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集体主义论文-殷莱克

重构集体主义论文-殷莱克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构集体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真实的集体,集体主义,价值,工具

重构集体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殷莱克[1](2019)在《社会主义视域下的集体主义流变及其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主义一直以来都被普遍认为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与价值诉求,践行集体主义也是现实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在当下社会,集体主义所发挥的规约作用十分微弱,集体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显得无所依托,日益陷入仅仅存留于记忆和口号之中的现实困境。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献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历史的分析,以期寻找集体主义陷入困境的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并在基于对集体主义本质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重构集体主义的必要与可能。本文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具体展开:一、基于对马克思经典原着的分析,本文确认了集体主义的本质是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未来理想社会中,集体主义是结构性工具存在与规范性价值存在的统一。二、基于对苏联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历史分析,本文梳理形成了两种集体主义的发展方向:传统的集体主义和现代的集体主义。传统的集体主义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它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现代集体主义的保障了个体的发展,但同时又使集体主义本身陷入发展的困境。叁、基于对当下中国社会情况的分析,本文总结了集体主义发展的两条路径与叁重困境。针对现实的困境,本文从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发展叁个方面提出了重构集体主义规范性价值存在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实现的可能性,提出了框架性的路径与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刘涛[2](2018)在《集体主义的历史化重构——论小说《芳华》的影视改编》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主义是小说《芳华》及其改编电影所共同关注的主题。然而,电影对于小说的改编却是相反相成的,电影并不认同小说对于集体主义的消解式描写,这其中实际隐含了二者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关系。不过,电影并未将这种对抗演化为文本之间的正面冲突,而是将集体主义糅合到对青春的追忆和对战争的缅怀之中,以此对文本的时代背景进行历史化重构,最终超越了小说的个体化叙事成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叙事。(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马永庆[3](2016)在《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主义话语权的确立受着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与自身的内在张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多元文化、集体主义逐渐回落到社会道德层面,都对其话语权形成了极大挑战。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在于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指向性的统一、坚实的利益基础和正确的衡量标准。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是一个集体和个人双向作用的过程,需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需要不断实现由社会到个人、理论到实践、外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6年04期)

伍万云[4](2012)在《当代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反思与现实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中未提"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历史范畴,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从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叁维视角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发展的困境进行反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在制度、体制等层面进行创新,能够构建起中国特色的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本文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期刊2012年04期)

董敏志[5](2011)在《理性集体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思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个体与集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和当两者冲突且不可回避与两全时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必要性与绝对性。集体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体现了共和国选择集体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集体主义在理论层面和实践领域都存在缺陷,这些缺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成熟变得越发明显和突出,对集体主义本身构成了严峻挑战。理性集体主义便是应对困境的出路,理性集体主义既保留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基本特征,也修正了传统集体主义极端化的缺失,使之成为适应多元所有制的经济基础和民主政治体制的上层建筑。(本文来源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张国梅[6](2007)在《集体主义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的主导价值,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人类创造最大价值效益的要求。历史上,以整体为本位的群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规范,贯穿于以儒家学说为主干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伴随着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展开,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择定为在新时代的主导价值观,既决定于有着深厚文化根源的集体主义道德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同时也是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趋向所致。集体主义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推进了我国社会道德水平的进步,造就了一大批社会主义新人;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成分的多样化,人们价值观念开始多元化,加上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全球化的扩展所带来的西方式、尤其是美国式的个人价值本位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扩张等外源性诱因的作用,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挑战。因而在正视和承认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同时,如何看待集体主义、发展集体主义,就成为中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在总结以往集体主义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之上,赋予集体主义以时代的新内涵,重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利益本位、效率优先、实效原则和个性至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除了具备市场经济价值观的一般特点外,更看重社会生活中的义利统一和公平竞争,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自律、互利、公正、奉献作为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把利益取向上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看作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在的根本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新型奉献伦理的发扬,呼唤着“一个以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的实现。我国社会应该确立的是既注重社会生产力发展,肯定公民物质利益动机和个人权利,又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纳入其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导价值观。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批判地继承儒家文化的社会整体观,借鉴西方社群主义的积极理念,扬弃西方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构建以理导欲、以义导利的谋利模式,把道德要求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以互利互惠为前提,以公平和公正为杠杆,以功利原则为动力,以奉献精神为导向,以竞争务实为实现手段,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评判标准,以共同富裕为现实追求,以共产主义为价值指向,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完满结合和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必将以其特有的功能激发起人们的创造热情,唤起人们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和权利意识,从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从分析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总结过去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分析新的时代条件,论述赋予集体主义新的内涵,建立集体主义新的理论体系必要性,并且对社会转型中集体主义的重构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07-04-01)

武高寿[7](2006)在《扬弃个人主义 重构集体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真正的理性个人主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反义词是专制主义、权威主义、整体主义、虚假的集体主义,而不是真正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自尊、白重、自主、自由、自立、自足、自信、自力、自强、自我负责、自我控制、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应该在个人主义的本来意义上扬弃个人主义,即摒弃个人主义可能导致的绝对化倾向而把个人主义的基本价值纳入自己的整个体系之中,既不使"社会"作为抽象的东西与个人对立,也不使个人与社会对立,以实现自由的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本文来源于《哲学堂》期刊2006年00期)

胡孝四[8](2006)在《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观研究的核心问题。整体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所倡导的集体主义都没有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必须以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为依据,重构集体主义价值观。具体来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和社会(集体)互为价值主客体,每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社会(集体)要不断创造条件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个人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及道德潜能,为每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06年10期)

张新颜[9](2006)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之集体主义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民意识是个人要求对国家行为予以限制的自觉意识,是随市民社会的建立而逐步生成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市民意识又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社会的兴起决定了当下集体内涵的特殊性,并对传统集体主义提出重构之要求,这即是新集体主义。这种新集体主义包含了功利性原则与奉献性原则相统一,个人正当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统一。(本文来源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杨永[10](2004)在《从“我”回到“我们”——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集体主义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日益突显个人主义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集体主义的挑战。同时现实也给“经济人”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经济人”理论在理论上也受到诸多责难 ,本文结合个人主义危机简要的归纳了“经济人”理论所经历的批判 ,并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简要的综述 ,把集体主义原则视为社会资本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呼吁从个人主义价值观重归集体主义价值观 ,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04年03期)

重构集体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集体主义是小说《芳华》及其改编电影所共同关注的主题。然而,电影对于小说的改编却是相反相成的,电影并不认同小说对于集体主义的消解式描写,这其中实际隐含了二者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对抗关系。不过,电影并未将这种对抗演化为文本之间的正面冲突,而是将集体主义糅合到对青春的追忆和对战争的缅怀之中,以此对文本的时代背景进行历史化重构,最终超越了小说的个体化叙事成了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叙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构集体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殷莱克.社会主义视域下的集体主义流变及其重构[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2].刘涛.集体主义的历史化重构——论小说《芳华》的影视改编[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8

[3].马永庆.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J].道德与文明.2016

[4].伍万云.当代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反思与现实重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2

[5].董敏志.理性集体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思与重构[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

[6].张国梅.集体主义再认识[D].西南政法大学.2007

[7].武高寿.扬弃个人主义重构集体主义[J].哲学堂.2006

[8].胡孝四.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构[J].南方论刊.2006

[9].张新颜.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之集体主义重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

[10].杨永.从“我”回到“我们”——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下的集体主义重构[J].前沿.2004

标签:;  ;  ;  ;  

重构集体主义论文-殷莱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