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外排系统论文-蔡燕,曾丽红,潘雪,梁奕,彭乙华

主动外排系统论文-蔡燕,曾丽红,潘雪,梁奕,彭乙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动外排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外排泵,adeR基因

主动外排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蔡燕,曾丽红,潘雪,梁奕,彭乙华[1](2019)在《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adeR基因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外排泵基因adeR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初步探讨外排泵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84株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adeR的分布情况,并根据PCR结果将菌株分为adeR基因阳性组和adeR基因阴性组,比较两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结果 PCR结果显示,收集的鲍曼不动杆菌adeR基因阳性率为70.24%(59/84);adeR基因阳性组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3.93%、90.74%、84.75%和67.80%;adeR基因阴性组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8.33%、73.91%、56.00%和44.00%;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排泵基因adeR在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检出率较高,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高度相关,提示外排系统是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4期)

张凯华,左玲玲,徐新,王永东[2](2018)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基因adeFGH的mRNA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adeFGH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2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含10株多重耐药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deFGH外排系统编码基因adeF、adeG和adeH的mRNA表达水平,结合其耐药谱,分析adeF、adeG和adeH的mRNA表达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A、B和C组鲍曼不动杆菌的adeF基因和adeG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deH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A组和B组的adeH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adeF、adeG、adeH基因共表达时,鲍曼不动杆菌adeFGH外排系统才能形成有效的抗生素外排通道;AdeFGH外排系统针对的外排底物有其局限性,主要针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8年32期)

李贞[3](2016)在《耐喹诺酮类药物乳酸菌的特性与其主动外排系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分离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酸马奶中的14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2种喹诺酮类药物对试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14株乳酸菌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高达100%,其中7株试验菌株对两种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均大于512μg/mL。利用质子泵抑制剂利血平,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试验菌株和对照菌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菌株ZHZ18、ZHZ28、ZNN3、ZNN4主动外排作用明显,且能量抑制剂利血平可以抑制其主动外排。对4株主动外排作用明显的试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ZHZ18、ZHZ28为Enterococcus durans(坚强肠球菌),菌株ZNN3、ZNN4为Enterococcus faecium(屎肠球菌)试验菌株ZHZ18和ZHZ28经PCR扩增得到一段编码ABC主动转运蛋白的染色体基因efrB,该基因碱基序列与标准菌株E. faecalis的efrB碱基序列同源性为76%。其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号为WP 053109251的坚强肠球菌ATP转运蛋白同源性为100%,与标准菌株E. faecalis的氨基酸序列有29处不同,占所测序列的12.7%,该基因翻译的蛋白质可能是介导试验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的主动外排蛋白乙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杨瑞林,多丽波[4](2015)在《不动杆菌属RND主动外排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p.)在临床的检出率日益增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耐药性日趋严重,出现了多重耐药(multiple-drug resistance,MDR),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ce,XDR)以及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的菌株。不动杆菌耐药性复杂,由多种耐药机制参与,而药物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是主要耐药机制之一,其中耐药结节细胞分化(resistance-nodulation-cell-division,RND)家族,具有广泛的底物外排性,与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RND外排泵耐药及其表达调控机制对防治临床不动杆菌感染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对不动杆菌RND外排泵的结构特点、耐药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15年02期)

魏志华[5](2014)在《MexXY-OprM主动外排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Mex XY-Opr M主动外排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PA)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挑选临床分离的PA多重耐药菌株26株、敏感菌株15株及标准质控菌株(ATCC27853),用RT-PCR方法扩增其内膜转运蛋白Mex Y的结构基因mex Y和内参基因16SrRNA片段,根据结构基因mex Y与16SrRNA扩增产物的电泳扫描比值,分析mex Y mRNA的表达水平,用以判断Mex XY-Opr M的表达情况。结果 26株多重耐药菌株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都耐药,耐药率为100.00%,15株敏感菌株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都敏感;标准质控菌株、敏感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均检测出mex Y的mRNA基因,耐药菌株的mex Y mRNA水平高于敏感菌株(P<0.05)。结论 Mex XY-Opr M主动外排系统表达水平的增高在PA多重耐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4年12期)

章梅娇,程小平,潘志雄,詹銮峰[6](2014)在《江西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耐药与相关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所涉及耐药机制相当复杂,包括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的生成、外膜低渗透性、外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膜形成和主动外排等[1]。其中外排泵系统是PA主要的耐药机制。我们对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4种主动外排系统在江西省地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九江市(本文来源于《贵州医药》期刊2014年12期)

郭震,张燕莲,陈传,徐株锦,谢文熙[7](2014)在《主动外排泵系统qacA/B、杀白细胞素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主动外排泵系统qac A/B和杀白细胞素(PVL)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的流行现状和对MRSA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qac A/B基因和PVL基因;运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消毒剂和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把MRSA分为4组:在1株MRSA中,qac A/B基因和PVL基因均阳性为第1组(No.1),仅qac A/B阳性为第2组(No.2),仅PVL基因阳性为第3组(No.3),qac A/B基因和PVL基因均阴性为第4组(No.4),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qac A/B基因和PVL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34.00%(68株)和28.00%(56株),其中No.1、No.2和No.3分别为35株(17.50%)、33株(16.50%)和21株(10.50%);消佳净(1.00 g/L)、碘伏(1.00 g/L)、苯扎溴胺(1.00 g/L)、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在No.1的耐药率明显高于No.4(P<0.05),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No.2与No.4、No.2与No.3、No.1与No.3中。结论 MRSA对消毒剂和阿米卡星等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与主动外排泵系统qac A/B有关系,而与PVL均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4年23期)

陈子晞,陈方慧[8](2014)在《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国内外在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替加环素""耐药"等为关键词,使用布尔逻辑算符"and"进行检索,收集从2004-2013年以来有关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结果:主动外排系统在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的机制中占重要地位,参与耐药形成的外排泵家族包括耐药节结化细胞分化(RND)家族、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MATE)家族与主要易化子(MFS)超家族。在医院常见的革兰阴性耐药菌如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中,RND家族外排泵是介导上述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在革兰阳性致病菌中,MATE家族参与替加环素耐药性的产生;而主要MFS超家族中的TetA外排泵仅介导沙门氏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结论: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现象有增多趋势,临床上应慎重、合理地使用替加环素;主动外排系统在细菌产生替加环素耐药的机制中占关键地位,进一步研发外排泵抑制剂,可遏制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4年21期)

李荷楠,张雅薇,王晓娟,张菲菲,王辉[9](2014)在《RND主动外排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耐药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RND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和调控,阐明其在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从中国医院内感染的抗菌药物耐药监测网(CARES)收集53株替加环素MIC值大于等于4 mg/L的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23株替加环素MIC值小于4(MIC范围2 mg/L~≤0.125 mg/L)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MLST分析基因分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RND外排泵基因adeB、adeJ和adeG的表达。利用同源重组原理构建adeB缺失突变株。利用Etest法检测野生株和adeB缺失突变株(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报告集》期刊2014-04-24)

姚明晓,苑广盈,闻新棉[10](2014)在《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多重耐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细菌的多重耐药性越来越高,主动外排系统是细菌产生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的五种导致细菌多重耐药的主动外排系统,即耐药结节细胞分化超家族(Resistance Nodulation cell Division family,RND),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小多重耐药家族(Small Multidrug Resistance family,SMR),多药和毒性化合物外排家族(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 family,MATE)和ATP耦联盒家族(ATP binding cassette,ABC)。(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4年01期)

主动外排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adeFGH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20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株(含10株多重耐药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deFGH外排系统编码基因adeF、adeG和adeH的mRNA表达水平,结合其耐药谱,分析adeF、adeG和adeH的mRNA表达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A、B和C组鲍曼不动杆菌的adeF基因和adeG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deH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A组和B组的adeH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adeF、adeG、adeH基因共表达时,鲍曼不动杆菌adeFGH外排系统才能形成有效的抗生素外排通道;AdeFGH外排系统针对的外排底物有其局限性,主要针对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药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动外排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蔡燕,曾丽红,潘雪,梁奕,彭乙华.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adeR基因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张凯华,左玲玲,徐新,王永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基因adeFGH的mRNA表达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

[3].李贞.耐喹诺酮类药物乳酸菌的特性与其主动外排系统的相关性[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4].杨瑞林,多丽波.不动杆菌属RND主动外排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5

[5].魏志华.MexXY-OprM主动外排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中的作用[J].安徽医学.2014

[6].章梅娇,程小平,潘志雄,詹銮峰.江西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系统耐药与相关机制研究[J].贵州医药.2014

[7].郭震,张燕莲,陈传,徐株锦,谢文熙.主动外排泵系统qacA/B、杀白细胞素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

[8].陈子晞,陈方慧.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耐药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4

[9].李荷楠,张雅薇,王晓娟,张菲菲,王辉.RND主动外排系统在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耐药中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报告集.2014

[10].姚明晓,苑广盈,闻新棉.主动外排系统介导细菌多重耐药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4

标签:;  ;  ;  ;  

主动外排系统论文-蔡燕,曾丽红,潘雪,梁奕,彭乙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