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市民社会的伦理研究——基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思考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伦理学
作者: 庞俊来
导师: 樊和平
关键词: 市民社会,中国市民社会,家国一体,伦理价值生态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在“冲击——回应”模式影响下,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而忽视了西方市民社会背后的伦理价值生态的话语霸权,造成了学理与实践的双重误区。为此,文章通过对市民社会理论形态与历史源流的梳理,提出从哲学伦理学视角深化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必要性。笔者首先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为基点,分析在西方历史境遇中,市民社会所形成的伦理价值生态体系。一是内在的伦理价值生态,即市民社会的安身立命与伦理精神气质二者之间的互动与辩证统一;一是外在的伦理价值生态,即市民社会的伦理价值与社会各子系统的交汇、渗透以及相互价值支撑,从而生成的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伦理——文化生态。透过上述理论分析,立足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的问题,在市民社会伦理价值生态与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之间进行自觉对话。在中国传统“家国一体”的自然血缘、人情主义与市民社会的需要体系、契约伦理之间架构有效话语通道,进行逻辑与历史的全方位比照。从而,凸显中国“家国一体”社会架构模式,在全球化时代对于饱受责难的西方市民社会理论超越之可能。文章主要关注市民社会理论背后深厚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意识,传达基于民族与时代的问题意识。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市民社会与中国市民社会研究
(一) 关于市民社会的诸理论形态与历史源流
1、关于“市民社会”的诸理论形态
2、市民社会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现状及误区
1、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阶段
2、“冲击—回应”模式学理与实践的双重误区
(三) 解读市民社会的伦理向度
1、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伦理必要性
2、无法绕过的《法哲学原理》
二、市民社会与伦理价值体系
(一) 作为伦理实体的市民社会
1、市民社会的伦理原点
2、作为伦理实体的市民社会
(二) 市民社会的伦理生态
1、考察伦理的两种方式
2、市民社会的安身立命
3、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
4、市民社会的伦理生态
(三) 伦理价值体系与市民社会
1、逻辑与历史的先后问题与伦理价值体系
2、中国市民社会潜在的伦理价值体系
三、市民社会与家国一体
(一) 自然血缘与需要体系
1、血缘的“神性”与需要的“人性”
2、血缘的双向性与需要的单一性
(二) 人情主义与契约精神
1、“仁”与“信”的诉求
2、“伦份”与“无份”
(三) 家国一体与市民社会
1、社会结构与伦理实体
2、否定性缺乏与良性互动的焦虑
3、伦理形态的时代定位与中国市民社会
尾言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后记
详细摘要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儒家理论视域下企业家家国情怀对企业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D]. 梁静.山西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批判[D]. 苗金香.河南大学2008
- [2].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 常媛.西安理工大学2007
- [3].黑格尔的国家观[D]. 王涛.吉林大学2007
- [4].生成市民社会的本土路径[D]. 王士权.郑州大学2007
- [5].黑格尔民法哲学思想初探[D]. 蒋乐蓉.湖南师范大学2006
- [6].论市民社会批判之批判[D]. 彭欣.广西大学2007
- [7].市民社会及其伦理价值[D]. 左伟.苏州大学2004
- [8].关于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哲学思考[D]. 马勇.山东大学2005
- [9].论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D]. 付立华.山东师范大学2002
- [10].论中国的市民社会: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D]. 王预震.苏州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