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矿难是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当前不断凸显的社会危机事件。矿难报道的出现,既反映了社会的民主开放和文化变迁,也反映了新闻媒体的功能和责任日趋明朗。本文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新闻学、传播学、文化研究、框架和话语等相关理论对矿难报道进行总体性论述和文本细读。本文将矿难的研究置身于历史的背景之中,从历史的角度去透视矿难事件在我国的嬗变,以及这一嬗变背后所蕴含的权力和文化变迁: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矿难报道不仅数量少而且缺乏力度,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对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日益强调,矿难报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重大矿难事故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到了世纪之交,矿难报道呈现出一场大的观念变革——强调时效性,报道数量大,报道形式更为多样化,内容较为全面深入,体现出了在重大灾难报道中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精神。本文采用框架和话语理论,对矿难报道的新闻文本进行框架、话语及修辞研究,分别论述了当前矿难报道的政治话语与报道框架、公民社会与监督框架、人性话语与媒体伦理,从而揭示出三重话语在矿难报道过程中的复杂局面。此外,还为矿难报道提出了一些策略性的思考:处理好宣传与报道之间的平衡关系、努力把握救援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平衡、深化矿难引发的思考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闻生产视阈下的矿难报道框架研究[J]. 新闻记者 2012(11)
- [2].山西矿难报道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9(02)
- [3].矿难报道的叙事学分析——对新华网王家岭矿难与BBC智利矿难报道的比较[J]. 新闻世界 2011(07)
- [4].记者的良知在矿难报道中的体现[J]. 新闻世界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