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辛欣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辛欣

泰安市地理信息中心山东省泰安市271000

摘要:由于城市化推进的进程,快速的城市工作节奏、愈来愈小的生活空间、污染的空气与激烈的竞争气氛等“城市状态”,人们急切需要有个舒适的环境来调节疲惫的身心,回归自然变成了人们时下最关注的话题。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应用生态环保观念,设计绿色生态建筑,变成城乡规划设计的关键趋势与必然选择。现实上,现代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特别复杂的,怎样保证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发挥最好的效果,是市政部门与设计人员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意义;生态理念

1城乡规划设计与生态建筑设计概述

生态建筑是伴随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各国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基于环保角度产生的新兴概念。主要是指通过专业建设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结合当地区域环境的生态环境水平进行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相较于传统建筑更符合地区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需求。通过结合整个建筑的内部条件与生态环境,具有更符合人类居住需求的气候调节能力。在满足了人类与生态环境需求的双重基础上,完成地球大环境的良好循环以及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城乡建设的越发深入,对城乡发展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势在必行。我国建设人员根据相关城乡具体数据,通过专业人员分析,改变原有方案,力求更加充分合理利用城乡资源进行建设。从根本上提升城乡环境水平,促进城乡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进步。

2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2.1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概念上的区分

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分属不同的体系,无法完全一概而论。城乡规划是一项政府性质的课题与任务,对城乡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有积极的带动效果,并且城乡规划注重的是当地经济的区域化增长,而生态建筑设计则只针对建筑领域的单一过程,更加看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经济效益等概念无关。因此,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的概念不可混淆,需要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区别。

2.2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的一致性

城乡规划可以引导城市进行积极的建设,向着长远且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高速前进。城乡规划需要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损耗,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维护,在这一方面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实现了融合。城乡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贫富差距,从而带动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可以互相促进,以城乡规划为主要载体依据,在发展综合经济的同时避免出现生态破坏现象。

3城乡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尚未深刻了解到生态建筑的概念

现在国内外对于生态建筑有着很多不一样的概念,但是其重点的内容是相同的,就是生态建筑的设计要充分思考融合生态理念与建筑理念,依据当地环境的现实状况,把建筑与四周环境中的奇特原因实施合理科学的安排,让建筑真正融入到四周的环境中,同时建筑物内部气候条件还要维持优良的状态,建筑本身要具有优良的自我调节能力,还要具备寿命长、没有污染、节省资源、优化四周环境等优点。但是在极大一部分人的眼里,建筑物四周只要有一定的绿化就能够被称为生态建筑,又或者建筑物的内部加一下植物的点缀就是生态建筑,这些都只是对生态建筑相对浅显的了解,并没有深刻地实施研究其含义,是对生态建筑的片面认识。

3.2没有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融合

生态建筑设计需要不断总结长期以来设计的经验教训,来对未来的规划设计进行改善,只有这样,生态建筑设计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如果没有进行调研,那么生态建筑设计就根本不具有科学性。现在生态建筑发展的难点是没有与城乡规划设计有机结合,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建设进度。总之,目前生态建筑设计有两点问题有待解决:第一,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第二,没有将相关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建设中,这两个问题极大阻碍了城乡建设脚步。

3.3生态意识概念不足

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准确的把握,并结合科学、合理的原则,运用相对客观的视角对当地的建筑工程进行统筹规划,从而促进生态环保工程的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中普遍生态环保意识不足,没有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许多所谓的生态建筑设计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3.4农村生态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农村的建筑规划比较落后,所以,人们对生态建筑也没有充足的认识,这也是农村生态建筑与城市生态建筑的差距。许多人常常只重视于城市生态建筑的发展与研究,疏忽了对农村的研究,而且表现的特别显著。在实施建筑研究经过中,农村的建筑常常都只重视应用功能,而疏忽了其生态发展的理念,在实施设计中,也不愿意在农村建筑中过多的实施选择研究。这样就导致了农村的建筑缺少一定的合理性,就算在农村有生态建筑的设计与运用,其效果常常也比较差,没有系统科学的实施综合考虑,缺少一定的效果。

4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改进措施

4.1深化城乡规划的制度改革

实施体制创新与革命,持续推动城乡规划,而且改变制度中对城乡规划建设不利的部分,建设起高效科学的规划系统,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融入去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持续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态建设,推动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更好应用与发展。在实施详细的制度改革经过中,要依据建筑需求和地理环境的不一样来有针对性的实施制度改革,提倡具备人文观念和生态理念的现代化建筑,使土地资源更加有效的节约,提升空间运用率,发挥优良的环境效益,推动提高城市建筑水平。

4.2实施观念和方法上的创新

在实施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持续实施观念和方法上的积极创新,使生态建筑设计的最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发挥。吸收优秀的建筑设计理论与经验,结合现实来实施考察,建设天空、地面和地下的全面立体体系,发挥建筑和环境的最好关系,改变之前建筑设计中的不完善形式,与进步的设计思路相融合,贯彻实施生态建筑设计的新思维,做到因地制宜,使设计中的人文体验增加,持续改善生态建筑设计,而且供应给城乡规划设计的新途径。

4.3深化城乡规划体制改革

城乡规划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是推动城乡规划的主要力量,所以,城乡规划体制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政策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生态问题早已经成为我国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化城乡规划体制改革能使生态建筑设计充分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体制改革的深化需要立足于当前城乡规划的实际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能极大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并且还能降低建造成本,节约建筑空间,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4.4结合城乡规划的实际需求

城乡规划设计会受到交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尽量规避不良因素的制约,如果存在不可变因素,就应该重点结合生态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使其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生态建筑设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理念,从采购原料到工程施工都应该坚守这一理念,如果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矛盾,相应的调整也必须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以保证施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是我国建设的主力军,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完成城镇和乡村的良性结合。生态建筑设计体现了环保的意识,为了平衡人与自然、社会间的规律,应该将生态理念渗透到城乡规划中。尽管在生态建筑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要采取及时的、积极的措施,便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将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能够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卢晓峰.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J].低碳世界,2017(7):155-156.

[2]王延川.试论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门窗,2017(4):149-150.

[3]曾微,廖三生.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73.

[4]李源,孙晔.浅谈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建材与装饰,2016(52):119-120.

[5]叶龙,沈永伟.浅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55.

标签:;  ;  ;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辛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