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观论文-和邦珍

两性观论文-和邦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两性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性写作,两性和谐,温情写作

两性观论文文献综述

和邦珍[1](2019)在《悲天悯人话和谐——论迟子建小说中的“两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迟子建以其温暖的笔触,向世人传达着她对"和谐"的渴求。她的文学创作蕴含着深厚的和谐文化,她善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化解两性矛盾与冲突,她描写朴实而深沉的爱情,宣扬人性的善与美。在男女两性的问题上,她所坚持的"两性和谐",既不同于男权主义笔下的"男强女弱",也不同于女权主义者笔下的"女强男弱",而是不偏不倚,执着地探索着一条以两性和谐通往和谐世界的道路。(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3期)

李亚飞[2](2017)在《从《浮生六记》审视作者的两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作为他唯一传至后世的自传体小说一直备受后人喜爱。文本中关于沈复与异性之间的交往记事比比皆是。本文立足文本,从沈复与妻子的关系、与异性朋友的关系、与下层妓女的关系叁个角度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沈复与当时世人格格不入的平等两性观,并对这种追求平等的两性观的意义进行一定的揭示。(本文来源于《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管季[3](2017)在《“女权”的胜利与坍塌——当代作家的两性观与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名为谈两性观,实际上是在谈女性,并且是女作家笔下的女性。正如谈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谈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进入现实,当我们把握了事物的一方面,往往就可以窥见它的全貌。当然,女性主义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坛并不是一个很讨好的主题,从它风行伊始,就伴随着不少质疑和批判。问题主要集中在西方女权主义的(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7年23期)

赵倩男[4](2017)在《论劳伦斯的和谐两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戴维德·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初世界文学史上着名的作家。他对男女两性关系有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因此受到关注。于1920年出版的《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他创作生涯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劳伦斯的一生致力于创作有关恋爱和两性关系等心理问题题材的作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作品揭示了劳伦斯本人在和谐两性关系上健康、真实的观点,并把性与爱提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20世纪初的英国,机器文明压抑和扭曲了人的自然本性,摧毁了人的自身完整性。这种压抑和扭曲使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处于绝望的状态之中。劳伦斯认为,只有建立了和谐的两性关系才能拯救被工业社会摧毁了的文明和人类。劳伦斯写作的重点和探索的主题是:如何保持人类的完整性;如何保持男性和女性之间和谐统一的灵与肉的关系;对健康的两性关系的探讨及最终达到和谐的两性关系。这在他的最成熟的作品《恋爱中的女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细读劳伦斯的杰作《恋爱中的女人》的基础上,本文深入研究了劳伦斯关于和谐两性关系的思想。除了绪论和结论部分,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叁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星际平衡观和和谐两性思想。血性意识理论激励他逃离陈旧的、传统的、受破坏的工业社会,走向崭新的、和谐的世界。和谐的两性关系是通向完美世界,通向健全人性的理想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和谐两性观的对立面——伯基和赫米奥恩、杰拉尔德和戈珍两对情侣之间的关系,劳伦斯发现他们的关系是不正常也是不和谐的,而这也不是劳伦斯所追寻的理想两性关系,因为劳伦斯一直致力于寻找“灵与肉”统一的两性关系。第叁章伯基和厄秀拉之间有如星星般的平衡的两性关系才是劳伦斯致力寻找的和谐两性关系,具体分析了伯基和厄秀拉之间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性关系。总之,《恋爱中的女人》是探讨和谐两性关系的一篇杰作。伯基和厄秀拉之间的恋爱关系代表劳伦斯心目中理想的男性和女性关系。基于平衡、和谐的两性关系上,劳伦斯试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找如何保持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张磊[5](2017)在《风雨飘摇中的大宅邸——《蜿蜒而下的山路》中两性观的解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性格局和人物角色,是美国南方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南方传统观念的突出体现。典型的格局是指父权掌控下,妻儿处于从属地位的封闭式人物关系,然而美国当代女作家博比·安·梅森笔下的美国南方却颠覆了该模式,展现了去权威化的"父亲"、去神圣化的"淑女"以及开放多样的新角色,印证了美国南方突破传统、融入时代的趋向。(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张建飞[6](2017)在《从《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的两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国文学史上,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最具争议的一位作家。由于劳伦斯在创作的过程中大胆地对性进行裸露的描写使得他一度遭到广泛的抨击。同时他的作品被冠以“淫秽刊物”并被查禁。爱是人类生活以及文学作品永恒的话题。劳伦斯的大部分作品尤其如此。在他的作品里,探讨爱情可以说是他最重要的主题思想之一,同时其分析的爱情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恋爱中的女人》可以说是劳伦斯描写爱情的典型之作。小说通过描写厄秀拉与戈珍两姐妹的爱情经历,阐述了男女只有保持并尊重彼此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才能收获和谐之爱。本论文将在仔细地分析《恋爱中的女人》的基础上来探讨劳伦斯理想的两性关系。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要介绍了劳伦斯以及《恋爱中的女人》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以及“两极平衡”理论。“血性意识”是劳伦斯的重要哲学理论,追求和谐的两性关系是劳伦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劳伦斯认识到,只有通过精神与肉体的结合,人类才能重建和谐的男女关系。建立理想和谐的两性关系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是走向理想世界的第一步。第叁部分描述了两种畸形的爱情模式。第一种是伯金与赫麦妮之间只有精神而没有肉体的恋爱。第二种是杰拉尔德与古德伦之间只有肉体而没有精神的恋爱。显然这两种恋爱模式没有达到劳伦斯所追求的“灵与肉”的结合这一完美标准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他们爱情的失败。第四部分描述了劳伦斯苦苦探求的一种理想的和谐的两性关系---“灵与肉”的结合。厄秀拉与伯金在相互交流与理解中保持了各自人格的独立与完整,并且做到了精神与肉体上的统一。他们的爱情模式体现了劳伦斯的“两极平衡”理论。第五部分是对全文进行的简要总结。《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描写爱情的经典之作。他认为,男女之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完美的一种情感,是生命完美的心脏搏动、收缩、舒张。劳伦斯认为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两性关系的和谐对婚姻、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劳伦斯的两性观可以对读者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以及作品主题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6)

谷红艳,孙妮[7](2017)在《从《谋生》看吉尔曼的生态观与两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在《谋生》中详细描述了主人公努力创业谋生的过程。文本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在创造生存条件的同时也能顾及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如何通过互相尊重和欣赏实现两性的平等以及生活中的和谐相处。通过对《谋生》中经济和自然环境关系以及两性关系的分析,深入探讨吉尔曼女性主义观点以及生态和谐思想,认为《谋生》完美地融合了吉尔曼的两性观与生态观。(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夏晓清,孙妮[8](2017)在《从《她的管家》看吉尔曼的婚姻观与两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作品《她的管家》描述了女主人公丽兰女士依靠自己的天赋,自立自强,勇敢追求自由生活和经济独立,最终获得幸福的婚姻。揭示吉尔曼的女性主义观点:女性应当通过自己的才能获得经济独立,打破父权制的桎梏;追求两性和谐,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尊重,最终获得人身自由和精神自由,成为勇敢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吉尔曼呼吁女性追求独立自主,争取自由的生活。(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禚俊南[9](2016)在《浅析社交媒体时代的两性观——以“小鲜肉”等新词的流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交媒体时代下放的话语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崛起的草根文化,更带来解构主义的崛起——当下我们所处的文化现状的普遍形态便是反抗权威价值观。作为解构主义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女权主义在这种空前自由的下放的话语权面前也找到了自己最顺手的武器。本文主要从当下社交媒体中"小鲜肉"等网络词语的流行现象为切入点,分析新时期两性观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报业》期刊2016年16期)

张媛[10](2016)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恩格斯两性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丰富的着作中,对两性观这一主题作了精彩的、系统的论述。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视域来看,“社会发展基础上的两性关系”是其核心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实践唯物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性观不但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更体现了他们对于“个体—家庭—社会”构建关系的基本看法。马、恩二人在对影响自己最为深刻的两位哲学家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批判与超越基础上,以“社会属性”和“家庭伦理”为要点,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的而不是自然的”、“建立在俗世之爱上的家庭实体”等观点。恩格斯并进一步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为两性关系的存在提供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诠释。正是在这些基本原理之上,马、恩二人建构起了自身的两性观。其基本内涵,首先是关于爱情与性。马、恩二人对这一主题的具体阐述,可以归结为“互爱是爱情的前提”、“情欲的狭义与广义”、“爱情是性爱的基础”叁个方面。其次是关于婚姻与家庭。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其两性观时,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论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其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部分同样可以归结为“婚姻的自由与神圣”、“离婚条件的辩证性”和“家庭关系的社会性”叁个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两性观同样具有当代意义。对于当前的青年婚恋和女性解放来说,马克思、恩格斯两性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当前青年婚恋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青年婚恋应以纯洁的爱情为基础、青年对待婚恋和家庭应具备责任感和青年应慎重对待离婚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两性观对当前妇女解放的启示,则主要体现在女性应尽力争取平等的就业权和参政权、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给予妇女解放以制度保障等。(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6-05-01)

两性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沈复的作品《浮生六记》作为他唯一传至后世的自传体小说一直备受后人喜爱。文本中关于沈复与异性之间的交往记事比比皆是。本文立足文本,从沈复与妻子的关系、与异性朋友的关系、与下层妓女的关系叁个角度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沈复与当时世人格格不入的平等两性观,并对这种追求平等的两性观的意义进行一定的揭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性观论文参考文献

[1].和邦珍.悲天悯人话和谐——论迟子建小说中的“两性观”[J].青年文学家.2019

[2].李亚飞.从《浮生六记》审视作者的两性观[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管季.“女权”的胜利与坍塌——当代作家的两性观与创作[J].芒种.2017

[4].赵倩男.论劳伦斯的和谐两性观[D].陕西理工大学.2017

[5].张磊.风雨飘摇中的大宅邸——《蜿蜒而下的山路》中两性观的解构[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6].张建飞.从《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的两性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7

[7].谷红艳,孙妮.从《谋生》看吉尔曼的生态观与两性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8].夏晓清,孙妮.从《她的管家》看吉尔曼的婚姻观与两性观[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9].禚俊南.浅析社交媒体时代的两性观——以“小鲜肉”等新词的流行为例[J].中国报业.2016

[10].张媛.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中的马克思、恩格斯两性观[D].南昌大学.2016

标签:;  ;  ;  

两性观论文-和邦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