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拟序结构的主动控制及强化传热机理

湍流拟序结构的主动控制及强化传热机理

论文摘要

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是近代湍流研究的重要发现之一,是目前湍流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在工业和环境问题中,伴随湍流拟序结构产生的传热、扩散、摩擦阻力和噪声等现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角度来看,发展有效的湍流控制技术对减少阻力和强化传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主动控制对流场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本文运用亚格子动力模型对矩形空槽道流动进行了大涡模拟,获得了流场中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涡量场和流动结构等物理量的信息,再现了湍流拟序结构的变化过程。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可能对换热和减阻具有实际效果的六种主动控制模式;即扰动速度与流向成-30°、-45°、-90°、-135°、-150°、90°。对六种主动控制模式采用大涡模拟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各种控制模式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并对湍流拟序结构与流动、传热特性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45°和-30°控制模式可以有效改变控制区域及其下游的速度场、温度场,具有强化传热的效果,且摩擦系数下降;而-135°、-150°、90°控制模式对速度场、温度场影响不大,虽有减阻效果,但换热效果也会下降。就流动换热的综合特性而言,-45°、-30°、-135°、-150°和90°等五种控制模式综合系数(Nu/Nu0)/(f/f0)1/3大于空槽道水平,而-90°控制模式的综合系数小于空槽道水平。为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验证,本文对矩形槽道的传热与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数值计算的空槽道和90°控制模式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所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相符,一致性较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湍流问题
  • 1.2 湍流拟序结构的研究
  • 1.3 拟序结构的主动控制
  • 1.4 强化传热
  • 1.5 湍流减阻
  • 1.6 强化传热的评价准则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湍流的数值模拟及控制方程
  • 2.1 湍流的基本研究方法
  • 2.2 湍流的控制方程
  • 2.3 大涡模拟及其模型
  • 2.3.1 滤波函数
  • 2.3.2 大尺度运动的控制方程
  • 2.3.3 亚格子应力模型
  • 2.3.4 亚格子热流通量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理模型及计算条件
  • 3.1 物理模型
  • 3.2 网格的划分
  • 3.3 计算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1 空槽道下流场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1 速度场
  • 4.1.2 温度场
  • 4.1.3 压力场
  • 4.1.4 涡量场
  • 4.2 主动控制模式下的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1 上抛控制模式对流场的影响
  • 4.2.2 下扫控制模式对流场的影响
  • 4.3 计算结果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动控制模式对流换热实验
  • 5.1 实验装置简介
  • 5.2 振动发生系统
  • 5.3 平板的加热和实验参数的测量
  • 5.4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4.1 实验数据
  • 5.4.2 努塞尔数和流动阻力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表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湍流》[J]. 朔方 2013(11)
    • [2].邹文楠:以新视角探索湍流问题[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1(05)
    • [3].湍流[J]. 影像技术 2009(06)
    • [4].湍流与活水[J]. 意林(少年版) 2018(10)
    • [5].间歇湍流的分数阶动力学[J]. 物理学报 2014(07)
    • [6].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湍流信号的仿真分析[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2(05)
    • [7].不同排列粗糙元对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9)
    • [8].绿洲灌溉对垂直湍流热通量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20(06)
    • [9].湍流信号分析中小波基的对比和选取[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4)
    • [10].大涡模拟与直接模拟研究稀疏气固两相湍流规律综述[J]. 工程力学 2009(11)
    • [11].稳定分层湍流的大涡模拟[J].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10)
    • [12].避开飞机前方的湍流[J]. 国际航空 2008(04)
    • [13].管道流的激光湍流相屏模型[J]. 中国激光 2013(10)
    • [14].间歇湍流的分形特征——分数维及分数阶导数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9)
    • [15].湍流控制器结构对中间包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 铸造技术 2014(09)
    • [16].号称经典物理留下的世纪难题“湍流问题”的实质是什么?[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2(01)
    • [17].Ansys:湍流之道[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12(02)
    • [18].不同粒径粗糙元对壁面湍流拟序结构的影响[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07)
    • [19].高超声速湍流高效模拟算法[J]. 飞机设计 2010(05)
    • [20].“湍流”勇进 创新飞梦——记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攻关[J]. 中国科技奖励 2009(10)
    • [21].对《号称经典物理留下的世纪难题“湍流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一文的讨论[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2(05)
    • [22].湍流对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影响的研究[J]. 广东电力 2011(05)
    • [23].用于光传输实验研究的湍流箱的设计和特性分析[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0(05)
    • [24].弱分层湍流输运特性的统计分析[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25].基于对数似然比的湍流目标检测[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4(04)
    • [26].湍流建模对透平流热耦合模拟影响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08)
    • [27].风力机湍流滤波器设计与等效风速的产生[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2(06)
    • [28].湍流参数对凝汽器数值模拟的影响[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10)
    • [29].未来的飞行 征服湍流之路[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1(11)
    • [30].分数维空间中湍流的功率谱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标签:;  ;  ;  ;  

    湍流拟序结构的主动控制及强化传热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