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中不同类型性图片(异性恋夫妇性图片、男性性图片、女性性图片)脑认知加工和心理评定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38名异性恋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实验,其中有效数据33个(男性15人,女性18人)。采用内隐情绪诱发任务和改进后的双选择Oddball范式,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ERPs),记录被试在三种性图片条件和一种中性人物图片条件下,与早期自然选择性注意相关的N2及晚期的认知评价和注意维持相关的P3、PSW波幅,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同时采用自我报告情绪评定方法,对不同类型性图片体验到的愉悦度、唤醒度和接近动机进行1-9点量表评分,以考察被试的心理性唤起水平的性别差异。结果:行为学数据结果表明:男性对“异性恋夫妇性图片”和“女性性图片”和愉悦度和接近动机评分均显著高于女性(P均<0.05),但唤醒度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对“男性性图片”的愉悦度和接近动机评分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唤醒度方面女性评分显著高于男性(P =0.04);男性对“异性恋夫妇性图片”、“女性裸体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接近动机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三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性图片”和“中性人物图片”(P均<0.05);男性对“男性性图片”和“中性人物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接近动机评分没有显著差异;女性对“异性恋夫妇性图片”的唤醒度和接近动机评分显著高于“男性性图片”和“女性性图片”(P均<0.05),但女性评定三类性图片的愉悦度和“中性人物图片”没有显著差异;女性评定“男性性图片”、“女性性图片”的唤醒度和接近动机也和“中性人物图片”没有显著差异。ERP数据结果表明:三类性图片诱发的N2、P3和PSW成分没有显著性别差异;三类性图片诱发N2波幅在男女被试均无显著的图片类型差异;P3波幅在男性被试没有显著的图片类型差异,但在女性被试有显著差异,“异性恋夫妇性图片”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男性性图片”(P <0.05);三类性图片诱发的PSW波幅在男女被试都存在显著的图片类型效应,“异性恋夫妇性图片”诱发男女被试的PSW波幅最大,其次是“女性性图片”,再次是“男性性图片”,但除“女性性图片”和“男性性图片”诱发的PSW波幅在男性被试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25)外,其它两两相比差异均显著(P均<0.05)。三类性图在诱发的N2、P3和PSW均显著大于中性人物图片。结论:男性的心理性唤起方式和自我报告的性取向(性兴趣)较一致,对男性而言,具有异性色情内容的图片诱发男性更强的心理性唤起,体验到的愉悦情绪及激发的接近动机也更强;女性的心理性唤起方式和自我报告的性取向的一致性较低,对女性而言,男性性刺激和女性性刺激可诱发女性相似的心理性唤醒水平,体验到的愉悦情绪和诱发的接近动机也较一致;其中高度暴露的异性恋夫妇性图片诱发女性的心理性唤起水平和接近动机最高。在脑认知加工的过程中,男女在加工三类性刺激上没有性别差异;而在注意维持阶段,高度暴露的“异性恋夫妇性图片”使男女消耗的注意资源最多,性唤起持续时间也最长。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语言也分“男尊女卑”——浅谈性别差异在英语中的表现[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8(01)
- [2].高职院校学生责任心的现状调查及性别差异分析[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 [3].构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差异探析[J]. 海外英语 2020(07)
- [4].论述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村性别差异的教育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13)
- [5].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性别差异影响的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2)
- [6].当性别差异遭遇城乡差异[J]. 群言 2019(03)
- [7].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微博语言的性别差异[J]. 传媒论坛 2019(16)
- [8].大学生就业起薪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18(06)
- [9].台湾地区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调查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 2018(03)
- [10].我国女性领导者在性别差异下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 科教导刊(下旬) 2018(07)
- [11].基于初中数学学业成绩的男性更大变异假设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 2016(06)
- [12].大学生性别差异对待知觉调查研究[J]. 中国性科学 2018(08)
- [13].浅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J]. 才智 2016(34)
- [14].两岸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分析——基于福建省和台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J].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5)
- [15].小学语文阅读与性别差异浅析[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02)
- [16].关注性别差异,激发写作状态[J]. 新课程(中学) 2019(02)
- [17].性别差异法:开创发明新天地[J].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2010(01)
- [18].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平衡高中语文课堂性别差异[J]. 基础教育参考 2017(01)
- [19].TA的生涯选择,谁说了算[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09)
- [20].如何消除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J]. 中学课程资源 2017(04)
- [21].因性阅读——初中生阅读的性别差异调查及对策[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14)
- [22].性别差异下的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5)
- [23].性别差异下高中篮球教学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3)
- [24].高中生电磁学迷思概念的测定及差异性分析[J]. 物理通报 2017(S2)
- [25].关注感知学习风格 缩小成绩性别差异——基于初中语文生情研究[J]. 名师在线 2018(20)
- [26].省属重点高中学生期末统考成绩调查研究——以男女生性别差异为例[J]. 当代教研论丛 2016(10)
- [27].借助性别差异 促进班级和谐[J].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05)
- [28].高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性别差异比较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1)
- [29].大学生数学学习与性别差异的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3)
- [30].论语言中的性别差异[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