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异质性和高复发性,目前对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复发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实验主要通过免疫组化技术研究CD34、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receptor-1, LYVE-1)、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的潜在价值。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膀胱正常粘膜组织、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D34、L YVE-1、podoplanin的表达,计数相应的MVD、LVD,研究CD34.LYVE-1、 podoplanin及MVD、LV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以上指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从而探讨以上指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材料与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8年8月~2009年7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组织的存档蜡块4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33~82岁,平均58.51岁。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BTCC标本为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的标本,另取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来自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时切除的膀胱组织标本。病理分级按WHO标准:Ⅰ期37例,Ⅱ—Ⅲ期8例。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36例,有淋巴结转移者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检测CD34、LYVE-1. podoplanin的表达,同时以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MVD,以LYVE-1及podoplanin多克隆抗体标记L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膀胱正常粘膜组织、BTCC组织中CD34. LYVE-1、podoplanin的表达情况及计数相应的MVD和LVD1.1膀胱正常粘膜组织、BTCC组织中CD34的表达本研究中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无1例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0/10);45例BTCC组织染色阳性者19例,阳性表达率为42.22%(19/4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2CD34标记的膀胱正常粘膜组织、BTCC组织中MVD比较BTCC组织的MVD(18.54±3.04)明显高于膀胱正常粘膜组MVD(5.50±2.64),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3LYVE-1标记的LVD在膀胱正常粘膜组织、BTCC组织中的比较LYVE-1标记的LVD在BTCC组织(4.81±0.93)明显高于膀胱正常粘膜组LVD(1.56±0.37),经统计学处理,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4膀胱正常粘膜组织、BTCC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45例BTCC组织与10例膀胱正常粘膜组织的podoplan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21/45)与0%(0/10),二者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podoplanin标记的膀胱正常粘膜组织、BTCC组织中LVD的比较podoplanin标记的BTCC组织LVD(4.93±±1.06)明显高于膀胱正常粘膜组LVD(1.86±±0.64),经统计学处理,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 CD34. LYVE-1、podoplanin及相应的MVD、LVD与BTCC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2.1CD34的表达与BTCC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中CD3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与48.57%(17/35),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浸润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阳性率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BTCC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CD34阳性率100%(9/9)与无淋巴结转移组CD34的阳性率38.89%(14/3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CD34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CD34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P>0.05)。2.2CD34标记的MVD与BTCC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MVD(23.71±1.45)明显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MVD(17.25±1.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MVD(22.68±1.2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MVD(17.36±1.6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BTCC中,低分化组的MVD与高中分化组MVD分别为20.38±3.45与19.24±3.23,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34标记的MVD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2.3LYVE-1标记的LVD与BTCC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LVD(6.22±0.32)明显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组的LVD(4.45±0.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TCC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LVD(6.20±0.32)与无淋巴结转移组LVD(4.46±0.6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LYVE-1标记的LVD在高中分化组低于低分化组(4.45±0.656.20±0.34,P<0.01),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LYVE-1标记的LVD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2.4podoplanin的表达与BTCC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中podopla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9)与52.78%(19/36),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浸润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podoplanin阳性表达率高于浸润未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BTCC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podoplanin的阳性率100%(9/9)与无淋巴结转移组podoplanin的阳性率44.44%(16/3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odoplan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odoplanin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P>0.05)。2.5podoplanin标记的LVD与BTCC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浸润超过肌层的BTCC组织LVD(6.78±0.39)明显高于未超过肌层组LVD(4.47±0.54),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LVD(6.76±0.4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LVD(4.53±0.52),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BTCC中,低分化组的LVD与高中分化组LVD分别为5.34±0.97与4.76±1.16,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odoplanin标记的LVD在不同性别、年龄(<65岁,≥65岁)分组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0.05)。3.BTCC中CD34、podoplanin与MVD、LVD的相互关系3.1BTCC组织中CD34的表达与MVD的关系CD34呈强阳性表达的BTCC组织其MVD明显高于CD34呈弱阳性表达的BTCC组织,说明CD34和MVD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72;P<0.01)。3.2BTCC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与LVD的关系podoplanin呈强阳性表达的BTCC组织其LVD明显高于podoplanin呈弱阳性表达的BTCC组织,说明podoplanin和LVD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67;P<0.01)。结论:l.BTCC组织中CD34、LYVE-1、podoplanin的表达及相应的MVD、LVD均高于膀胱正常粘膜组。说明CD34、LYVE-1、podoplanin、MVD、LVD与BTCC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系;2. CD34、LYVE-1、podoplanin、MVD和LVD与BTCC淋巴结转移相关,其表达高的BTCC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3. CD34、LYVE-1、podoplanin、MVD和LVD与BTCC的浸润深度有关,用以上指标可判断BTCC患者浸润深度,借以对BTCC患者的预后加以评估;4.通过CD34的表达计数MVD,与不同BTCC中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血管生成在BTCC浸润生长及远处播散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并可用来作为判断BTCC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5.通过LYVE-1、podoplanin的表达计数LVD,与不同BTCC中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组中有关,提示淋巴管生成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研究膀胱癌进展、膀胱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CD34、LYVE-1、podoplanin、MVD和LV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述五个指标对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进展程度、复发、评价患者的预后以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消化道正常粘膜的共聚焦内镜表现[J]. 四川医学 2008(02)
- [2].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及癌中微血管密度的变化[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01)
- [3].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与外周血中记忆性IL-22~+T淋巴细胞频率及表型的比较[J]. 免疫学杂志 2011(10)
- [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04)
- [5].朊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6].正常口腔粘膜和口腔鳞癌组织拉曼光谱的对比分析[J]. 激光杂志 2011(04)
- [7].大肠癌及癌旁粘膜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1)
- [8].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156例临床经验总结[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8(05)
- [9].护唇防癌[J]. 人人健康 2012(22)
- [10].舌下瘀点与疾病[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0(09)
- [11].17例中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回顾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0(01)
- [12].CyclinD1和GST-π在不同食管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J]. 交通医学 2008(06)
- [13].内皮素-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喉癌中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06)
- [14].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ⅢB期结肠癌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J]. 中国肿瘤临床 2009(03)
- [15].微淋巴管密度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04)
- [16].EphB2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转移的关系[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08)
- [17].女性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ER和uP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01)
- [18].PTE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2(04)
- [19].增殖抑制基因和VEGF蛋白表达与直肠癌的关系[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03)
- [20].Lgr5和CD44在肠息肉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7)
- [21].P7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0(04)
- [22].膜型-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在人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J]. 现代肿瘤医学 2008(02)
- [23].雌激素受体与人结直肠癌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关系[J]. 解剖科学进展 2008(03)
标签:膀胱移行细胞癌论文;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论文; 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论文; 微血管密度论文; 淋巴管密度论文; 浸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