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1、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状况。2、描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防御方式。3、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的原因,抑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防御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描述性及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于2007年1月~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三附属医院肾病科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行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前3个月内无透析方式的改变及外科手术史。②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意识清晰,有一定交流能力,能理解并配合调查。③取得受试者及其家属的同意。④调查方案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排除标准:除外脑外伤、脑肿瘤者及有精神病史、人格障碍者。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状况;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应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对方式;应用心理防御问卷(DSQ)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选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抑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心理防御机制采用样本均数及总体均数来描述,用Pearson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抑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心理防御方式的相关性;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抑郁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完整有效病例84例。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69%。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两组间一般资料构成比比较,家庭人均月收入达到了统计学差异(p<0.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两组间社会支持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间应对方式各因子均分比较有部分因子均分达到了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组的解决问题的倾向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求助的有效性等成熟因子均分明显低于非抑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组的自责的倾向性、幻想的倾向性、退避的倾向性等不成熟因子均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两组间防御方式各因子均分比较有部分因子均分达到了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组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压抑、幽默因子均分明显低于非抑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退缩因子均分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期望因子均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相关性方面,抑郁标准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抑郁标准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分裂因子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解除、隔离、消耗倾向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幽默、升华、压抑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其它疾病伴发抑郁为高。2、经济状况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3、家庭与社会给予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定的社会支持。4、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和处理问题时,多采用“自责、退避”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5、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更多的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6、抑郁的发生与消极应对方式和不成熟心理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成熟心理防御方式呈正相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常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容易促发或加重抑郁情绪的发生,经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较多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可以减轻或缓解抑郁情绪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