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家族叙事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一方面是当时的知识分子深受五四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认识到家族制度的罪恶,把家庭作为抨击和批判的对象;另一方面,家族文化对中国人有深入骨髓的影响,使他们即使离开家,最终还是要皈依家园。因此,家族是现代作家笔下充满复杂感情的地方。本文立足于家族叙事,通过分析萧红和张爱玲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对家族的复杂矛盾情怀,探讨家族文化对现代女作家的创作及人格、心态的影响。本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审父意识、女性书写和家园皈依情结。本文分为三章,首先在绪论部分阐述家族文化的概念及现代文学的三十年中家族文化在作家们创作的不同时期的体现。萧红和张爱玲有颇为相似的人生经历,而且创作高峰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因此她们具有可比性。第一章,论述家族叙事中的审父意识,结合作品,通过父亲缺失现象分析萧红和张爱玲的父亲在她们心目中的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尽管她们受过父亲的打骂和禁闭,但是对父亲并非只是仇恨,内心深入还有隐隐的依恋,既渴望得到父爱,又因父亲给她们心灵的创伤而排斥父亲。第二章,阐述两位作家在作品中的女性书写。由于她们深受童年经验的影响,缺失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使她们变得敏感孤僻,甚至在作品中塑造的母亲都一反传统的贤良母亲,而是塑造了曹七巧这样自私、癫狂的母亲。另外,她们以自己的人生体验来思考女性的命运,而且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对女性悲剧原因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第三章,论述她们作品中的漂泊与家园皈依情怀。童年家庭的无爱经历给两位作家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但是她们通过在作品中对童年生活的点滴回忆,我们可以发现她们内心深处对家和故乡一直都是深深依恋的,萧红常常沉醉在童年的乐园后花园中,张爱玲不仅偶尔沉醉在父亲和母亲家中曾经的温馨时刻,甚至对曾经显赫的家族都充满了眷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萧红:玫瑰盛开半世[J]. 小康 2014(12)
- [2].半世飘零“一纸人生”咏萧红 观原创歌剧《萧红》有感[J]. 中国戏剧 2020(03)
- [3].寻访萧红故里[J]. 文学教育(上) 2020(03)
- [4].一次精神的长旅——评艾英的《寻访萧红故里》[J]. 文学教育(上) 2020(03)
- [5].萧红在香港的往事新话[J]. 书屋 2020(03)
- [6].童年与故乡 写萧红故居[J]. 关东学刊 2020(01)
- [7].话剧《萧红》的创作特色研究[J]. 知与行 2020(02)
- [8].论电影《萧红》中萧红的人物塑造[J]. 西部广播电视 2018(21)
- [9].萧红对民国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反省——以《商市街》和《马伯乐》为中心[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06)
- [10].萧红爱情何以成悲剧[J]. 戏剧之家 2019(10)
- [11].理性的变奏——读萧红诗歌《沙粒》三十六首[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03)
- [12].论传记电影《黄金时代》对萧红形象的新塑造[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 [13].萧红重庆战时文学地理建构[J]. 文艺评论 2019(05)
- [14].萧红《黄河》的文学地理建构[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5].在黄金时代里“作茧”——浅析在日期间萧红的独特心态[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1)
- [16].萧红“强”、“弱”形象探析[J].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3)
- [17].莫以泪眼对萧红[J]. 文学自由谈 2018(04)
- [18].萧红为何这样写儿童——“名著与儿童”之三[J]. 博览群书 2018(06)
- [19].女神萧红的“不着调”[J]. 文学自由谈 2018(05)
- [20].才华是否让位给了爱情——观话剧萧红《萧红》有感[J]. 戏剧文学 2018(09)
- [21].平石淑子:我所看见的萧红[J]. 社会科学动态 2018(10)
- [22].只为绘得萧红影——评平石淑子《萧红传》[J]. 长江文艺评论 2018(05)
- [23].独具魅力的萧红及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 [24].新发现的萧红佚文《小事》[J]. 新文学史料 2017(02)
- [25].萧红作品生命精神的意义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2)
- [26].命运多舛的民国才女萧红[J]. 文史天地 2017(09)
- [27].论电影对萧红的再塑造[J]. 名作欣赏 2017(33)
- [28].萧红的边缘体验与乡土民众想象[J]. 绥化学院学报 2017(11)
- [29].“萧红现象”的文化意义[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 [30].萧红作品《呼兰河传》中“后院”的内涵[J]. 文化学刊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