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显示论文-李崇,宋宇宁,栾显晔,姜淇,李嘉巍

液晶屏显示论文-李崇,宋宇宁,栾显晔,姜淇,李嘉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晶屏显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TM32,Modbus,RTU,液晶屏显示

液晶屏显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崇,宋宇宁,栾显晔,姜淇,李嘉巍[1](2019)在《基于STM32的液晶屏显示及数据传输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医疗康复类设备操作手柄的人性化设计需求,提升数据传输速率,提高数据处理灵活性,解决液晶显示屏刷新速度较慢导致拖尾等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液晶屏图像显示及数据传输控制系统。通过将液晶屏显示内容分区处理提高实时数据的刷新速率,并利用Modbus RTU协议提高控制系统传输数据的实时性,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陈帅,束仁义,张水锋[2](2019)在《STM32控制串口液晶屏的动态迭加曲线显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中,常常运用工业液晶屏显示动态曲线.虽然在液晶屏上容易显示单一曲线,但却难以实现显示多种曲线的动态迭加.为了在工业串口液晶屏上动态显示迭加曲线,该文采用组态软件设计了液晶显示界面,并进行了配置.在STM32中设计了连线函数,实现了显示功能.通过实验装置验证了设计的功能.实现结果表明设计的显示功能可以实现串口液晶屏显示动态迭加曲线.(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段存丽,刘王云,赵鹏程,陈玉娇,张苏娟[3](2019)在《基于不同粗糙度表面反射的液晶屏显示信息泄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粗糙度表面反射光泄漏问题,对Torrance-Sparrow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了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各个因素,通过实验对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影响反射信息的主要因素有镜面反射,漫反射和介质的吸收,镜面反射包括反射面反射率、反射面上微面元倾斜角概率分布函数、入射光入射到反射面的微面元入射角和反射角引起的遮蔽因子,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镜面反射;若选定入射角和粗糙度,随着反射角从0到π/2变化,反射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是以镜面反射角为均值的高斯分布,当反射角大于1.4rad,反射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值急剧增加,高斯分布发生变形;若选定镜面反射角方向接收反射信息,随着反射面粗糙度的增加,反射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值单调下降,且变化较快;当粗糙度大于0.3时,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接近0.(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玉叶[4](2017)在《液晶屏非显示缺陷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广泛用作智能手机、电视面板、电脑等便携电子终端的显示屏,并且市场需求逐年扩大。近年来大尺寸、高分辨、窄边框成为发展趋势,使得其工艺结构愈加复杂,线路尺寸已达到微米量级,传统的裸眼或者电气检测已经无法满足其缺陷检测的要求。自动光学检测凭借其非接触性、速度快、标准一致等优点大大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了成本,在液晶屏检测领域展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自动光学检测最核心的部分是光学成像系统和图像处理算法,本论文针对TFT-LCD屏背板和面板线路的成像、背板组件缺陷检测和线路粒子压合检测叁个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文按尺寸较大的液晶背板组件和微米尺度线路两类分别进行光学成像设计搭建:通过待测屏幕尺寸计算选取特定的防抖相机和大面积照射的光源;确定在线路检测时使用DIC(微分干涉对比)成像法和延时积分相机以解决微小导电粒子的成像问题,对所用相机进行驱动编程。2、图像采集后需要进行定位并分割出ROI(感兴趣区域),利用固定坐标的模板分割出背板中待检测的各组件。针对液晶背板上的划伤背刺、FPC折痕、标签偏移破损等缺陷,使用陶值分割、形态学处理和滤波算法,将上述叁种缺陷分割并识别。3、面板线路检测则需通过区域内的MARK点定位,即规则几何的识别,比较Hough变换、角点识别等基于几何基元特征的算法,但是MARK点有缺损和样本不断添加形态的特点,最终提出用梯度直方图结合机器学习的算法识别。4、识别MARK点进行图像校正后,使用伽马校正拉伸较暗区域的亮度。为了精确定位线路电极ROI,采用扩大定位框、重新阈值分割的方式,比较了大津法、最大熵分割和局部阈值法,最终选定邻域内均值统计的局部阈值法。结合粒子成像特点,为了完整分割出导电粒子,尝试了图割和均值偏移的方法,最终为了解决窄边框线路中粒子密度增大带来的粒子重迭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掩模法结合k均值聚类的算法,并计算图像熵值和粒子的凸性,准确分割出粒子。讨论了聚类簇选值的影响,通过不同粒子密度、不同粒子尺寸的样本检验算法,并与以往的梯度结合灰度的方法进行对比。本算法在粒子密度较小的区域能达到92.6%的识别率,在粒子密度较大的区域也能达到86%的识别率,分别比梯度加灰度的方法提高了 9.9%和42.7%。(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海生[5](2016)在《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液晶屏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借助于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市场需求突飞猛涨,为新兴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领域。作为智能终端设备中重要的人机接口,手机触摸屏和显示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的整合也必将给整个产业链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目前市面上只有Apple等少数外国公司拥有内嵌式触控显示液晶屏的生产技术,相关产品如最新系列的iphone手机。国内手机客户普遍采用单片式One Glass Solution触摸屏技术或外嵌式On Cell Touch技术,内嵌式触控显示技术亟待开发。本文先介绍了触控显示技术从早期的薄膜式触控显示屏发展到当前内嵌式触控显示屏的发展趋势,并详述了液晶显示屏及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设计思想:在尽量不影响液晶显示屏显示效果、并且兼顾触控性能的前提下,将触控功能单元完美的集成至液晶显示屏中,实现了一种制作工艺简单、触控显示效果良好的内嵌式触控显示技术。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内嵌式触控显示屏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检讨出触控功能单元在LCD中的最佳放置位置是触控驱动电极位于TFT Array玻璃上,触控感应电极位于CF玻璃的内侧;设计了一种显示模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模拟出最优化的显示设计参数;设计了一种触控模拟模型,并在此技术上模拟出最优化的触控设计参数。2、对内嵌式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方案进行了研究:为解决驱动电极RC Loading大问题引入了树脂工艺,并解决了树脂工艺存在的粘附力不够及刻蚀速率不匹配的问题;解决了感应电极在CF玻璃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粘附力不足及金属氧化问题;解决了感应电极上下导通问题;解决了静电屏蔽问题。3、对制作出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屏样品进行了优化测试并给出改善方案,重点解决了画面切换时存在的触控电容波动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期刊2016-10-01)

张亚峰,王冠[6](2016)在《基于ARM的LCD显示液晶屏驱动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LCD控制器各个子模块的研究,并对Frame Buffer在LCD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对于硬件引脚、驱动的端口及寄存器等进行设置,将驱动添加到内核,最终实现了基于ARM的LCD液晶屏驱动,使内核的启动信息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6年18期)

张艳芬,李正军,姚迪,周敬[7](2016)在《DGUS液晶屏在叁相智能电表显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生产、生活离不开叁相电表,显示模块对于仪表尤为重要。DGUS屏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功能强大,有自定协议,可以灵活地设计和修改显示界面,已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有广泛应用。提出了将DGUS屏应用于叁相智能电表的方案,并给出了硬件连接电路和部分软件程序实现,实际运行效果很好,满足了叁相智能电表对基本电力参数、实时电流电压波形以及分次谐波含量等的显示显示需求。(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6年04期)

濮德龙,刘春来,张东[8](2016)在《液晶屏显示驱动芯片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晶屏显示驱动芯片广泛应用于数码产品领域,近年来与之配套的驱动芯片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加。驱动芯片测试贯穿在芯片的设计、制造与应用的全过程中,是保证芯片品质的重要手段。由于驱动芯片不同于一般的通用芯片,通用测试手段无法用于该类芯片的测试,目前该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因此在驱动芯片设计与制造的产业链中,测试技术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针对此背景,本文提出一套高效、实用测试方法,采用多通道与高压模拟通道同步测试技术、色阶测试技术、特殊封装的适应性技术和ATE等技术,可以实现减少测试费用、提高驱动芯片测试吞吐量的同时也能保证客户对芯片质量的严格要求。(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王军,张福弟,王磊,何昕[9](2016)在《基于STM32的R61581驱动液晶屏显示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R61581显示驱动芯片实现液晶显示屏驱动的方法。本方法以STM32为主控制,采用可变静态存储控制器(FSMC)接口实现R61581显示驱动。文中具体给出STM32与R61581的硬件连接方式以及FSMC的软件配置方法,并给出基本字符图形显示验证方法。实验证明:该FSMC接口硬件连接简单,液晶显示操作占用系统CPU资源少,800×480分辨率屏幕刷新率达到42FPS,可支持大部分液晶屏的驱动。(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6年01期)

裴文芳[10](2015)在《基于图像处理的小尺寸液晶屏显示缺陷智能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晶显示器不仅使用全彩显示技术,而且原理简单易懂.随着液晶屏边距越来越窄,加之液晶拼接具有高分辨率、高色彩饱和度、可视角度大、灵活多变的拼接组合及使用寿命长、健康环保、维护成本低等优势,使其在大屏拼接市场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2015年,中国将全面进入高清时代,高清的发展必然会以液晶作为一个很好的支撑.在未来的叁到五年,液晶的普及速度会越来越快,高清是未来的主打产品,如家庭电视,包括商用的显示,都会转到高清信号,包括一些金融、银行的监控系统,都在进行高清的改造,以及高清的摄像头、高清画面的显示,确保监控更加安全,大趋势使得液晶大屏幕必然会成为一个主流.小尺寸液晶屏作为拼接液晶大屏幕的基础,在其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检测失误,一个“小尺寸”液晶屏的缺陷会致使整个大屏成为不合格产品,其中浪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是巨大的.目前,液晶屏缺陷检测主要依靠人工肉眼识别,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效率低,所以智能化的检测应运而生,它能真正做到高效率、高稳定的实时检测.本文在采集的液晶屏灰度图像上,针对小尺寸液晶屏显示缺陷中的“线缺陷”、“点缺陷”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白平衡”、行列灰度积分、阈值选取等图像处理方法进行了大量实验试验、实验检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基本实现了智能检测,当然由于时间关系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是日后改进优化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4-01)

液晶屏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中,常常运用工业液晶屏显示动态曲线.虽然在液晶屏上容易显示单一曲线,但却难以实现显示多种曲线的动态迭加.为了在工业串口液晶屏上动态显示迭加曲线,该文采用组态软件设计了液晶显示界面,并进行了配置.在STM32中设计了连线函数,实现了显示功能.通过实验装置验证了设计的功能.实现结果表明设计的显示功能可以实现串口液晶屏显示动态迭加曲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晶屏显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崇,宋宇宁,栾显晔,姜淇,李嘉巍.基于STM32的液晶屏显示及数据传输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陈帅,束仁义,张水锋.STM32控制串口液晶屏的动态迭加曲线显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3].段存丽,刘王云,赵鹏程,陈玉娇,张苏娟.基于不同粗糙度表面反射的液晶屏显示信息泄漏研究[J].光子学报.2019

[4].陈玉叶.液晶屏非显示缺陷检测[D].厦门大学.2017

[5].王海生.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液晶屏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

[6].张亚峰,王冠.基于ARM的LCD显示液晶屏驱动的开发[J].电子世界.2016

[7].张艳芬,李正军,姚迪,周敬.DGUS液晶屏在叁相智能电表显示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6

[8].濮德龙,刘春来,张东.液晶屏显示驱动芯片测试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

[9].王军,张福弟,王磊,何昕.基于STM32的R61581驱动液晶屏显示方法研究[J].液晶与显示.2016

[10].裴文芳.基于图像处理的小尺寸液晶屏显示缺陷智能检测[D].吉林大学.2015

标签:;  ;  ;  ;  

液晶屏显示论文-李崇,宋宇宁,栾显晔,姜淇,李嘉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