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我国的重要基本国策。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对新疆进行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论文主要运用生态足迹模型(Ecological Footprint, EF),对新疆1999-2006年来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估,分析新疆8年来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8年里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8年来新疆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都是在逐年增加,但是生态足迹的上升幅度远远大于生态承载力的上升幅度,生态赤字越来越大,到2006年总生态赤字己经达到4979.45万hm2,相当于当年新疆总生态承载力的104%。人的需求与环境供给能力矛盾突出,区域社会面临非常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从人均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看,各类型土地构成不太合理:化石燃料用地的矛盾最为突出,草地在2003年之前还有部分盈余,林地从2004年以后从生态赤字变为生态盈余,耕地只在1999、2003、2006年有盈余,建筑用地一直都处于盈余状态,水域的生态赤字相对较少。8年来的趋势表明新疆在未来的几年里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将继续扩大,如果不改变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新疆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从区域长期的发展战略看,新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对耕地、林地以及草地的保护;2.转换发展思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3.适当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4.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新疆城市化水平;5.将生态足迹纳入政府考核。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目的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进展二、国内研究进展第四节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第二章 生态足迹模型介绍第一节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一、人地关系论二、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生态经济学理论第二节 生态足迹模型相关的概念一、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EF)二、生物生产性地域面积(Ec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 EPA)三、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 EC)四、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Ecological Deficit& Ecological Remainder, ED&ER)五、生态压力指数(Ecological Pressure, EP)六、全球生态标杆(Global Benchmark, GB)七、万元GDP 的生态足迹与资源利用效率八、适度人口规模第三节 生态足迹模型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第二节 气候第三节 自然资源概况一、土地资源二、矿产资源三、生物资源四、水资源第四节 新疆人口与经济概况一、人口二、经济概况第四章 1999-2006 年新疆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第一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路线一、研究目标二、研究路线三、数据来源第二节 生态足迹的评估方法与计算步骤一、计算公式二、生态足迹的计算过程三、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四、1999-2006 年新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第五章 新疆1999-2006 年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估第一节 新疆1999-2006 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一、新疆总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趋势二、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趋势第二节 新疆1999-2006 年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一、新疆总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二、新疆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第三节 新疆1999-2006 年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情况及可持续发展分析一、1999-2006 新疆生态足迹总量供需情况二、1999-2006 新疆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赤字或盈余的变化趋势第四节 生态压力指数分析第五节 万元GDP 生态足迹分析第六节 1999-2006 年适度人口规模变化分析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二节 新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一、保护水域,提高水域支撑能力二、推行农业产业化,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三、加强对草地、林地的保护,积极开垦荒地四、转换发展思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五、适当加强人口管理,提高人口素质六、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新疆城镇化水平七、将生态赤字作为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第三节 研究展望一、需深入探讨的问题二、展望注释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致谢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生态足迹论文; 生态承载力论文; 新疆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