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及线圈设计的研究

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及线圈设计的研究

论文摘要

经颅磁刺激技术通过将磁场施加于人脑来影响大脑的机能,从而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随着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研究经颅磁刺激中电磁场便显得尤为必要。针对经颅磁刺激特点,本文主要在经颅磁刺激电磁场环境仿真,线圈不同绕法和参数分析,线圈组电磁场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是模拟电磁场环境。这涉及到3个主要部分的建模问题:人的头部,线圈,电路。利用真人头部核磁共振图像作为原始数据,按照灰度阈值将不同人体组织轮廓提取出来构成真实头模型,再经过后期平滑处理和有限元网格剖分将其转化为头部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螺旋线式建模方法对各种不同绕法线圈进行有限元建模。磁刺激仪电路也被转化为有限元模型,与由头部有限元模型和线圈有限元模型组成的电磁场一起进行电路电磁场耦合分析。其次通过详细分析蚊香型,螺旋线型,混合式线圈,八字形线圈的电磁场表现,总结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得出混合式线圈性能最优且能替代八字形线圈的结论。然后对混合式线圈的各个参数在电磁场的作用进行总结,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出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系统,实现对经颅磁刺激电磁场的自动分析,并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自动提供可用于实际制作的线圈参数。最后通过分析线圈组的电磁场,发现线圈组在控制磁刺激范围,提高磁刺激深度方面要优于单线圈系统。119导脑部磁刺激仪的设计便充分利用了线圈组的优势。将119个小线圈按照刺激部位密布于头部周围,通过控制需要的线圈组工作,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线圈磁场检验试验表明:实际测量值与仿真分析值基本吻合,系统提供的线圈参数可靠,能够满足临床线圈设计的需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磁疗
  • 1.2.1 磁疗概念
  • 1.2.2 磁疗作用机理
  • 1.2.3 磁疗对人体的影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经颅磁刺激的现状与进展
  • 1.3.2 经颅磁刺激电磁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磁场和有限元理论
  • 2.1 磁场
  • 2.1.1 磁场理论基础
  • 2.1.2 磁场类型
  • 2.2 有限元理论
  • 2.2.1 场域剖分与单元分析
  • 2.2.2 总体系数矩阵的形式
  • 2.2.3 有限元分析工具
  • 第三章 大脑和电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大脑模型的建立
  • 3.1.1 三维重建头模型
  • 3.1.2 头部有限元模型
  • 3.2 电路有限元模型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绕法线圈的电磁场分析
  • 4.1 不同绕法线圈
  • 4.1.1 线圈与大脑的摆放位置
  • 4.1.2 不同绕法线圈的有限元建模
  • 4.1.3 线圈参数的选择
  • 4.2 不同绕法线圈电磁场分析
  • 4.2.1 蚊香式线圈
  • 4.2.2 螺旋管式线圈
  • 4.2.3 混合式线圈
  • 4.2.4 八字形线圈
  • 4.3 不同绕法线圈电磁场比较
  • 4.3.1 相同点
  • 4.3.2 不同点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系统的设计
  • 5.1 线圈参数对电磁场的影响
  • 5.1.1 电路性质参数
  • 5.1.2 几何参数
  • 5.1.3 性质参数
  • 5.2 磁场检验实验
  • 5.3 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系统的设计
  • 5.3.1 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5.3.2 电磁场自动分析模块设计
  • 5.3.3 线圈参数自动获取模块设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线圈组电磁场分析及其应用
  • 6.1 线圈组电磁场分析
  • 6.1.1 多线圈
  • 6.1.2 多线圈电磁场分析
  • 6.1.3 线圈组线圈个数的确定
  • 6.2 线圈组的应用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本文主要工作
  • 7.1.2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人体头部模型的经颅磁刺激反向线圈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9(06)
    • [2].线圈距离可变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 2020(01)
    • [3].用于钢板厚度测量的常用电磁超声线圈特性研究[J]. 中国测试 2020(04)
    • [4].多级管状线圈加载装置的线圈优化及电参数影响[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20(03)
    • [5].干扰因素对罗氏线圈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J]. 舰船电子工程 2020(06)
    • [6].~1H/~(31)P双核并行磁共振成像线圈的研究与设计[J]. 波谱学杂志 2020(03)
    • [7].降低弓形换位线圈换位尺寸偏差研究[J]. 防爆电机 2020(04)
    • [8].放电线圈的二次短路与保护措施探究[J]. 中国设备工程 2018(17)
    • [9].多功能线圈类设备综合参数测试装置的研制[J].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7(04)
    • [10].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J]. 电子设计工程 2013(21)
    • [11].肠道微型仿尺蠖式机器人机载供能线圈优化[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20(02)
    • [12].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平面盘式线圈优化设计[J].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9(17)
    • [13].一种较精确的线圈设计方法[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40)
    • [14].具有变化线圈的纬编针织物[J]. 国际纺织导报 2015(12)
    • [15].通电圆线圈轴线上磁场分布分析[J]. 物理通报 2012(03)
    • [16].任意空间位置两多边形多匝线圈的互感计算[J]. 价值工程 2013(31)
    • [17].线圈并联时通过两个线圈磁通量的关系[J]. 电子科技 2012(12)
    • [18].放电线圈和电压互感器的对比[J].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08(02)
    • [19].磁共振系统梯度线圈支撑结构的拓扑优化[J]. 计算机仿真 2020(08)
    • [20].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线圈偏移情况下的效率提升[J]. 测控技术 2017(05)
    • [21].数值模拟线圈参数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温度及流场分布的影响效应[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7(06)
    • [22].高聚焦度经颅磁刺激线圈的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7(11)
    • [23].颈动脉线圈在3.0T磁共振颞下颌关节扫描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 2015(13)
    • [24].折叠变形磁刺激圆形线圈空间磁场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3)
    • [25].罗氏线圈互感分析与仿真计算[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8)
    • [26].基于双拾取线圈的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19)
    • [27].基于视觉测量技术构建针织线圈三维结构[J]. 针织工业 2014(12)
    • [28].关于通过线圈某一面磁通量的讨论[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0(05)
    • [29].B处线圈无电流[J]. 物理教学探讨 2015(06)
    • [30].经颅磁刺激圆形线圈变形对空间磁场分布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03)

    标签:;  ;  ;  ;  ;  

    经颅磁刺激电磁场分析及线圈设计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