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写作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人类所完成的最复杂的认知活动之一,涉及记忆、语言、思维等多个复杂的认知功能。停顿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占据了写作过程的很大部分。语言产生中的停顿通常被理解为是心理组织、问题解决或者一个认知单位的开始,是写作过程中可观察到的认知活动的重要痕迹,在语言产生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写作过程中的停顿研究不仅反映了基于过程的写作心理研究取向,而且有助于揭示写作过程背后潜在的认知加工。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两个研究(共四个实验)考察小学生记叙文写作过程中的停顿行为及其潜在的认知加工。研究一的目的是通过双任务范式和三任务技术考察写作停顿和运动执行中的认知需求量以及具体的认知加工,包含三个实验。实验1为预实验,旨在设定汉语写作中用于区分书写带来的机械停顿和进行高水平认知加工的停顿的临界值。实验2通过双任务范式考察在写作运动执行时,高水平加工过程(计划、转换和修改)是否可以与低水平的运动执行同时激活。实验3运用三任务技术,进一步探究写作运动执行期和停顿期内的认知加工。研究二旨在通过对写作视频的分析,考察小学五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过程中的停顿相关参数,并进一步比较高、低写作水平者在各项相关的写作过程参数上的差异。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小学五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中的停顿临界值为1.5s。小于1.5s的停顿是由于书写本身造成的,属于机械停顿,超过1.5s的停顿是由高水平认知加工引起的。(2)三任务技术可应用于汉语写作研究中,听觉探测任务和口语报告对写作任务的干扰不明显。(3)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书写自动化程度不高,但在写作时可以实现高、低水平认知加工的同时激活。并且,在运动执行期内,转换更多地被激活,计划和修改出现的频率较低;在停顿期,计划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转换和修改。(4)计划和修改需要的认知努力最大,转换过程的认知需求量最少。(5)小学生记叙文写作中,停顿和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停顿时间占据了整个写作过程的很大一部分(33.82%),每一分钟需要停顿3.70次和18.26s,连续写作10s后,就需要停顿5.55s;在修改方面,每一分钟需要修改0.46次和1.67s,平均每次的修改时间为3.78s。(6)语言单位较大的语言界限处,停顿的持续时间较长。(7)在写作初期,停顿的时间较长,随着写作的进行,停顿逐渐减少。并且在写作前期,低水平写作者的停顿时间显著长于高水平写作者。(8)在停顿参数上,写作水平较低者的停顿百分比、每分钟的停顿时间、执行期认知代价均显著大于写作水平较高者,表现出较长的停顿时间;在修改参数上,写作低水平者平均每次的修改时间显著短于写作高水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