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081基地在硫醇甲基锡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成份复杂、可生化性差,目前没有成功的处理工艺。经本课题组研究,使废水经过隔油、结晶、吹脱等预处理工艺,得到吹脱水并将其做为本试验用水。本论文研究了UV/Fenton和UV/O3两种工艺对此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可生化性改善的情况。首先,研究了UV/Fenton工艺对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处理情况。探讨了芬顿试剂的组成、H2O2的投加量、进水初始pH、投加次数、进水有机物浓度等对反应效果的影响。得出了UV/Fenton反应的最佳条件即进水pH为4,H2O2与Fe2+的摩尔比为5.5,过氧化氢分三次投加,0.5倍的理论H2O2投加量。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后,进行了在最优条件下UV/Fenton反应,考查了出水的可生化性和总锡等水质指标,从试验数据可知说明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被UV/Fenton反应有效地去除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需要足量的氧化剂。经研究发现UV/Fenton出水的混凝沉淀很重要,混凝前COD去除率为54.3%,混凝后COD去除率提高到75%。其次,研究了UV/O3工艺对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的吹脱水的处理。UV/O3工艺在中性附近的pH下,处理效果最好,由此证明了UV/O3的氧化时H2O2是臭氧光降解的首要中间产物;UV/O3工艺对吹脱水的可生化性改善效果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大而提高,存在着一个临界值即臭氧投量为70.7mg/L,当臭氧投量达到此值时,出水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提高。这也说明了吹脱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被UV/O3反应有效地去除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需要足量的氧化剂。由于臭氧传质效率较低等原因,提升了此临界值,使得UV/O3工艺的应用成本较高。从UV/O3反应各个时间出水中的O3含量变化规律说明了在UV/O3反应中,臭氧浓度在化学反应而减小和被吸收而增大的过程中,在一个浓度上下浮动,也可认为是近似平衡浓度。建立了UV/O3工艺反应一级动力学模型,从试验数据所拟和的结果说明UV/O3工艺在处理吹脱水是符合一级动力学的。用增温法快速测定BOD,用来衡量反应前后废水可生化性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增温法快速测定BOD精密度较高,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以用来测定某特定废水的可生化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有机废水的危害1.2 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技术方法1.3 UV/FENTON工艺介绍1.3.1 UV/Fenton反应机理1.3.2 UV/Fenton的影响因素1.3.3 UV/Fenton的应用1.4 UV/O3的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及应用1.4.1 臭氧氧化及其传质1.4.2 光臭氧反应机理和应用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1.5.1 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和水质介绍1.5.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2.1 实验装置2.2 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2.3 UV/FENTON中H2O2投加量的计算3 光芬顿法对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的处理3.1 亚铁离子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3.2 不同过氧化氢投量下UV/FENTON反应3.3 进水初始PH对反应的影响3.4 过氧化氢投加次数的考察3.5 载气对UV/FENTON的影响3.6 最优条件下不同过氧化氢投量下的处理效果及可生化性改善3.7 进水中有机物浓度对反应的影响3.8 出水中残余过氧化氢对COD的测定的影响研究3.8.1 不同浓度得过氧化氢在水中产生的COD3.8.2 本试验研究中出水残余的H2O2对COD测定的影响3.9 混凝3.9.1 混凝pH的确定3.9.2 不同混凝剂投加量3.9.3 助凝剂对混凝效果的影响本章小结4 光臭氧工艺对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的处理4.1 不同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4.1.1 对COD的降解情况4.1.2 可生化性的改善4.1.3 UV/O3反应中的臭氧残余4.2 臭氧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4.3 UV剂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4.4 UV/O3光臭氧氧化动力学4.4.1 动力学模型推导4.4.2 动力学模型求解本章小结5 可生化性测定方法探讨5.1 BOD的测定方法一览5.1.1 BOD的传统测定方法5.1.2 BOD的快速测定法5.2 本实验中BOD的快速测定方法5.2.1 温度5.2.2 接种5.2.3 试验结果本章小结6 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2 建议致谢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硫醇甲基锡论文; 临界值论文; 可生化性论文; 动力学论文;
UV/Fenton和UV/O3处理硫醇甲基锡生产废水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