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取得了显著性增长,但收入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城乡收入比呈现先降后升的“W”形,从1978年的2.6:1增至2010年的3.23:1,整体水平不断扩大,年均增长0.81%。与此同时,伴随日益严峻的收入差距,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和“返乡潮”并存的劳动力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与区域不平衡成为理论研究上不可忽视的“悖论”。因此,明确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是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调整城乡收入分配的关键性问题,同时也可以为解决自2008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频频发生的“用工荒”、“招工难”等现象,提供较有裨益的参考。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测算和估计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和重大政策调整,重新划分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从全国层面、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等角度详细分析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一方面,采用改进法得出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并根据实际数据观测,提出包含收入差距的三次项的非线性模型,用以检验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动态模拟全国31个省级面板和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面板数据中城乡收入差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劳动力转移随着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的变化呈现阶段性变化,有两个明显拐点,分别出现在泰尔系数为0.088和0.1624左右。近两年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表明我国正处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三个区间,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仍会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从东部向中西部,由城市到乡镇转移;从31个省级面板数据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之间存在非线性的“N”型关系,且农村剩余劳动转移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动态面板模型来看,东部和中部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劳动力转移存在“N”型影响作用,东部地区的系数比中部地区要大,西部地区暂不存在这种关系。因此,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的关键时期,中西部地区需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结合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引导回流劳动力与地区产业发展的融合;东部地区需要继续“腾笼换鸟”,以农民工市民化等优惠政策吸引技术熟练、人力资本更高的劳动力,促进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升级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 1.2.2 劳动力转移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
  • 1.2.3 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双向作用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和转移数量
  • 2.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计算方法比较
  • 2.1.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的计算
  • 2.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估算
  • 2.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和历史阶段划分
  • 2.2.1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区特征
  • 2.2.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业特征
  • 2.2.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省级转移特征
  • 2.2.4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点
  • 2.2.5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
  • 2.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概况
  • 2.3.1 全国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 2.3.2 区域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 2.3.3 行业和职业层面的城乡收入差距状况
  • 2.4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演变过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全国层面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检验
  • 3.1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理
  • 3.1.1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关系机理
  • 3.1.2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影响路径
  • 3.2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影响关系检验
  • 3.2.1 格兰杰因果检验原理
  • 3.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3.2.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及分析
  • 3.3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线性模型设定
  • 3.3.1 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线图
  • 3.3.2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线性模型构建
  • 3.3.3 数据来源和说明
  • 3.4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 3.5 小结
  • 第4章 省际层面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非线性关系检验
  • 4.1 省际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面板模型构建
  • 4.2 动态面板模型计算方法
  • 4.2.1 面板模型的优势
  • 4.2.2 面板模型构建原则
  • 4.2.3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估计
  • 4.2.4 相关检验
  • 4.3 动态面板数据选取与说明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 4.3.3 变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4.4 全国 31 个省际面板模型结果与分析
  • 4.5 全国东-中-西部面板模型结果与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 5.1 抓住产业转移机遇,促进区域间劳动力转移合理化
  • 5.2 提高中西部最低工资标准,加速劳动力向中西部转移
  • 5.3 缩小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提高劳动力转移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J]. 青海农牧业 2010(03)
    •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四大困境[J]. 财经政法资讯 2008(03)
    • [3].重庆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 决策导刊 2009(02)
    • [4].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21)
    • [5].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与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8(29)
    • [6].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 2018(24)
    • [7].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9(04)
    • [8].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 黑龙江档案 2019(02)
    • [9].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国企研究 2019(08)
    • [10].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因素与变化趋势[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08)
    • [11].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甘肃省高职院校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法与路径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81)
    • [12].农村电商背景下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机制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11)
    • [13].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应[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14].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3)
    • [1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考[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5)
    • [16].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 山西农经 2018(05)
    • [17].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07)
    • [1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6(22)
    • [19].新疆四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学历教育意愿分析[J]. 新疆农垦科技 2016(11)
    • [20].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1)
    • [2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及对策[J]. 现代农业 2017(01)
    • [22].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探析——以新疆策勒县为例[J]. 新疆社科论坛 2017(01)
    • [23].浅谈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稳定转移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03)
    • [24].土地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型机制与路径探索——以义乌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04)
    • [25].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11)
    • [26].甘肃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经贸实践 2017(03)
    • [27].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演变及其效应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8].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2)
    • [29].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分析——以新疆南疆为例[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03)
    • [30].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实现路径研究[J]. 河北企业 2017(05)

    标签:;  ;  ;  ;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