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食用菌污染率的新方法

降低食用菌污染率的新方法

一、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昌,刘萍,马渊浩,赵子悦,柴红梅[1](2021)在《羊肚菌种袋栽培研究》文中认为羊肚菌的大田栽培已在我国进行了十余年,生产规模已超过10万亩,在不断高产出现的同时,区域性连作障碍、病虫害、较高的成本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六妹羊肚菌菌株YAASMJNLM1-25和YAASMJNLM1-31为材料,研究了1种羊肚菌栽培的新方法——种袋栽培技术,以常见的营养袋栽培方法为对照,进行了直接种袋栽培方法和间接种袋栽培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菌丝长满墒面的时间为8~23 d,现原基时间为55~91 d,第一次采收时间为77~110 d,无论是直接种袋栽培法还是间接种袋栽培法,菌丝长满墒面的时间、现原基时间和采收时间均比撒播的营养袋栽培法长,即同一区域同一播种时间,六妹羊肚菌现原基时间和采收时间与菌丝长满墒面的时间相关;墒面污染率和袋(瓶)污染率分别为0~5%和0~25%,与撒播的营养袋栽培法相比,种袋栽培法的墒面和营养基质污染率显着降低,多数处理的污染率为零;试验的最低产量和最高产量分别为(295.00±8.66)g/m2和(466.89±33.67)g/m2,虽然组内有显着性差异的处理存在,但组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这种显着差异的产生应该是羊肚菌的环境适应敏感性所致;种袋栽培法实现了羊肚菌菌丝向营养基质和土壤基质的双向生长,营养能有效向土壤基质转移,有利于稳产和减少病虫害;与营养袋栽培法相比,种袋栽培法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总之,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羊肚菌出菇时间与菌丝长满墒面的时间密切相关,这对室内栽培及出菇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艳琦,吕艳聪,贾培松,张芳芳,田龙,宋冰,李玉[2](2021)在《4种抗生素用于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的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筛选出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及用于木耳的干制条件。【方法】以野生及栽培木耳为供试材料,以干耳浸泡于抗生素75%酒精混合溶液消毒的方法进行组织分离。对比污染率、萌发率筛选4种抗生素的适宜使用方法和木耳干制方法,显微观察木耳不同部位的萌发能力。【结果】4种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分别为:青霉素6 mg/mL消毒3~5 min;链霉素15 mg/mL消毒1~3 min;头孢曲松钠15 mg/mL浸泡3~5 min;庆大霉素1.5 mg/mL浸泡1~3 min,经65℃烘干8 h的处理后均可萌发,可育层、菌肉以及不育层均可观察到菌丝萌发。【结论】4种抗生素均可用于干木耳菌种获得,65℃烘干木耳可用于组织分离,未经长时间高温处理的新鲜子实体干燥后,于室温下保存1年仍可分离成功,木耳具有周身萌发的能力。

刘利娟[3](2020)在《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等多角度来确定3株菌株间的种属关系,为构建我国平菇菌株的种性特征信息库,丰富我国平菇种质资源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种质评价,筛选出优质的平菇种质,为平菇杂交育种提供一些的材料。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与已知参比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3株野生平菇菌株形态不同,与生产参比菌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ISSR及ITS序列分析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和3种生产参比菌株进行鉴定,拮抗测定结果表明,3株野生菌株和3种参比菌株之间有明显的拮抗反应且均属于隆起型拮抗类型;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6株供试菌株共测得49条酯酶同工酶酶带,15个多态位点,说明其多态性较好。由酯酶同工酶及ISSR的聚类分析图表明,3株野生平菇菌株不属于3种已知参比菌株,且3株野生菌株也不属于同一品种。3株野生菌株ITS测序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PO14属于紫孢侧耳、PO15属于糙皮侧耳、PO37属于糙皮侧耳。3.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种质评价,3株野生菌株原种菌丝培养、出菇、生物转化率试验表明,菌株PO15属于潜在高产优质菌株。在环境温度为15℃~30℃范围内,3株野生菌株的长速均比生产参比菌株PO2要快;35℃时,野生菌株PO14未萌发。野生菌株PO14和PO37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55%,野生菌株PO15和生产参比菌株PO2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60%。同一p H值的培养基上,不同菌株的长速差异性不大,而同一菌株在不同p H培养基上长速有显着差异。对根霉霉菌的抗逆性评价表明,3株野生菌株菌丝对根霉均具有明显的抗性。

马盼盼[4](2020)在《单增李斯特菌质粒DNA定性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在银耳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是李斯特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可引发多种疾病,致死率高(20%~30%),在熟食、水产产品、冷冻食品及食用菌中均有检出,因此快速检测和诊断单增李斯特菌对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但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耗时长、检测限低,不利于致病菌的快速检测。近年来针对转基因作物和病毒开发出基于核酸标准物质检测技术,能够使核酸扩增检测方法标准化,提高实验室间检测结果一致性和准确性。而我国在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方面刚刚起步,数量和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及监督检验的需求,对于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检测相关质粒定性标准物质的研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通过提取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全基因组DNA,以此作为模板对毒力基因引物hly A、prfA1、prfA2进行PCR扩增,回收这3种毒力基因扩增的目的片段;分别克隆至载体p LB-simple Vector中,构建分别含有对应毒力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菌落PCR和测序对重组质粒进行检验,将转化成功的重组质粒进行质粒提取并保存,大量提取质粒进行冻干,制成冻干粉,即初步得到用于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质粒标准品。根据菌落PCR和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含有hly A、prfA1、prfA2毒力基因的质粒标准物质,浓度、纯度和稳定性均达到要求。且在长期稳定性实验检测中,质粒标准物质的稳定性良好。同时发现PCR的敏感性受靶基因的影响,不同毒力基因的检测限也不同。将构建含有hly A、prf A1、prfA2毒力基因的质粒标准品作为阳性对照用于对30批次银耳样品的检测,有1批样品检测出prfA1和prfA2,检出率为3.3%。并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银耳样品通过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但传统检测方法没有获得目标菌株,可能是在环境胁迫或优势菌株的存在下,目标菌株进入休眠或是VBNC状态。此种状态下的菌株在传统检测方法下不易被检出,大大降低了检出率,同时说明了PCR方法的灵敏度高于传统检测方法。

李良敏[5](2020)在《基于漆酶活性测量的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香菇(Lentinula edodes(Berk.)Pegle)口感鲜美,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一种食药同源的食物。最近十年间,我国香菇的产量增加了70%,在食用菌总产量中的占比也从17%上升到26%。在我国使用过的香菇栽培品种中,一半来源于国外引进。单孢杂交是香菇品种产生的主要方法,约有60%的栽培品种通过该方法选育获得,然而香菇杂交育种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是杂交群体中可正常结实的菌株比例较低。在菌种培养以及出菇阶段都有许多菌株被剔除掉,具有出菇能力的仅占40%。综合考虑其他农艺性状后,优异菌株的比例不足1%。目前香菇育种中后代筛选方法主要还是通过2-3轮的栽培出菇试验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并筛选出优良个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测菌株在实验室阶段的早期生理生化或分子生物学特性,获得一种对育种群体中可结实菌株或优良菌株的的早期筛选技术。漆酶是木质素降解酶系中的主体酶,广泛分布于植物、微生物及食用菌中。在香菇的菌丝、菌皮、转色、原基、幼小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阶段都检测到了漆酶活性,并且同一菌株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酶活高低不同,不同类型的菌株(如广温种、低温种)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本课题将不同类型菌株在菌丝阶段中漆酶活性的动态检测为依据,探索漆酶活性变化与菌株类型间的相关关系,发掘早期培养阶段漆酶活性与后期的菌皮形成、转色进程以及结实能力间的联系,以建立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并探索香菇结实能力产生的机理。平板显色法作为一种定性检测方法,无法获得准确的数值。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准确度较高,但不适用于大批量菌株检测。因此,本课题结合了平板显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优缺点,开发了一套高通量定量检测漆酶活性的方法。利用单向琼脂扩散原理,在24孔细胞培养板中加入含有2mmol/L的愈创木酚溶液的1%低熔点琼脂糖培养基。将菌碟或粗酶液放置在检测培养基中,然后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扩散反应。待菌碟或粗酶液在扩散反应结束后,用酶标仪在465nm处测其吸光度值。一般设置3个重复,一个对比。通过对扩散反应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为8-12h。用建立的酶活检测方法分别对PDA、PDA加香草酸(VC)和木屑培养料中的36株已知表型的香菇杂交菌株进行动态酶活检测,并根据酶活变化规律将菌株分类分析。将这三种培养基上的漆酶活性和平均生长速率、有无菌皮、是否转色及是否具备结实能力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发现有且仅有PDA上的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表现出相关性。在PDA培养基上,在PDA培养基上,第4天、第5天的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就达到了0.5,表现出极显着相关性。为了验证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的相关性,又重新构建了5个杂交群体QL8、L86、L62、SQ、SZ,共127个杂交菌株。将在PDA和木屑培养基上取样测到的酶活同菌株的结实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仅有PDA上的漆酶活性和结实能力存在极显着相关性。其中有两个群体L86、L62相关性较低,这两个群体含有一个共同亲本L60。根据验证群体的相关性结果,设置不同的酶活阈值,以这个阈值作为筛选标准。当THR=1时,可以淘汰掉41.73%的菌株,其中具备结实能力的菌株仅占13%,而淘汰掉这些菌株之后,剩余群体出菇率提高到32.43%;随着阈值的不断扩大,出菇率从最初的24%提高到53.85%,提高了一倍以上,但是相应的,误筛掉的能出菇的概率也增加到了16.83%,淘汰掉的可结实菌株也占了可结实菌株总数的一半,但是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得到了降低。为了进一步了解香菇杂交菌株的结实能力和漆酶基因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分别对163株菌株依照PDA上漆酶活性低,木屑培养基上酶活低且不出菇、PDA上漆酶活性高,木屑培养基上酶活低但不出菇和PDA上漆酶活性高,木屑培养基上酶活低且出菇分成三组,进行混池转录组测序,分别从PDA和木屑培养基上取样。通过对差异基因的GO分析比较,最终筛选出Lac1、Lac6、Lac14、疏水蛋白SC3和交替氧化酶等5个和漆酶活性及结实能力相关的候选基因,除了Lac14之外,其他几个基因在PDA上和对照组比较之后均是上调。不同漆酶活性及结实能力的转录组测序结果,为漆酶功能基因及香菇的结实机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刘天睿,陈向东,王忠巧,张薇薇,宋明海,徐万雷,兰进[6](2020)在《天麻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建议》文中认为天麻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增智、健脑、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等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已经发表的有关天麻成分及分析、天麻栽培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文章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对国内主要天麻产区调研,提出了天麻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天麻产业发展建议,旨在为今后天麻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王朝江,高春燕,李慧[7](2019)在《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与应用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成功的一项栽培料绿霉污染控制技术[1]。当时,以棉籽壳为原料栽培平菇,用多菌灵来抑制杂菌孢子萌发和生长,其效果受杂菌基数、温度的影响很大。越夏存放的棉籽壳中杂菌种类多、基数大,若发菌时气温偏高或发菌垛内高温,提高了料

张跃非,钟钼芝,黎倩,陈小敏[8](2019)在《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的方法》文中提出食用菌菌种在培养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菌种污染,高温季节尤其严重,因此杂菌污染是食用菌菌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从菌种污染的根源入手,对食用菌菌种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一些食用减少菌种污染的新方法,对于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磊[9](2016)在《十种常见栽培食用菌菌种保藏及菌种扩大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食用菌行业的发展迅速,行业中的一些瓶颈问题逐渐显露,其中菌种保藏和菌种优质快繁就是两个突出的问题。菌种作为生产的源头,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菌种保藏方面,目前常用的保藏方法为液氮超低温保藏、冷冻干燥保藏、石蜡油封藏、试管传代保藏等。前两种方法效果良好,但对于技术、设备及资金要求较高,不适宜企业的生产;后两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价格低廉,但由于转管次数过多,极易造成菌种的退化,给生产带来损失,且占据的保藏空间较大。因此,探讨高效廉价、操作简单的菌种保藏方式及有必要。菌种扩大方面,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食用菌菌种生产规范,在菌种扩繁过程中,各个生产企业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菌种所需扩繁培养方式的差异,大多使用PDA培养基作为基质、25℃条件下扩繁,因此,所育菌种常存在效率不高,抗性不强,易退化等问题,容易导致菌种的退化并引起减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方便生产的角度出发,本着简便、高效、廉价等目标,结合多学科知识,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优化了十种常见栽培菌种的保藏方法和扩繁方式,以期获得可在行业内推广应用的菌种保藏和扩繁工艺。菌种保藏方面,探讨了-20℃液体管冷冻保存的方式保藏食用菌菌种的可行性。这种方法既保证了菌种得到有效的保存,而且价格低廉,占用保藏空间小,同时,一台家庭常用冰箱就可以完成保藏,应用简便、广泛。针对不同菌种,通过优化选择保护液种类、浓度及解冻方法,探讨了十种食用菌菌种用此方法进行菌种的保藏的效果。菌种扩繁方面,为了达到不同菌种不同工艺的优质快繁的目标,对十种常见食用菌菌种通过优化其培养基成分、温度、pH、转速等条件,以菌落直径法和菌丝干重法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其固体、液体菌种进行扩繁工艺的优化。菌种保藏方面,发现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毛柄金钱菌(Flammulina velutipes)、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茶树菇(Agrocybe aegirit)四种食用菌菌种可用-20℃液体管冷冻保藏方式进行菌种保藏。真姬菇适宜保藏方式为:加入0.5ml1%黄原胶(浓度0.25%)作为保护液,再加入液体菌种定容至2ml,-20℃液体管冷冻保藏。解冻培养基配方为(/L)酵母膏10g,蛋白胨6g,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000ml,调节pH为6.0,培养温度25℃。毛柄金钱菌适宜保藏方式为:加入0.5ml60%甘油(浓度15%)作为保护液,再加入液体菌种定容至2ml,-20℃液体管冷冻保藏。解冻培养基配方为(/l)酵母膏10g,蛋白胨6g,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000ml,调节ph为6.5,培养温度28℃。金福菇适宜保藏方式为:加入0.5ml1%黄原胶(浓度0.25%)作为保护液,再加入液体菌种定容至2ml,-20℃液体管冷冻保藏。解冻培养基配方为(/l)酵母膏10g,蛋白胨6g,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000ml,调节ph为5.5,培养温度28℃茶树菇适宜保藏方式为:加入1ml60%甘油(浓度30%)+0.5ml1%黄原胶(浓度0.25%)或者1ml15%甘露醇(浓度7.5%)+0.5ml1%黄原胶(浓度0.25%)作为保护液,再加入液体菌种定容至2ml,-20℃液体管冷冻保藏。解冻培养基配方为(/l)酵母膏10g,蛋白胨6g,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000ml,调节ph为5.0,培养温度28℃。菌种扩大方面,在对10种常见栽培食用菌菌种培养条件优化实验中,针对不同食用菌菌种,提出适合不同食用菌各自生长的培养条件。固体菌种培养条件:真姬菇菌种适宜培养条件为25℃、ph6.0、gpy固体培养基;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固体菌种适宜培养条件为25-28℃,ph7,gpy固体培养基;香菇(lentinulaedodes)固体菌种适宜培养条件为25℃,ph4.5,gpy固体培养基;毛柄金钱菌固体菌种适宜培养条件为28℃,ph6.5,gpy固体培养基;金福菇适宜培养条件为28℃、ph5.5、gpy固体培养基;毛头鬼伞(coprinuscomatus)适宜培养条件为28℃、ph6.5、gpy固体培养基;茶树菇适宜培养条件为28℃、ph6、gpy固体培养基;平菇(pleurotusostreatus)适宜生长条件为25℃、ph7、gpy固体培养基;大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适宜适培养条件为25-28℃、ph6、pda固体培养基;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strains)适宜培养条件为28℃、ph6、麦麸固体培养基。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真姬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5℃、ph7、gpy液体培养基;、秀珍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5-28℃、ph6、pda液体培养基;平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5℃、ph7、gpy液体培养基;金福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8℃、ph6.5、麦麸液体培养基;大球盖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5-28℃、ph6.5、pda液体培养基;香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5℃、ph4.5、麦麸液体培养基;毛头鬼伞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5-28℃、ph6、gpy液体培养基;茶树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8℃、pH6.5、PDA液体培养基;毛柄金钱菌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8℃、pH7、PDA液体培养基;杏鲍菇适宜液体培养条件为28℃、pH5.5、PDA液体培养基。

黄亮,王玉,班立桐,陈启永,董淑香[10](2014)在《杏鲍菇枝条栽培种的应用及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杏鲍菇为试材,通过考察菌丝生长速度、发菌天数、菌丝生长势和子实体性状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指标,比较了作为杏鲍菇3级菌种的枝条菌种和麦粒菌种的优劣。结果表明:在杏鲍菇栽培种培养时期,采用枝条培养基的新方法生产杏鲍菇与传统的采用麦粒培养基生产的方法相比,可以有效缩短发菌时间6d,降低成本16.7%,减少染菌机率,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菌种繁育的推选方案。

二、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羊肚菌种袋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试剂与培养基
    1.3 方法
        1.3.1 种袋栽培模式
        1.3.2 栽培设置及准备
        1.3.3 播种
        1.3.4 栽培管理
    1.4 数据处理
        1.4.1 污染率计算
        1.4.2 产量计算及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及出菇
    2.2 营养袋(瓶)、种袋(瓶)污染
    2.3 产量比较
3 讨论
    3.1 与营养袋栽培法相比种袋栽培方法降低了污染率和节省了生产成本
    3.2 羊肚菌出菇时间与菌丝体长满墒面的时间相关

(2)4种抗生素用于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1.1 木耳
        1.1.2 试剂和仪器
    1.2 方 法
        1.2.1 消毒剂配制
        1.2.2 组织分离
        1.2.3 污染率、萌发率统计
        1.2.4 烘干温度筛选
        1.2.5 烘干时间筛选
        1.2.6 不同抗生素适用性验证
        1.2.7 组织分离的萌发面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抗生素适宜处理使用方法
        2.1.1 消毒剂1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2.1.2 消毒剂2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2.1.3 消毒剂3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2.1.4 消毒剂4使用浓度及处理时间筛选
    2.2 组织分离最适烘干条件
    2.3 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验证
    2.4 组织分离的萌发面
3 讨 论
4 结 论

(3)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平菇简介
        1.1.1 平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1.1.2 我国野生平菇是优良种质选育的基础
    1.2 平菇菌种资源鉴定方法
        1.2.1 形态学鉴定
        1.2.2 生化标记鉴定
        1.2.3 同工酶鉴定
        1.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1.2.4.1 分子标记的定义
        1.2.4.2 分子标记的特点
        1.2.4.3 分子标记的类型
        1.2.4.4 ISSR标记及其应用
        1.2.4.5 ITS序列鉴定
    1.3 平菇种质评价-生物学特性评价
        1.3.1 平菇的形态特征
        1.3.2 环境温度对平菇的影响
        1.3.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的影响
        1.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的影响
        1.3.5 平菇的抗霉性
    1.4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2.1 试验材料和用具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2.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2.2.2.1 平菇子实体的着生及丛个数
        2.2.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2.2.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3.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2.3.2.1 平菇子实体的出菇情况
        2.3.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2.3.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2.4 结论与讨论
        2.4.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2.4.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第3章 平菇菌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鉴定
    3.1 试验材料和用具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供试试剂、仪器及配制
    3.2 试验方法
        3.2.1 拮抗试验
        3.2.2 酯酶同工酶测定
        3.2.3 ISSR分子标记鉴定
        3.2.4 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试验
        3.3.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
        3.3.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3.3.4 ITS测序结果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3.4 结论与讨论
        3.4.1 拮抗试验结论与讨论
        3.4.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论与讨论
        3.4.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论与讨论
        3.4.4 ITS鉴定结论与讨论
第4章 平菇菌株生物学评价
    4.1 试验材料与用具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培养基
        4.1.3 供试试剂及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2.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4.2.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4.2.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4.2.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2.5 平菇的抗根霉性
        4.2.5.1 获得根霉菌株的试验方法
        4.2.5.2 平菇抗根霉性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3.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4.3.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4.3.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4.3.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3.5 平菇的抗根霉性
    4.4 结论与讨论
        4.4.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4.4.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4.4.5 平菇的抗根霉性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单增李斯特菌质粒DNA定性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在银耳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1 传统检测方法
    1.2 免疫学检测方法
        1.2.1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1.2.2 酶联荧光分析法(Enzyme-linked fluorescent assay, ELFA)
        1.2.3 免疫胶体金技术(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 GICT)
    1.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3.1 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1.3.2 PCR检测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3.3 核酸序列等温扩增技术(Nuclear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 NASBA)
        1.3.4 多重PCR(multiplex PCR, m PCR)
        1.3.5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 PCR)
        1.3.6 环介导恒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1.3.7 基因芯片(DNA microarray)
    1.4 生物传感器检测
        1.4.1 光学生物传感器
        1.4.2 电化学酶联免疫传感器
    1.5 单增李斯特菌主要毒力因子
        1.5.1 溶血素O( Listeriolysion O, LLO)
        1.5.2 磷脂酶C (phospholipase C, PLC)
        1.5.3 PrfA蛋白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质粒DNA标准物质的构建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菌株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试剂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引物合成
        2.3.2 菌种保存及传代培养
        2.3.3 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提取
        2.3.4 基因组DNA浓度和纯度检测
        2.3.5 基因组DNA完整性检测
        2.3.6 基因组DNA稳定性检测
        2.3.7 PCR检测及评价
        2.3.8 凝胶回收
        2.3.9 PCR特异性实验
        2.3.10 敏感性分析
        2.3.11 质粒标准物质构建
        2.3.12 质粒标准物质的PCR鉴定
        2.3.13 质粒标准物质提取及测序鉴定
        2.3.14 质粒标准物质的传代培养及提取鉴定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单增李斯特菌DNA提取
        2.4.2 基因组DNA保存在-20℃条件下的稳定性
        2.4.3 PCR扩增结果
        2.4.4 毒力基因凝胶回收结果
        2.4.5 PCR特异性和敏感性
        2.4.6 菌落PCR
        2.4.7 含毒力基因的质粒提取及传代培养
        2.4.8 质粒标准物质测序结果
    2.5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DNA标准物质在银耳表面单增李斯特菌快速检测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试剂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碱裂解法大量提取质粒标准物质及冻干粉制备
        3.3.2 质粒标准物质冻干粉敏感性分析
        3.3.3 质粒标准物质冻干粉均匀性检测
        3.3.4 质粒标准物质冻干粉长期稳定性检测
        3.3.5 银耳表面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
        3.3.6 质粒标准物质对银耳表面微生物基因组PCR检测
        3.3.7 传统微生物检测银耳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
    3.4 结果及分析
        3.4.1 质粒标准物质检测限结果
        3.4.2 冻干粉标准物质均匀性检测结果
        3.4.3 冻干粉标准物质长期稳定性结果
        3.4.4 银耳微生物表面基因组PCR扩增结果
        3.4.5 传统检测结果
    3.5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结论与展望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基于漆酶活性测量的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香菇
        1.1 香菇概述
        1.2 与香菇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RNA-Seq技术在香菇中的应用
    2 漆酶
        2.1 真菌漆酶的催化反应机制
        2.2 真菌漆酶诱导机制的研究
        2.3 漆酶在食用菌中的作用
        2.4 香菇漆酶的研究进展
    3 漆酶酶活的分析方法
        3.1 定性分析方法
        3.2 定量分析方法
    4 育种技术
        4.1 人工选择育种
        4.2 杂交育种
        4.3 诱变育种
        4.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5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5.1 课题的目的意义
        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菌株
    2 主要试剂
        2.1 酶活检测中常用试剂
    3 实验所需培养基
        3.1 菌丝预培养培养基
        3.2 酶活检测培养基的配置
    4 主要仪器
    5 实验方法
        5.1 不同培养基上的菌株预培养
        5.2 木屑培养基中粗酶液提取
        5.3 酶活检测方法的建立
        5.4 最佳扩散反应时间的确定
        5.5 不同培养基上的菌株漆酶活性动态检测
        5.6 菌株生长速度、漆酶酶活、结实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5.7 验证实验
        5.8 转录组测序及基因表达分析
        5.9 原生质体单核体制备新方法的建立
        5.10 平板接种点数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第三章 结果分析
    1 最佳扩散反应时间的确定
    2 无诱导PDA培养基上的漆酶酶活分析
    3 诱导PDA(PDA-VC)上的漆酶酶活分析
    4 木屑培养基上的漆酶酶活分析
    5 供试菌株的漆酶酶活和结实能力及出菇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6 验证群体的漆酶酶活和结实能力及生长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7 转录组测序组装结果及分析
    8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分析及GO分析
        8.1 差异表达基因统计
        8.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9 14个漆酶同工酶基因在木屑培养料和PDA培养基中表达水平的分析
    10 不同酶活及结实能力中的相关候选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11 相同结实能力不同酶活的漆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12 相同酶活不同结实能力的漆酶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
    13 接种点数对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新建酶活检测方法的分析讨论
    2 香菇漆酶酶活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分析讨论
    3 香菇漆酶酶活和菌株结实能力及出菇性状相关性的分析讨论
    4 香菇菌丝生长速率和漆酶酶活和结实能力的分析讨论
    5 香菇的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讨论
    6 原生质体制备方法分析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天麻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2 天麻栽培
    2.1 天麻栽培发展史
        2.1.1 野生天麻驯化及天麻人工无性栽培
        2.1.2 天麻种子萌发菌及天麻有性繁殖
    2.2 天麻栽培
        2.2.1 栽培场地的改变
        2.2.2 改变栽培材料
        2.2.3 天麻栽培及蜜环菌
3 天麻分子生物学研究
4 天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天麻野生资源减少
    4.2 天麻栽培生产规范化水平不高
        4.2.1 无性繁殖方面
        4.2.2 有性繁殖方面
    4.3 天麻“两菌”生产落后
        4.3.1 “两菌”来源混乱
        4.3.2 “两菌”菌种厂不规范
    4.4 抵御风险能力弱
    4.5 科技薄弱
5 天麻产业发展建议
    5.1 野生天麻资源保护和利用
        5.1.1 加大天麻野生资源保护宣传
        5.1.2 建立野生天麻保护区
    5.2 推进天麻栽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5.3 规范天麻“两菌”生产和销售
    5.4 拉伸天麻产业链,打造品牌
        5.4.1 提升天麻初加工水平
        5.4.2 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5.4.3 建立天麻商业流通体系
    5.5 继续加大科技投入
    5.6 促进天麻产业成为助推脱贫致富重要支柱产业

(7)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与应用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灭菌原理
2 灭菌方法
    2.1 堆制诱发
    2.2 装袋灭菌
3 提效技术要点
    3.1 创造条件诱使杂菌萌发
    3.2 视情况调整“灭”的时间
    3.3 利用好所接菌种生长优势

(8)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菌菌种污染的原因
    1.1 灭菌不够彻底
    1.2 接种操作的不规范
    1.3 菌种自身带有杂菌
    1.4 发菌室培养环境不干净
2 降低食用菌污染的一些新方法
    2.1 采用瓶装发酵料培养食用菌
    2.2麦粒发芽法
    2.3 液体培养食用菌菌种
    2.4 更改接菌的部位
    2.5 改变菌种培养时间
3 结语

(9)十种常见栽培食用菌菌种保藏及菌种扩大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原理
        1.3.1 菌种保藏
        1.3.2 菌种扩大
    1.4 菌种保藏和菌种扩大常用方法
        1.4.1 菌种保藏的常用方法
        1.4.1.1 试管斜面传代培养
        1.4.1.2 石蜡油封藏
        1.4.1.3 液氮超低温保藏
        1.4.1.4 冷冻干燥保藏
        1.4.1.5 胶囊菌种保藏
        1.4.1.6 蒸馏水保藏
        1.4.1.7 保护剂的筛选
        1.4.2 菌种扩大常用方法
        1.4.2.1 固体菌种
        1.4.2.2 液体菌种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菌种保藏
        1.5.2 菌种扩大
    1.6 本课题研究思路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1.7.1 菌种保藏及解冻技术
        1.7.2 菌种扩大工艺优化
    1.8 本课题研究意义
        1.8.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2 本研究的优势
        1.8.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1.9 展望
第2章 常见食用菌菌种-20℃液体管冷冻保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供试菌株
        2.1.1.2 主要仪器设备
        2.1.1.3 保护剂配方
        2.1.2 方法
        2.1.2.1 固体斜面培养基制备
        2.1.2.2 无菌检查
        2.1.2.3 菌种活化
        2.1.2.4 液体种子制备
        2.1.2.5 保藏过程
        2.1.2.6 质量检查
        2.1.2.7 解冻技术及活性检测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保藏菌种萌发效果分析
        2.2.2 高温菌和低温菌保藏效果差异分析
        2.2.3 担子菌和子囊菌保藏效果差异分析
        2.2.4 食用菌和药用菌保藏效果差异分析
        2.2.5 真姬菇菌种保藏及解冻技术
        2.2.5.1 菌种保藏
        2.2.5.2 解冻技术
        2.2.6 金福菇菌种保藏及解冻技术
        2.2.6.1 菌种保藏
        2.2.6.2 解冻技术
        2.2.7 茶树菇菌种保藏及解冻技术
        2.2.7.1 菌种保藏
        2.2.7.2 解冻技术
        2.2.8 毛柄金钱菌菌种保藏及解冻技术
        2.2.8.1 菌种保藏
        2.2.8.2 解冻技术
    2.3 小结
第3章 十种常见栽培食用菌菌种培养特性研究
    3.1 真姬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1.1 材料
        3.1.1.2 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固体培养特性
        3.1.2.2 液体培养特性
        3.1.3 讨论与结论
        3.1.3.1 固体培养特性
        3.1.3.2 液体培养特性
    3.2 秀珍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1.1 材料
        3.2.1.2 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固体培养特性
        3.2.2.2 液体培养特性
        3.2.3 讨论与结论
        3.2.3.1 固体培养特性
        3.2.3.2 液体培养特性
    3.3 香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3.1 材料与方法
        3.3.1.1 材料
        3.3.1.2 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2.1 固体培养特性
        3.3.2.2 液体培养特性
        3.3.3 讨论与结论
        3.3.3.1 固体培养特性
        3.3.3.2 液体培养特性
    3.4 毛柄金钱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3.4.1 材料与方法
        3.4.1.1 材料
        3.4.1.2 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4.2.1 固体培养特性
        3.4.2.2 液体培养特性
        3.4.3 讨论与结论
        3.4.3.1 固体培养特性
        3.4.3.2 液体培养特性
    3.5 金福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5.1 材料与方法
        3.5.1.1 材料
        3.5.1.2 方法
        3.5.2 结果与分析
        3.5.2.1 固体培养特性
        3.5.2.2 液体培养特性
        3.5.3 讨论与结论
        3.5.3.1 固体培养特性
        3.5.3.2 液体培养特性
    3.6 毛头鬼伞培养特性的研究
        3.6.1 材料与方法
        3.6.1.1 材料
        3.6.1.2 方法
        3.6.2 结果与分析
        3.6.2.1 固体培养特性
        3.6.2.2 液体培养特性
        3.6.3 讨论与结论
        3.6.3.1 固体培养特性
        3.6.3.2 液体培养特性
    3.7 茶树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7.1 材料与方法
        3.7.1.1 材料
        3.7.1.2 方法
        3.7.2 结果与分析
        3.7.2.1 固体培养特性
        3.7.2.2 液体培养特性
        3.7.3 讨论与结论
        3.7.3.1 固体培养特性
        3.7.3.2 液体培养特性
    3.8 平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8.1 材料与方法
        3.8.1.1 材料
        3.8.1.2 方法
        3.8.2 结果与分析
        3.8.2.1 固体培养特性
        3.8.2.2 液体培养特性
        3.8.3 讨论与结论
        3.8.3.1 固体培养特性
        3.8.3.2 液体培养特性
    3.9 大球盖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9.1 材料与方法
        3.9.1.1 材料
        3.9.1.2 方法
        3.9.2 结果与分析
        3.9.2.1 固体培养特性
        3.9.2.2 液体培养特性
        3.9.3 讨论与结论
        3.9.3.1 固体培养特性
        3.9.3.2 液体培养特性
    3.10 杏鲍菇培养特性的研究
        3.10.1 材料与方法
        3.10.1.1 材料
        3.10.2 结果与分析
        3.10.2.1 固体培养特性
        3.10.2.2 液体培养特性
        3.10.3 讨论与结论
        3.10.3.1 固体培养特性
        3.10.3.2 液体培养特性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杏鲍菇枝条栽培种的应用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的配制、装瓶及灭菌
        1.2.2 接种与培养
        1.2.3 栽培料的称料、拌料及装袋
        1.2.4 栽培袋接种与培养
        1.2.5 出菇处理及采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种对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种在栽培袋生长情况比较
    2.3 不同栽培种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种对杏鲍菇成本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四、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率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羊肚菌种袋栽培研究[J]. 赵永昌,刘萍,马渊浩,赵子悦,柴红梅. 菌物研究, 2021
  • [2]4种抗生素用于干木耳组织分离方法的评价[J]. 陈艳琦,吕艳聪,贾培松,张芳芳,田龙,宋冰,李玉. 新疆农业科学, 2021(04)
  • [3]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D]. 刘利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4]单增李斯特菌质粒DNA定性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在银耳检测中的应用[D]. 马盼盼. 河南大学, 2020(02)
  • [5]基于漆酶活性测量的香菇育种早期筛选技术研究[D]. 李良敏.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天麻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建议[J]. 刘天睿,陈向东,王忠巧,张薇薇,宋明海,徐万雷,兰进. 中国现代中药, 2020(04)
  • [7]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与应用经验[J]. 王朝江,高春燕,李慧. 食用菌, 2019(06)
  • [8]降低食用菌菌种污染的方法[J]. 张跃非,钟钼芝,黎倩,陈小敏. 江西农业, 2019(16)
  • [9]十种常见栽培食用菌菌种保藏及菌种扩大工艺优化[D]. 孙磊. 鲁东大学, 2016(08)
  • [10]杏鲍菇枝条栽培种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 黄亮,王玉,班立桐,陈启永,董淑香. 北方园艺, 2014(12)

标签:;  ;  ;  ;  ;  

降低食用菌污染率的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