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Technology, MEOR)是一项适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好、工艺简单、无污染的综合性三次采油技术。其主要机理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原油,从而降低原油黏度与油水间界面张力以改善原油在油藏中的流动性,最终提高驱油效率。本实验对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油微生物实验室保存的菌种和从大庆油田油污水样与土样中分离的菌种进行初筛,得到10株单一代谢物产量高的细菌。对筛选出的10株菌做原油乳化和降黏实验,选出6株采油性能好的菌株并在不同温度、酸碱度、盐度条件下检测细菌生长情况。选取无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配伍发酵实验,得到环境适应能力及原油降黏能力均好的一组配伍混合菌2-2、S2-1、YG1-2,其原油降黏率为76.80%,在温度35-50℃、酸碱度pH5-9、盐度0.3%-3%的范围内菌浓度OD600 >2.0,混合菌有机酸产量为2.907 g/L,脂肽产量为803.6mg/L。结合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实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三株菌分别为:2-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2-1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YG1-2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发酵条件经正交实验优化后,配伍菌的原油降黏率达到83.46%,较优化前提高了8.67%。实验结果表明,配伍混合菌在耐温性,耐盐性,耐酸碱性及原油的降黏率上均优于单菌,具有配伍优势。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前言1.2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1.2.1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历程1.2.2 国外研究现状1.2.3 国内研究现状1.3 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与机理1.3.1 地面法及其作用机理1.3.2 地下法及其作用机理1.4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及其发展前景1.4.1 利用微生物采油的优势1.4.2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不足与面临的困难1.4.3 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前景1.5 采油菌配伍的目的与作用1.6 本论文目的及研究内容1.6.1 本论文研究目的1.6.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章 采油菌株的筛选与鉴定2.1 材料与方法2.1.1 菌株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2.1.2 培养基2.1.3 主要仪器设备2.1.4 菌株样品的分离与纯化2.1.5 菌株的筛选2.1.6 菌株的鉴定2.2 结果与分析2.2.1 菌株分离与纯化2.2.2 菌株的筛选2.2.3 备选菌株的鉴定结果2.3 本章小结第3章 优势单菌株采油菌驱油性能分析3.1 材料与方法3.1.1 菌株3.1.2 培养基3.1.3 主要仪器设备3.1.4 菌株发酵培养及生长曲线绘制3.1.5 原油乳化实验及乳化液pH 值动态分析3.1.6 采油菌降解原油黏度实验3.1.7 温度、酸度、盐度对菌浓度的影响3.1.8 菌株产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定量分析3.1.9 菌株产酸的定性定量分析3.2 结果与分析3.2.1 菌株的生长曲线3.2.2 原油乳化效果3.2.3 采油菌降黏率测定结果3.2.4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3.2.5 酸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3.2.6 盐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3.2.7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鉴定与定量结果3.2.8 有机酸定性定量结果3.3 本章小结第4章 配伍菌株驱油性能的评价与发酵条件优化4.1 材料与方法4.1.1 配伍菌株4.1.2 培养基4.1.3 主要仪器设备4.1.4 配伍菌株拮抗性实验及采油性能分析4.1.5 配伍菌的原油乳化实验4.1.6 原油降黏实验4.1.7 配伍菌对不同温度、酸度、盐度的耐受性实验4.1.8 不同浓度比例菌株配伍对总菌量的影响4.1.9 配伍菌株菌浓度与降黏率关系4.1.10 最优菌株配伍组合有机酸含量测定4.1.11 最优菌株配伍组合表面活性剂定量分析4.2 结果与分析4.2.1 不同菌株之间拮抗性及采油性能测试结果4.2.2 原油乳化实验结果4.2.3 配伍菌对原油的降黏结果4.2.4 配伍菌对不同温度、酸度、盐度的耐受性实验结果4.2.5 不同浓度比例菌株配伍对总菌量影响4.2.6 配伍菌株菌浓度与降黏率关系曲线4.2.7 最优菌株配伍组合有机酸含量4.2.8 最优菌株配伍组合表面活性剂产量4.3 混合菌配伍发酵条件优化4.3.1 培养基成分优化实验4.3.2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4.3.3 验证试验4.4 本章小结第5章 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微生物三次采油论文; 筛选论文; 配伍论文; 发酵论文; 生物表面活性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