品外观或附属特征差异化 |
2.1.4 品牌形象标准化,产品差异化 |
2.1.5 针对跨国公司全球营销战略的研究综述 |
2.2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营销战略的分析 |
2.2.1 渠道本土化 |
2.2.2 品牌本土化 |
2.2.3 产品和服务本土化 |
2.2.4 价格本土化 |
2.2.5 广告本土化 |
2.3 跨国公司全球营销策略和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的总结 |
3.3M 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简况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3.1.3M 公司与3M 光学产品事业部介绍 |
3.1.1.3M 总公司与3M 光学产品事业部概况 |
3.1.2.3M Optical System Division (OSD)在华发展概况 |
3.2.3M OSD 面临的市场背景与竞争格局分析 |
3.2.1 全球市场的竞争 |
3.2.2 中国大陆市场的竞争 |
3.2.3 相关行业发展带来的竞争 |
4.3M 光学产品事业部(OSD)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3M OSD 市场营销的SWOT 分析 |
4.1.1.5 WOT 分析的定义 |
4.1.2.05 D 目前SWOT 分析的意义 |
4.2.3M 在棱镜片(BEF)市场的SWOT 分析 |
4.2.1.3M 在BEF 市场的优势分析 |
4.2.2.3M 在BEF 市场的劣势分析 |
4.2.3.3M 在BEF 市场的机会分析 |
4.2.4.3M 在BEF 市场的威胁分析 |
4.3.3M 在多层膜(DBEF)市场的SWOT 分析 |
4.3.1.3M 在DBEF 市场的优势分析 |
4.3.2.3M 在DBEF 市场的劣势分析 |
4.3.3.3M 在DBEF 市场的机会分析 |
4.3.4.3M 在DBEF 市场的威胁分析 |
4.4.3M OSD 目前本土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4.4.1.3M OSD 产品本土化营销概况简介 |
4.4.2 现有BEF 产品营销与服务策略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3 现有DBEF 产品营销与服务策略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
4.4.4 产品本土化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分析 |
5.3M 公司 OSD 本土化营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
5.1 营销策略 |
5.2 实现营销策略的前提分析 |
5.3 实现营销策略的方式探讨 |
5.3.1 针对BEF 市场的经销商营销策略探讨 |
5.3.2 针对DBEF 市场的经销商营销策略探讨 |
6. 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
6.1 本文研究内容的主要结论 |
6.1.1 市场定位 |
6.1.2 营销模式 |
6.1.3 创新点 |
6.2 本文结论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
6.2.1 技术层面的局限性 |
6.2.2 营销模式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案例分析:3M工业胶粘产品营销策略的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进程 |
1.3.5 工业品营销的过程与特点 |
1.4 论文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案例正文部分 |
第二章 3M 公司概况 |
2.1 3M 公司的发展历史和全球概况 |
2.2 3M 公司在中国的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M 公司胶粘产品在中国的营销现状 |
3.1 3M 公司胶粘产品在中国的概况 |
3.2 3M 公司胶粘产品目前营销策略 |
3.3 3M 公司胶粘产品目前的主要困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M 公司在广东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工业产品购买特征 |
4.2 工业胶粘产品市场的概况及分析 |
4.3 广东工业品营销环境宏观分析 |
4.4 电子与非电子市场环境分析 |
4.5 3M 公司工业胶粘产品的SWOT 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M 胶粘产品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分析 |
5.1 市场细分 |
5.2 3 M胶粘产品在华南市场的定位 |
5.3 客户类型覆盖策略 |
5.4 产品策略 |
5.5 渠道策略 |
5.6 3M 公司胶粘产品在华南市场的营销策略改善建议 |
5.6.1 组织架构的调整 |
5.6.2 营销队伍的建设 |
5.6.3 继续加强品牌建设 |
5.6.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5.6.5 完善营销情报信息体系 |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
(10)持续创新:企业家领导下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持续创新:企业家领导下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 |
1.1 企业家在持续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
1.2 持续创新:企业家领导下全员参与的系统模式 |
2 全员参与持续创新的方式 |
(1) 个体层面。 |
(2) 团体层面。 |
(3) 企业层面。 |
3 全员参与持续创新的组织机制 |
3.1 创新文化 |
3.2 激励 |
3.3 授权 |
4.3 M公司全员参与持续创新模式分析 |
4.1 领导推动、全员参与 |
4.2 机制保障 |
5 结论 |
四、3M公司创新管理及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研究[D]. 黄静雯.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M公司财务共享服务应用研究[D]. 杨晨曦.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3]3M公司核心企业文化探析及其启示[J]. 张萌. 山西科技, 2019(04)
- [4]3M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研究[J]. 邓琳,张巧媛.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18(02)
- [5]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激励研究[D]. 卫新. 燕山大学, 2014(02)
- [6]M公司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变革[D]. 林巧. 西南财经大学, 2014(03)
- [7]3M中国反光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谢潇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4)
- [8]3M公司光学产品事业部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D]. 戴国翰. 苏州大学, 2011(06)
- [9]案例分析:3M工业胶粘产品营销策略的改善研究[D]. 罗文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10]持续创新:企业家领导下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J]. 李支东,章仁俊.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